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6 ,大小:50.07KB ,
资源ID:1218943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18943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传播学教程课后参考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传播学教程课后参考答案.docx

1、传播学教程课后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一节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体”?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克劳斯,他概括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社会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而作为社会信息物质载体的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人类精神劳动的创造物,只有当人们对符号赋予意义时。解读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传播(communication),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其基本特点为:(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

2、质(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存在于动态的运动机制之中,也是一个复杂过程的集合体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传播(communication)和社区(community)的词根相同,暗示了二者在本质上的相似性和关联性。传播必须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可以说,社会关系是人类

3、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第二节1.如何理解社会关系的系统性?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中。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传播,人际、群体、组织和大众就是按照传播系统进行分类的。由此可见,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它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功能是保持社会内部的联系和协调,收集、整理和传达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发展。因此,它必须对内形成有效的传播渠道,对外伸出普遍的触角。社会信息系统

4、是由各个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每个子系统既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与其他子系统互为环境,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交织、作用,其总体运动形成了社会信息系统的大运行。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多变量的系统,充满着不确定性。如果这些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社会信息活动的主体人能够凭借这种可塑性和创造性,不断发现和克服社会信息系统的障碍和隔阂,使之不断完善。3.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导致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

5、性。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中的特有属性,这主要是因为人类的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还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的制约,而多个复杂变量的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4.什么是“传播隔阂”?指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系统的参与者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利益、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而产生的传播上的无意误解或有意曲解。它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但其存在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传播学的价值就在于引

6、导人们从信息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而分析和解决信息系统中的传播隔阂。第三节1.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是唯物传播观的出发点?(1)精神交往概念和现代的传播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二者都可以理解为“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2)将它作为理解人类传播现象的基本出发点,将它放在人类社会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能够克服行为主义传播学研究的局限(3)从这个理论角度出发,有利于我们对传播关系的本质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如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相互联系和制约作用(4)以它为出发点,能使我们从信息生产的过程和结构中寻找信息消费和信息产品的特性2.试述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A)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

7、B)的辩证关系一定的A与一定的B相适应(1)人类的A起源于B(2)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A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3)A关系反映着B关系但同时,A还具有其独立性和能动性的一面(1)A的发展,反过来也推动着B的发展(2)在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精神生产的状态如何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3)A的规律具有特殊性,它作为人类精神和心理活动,在考察时必须重视其复杂性和特殊性3.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本质区别在于看待研究对象的眼光和视角不同。在行为主义传播学中,传播基本上是被作为孤立的精神或心理现象来看待的,他们往往单纯的就信息研究信息,就传播研究传播。而

8、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要求把精神交往放在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不但要研究人的精神活动本身,而且要研究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关系、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关系,所观察的视野更加宽阔。第二章第一节1.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语言?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性活动劳动。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更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因为它使相互支持和共同协作的场合增多了。劳动中的相互协作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早期人类发音器官的进化,最终出现了分音节的语言。而脑和为它服务的器官、越来越清楚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反作用于劳动和语言,为这二者的进一步发展不断提供新的推动力,最终形成了

9、人类社会及其以语言为核心的信息传播系统2.人类语言具有哪五个特点?(1)是一种具有音节区分的声音符号体系(2)与本能相关的声音较少,发音和语句在结构上具有逻辑性(3)具有自由模仿其他声音的能力(4)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也能自主发声(5)能够自主地赏娱音声的节奏和韵律3.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能动性和创造性与动物界几乎没有增加发声类型不同,人类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无穷的创造力。人类的语言活动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和进行能动改造这一总体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它还不断创造和发展着自身,不断开创着崭新的语意世界。通过体内信息功能体外化和社会化,人类以一种效率极高的信息传播

10、方式完成了对环境的适应和改造。第二节1.人类传播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根据媒介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我们可以把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区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各种媒介依次叠加,使得社会信息系统不断发达。(1)口语传播时代:语言是在人类劳动和社会协作活动中产生的。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但作为音声符号的口语由于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巨大限制,只能使用于较小规模的近距离社会群体或部落内的信息传播(2)文字传播时代:文字是在结绳符号和原始画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两

11、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它使得信息能够长久保存下来,人类文化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字依据,并能传到更遥远的地方(3)印刷传播时代: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上,这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做出的两大贡献。15世纪40年代,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古登堡印刷术为现代新闻传播业的诞生做了技术上的准备,使教育和文化得到普及(4)电子传播时代: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从电报、电话,到广播、电视,再到互联网,电子媒介的数字化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信息系统的发展。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影像信息系统,也开创了人类传播媒

12、介大融合的时代2.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是什么?其产生有什么意义?文字它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意义:文字能够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使人类的知识与经验积累和储存不再单纯地依赖人脑有限的记忆力;打破了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文字的出现使人类的文化传承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3.试论述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对印刷传播发展的贡献和古登堡印刷术的意义(1)中国印刷术的发明为印刷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基础。宋代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与近现代的铅字排印基本原理完全相同,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中国印刷术的

13、流传,为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基础,也为推动世界文明和人类传播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15世纪40年代,德国工匠古登堡在中国活字印刷和油墨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并把造酒用的压榨机改装成印刷机,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古登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经过欧洲工业革命的推动,印刷技术不断革新,为现代新闻传播业的诞生做了技术上的准备。同时也使文化教育得到普及,对经历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4.试论述电子传播的发展在人类传播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电子传播最重要噢贡献之一在于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播。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的发展角度看,电子媒介的里程碑式意义在于:它形成了人

14、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复制、传播及历史保存,它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电子技术推动了电脑的诞生,电脑的出现意味着人的大脑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的进程。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形成了新形式的多媒体传播。总之,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全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信息化社会。第三节1.如何理解媒介的进化(A)与社会发展之间(B)的关系?(1)BA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动力推动下,新的传播媒介不断被发现和创造出来,使社会信息系统不断走向发达和完善(2)AB媒介是社会发展

15、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媒介的极大丰富和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达,进一步增加了信息和信息传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信息也由此诞生2.试述传播学家哈特对媒介系统的分类(1)示现的媒介系统: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主要指口语,也包括表情、动作、眼神等非语言符号,它们是由人体的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2)再现的:包括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等。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来说需要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但对信息接收者来说则不需要(3)机器:电信、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计算机等。不但传播一方需要使用机器,接受一方也必须使用机器三类媒介按

16、照先后顺序依次累积出现,人类传播媒介手段日益丰富,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性的过程3.什么是信息社会?它具有哪些特点?是指信息成为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特点:(1)产业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2)主体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3)交易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4)贸易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4.体外化信息系统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正在迎来一个

17、从新统合的时代。如何理解这个观点?20世纪50年代以后,分散的媒介系统在各自的领域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功能也越来越强。90年代以来,各种不同的媒介功能出现了融合的趋势。由分散的媒介系统所执行的不同的媒介功能,今后将会统合到信息高速公路这一综合的信息传播系统当中。人类的社会信息系统已经超越了高度分化和多元发展阶段,迎来了重新统合的时代。同时系统规模更加巨大,结构更加复杂。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及人的延伸”:媒介是人的延伸,不同的传播媒介也就是不同感官和器官向外部世界的“延伸”,社会信息系统越巨大化,结构越复杂化,人类对它的控制就越间接、越需要在更大范围内的合作。第三章第一节1.简述符号的定义符号是

18、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符号在一定的指代和表述关系中产生,可以在形式上独立存在,但和指称的对象事物和意义密不可分,人们以符号为介质从事信息传播,这种交流互动只有通过传授双方的对符号意义的解释才能获得。符号又可以理解为能指,通常表现为声音或图像,能够引发人们对特定对象事物的概念联想。2.象征符具有哪些特性?(1)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2)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还能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3)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4)可以自由创造,象征符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具有随意性。象征符

19、的作用已经超出了知觉的层次,而具有表象和概念的功能。一种对象事物可以用多种象征符表示,而一种象征符也可以表达多种事物。语言就是一种典型的象征符体系。象征符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一个象征符在不同社会里会有不同的解释。3.非语言符号有哪些类型?(1)语言的符号的伴生符,如声音的高低、大小、速度的快慢,文字的字体、大小、工整度等。也称为副语言。不仅对语言起着辅助作用,本身也具有自己的意义。加强语言符号的作用或传递着语言符号以外的信息(2)体态符号,如手势、动作、表情、视线、姿势等。可独立使用,也可与语言并用。在形成语境(传播情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3)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更具有独立性和能动性

20、。如仪式和习惯、服装和饮食、音乐和舞蹈等。象征性和体系性是这一类符号的特点4.符号的基本功能是什么?(1)表述和理解功能。传播的目的是交流意义,需借助可感的物质形式。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反馈的过程也伴随着在符号解读基础上的再次符号化活动(2)传达功能。意义具有了一定的物质形式,由符号承载,才能在时间和空间中得到传播和保存(3)思考功能。思考是内在意识活动,是内在的信息处理过程。思考本身就是一个操作符号,在各种符号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第二节1.什么是意义?意义是如何产生的?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

21、精神内容人类在传播活动中交流的一切精神内容,都包括在意义的范畴之中,它与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密切相关。在与自然和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不断地认识和把握对象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并从中抽象出了意义。2.符号的意义有哪些分类?(1)明示性意义和暗示性意义。前者是符号的字面意义,是意义的核心部分。后者是符号的引申意义,属于意义的外围部分。前者具有相对稳定性,后者较容易发生变化(2)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外延是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内涵则是对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3)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指示性意义是将符号与现实世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之际的意义。区别性意义是表示两个符号的含义之异同

22、的意义。区别性意义是通过分析符号间的关系来显示的3.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暧昧性和多义性?(1)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性。如“水果”一词,包容范围很大,西红柿、西瓜等属于“水果”还是“蔬菜”,一般人很难分清(2)语言符号的多义性。指一种符号具有两种以上的意义,使人判断不准应该属于哪一种。语言符号的多义性和暧昧性有时会成为人们之间沟通意义的障碍,但这种障碍不是难以克服的人们可以借助传播过程中的其他条件或情景来消除语言符号的暧昧性和多义性。而且,人们还能运用语言符号的这一特点来创造和表达新的意义4.情景意义指的是什么?在传播过程中,处符号本身的意义之外还有哪些意义在起作用?情景意义是由情景符号及其相互

23、组合形成的意义。情景是由参与传播的时间、地点、人物、场景、氛围等附随性情景要素构成的,它们所携带的意义会对符号文本系统的意义产生影响,并对传播效果形成制约。在传播过程中,除符号本身的意义外,传播者的意义,受传者的意义以及传播情境所形成的意义也在发挥作用。(1)传播者的意义。传播者通过符号来传达他所要表达的意义,但符号有时并不能正确传达我们的意图或本意。符号本体的意义与传播者的意义未必是一回事(2)受传者的意义。对同一组符号构成的讯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符号本身的意义与受传者接受到的意义也未必是一回事。每个受传者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经历等社会背景来理解和解释符号的意义的。受传者的意义既

24、不等于传播者的意义,也不等于符号本身的意义。(3)情境意义。传播情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传播情境会形成符号本身所不具有的新意义,并对符号本身的意义产生制约。总之,意义不仅存在于符号本身,而且存在于人类传播全部过程和环节当中。第三节1.什么是象征行为?它有哪些特征?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维感情的行为特点:它使象征符的字面意义向符号的类比或联想意义转化。它具有智慧性,需要在某一事物和另一事物之间巧妙地建立起联想关系。它总是一定社会实践和社会文化的产物,并且需要得到较多社会成员的认同,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约定性2.为什么说象征能力是人类

25、特有的基本能力?通过这种能力,人们能够发现宇宙和社会万事万物的象征关系,并从个别事物和眼前事物、从包罗万象的具体性和千变万化的多样性的束缚中把自己解放出来,进入一个自由的传播境界。利用完整的象征符体系,人类能够保存和传达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协调和控制社会行为,创造和继承社会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象征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化、发展和变革的重要机制。3.共通的意义空间在传播中的作用是什么?意义交换有一个前提,即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两层含义:(1)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通的理解(2)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或文化背景。意义的交换或互动只能通过共通的部分来进行。作为社会互动

26、过程的传播,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扩大传播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加深双方的了解和互相理解。如果传受双方没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就无法进行有效的传播。4.简述米德的“主我”(I)和“客我”(me)理论米德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是伴随着意义的传播活动而形成的。自我是“主我”和“客我”的统一,前者是个人的主体意识,后者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客我”意识只有通过与他人的意义交换(即传播)才能得到。“客我”和“主我”的对话和互动形成统一的社会自我。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但形成后的自我反过来也会积极地作用于社会。5.谈谈现代文化的象征性在现代文化中,人们把各种各样的事物作为符号加

27、以利用,为其赋予某种象征意义,与他人交换这种意义,并通过意义的交换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我们的生活空间正在成为一个符号空间或意义空间。(作用)现代文化的象征性不仅局限于消费领域,现代社会的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生活与娱乐领域也充满了新的象征符和新的象征意义。(范围)这不仅由于乐于追求新事物、新意义,也是由于现代传播媒介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为众多的人参与象征符创造和传播提供了条件和手段。(原因)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参与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其结果必然会带来象征符创造活动的活跃化和象征体系的多元化、多样化。但另一方面,象征符的过滥提供和过频变动也会造成意义、价值和规范的流动化和无序化,使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和行动

28、产生混乱。(影响)第四章第一节1.传播过程有哪些基本要素?(1)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2)受传者。又称信宿,指的是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受传者并不是一种完全被动的存在,相反它可以通过反馈来影响传播者(3)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讯息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通过讯息,两者之间发生意义的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4)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5)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

29、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获得反馈信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2.拉斯韦尔的“5w”模式的意义是什么?它有什么缺陷?这个模式的提出在传播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首次将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后来大众传播的五大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拉斯韦尔模式的思路形成的。但是,作为早期的过程模式,这个模式还不完全,这主要表现在它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没有提供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3.简述奥斯古德和施

30、拉姆的循环模式要点如下:(1)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2)模式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执行接收和符号解读功能)、解释者(执行解释意义功能)和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的角色,并相互交替者这些角色(3)这一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但也有一定的缺陷:首先,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与现实情况不符。其次,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4.简述传播过程的特点(1)动态性。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

31、号组合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实质上则是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意义或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2)序列性。传播过程中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顺序,按照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3)结构性。传播过程的结构即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相互关系的总体。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链式结构也是这个过程的结构特点。此外,各环节或要素本身有各自的深层结构第二节1.简评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1)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做是一个个体系统,人内传播(2)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3)个体系统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

32、传播(4)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大众传播,也不外是现代社会各种传播系统中的一种这一模式的特点和贡献在于揭示了每个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2.什么是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即把传播看做是一个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相关的重要范畴,在对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的同时,也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它最早起源于日本,是在对美国的主流传播学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摆脱了美国狭隘过程研究的框架,把传播学的研究课题扩展到传播与社会变革,传播与社会结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