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27.31KB ,
资源ID:1213500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1350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诊断学教学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诊断学教学大纲.docx

1、诊断学教学大纲诊断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妇产科学、医学影像学、护理专业用).长治医学院临床医学一系内科学教研室二四年三月诊断学教学大纲英文名称:The diagnosis learns the syllabus课程编号:学时:140学时,其中理论64学时,实验76学时学分:学分适用专业:供五年制临床医学、妇产科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专业用先修课要求:全部基础课程一、前言诊断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是各科临床医学的基础。诊断学阐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是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关键,因此一定要把对学生临床诊断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贯穿到诊断学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诊断学教学,使

2、学生掌握疾病的诊断原理和方法,学会采集病史、综合和分析客观的人体资料,概括诊断依据,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专业课奠定基础。在诊断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多组织学生接触临床,参加实践,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要注意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锻炼和提高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诊断学教学中,通过理论学习,课间实习或实验和临床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及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教学内容本诊断学教学大纲是以第六版教材为依据编写。诊断学中的问诊、常见症状、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实验诊断、诊

3、断思维方法与病历书写,为课堂讲授内容,其他未列入教学大纲中的部分内容,供学生自学和参考。基本要求1.掌握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 2.能独立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问诊,能较熟悉掌握主诉、症状、体征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3.能以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查,并掌握各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4.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程序,熟悉心电图各波图像产生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正常心电图的各波图形及各波、段的测量方法,并了解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及某些常见典型异常心电图表现。5.熟悉血、尿、粪便等常规项目实验室检查的操作技术及常用临床检验项目的目的和临床意义。了解实验结果对疾病的诊断意义。6.能将

4、问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器械检查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初步诊断,书写格式规范、符合要求的完整病历。学时分配根据1991年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对诊断学课程基本要求结合我院的具体实际,诊断学总教学时数为14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64学时,实习76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如下:内 容 讲授 实习 合计 讲授实习 #绪 论 1 0 1问 诊 2 3 5 常见症状 8 2 10基本检查方法 1 2 3一般检查 1 2 3头、颈部检查 2 3 5胸肺部检查 6 6 12 心脏、血管检查 10 8 18腹部检查 6 6 12外生殖器、肛门、脊柱、四肢检查 1 3 4神经系统检查 2 4 6全身体格检查 0

5、 4 4心电图检查 6 10 16血液一般检测 4 6 10骨髓细胞学检测 2 3 5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 3 1 4尿液检测、肾功能检测 2 1 3粪便检测 1 1 2脑脊液及浆膜腔液检测 2 1 3$肝功能检测 2 0 2诊断思维方法及病历书写 2 10 12总 计 64 76 140 1 二、目录一、绪论 二、问诊 三、常见症状 四、基本检查方法 五、一般检查 :六、头颈部检查 七、胸肺部检查 八、心脏、血管检查 九、腹部检查 十、外生殖器、肛门、脊柱、四肢检查 十一、神经系统检查 十二、心电图检查 十三、血液一般检测 十四、骨髓细胞学检测 十五、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 十六、尿液检测、肾

6、功能检测 十七、粪便检测 十八、脑脊液及浆膜腔液检测 十九、肝功能检测 二十、诊断思维方法及病历书写 绪 论教学目标 阐述诊断学是应用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达到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的一门课程。学习本课程,必须以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努力学习,牢固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发扬“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学内容一、诊断学的内容:问诊、常见症状、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实验诊断、诊断思维方法与病历书写,并概要介绍诊断方法的新进展。!二、诊断学学习的要领。三、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四、学习诊断学的要求。学时1学时 教学

7、方法 课堂讲授问 诊教学目标 问诊是采集病史,了解病情发生发展的重要方法,是诊断疾病的第一步,因此授课时,要求学生达到充分认识问诊的重要性,并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技巧,能够独立进行系统问诊。教学内容一、 问诊的重要意义、二、 问诊的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三、 问诊的内容:(一)一般项目(二)主述(三)现病史及其询问内容和程序。(四)既往史、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及生育史、家族史。(五)各系统的问诊要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造血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神经系统及肌肉骨骼系统。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问诊内容、方法,实习时在门诊或病房询问病人,并将问诊资料按要求

8、系统整理,交教师批阅。(常 见 症 状教学目标 症状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重点讲授常见症状,要求学生掌握主要常见症状的临床特点、出现原因、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了解症状的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作用。教学内容 讲授发热、水肿、咳嗽与咳痰、咯血、呼吸困难、腹泻、呕血、便血、黄疸、头痛、意识障碍等。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在诊断学教学中选择1015个症状重点讲授,教材中的其他症状供实习中结合临床自学参考。一、 发热(一)发热的概述(二)发热的病因与分类1.感染性发热。2.非感染性发热。(三)发热的临床过程和临床常见的几种热型(稽留热、弛张热、波状热、间歇热、不规则热)及临床

9、意义。二、 水肿)(一)水肿的发生机制、病因与临床表现。(二)全身性水肿及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的鉴别要点。(三)局部性水肿。三、 咳嗽、咳痰、咯血(一)咳嗽、咳痰的病因及临床表现。(二)咳嗽的性质、时间与规律、音色,痰的性质和痰量及伴随症状的临床意义。(三)咯血与呕血的鉴别,咯血的病因与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的临床意义。四、 呼吸困难重点讲授呼吸困难的常见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的临床意义。(一)肺源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吸气性及混合性呼吸困难)。&(二)心源性呼吸困难(左心和右心衰竭所致)。(三)其他原因所致呼吸困难(如中毒性、神经性、精神性呼吸困难等)。五、 呕

10、血与便血(一)呕血1.呕血的常见病因及临床表现。2.呕血的伴随症状、问诊要点及临床意义。(二)便血:便血的病因、临床表现(鲜血便、柏油便、脓血便、隐血便)、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六、 腹泻(一)急性与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因。(二)腹泻的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三)腹泻的伴随症状和体征、问诊要点及临床意义。七、 黄疸(一)胆红素的正常代谢、黄疸的发生机制。(二)溶血性、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病因、发生机制及鉴别。黄疸的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八、 头痛(一)头痛的常见病因及发生机制。(二)头痛的临床表现:发病情况、头痛部位、程度、性质、出现时间、持续时间、加重、减轻或激发因素与伴随症状及其临床意义。九、

11、 意识障碍(一)意识障碍的常见病因与发生机制。(二)意识障碍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教学时数 8学时教学方法 结合临床实习及典型病例示教,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对常见症状进行观察、讨论和分析。体 格 检 查基本检查方法及一般检查教学目标一、 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基本方法。二、 熟悉一般状态检查内容,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教学内容 重点讲授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一、 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检查方法。二、 性别、年龄与疾病的关系。&三、 生命征:体温(测量体温的方法,正常范围及变异,以及引起差错的原因)、呼吸(见肺部检查)、脉搏及血压(见血管检查),并

12、综合分析上述四项内容的临床意义。四、 发育及营养的判断方法,常见的意识障碍,不同疾病的面容及表情、体位(自动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姿势、步态与疾病的关系。五、 皮肤的颜色、湿度、弹性、皮疹、脱屑、皮下出血、蜘蛛痣与肝掌、水肿、皮下结节等体征的辨认及临床意义。六、 浅表淋巴结的分布、检查方法与顺序及其肿大的临床意义。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方法 重点讲授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并在临床实习及病征录像中进行观察分析。头、颈部检查教学目标 熟悉头部、颈部的检查内容、顺序与方法,并了解正常状态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 头颅外形的一般检查。二、 眼、耳、鼻检查。三、 口腔检查:唇、口腔粘膜

13、、牙及牙龈、舌、咽、扁桃体、颚、喉等内容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四、 颈部检查:颈部外形、姿势与运动、皮肤与包块的检查;颈部血管、甲状腺、气管的检查方法及其病理变化的临床意义。教学时数 2学时教学方法 一、通过教具或电视进行课堂讲授,然后学生相互检查,反复练习检查顺序、方法及认识正常状态。二、通过临床实习,检查病人,认识异常体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胸部、肺脏检查教学目标|一、 掌握胸廓及肺部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四种基本方法。二、 熟悉肺部异常体征,并能分析其临床意义。三、 了解胸部的体表标志,胸壁、胸廓和乳房的检查方法。四、 了解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教学内容一、 胸部常见的骨骼

14、标志、体表标线及分区的意义。二、 胸壁、胸廓、乳房检查:正常及病态胸廓的外形改变;乳房的检查方法。三、 肺和胸膜检查。(一)视诊:呼吸运动,呼吸困难,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二)触诊: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的检查方法,产生机制。语音震颤增强或减弱的临床意义。(三)叩诊:叩诊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间接或直接叩诊法。叩诊音的分类:清音、过清音、鼓音、浊音及实音。肺界(包括肺上、下界)、肺下界移动范围的叩诊法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四)听诊1.正常肺部呼吸音的种类(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及其产生机制、听诊特点及正常听诊区域。2.异常呼吸音及其临床意义:

15、肺泡呼吸音的增强、减弱或消失及呼气延长;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3.啰音:啰音的发生机制、分类、特点及临床意义。湿性啰音(水泡音):大、中、小水泡音,捻发音。干性啰音:哨笛音、鼾音。4.胸膜摩擦音的发生机制、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5.语音传导:语音传导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五)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大叶性肺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胸腔积液、气胸等。教学时数 6学时。教学方法 一、教师通过电视进行讲解并指导学生相互相互检查,掌握检查的顺序和方法及正常肺部体征。二、在临床实习中示教典型病例,或录像中使学生熟悉肺部各种异常体征。三、通过实习达到能够独立写出呼吸系统疾病问

16、诊及肺部检查记录。心、血管检查教学目标、一、 掌握心脏视、触、叩、听检查方法和体征,能比较准确地叩出心界。二、 掌握第一与第二心音产生的机制、鉴别要点,并了解其增强、减弱的临床意义。三、 熟悉心脏杂音的产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正确掌握其听诊要点,并能辨别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四、 熟悉常见心律失常的听诊要点(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前收缩及心房颤动)五、 了解血管视、触、听检查方法。掌握血压正确测量方法,并了解其改变的临床意义。六、 熟悉脉搏检查方法及周围血管征。七、 了解循环系统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教学内容一、 心脏(一)视诊:|1.心前区外形。2.心尖搏动: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强度及其

17、改变的临床意义。3.心前区及其他部位搏动的临床意义。(二)触诊:1.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节律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2.心前区震颤的发生机制、部位、时间(收缩期、舒张期及连续性)及其临床意义。(三)叩诊:1.心脏叩诊方法及叩诊顺序。2.正常心脏浊音界及其各部分的组成。3.正常心脏浊音界改变的原因、特点及临床意义。|(四)听诊:1.各瓣膜听诊区的部位及听诊顺序。2.心率与心律。3.正常心音及其产生机制。第一、第二心音的鉴别要点。 4.心音的变化:(1)第一心音的强度、性质改变的原因及临床意义。(2)主动脉瓣区及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减弱或分裂的原因及临床意义。5.额外心音:舒张期额外音(奔马

18、律、开瓣音、心包叩击音等)、收缩期额外音的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6.心脏杂音:(1)心脏杂音的产生机制。(2)分析杂音的要点:最响部位、传导方向、杂音出现的时期(收缩期、舒张期及连续性)、性质、强度(收缩期杂音的分级)和形态,以及体位、呼吸、运动对杂音的影响。(3)杂音的临床意义:生理性与器质性收缩期杂音的鉴别要点。7.心包摩擦音的产生机制、听诊特点、临床意义及其与胸膜摩擦音的鉴别。二、 血管(一)脉搏:脉率及脉律。(二)脉搏紧张度与动脉壁状态。(三)脉波:正常脉波、水冲脉、奇脉、交替脉。(四)血压:测量方法、血压标准、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五)血管杂音及周围血管征(枪击音、Duroziez双重

19、杂音、毛细血管搏动征)。三、 循环系统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与关闭不全)、心包积液、心力衰竭等。(教学时数 10学时。 教学方法 一、课堂讲授后,学生互相检查,反复练习心脏及血管的检查方法。二、通过临床实习,由教师指导进行心脏检查,听取心音及心脏杂音。三、通过临床实习并结合焦距(如心音及心脏杂音的录音)逐步深入掌握心脏及血管常见的体征及临床意义。斯、实习后,写出心、血管检查的记录(包括病史及体征)。腹 部 检 查教学目标一、了解腹部体表标志、分区与腹腔内脏的对应关系。二、以肝、脾触诊及腹部移动性浊音的叩诊为重点、掌握腹部视、触、叩、听检查的方法

20、。#三、熟悉腹部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体征及其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 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二、 腹部检查:(一) 视诊:腹部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和蠕动波;腹壁其他情况。(二) 触诊:1.触诊方法:浅部触诊、深部触诊(深压、滑动、双手、冲击触诊)2.触诊内容:腹壁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肝(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扩张性搏动、肝震颤)、脾、胆囊(Murphy征阳性)、肾及腹部肿块等的触诊。(三) 叩诊:肝、脾的叩诊及肾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四) 听诊:肠鸣音;血管杂音;摩擦音。三、 腹部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化性溃疡、急性腹膜炎、肝硬化、腹部肿块等。教学时数 6学时。教学方法 一、课

21、堂讲授后,在教师指导下相互检查,练习检查手法。二、通过临床实习及电视录像,观察腹部异常体征的表现,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指导学生亲手检查。三、对典型病例的症状、体征进行分组讨论。四、通过示教及实习后,写出腹部疾病的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生殖器、肛门、直肠、脊柱及四肢检查教学目标,一、 熟悉生殖器、肛门、直肠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二、 掌握脊柱、四肢的检查方法及病理改变的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 生殖器、肛门和直肠检查。二、 脊柱:正常曲度、变形、活动度、压痛和叩击痛。三、 四肢与关节:外形、运动、压痛。教学时数 1学时。教学方法 由教师示教脊柱、四肢的检查方法。学生相互检查,临床实习时,由教师示教异

22、常体征的检查,或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亲自检查。一、课堂讲授并示教脊柱、四肢的检查方法。-二、学生相互练习脊柱、四肢检查法的操作。三、临床实习由教师示教脊柱、四肢的异常体征,或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亲自检查。神经系统检查教学目标一、 了解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及方法(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的检查)。二、 掌握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病理反射的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 简要讲授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及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检查方法由学生自学参考。二、 重点讲授神经反射、病理反射的检查方法及其变化临床意义。(一) 浅反射: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反射。(二)深反射:肱二、三头肌反射、桡骨骨膜反射,膝

23、反射,跟腱反射、霍夫曼(Hoffmann)征、髌阵挛及踝阵挛。(三)病理反射:1.锥体束征:巴宾斯基(Babinski)征及与其临床意义相同的奥本海姆(Oppenheim)征、戈登(Gordon)征。2.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克匿格(Kernig)征、布鲁金斯基(Brudzinski)征。教学时数 2学时。教学方法 一、重点讲授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病理反射阳性时的临床意义。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相互练习检查方法。三、示教病理反射,直到学生检查,结合临床分析阳性体征的意义。心电图检查教学目标一、 了解心电图产生的原理及常用导联。二、 熟悉正常心电图各波的波形、参考值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三、 熟悉

24、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范围及临床意义。四、 熟悉几种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五、 掌握心电图机的正确操作。教学内容一、 简述心电图产生的原理及常用导联。二、 心电图的各个波段、波形的测量方法、参考值及其变化意义。-三、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四、 扼要介绍几种异常心电图的特征:左右房室肥大、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与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左右束支阻滞、心肌梗死。教学时数 6学时。教学方法 一、利用教具讲授心电图的产生,描记方法及导联等。二、采取边讲解,边看图,进行心电图的测量及几种异常心电图的教学。三、学生独立阅读及测量正常或大致正常心电图,并写出报告,交教师批阅。实 验 诊 断实验诊断是指医

25、生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实验诊断学是以检验的临床应用为目的。实验诊断学是临床医学各专业诊断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临床思维,运用实验结果,综合为临床所用。通过检验结果所反映的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或病因等客观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分析,来判断健康状况及指导临床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等。根据1991年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对诊断学实验诊断的要求结合我院的具体实际,要求学生了解实验诊断的性质、地位及主要内容;掌握常用实验诊断项目的选用适应证;熟悉血、尿、粪便常规检测方法,及常用临床血液学、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微生

26、物学检测的标本合理采集和送检要求。掌握以下检验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了解检测原理:血、尿、粪便常规检测及血沉检测;尿浓缩稀释试验;粪便隐血检测;胸、腹腔积液检测;常用肝肾功能检测;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象和骨髓像检测;脑脊液检测。】血液一般检测教学目标(一)掌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以及白细胞分类、参考值及增减变化的临床意义。(二)熟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三)熟悉网织红细胞计数及血沉测定,掌握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红细胞计数:1.参考值及生理变化。2.红细胞病理性增加和减少的临床意义(以减少为重点)。(二)血红蛋白测定:参考值及临床意

27、义。(三)血细胞压积测定: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四)贫血的形态学分类:正常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等。(五)网织红细胞计数、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六)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1.参考值,影响红细胞沉降率的因素。2.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的临床意义。(七)白细胞计数和分类:1.参考值及生理变化。2.各类白细胞增多与减少的临床意义。3.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右移改变的临床意义。4.类白血病反应。(八)血小板计数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教学时数 4学时。教学方法 一、课堂讲授上述内容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二、实验时,首先由教师介绍仪器使用方法,并进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推血膜及染色的示范操作,再

28、由学生分小组互相练习(可用抗凝进行操作)。三、示教:显微镜下正常及异常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正常及病理白细胞的形态,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压积等。骨髓细胞学检测教学目标(一)了解骨髓细胞学检测的适应证、临床意义和送检要求;(二)了解正常骨髓细胞的形态和分类。教学内容(一)骨髓细胞学检测的临床意义。(二)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学演变的一般规律。(三)红系细胞、粒系细胞、巨核细胞、浆细胞和网状细胞的正常形态(四)正常骨髓象及骨髓增生程度的分级(增生极度活跃、明显活跃、活跃、减低、明显减低)。(五)简述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增生性贫血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象和骨髓象特点。教学时数 2学时。教学方法 #一、利用教具进行细胞形态学讲授。二、显微镜示教:1.粒、红两系统细胞的幼稚阶段,巨核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2.增生活跃于增生低下的骨髓象。3.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增生性贫血的骨髓象。三、观察正常骨髓涂片。四、结合病案进行讨论。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教学目标!(一) 熟悉止血、凝血和纤溶机制。(二) 熟悉血栓与止血常用检测项目、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三) 熟悉出血性疾病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教学内容(一) 简要复习止血机制:血管壁、血小板、凝血因子、抗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作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