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9 ,大小:1.91MB ,
资源ID:1217868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1786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提分教程课件 讲义 20.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提分教程课件 讲义 20.docx

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提分教程课件 讲义 20第2讲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考纲展示考查方向1.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2.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1.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开发利用与保护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措施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考查形式多为综合题。2.能够分析台风、寒潮、干旱和洪涝灾害的成因、危害及其应对措施,考查频度高,考查形式多为综合题。基础全面梳理一 自然资源概述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2五大属性: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和社会性。3分类(1)按自然属性: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

2、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2)按自我再生性质: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二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1不同时期能源结构的变化2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三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四 自然灾害概述1概念: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2类型: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3主要特征:复杂性、周期性_、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潜在性。4三大危害五 中国的洪涝灾害1洪涝灾害的类型(1)洪水灾害(2)雨涝灾害2形成洪涝灾害的两大因素(1) (2)人为因素:人类活动等因素。3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

3、的原因(1)受季风的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2)我国的暴雨范围广、历时长、强度大。(3)近年来因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显著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洪涝灾害。(1)夏季风强,我国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我国北旱南涝。(2)分析某流域多洪涝灾害特点时,主要从开始早晚、持续时间、洪峰次数、水位高低等方面分析。1矿产资源和能源一定是自然资源吗?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一定是自然资源,但有些能源,如非矿产性能源(汽油、电等)就不一定是自然资源。2自然资源的分布有何特点?分布不平衡,但有一定的规律性。由于各种可再生资源受水热条件的影响明显,导致某些可再生资源的分布

4、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规律,如生物资源。非可再生资源受多种因素(如地质条件)的制约,其分布符合地质分异规律,虽然分布不平衡,但仍有一定的规律性。3洪水就是洪灾吗?洪灾是由洪水造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洪水都能造成灾害,形成洪灾。只有当洪水发生并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害时才可以称之为洪灾。4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多数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不断更新、循环使用。开发利用的速度和强度若超过资源的再生速度和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开发利用不合理,就会造成资源短缺、枯竭,成为非可再生资源。考点深度研析考点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1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2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社

5、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依据图,结合社会发展历程,不难分析出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如下关系:(1)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2)人类对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所利用资源的分布空间从地表到地下,利用程度从单一到综合。(3)不同的历史阶段,各种资源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如能源在当今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中国主要的能源资源能源主要特点分布煤炭非可再生能源;分布广、储量大,开发和利用难度不大,发热量和燃烧效率不高,输送和使用方便;灰渣、粉尘多,易污染环境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以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等省区分布较丰富石油非可再生能源;发热量高,开采、运

6、输、使用方便,属于高质量的能源;会产生污染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北地区水能可再生能源;不污染环境,为清洁能源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长江三峡、珠江中上游)和西北黄河上游地区太阳能能源比较分散;投资大、效率低、占地广、储能难,但利用前景广阔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西藏南部一线以西、以北地区核能能量集中、巨大,地区适应性强;运转费用低,收益大;但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有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等4资源问题产生原因与应对措施(1)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问题。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激增。(2)应对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开源”和“节流”。“开源

7、”的具体举措: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扩展开发的范围和渠道,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节流”的具体举措:加强节约,利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2016上海高考)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长787千米。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近年来,渭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对策。思维探究答案原因:沿河城市大量抽水截留;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激增;沿河城市污染排放,导致水质下降。(“

8、抽水截留”必答,其余任答一点即可)对策: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发展节水型农业;防止水资源污染;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制定有关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政策等。考向1水资源(2018湖北襄阳调研)生产活动的水足迹是指支持一个国家(地区)在其本地进行产品生产与服务供给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淡水资源量。绿水足迹指产品(主要指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蒸(发)腾的雨水资源量,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蓝水足迹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地表与地下水的总量。灰水足迹指以现有水环境水质标准为基准,消纳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所需要的淡水量。读我国部分省、市、自治区生产活动水

9、足迹组成示意图,完成(1)(3)题。(1)灰水足迹衡量的是生产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下列地区中,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最严重的是()A黑龙江 B新疆 C海南 D内蒙古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在黑龙江、新疆、海南、内蒙古四省区中,内蒙古的灰水足迹占区域生产活动水足迹的比重在四地中最大。灰水足迹比重越大,消纳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所需要的淡水量越多,意味着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越重,D项正确。(2)导致新疆和海南绿水足迹差异显著的原因可能是()新疆的年降水量小于海南海南的耕地面积大于新疆海南的年平均气温高于新疆新疆的农作物以耗水量大的品种为主A B C D答案A解析新疆比海南绿水足迹

10、小,即存在于土壤中的雨水被蒸腾的量比海南小,降水量和蒸发量小于海南,新疆的土地面积远大于海南,耕地面积也远大于海南;新疆的农作物以耐旱的品种为主。(3)在山西省,下列措施中使绿水足迹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A打坝建库 B覆膜种植农作物C植树造林 D修建梯田答案B解析读材料可知,绿水足迹指作物生产过程中蒸(发)腾的雨水资源量,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要使绿水足迹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则应该增大植物蒸腾的比重或减少水分蒸发量。打坝建库,会增大水分的蒸发,使生产性绿水比重下降,A项不符合题意;覆膜种植农作物会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对减少水分的蒸发,增加植物蒸腾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使绿水

11、足迹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B项符合题意;植树造林增大植物蒸腾的水量,水分蒸发量也增大,故比重提高的较小,C项不符合题意;修建梯田的主要作用是减少地表径流,会减少蓝水的比重,D项不符合题意。考向2能源(2019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读我国2016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结构分析图。完成(1)(2)题。(1)分别代表()A火电、核电、水电、风电 B核电、风电、火电、水电C风电、核电、水电、火电 D水电、风电、核电、火电答案C解析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比最大的是煤炭,表示火电;其他能源中,占比较大的是水能,表示水电;风电、核电所占比重小。分别代表风电、核电、水电、火电,故C项正确。(2)由图可知,目前我国

12、消费比重最大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化石能源来自太阳辐射能A B C D答案B解析由图可推测,目前我国消费比重最大的能源是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能源,错误。煤炭能源使用过程环境污染严重,错误。煤炭属于化石能源,是地质历史时期转化的太阳辐射能,正确,故B项正确。1资源问题的表现形式(1)过度开发利用。(2)资源破坏。(3)资源短缺。(4)资源浪费。(5)资源利用率低等。2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1)人口多(增长快),经济发达(发展迅速),资源需求量大(增长快)。(2)资源利用不合理。(3)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4)科技水平低。(5)节约意识淡薄等。3解决资源问题的途径(1)合理开发利用资源。(2)

13、提高资源保护意识。(3)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4)加强资源的重复利用。(5)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等。考点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防治1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成因时空分布危害洪涝长时间、大量的降水且排水不畅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夏秋季节多发;沿海易受台风影响的地区淹没农田、村镇,造成人员伤亡;造成经济损失干旱长时间无降水或少降水,大气和土壤中严重缺水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地区的春季(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台风热带、副热带洋面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夏秋季节的西北太平洋、孟加拉湾、墨西哥湾沿岸等地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易造成洪涝灾害寒潮强

14、冷空气入侵冬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北美洲中部等农作物受冻害,影响交通、通信等2洪涝灾害(1)洪涝形成原因(注意区别洪涝与洪灾的原因,洪灾要分析受灾体状况)气候条件降水量大,降水集中,降水变率大天气系统天气系统影响时间长河流条件河网密集,支流多,流域面积大,汇水量大;河道弯曲或淤积,或扇形水系入海河道少,排水不畅地形条件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山区:地势起伏大,汇水速度快,易引起山洪)人为原因滥伐森林、陡坡开荒造成水土流失,河床抬升,河道淤积,排洪能力下降围湖造田和湖泊淤积使湖泊萎缩,蓄洪能力降低,加剧洪灾 (2)洪涝灾害类型类型分布地区发生时间形成原因暴雨洪水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49

15、月降水多,且暴雨集中;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人类经济活动不合理融雪洪水西部和东北高纬度山区45月融雪洪水,78月冰川融水冬季气温低、积雪多,随气温升高,积雪、冰川融化形成洪水冰凌洪水河流从低纬流向高纬且有结冰期的河段,如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及松花江部分河段初冬河流结冰时和初春河流融冰时初冬河流封冻时,高纬度的下游河段先封冻,上游河水因水流不畅溢出两岸,或初春河流解冻时,低纬度的上游河段先行开冻,而下游河段仍封冻,上游河水和冰块堆积在下游河床并溢出两岸,形成洪水(3)防治措施工程措施上游(山区):(原则:调蓄洪水)植树种草,保持水土;兴建水库中游:(原则:分洪、蓄洪)修

16、水库(退耕还湖,疏浚湖泊),提高蓄洪能力;修建分洪区下游(平原):(原则:泄洪、束水)加固大堤,疏通河道;开挖新河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涝渍的防御措施)非工程措施加强灾情监测、预报;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制定防灾应急预案;实行防洪保险;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及时转移安置可能受危害的民众;严禁乱砍滥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3地质灾害(2014重庆高考)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读下图,完成(1)(2)题。(1)上图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A年降水量少 B夏季降水多C冬季降水少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2)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

17、滑坡几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A流速减小 B流速加大C水位涨落 D水位稳定思维探究答案(1)B(2)C考向1气象灾害(2018山东枣庄八中期中)“冷湖”是丘陵地区山谷中在冬、春季节、微风晴夜时,因近地面空气冷却而形成的逆温现象。我国江南丘陵山谷中出现的“冷湖”经常使种植的柑桔遭受冻害。图甲为冬、春季节江南丘陵山谷出现的气温分布模型,a、b、c、d代表等温线,且数值abcd。图乙为一次超强寒潮过境后江南丘陵山谷不同地形部位气温变化过程曲线。读图,完成(1)(3)题。(1)春季江南丘陵山谷地形中通常最迟出现植物发芽、开花的地方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A解析读图甲可知,图中等温线数值

18、abcd。图中丙、丁处气温高于d等温线的数值,春季“冷湖”造成的冻害对丙、丁处影响小,丙、丁处植物发芽、开花早,C、D两项错误。甲、乙两处均位于d等温线上,气温的数值相等,结合图乙分析,甲位于坡顶部,乙位于坡中部,甲处温度更低,所以,春季江南丘陵山谷地形中通常最迟出现植物发芽、开花的地方是甲,A项正确,B项错误。(2)江南丘陵地区大量种植柑桔,柑桔受冻害的临界低温是8 。图乙中,若按“冷湖”逆温垂直递增率1 /10 m计算,则该山谷种植柑桔的地方到谷底的相对高度至少为()A20 m B30 m C40 m D50 m答案B解析根据图乙中曲线,受超强寒潮影响,谷底部的最低气温大约为11 ,若按“

19、冷湖”逆温垂直递增率1 /10 m计算,从谷底上升到30 m处,气温升高到8 以上,适合种植柑桔。B项正确。(3)同样的寒潮如果发生在冬春季节的我国西北地区,可能产生的现象有()A雾霾 B冻雨 C沙尘暴 D雷电答案C解析雾霾形成除了人为排放污染气体外,还要有逆温、静风的环境条件,寒潮经过有大风天气,不易出现雾霾,A项错误;冻雨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B项错误;北方地区雷电现象主要发生在夏季,冬春季节少,D项错误;西北地区冬春季节水汽不足,寒潮经过时风力强劲,容易产生沙尘暴,C项正确。考向2洪涝灾害读华北海河某支流流域图,完成(1)(2)题。(1)下列不属于该河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的是()

20、A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C水库较多 D支流众多答案C解析该地区位于华北地区,地势低平,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洪涝灾害;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是典型的扇形水系,支流较多,当这些水流同时汇入到干流时容易形成洪灾。水库有调蓄洪水的作用,不是成灾因素。(2)若图示区域雨季正常时间出现,则下列有关该区域洪涝灾害危害的叙述,错误的是()A淹没村庄,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B淹没耕地,造成冬小麦减产或失收C冲毁公路、铁路,导致交通中断D冲毁供水、供电设施,导致停水停电答案B解析洪涝可能对农作物、建筑、人员等造成危害,但华北地区的雨季在7、8月份,此时冬小麦早已收割完毕,故不会造成冬小麦减产或失收。考向

21、3地质灾害(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阶段性测试)2017年6月24日6时左右,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叠溪镇新磨村突发山体高位砾石堆垮塌性滑坡,造成河道堵塞2千米,100余人被掩埋。下图为新磨村附近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1)(2)题。(1)诱发四川省茂县新磨村山体高位砾石堆垮塌性滑坡的自然因素可能是()A岩石破碎 B连续性降雨C矿山开采 D冻融作用答案B解析山体滑坡是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石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山体滑坡的诱发因素主要有地质因素、气候因素、人为因素等。此次新磨村山体滑坡的自然因素主要与连续性降雨有关。(2)为有效防御

22、滑坡等地质灾害,新磨村应()A移民搬迁 B开垦梯田水土C植树造林 D修建水库答案C解析由于地势起伏大,地表缺乏植被保护,岩石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发生滑坡。植树造林能够保护地表水土,可以有效防御滑坡灾害的发生。自然灾害的关联性素能专项突破图表解读地理表格的判读(2014全国卷)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

23、1)(3)题。(1)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生物量提高生物量降低植株密度改变植被分布改变A B C D(2)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答案(1)A(2)D(3)D1要求判读地理表格时,要想解释或说明表格中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变化原因,总结或类比表格中不同地理事物的特征与差异,要做到:读表名明确主题,读项目明确对象,读数据明确变化。具体要点如下

24、:(1)抓主线要素,综合分析地理规律。表格中虽展示了多项地理要素,但有主次、轻重之分。主线要素往往体现了命题意图,是多项地理要素中的主要因素。(2)对地理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判读表格重在认识表格中各要素反映出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大多数表格直接可以观察到地理事象的多少、大小、强弱、早晚等规律变化的定性结果。若题目要求做定量计算,就必须整理数据、计算数据。定性、定量分析要因题而异,解题时要灵活运用。(3)注意对表格中地理事物进行横向类比分析。类比分析地理事物的相同、相异点,可以更清楚、更深刻地认识地理事物。2方法(1)以空间分布为特征的表格判读空间三维定位法。首先依据表格中提供的经度、纬

25、度和海拔进行定位,然后再进行分析、判断。(2)以时间变化为主要特征的表格时空特征对比法。这类表格中的每一个数据对应着一个相应的时间。时间能够揭示重要的地理信息,反映着时代背景,往往成为解题的突破口之一。(3)以极值变化为特征的表格判读极值匹配比较法。对一些有极值呈现的数据表格,因数据繁多,常令人头痛。其实不必一个一个数据去分析,找每一个项目中极大或极小值,可化繁为简,得出结论。(4)以地理计算为主要特征的表格精算与估算结合法。该类试题以表格形式展示地理数据,要求考生从表格中提取有效数据信息,运用地理概念、原理,通过数据的计算来分析、判断、评价相关地理事物,实现由定性到定量的转化。分析时,可以依

26、据具体情况能精算就精算,能估算就估算。(5)以地理事物特征为主的表格规律特殊性分析法。特别提醒对于数据表格题,解答失误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判读数据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正确的做法是:避免孤立地分析数据,应当将所有数据串联起来进行整体的、宏观的综合分析,尤其是变化轨迹不是非常规则的数据。发现和利用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每一个数据对应着一个相应的时间,时间能够揭示重要的时代背景。正确把握数据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后,再按照题目要求,结合所学内容,确定正确答案。 (2018湖南长沙一模)下表为各大洲1985年实际和2025年预测用水情形,其中D代表生活、工业和农业用水的总需求量,Q代表河流径流量,两者的比率为D

27、/Q,而D/Q是2025年减去1985年D/Q的差值。其中模式一代表只考虑气候变迁,用水需求维持不变;模式二代表只考虑用水需求的变化,气候维持不变;模式三代表气候与用水需求均改变。读表,完成12题。1根据上表,1985年缺水压力最小的大洲是()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D/Q值是用水量与供水量的比值,故D/Q值越小,缺水压力越小,D项正确。2根据表中三种不同预测模式的结果,下列推论成立的是()A依据模式一,用水需求维持不变时,2025年南美洲缺水压力最大B依据模式二,气候条件不变时,大洋洲用水需求量将增加最少C依据模式三,气候与用水需求均改变,南美洲用水需求量将

28、增加最多D依据三个模式,气候变迁比用水需求增加更加剧缺水危机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模式一中2025年D/Q的值最大为亚洲,因此用水需求维持不变时,亚洲缺水压力最大,故A项错误;模式二中气候条件不变时,D/Q北美洲最小,因此北美洲用水需求量将增加最少,故B项错误;结合模式一、模式二和模式三可知,用水需求增加比气候变迁更加剧缺水危机,故D项错误。若气候与用水需求均改变,但短时间内降水不会有太大变化,则D/Q的巨变应该是用水需求变化更大引起的,模式三中南美洲变化最突出,用水需求量将增加最多,故C项正确。热点探究农业气象灾害的应对中新网2018年8月27日电,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对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

29、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进行了要点解读。我国气象现代化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是:基本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以智慧气象为重要标志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服务体系、科技创新体系、治理体系,使我国气象部门基本具备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全球创新、全球治理能力,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气象服务、气象卫星等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1冷害:可采用灌水法(日排夜灌)使土壤温度提高1.52.0 ,另外,喷水和根外追肥、喷施营养剂(氮、磷、钾等)、用水面增温剂、赤磷造雾增温等措施均有一定增温效果。2霜冻:可以用熏烟法、灌溉法、喷雾法、防护林法、覆盖法等物理、化学方法增温或减缓降温速率和选用抗寒品种、早熟品种、适时播种、培养壮苗、改良土壤等农业方法来防御霜冻,减轻危害。3干旱:兴修水利,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根据干旱规律来安排农业生产;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培育和选用抗旱作物,耕作保墒;喷洒化学物质来抑制土壤水分蒸发;进行人工降雨作业等措施来减轻、防御干旱。4洪涝:建设水库、堤坝等水利工程减少洪涝;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储存土壤水;改良土壤结构,建立合理的排灌系统。5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