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功能定位与任务转换教学目标:功能定位与任务转换 众所周知,理想的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结果的必然归宿,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我国古语云:“预则立,不预则废。”“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用之于教学活动,它最能生动地说明目标定位的重要作用及其对活动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在整个语文教学设计过程中,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实践的联系纽带,是使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能按照教学目标所指引的方向进行有序运动的基本保障,也是确保语文教学具有科学性的必要前提。一、问题的提出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考察当下的语文教学,我们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我们的许多教师虽然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却并
2、不知道本节课、本篇课文具体的教学任务是什么。翻开教师的教案,根据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过程目标、方法目标、情感目标、态度目标、价值观目标等赫然陈列,少则四五条,多则八九条。然而,当问及要完成的具体教学任务时他们又很茫然。这种现象在中小学语文教学第一线相当普遍。这就不能不使人怀疑,在一个教师连所要完成的具体的教学任务都不清楚的情况下,他的教学思路能清晰吗?他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吗?他的教学质量能有保证吗?包括教案上罗列的“宏大的”教学目标能达到吗?我想,答案是非常清楚的。从宏观而不是微观处入手,习惯于制定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教学目标,在当下的语文教学界已经见怪不怪了
3、。由于目标过于“宏大”,加上又怕学生不懂,于是出现了诸如教史铁生的秋天的回忆,教师居然脱离课文而一味宣讲母爱的伟大;教鲁迅的祝福,教师可以离开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的活动而对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进行大批判这类所谓“人文”特色鲜明的语文课。我们不是说这些语文课讲了“母爱的伟大”,讲了“封建礼教吃人”不对,而是说“母爱的伟大”、“封建礼教吃人”是我们抽象出来的结论,让学生理解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过程要比接受结论更重要。而且生活中像秋天的回忆这类反映母爱伟大主题的作品,像祝福这类反映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优秀作品又何止成千上万。所以问题的实质,语文教学不是要去空洞地宣讲一个伟大的真理,并让学生牢记、背熟这一真理
4、,而是要带领学生走进具体的文本、走进“故事”、走进语言,去发现、去思考、去领悟。因为当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文本的语言或不能用话语形式恰当地表达他的话语内容时,这话语内容一定是外在于他的心灵的。由此我不禁想到了1981年读大学本科实习时,观摩钱梦龙老师执教中国石拱桥的情景。当时虽然没有三维目标一说,但钱老师确定的中国石拱桥的教学任务既具体又简明:一、说明要抓住特征,二、说明要注意顺序,三、说明要用词准确。并以解决第三项教学任务,即说明要用词准确为教学突破口,成功地破解了当时被视为“白开水”的说明文的教学难题。或许有人要说,这一目标缺少歌颂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价值观目标。但当时听课的教师又有谁沒
5、有感受到,当学生完成了这三项具体的教学任务后,他们的内心无不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力而自豪。二、语文教学目标的功能定位从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考察,教学目标的功能定位主要有以下几项:定向功能教学目标具有定向功能,使教学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一切教学都必须从定向开始。因此毫无疑问,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结构要素。但是人们常常把教学目标排斥于教学过程的要素之外,尤其是一些人奉行所谓的“后现代主义”,只要生成,而不分青红皂白,排斥一切预设,这是十分错误的。试问没有活动的目的,何来活动的过程?不把教学目标作为教学过程的结构要素,这岂非等于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无目的的活动!因此,它首先有悖于教学是有目
6、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这一基本属性。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认为,教学目标是在教师“吃透两头”(即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制定的,已充分考虑了学生“学”的因素,再把它交给学生似乎没有必要。所以,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有教师制定和掌握教学目标,而不把它交给学生。由于教师总是有意无意地对学生实行目标“保密”,加上教学目标又是在上课之前就已确定了的,这样,定向这一步骤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就看不见。 当学生对教学目标一无所知时,他们的学习只能盲目地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转,除了被教师“牵”着走之外,自己别无其他选择。即使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完全正确,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他们被动的学习状态;如若教师制定的目标不当,那学生的
7、学习更是陷入“盲人骑瞎马”的可怕境地。激励功能心理学已经证明,动机是人的活动的推动者,它体现着所需要的客观事物对人的活动的激励作用,把人的活动引向一定的满足他所需要的具体目标。而动机往往同目的是一致的:就对活动的推动作用来说,是动机;就对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而言,又是目的。动机有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之分。外部动机是重要的,但较之外部动机而言,具有学习内驱力作用的内部动机更重要。由此可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让他们有明晰的教学目标作引导。学生越是牢固地掌握教学目标,就越能激起强烈的学习动机来推动和促进他们的学习活动。反馈功能教学目标是一种给定信息,教学结果则是一种输出信息,但教学过程不
8、是一个线性的因果链条,因此一次性地通过教学手段一般不能直接得到与目标完全一致的结果。这就需要反馈,即利用输出信息与给定信息的差异来调节和控制教学实施,使教学作合乎目的的运动。反馈是使教学过程走向有序和保持结构稳定性的必要条件。没有它,教学过程各阶段之间就衔接不起来,就构不成相对稳定的独立段落。成功的教学过程总是通过反馈逐步实现教学结果与教学目标的统一。由此可见,具体的教学目标会使教学反馈真切、迅速、有效,而抽象的教学目标往往无法使学生实现清晰的、能动的、有效的反馈。这正如初学打篮球的人投篮不中,往往需要从身体姿态上多次地作某种矫正动作。球已脱手,这种徒手矫正似乎毫无意义,然而从屡投不中到频频命
9、中,正是靠这种表面上毫无意义的矫正动作学会的。这就是有明确目标引导的自我反馈。不把具体的教学目标交给学生,使他们对眼前的学习既无法评价又无从调控,实际上取消了他们的自我反馈,以至造成他们明明不满于自己的学习现状也无力加以改进的局面。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语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工具,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就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也即正确地掌握和运用语文工具。它决定了学生要掌握工具,获得听说读写的能力主要靠“练”,而练决非一蹴而就,必须进行多次反复。只有当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思想教育、人文熏陶等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所以让学生掌握教学目标,进行有明确目标引导
10、的自我反馈尤显必要。强化功能学习是艰巨的劳动,并非每堂课都充满趣味和欢乐。在许多场合,学习是不能吸引人的,甚至是枯燥乏味的,这就要求学生有顽强的毅力,需要有作为注意力表现出来的有目的的意志。而且,当教学的内容及其方式方法越是不能吸引人时,学生就越不能把学习当作智力的活动来享受,也就越需要这种意志。对于缺乏具体教学目标的学生来说,他在教学过程中无法真正做到通过注意力来表现自己的学习意志,这不能不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个致命弱点。相反,正确的、具体的、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发展规律的教学目标,可以强化学生的意志,磨练他们顽强的学习毅力。当然,教学目标不能过高或过低,并且要有具体的规定,究竟解决哪些问题,解决
11、到什么程度,必须尽量明确。因为学生如觉得教学目标与眼前的学习活动没有联系,这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只有通过学生努力能达到的教学目标才是最好的目标。同样,也只有让学生把自己当前的学习活动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来评价,教学目标才能成为对学习动机的一种激励,促使他们真正地形成有效的自我反馈。大家熟知的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为语文教学制定“跳一跳,可以摘到果子”的教学目标提供了科学的学理依据。总之,在定向阶段,把教学目标交给学生,开辟了一条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节行为标准和强化学习意志的新途径。 三、教学任务分析的基本原理从心理学上讲,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本质上是一回事,但从实际效果看,对一线教师
12、来说,他们觉得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显得更具体、更直接。为克服当前的课堂教学目标大而无当、抽象空洞以及生搬硬套课标的目标等弊端,我们提倡教师把教学目标转换成具体的教学任务,这就需要任务分析。以安德森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结果主要由两类知识(广义)构成,即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前者是有关世界是什么的知识,它能够用言语加以表述;后者不能用语言加以表述,而是通过做事和处理问题表现出来。这两类知识虽然各有不同的心理机制和学习过程,但两者也有密切联系,并可以相互转化。我国的语文教育历来主张“文道统一”。用广义知识学习论来看,“文”即程序性知识,“道”即陈述性知识,语文教学任务分析就是要揭示
13、“文”和“道”的学习规律。加涅从学习的结果的角度将学习分为五类,即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他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这五类学习结果的形成创设相应的外部条件;而外部条件的创设依赖于学习者的内部条件。不同类型学习结果所需要的内部条件一旦被阐明了,那么教学方法的设计便有了可靠的基础。因此,要依据不同类型学习结果的不同内容和外部条件,相应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奥苏伯尔在其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一书的扉页上写道:“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这里的“学习者已经知道了
14、什么”,实际上就是学生已有的认知图式。这种图式有多种类型,主要包括人物图式、事件图式、场景图式和文本图式等。教学任务分析虽然涉及到复杂的心理学背景,但从基本原理而言,就是分析教学任务的性质、类别、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和知识的构成成分等。经过任务分析以后,可以明确要完成某项任务需要教学什么,安排怎样的教学顺序,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等。由此可见,教师在进行新课文的教学任务分析时应该注意:首先必须弄清学生认知结构中是否具备与课文内容和文本结构相关的图式。如果学生具备了相关图式,他们就可以独立运用自己的图式去解读课文的意义;如果缺乏相关图式,就要在新课文学习之前让学生获得这些图式。其次,教师需要对教
15、学任务所蕴含的图式类型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何种认知图式是内容知识类的、语言知识类的,还是文本结构知识类的?如果是内容知识类的,还要进一步区分是人物类的、景物类的,还是事件类的、场景类的等等。如果是语言类的应进一步分清是句子图式,还是句群(语段)图式。如果是文本结构类的,还要区分是写实作品还是文学作品。写实作品要分清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或议论文;文学作品要分清是小说、诗歌,还是散文、戏剧等等。因为在阅读过程中,这些图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文信息的选择、记忆和意义的建构 何更生、皮连生:图式与阅读教学,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2000年第5期。最后,教师还要分析学生已有的图式和教学任务所蕴含的图式之间
16、所存在的“知识空缺”。学生已有图式(起点能力)与学习任务(目标图式)之间通常存在一段距离,从现代学习论的观点来看,这段距离实质上就是知识空缺。而不同学生的“知识空缺”又从属于不同的知识类型。掌握学生的起点能力,就能为课堂教学内容的确立和过程的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学中的任务分析,主要就是发现“空缺”和解决“填补”这些“知识空缺”的途径和方法。四、案例的启示把教学目标转换成具体的教学任务,我这里借用一个案例试加说明。教学祝福,教学目标中通常总有这么一条:认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但教学目标中蕴含的这种图式,正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所普遍缺乏的。怎样把这一抽象的目标转换成具体的教学任务,使学生
17、建立起新图式呢?学生自读后教师让他们思考:小说叙述了一个关于祥林嫂的故事,主人公最后的结局是陈尸雪地。那么,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她的真正的死因又是什么呢?(点评:这个教学任务就非常直接、具体,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做什么”,而且任务本身也是建立在正确把握学生的起点能力基础上的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生完全有能力完成任务。) 关于祥林嫂的死因,文本中直接出现的一种答案是由小说中鲁四家的短工提供的。他在回答“我”关于祥林嫂是怎么死的询问时,连头也不抬,只是淡淡地说:“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祥林嫂果真是穷死的吗?她勤快能干,时值壮年,“力气是不惜的”,“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何至于穷死!这个短工
18、的答案显然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就社会地位而言,这位短工与祥林嫂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然而短工回答时的冷漠,所流露出对祥林嫂的鄙视,却更显示出祥林嫂之死有着别样的原因。于是,教师运用学生已有的关于小说的阅读图式,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方向作探究:首先通过理清小说的情节,看祥林嫂的命运变化。其次看鲁四是怎样一个人?他对祥林嫂的迫害表现在哪些地方?再看祥林嫂何罪之有?她背负了什么样的罪名?(点评:教师先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发现“现成的答案”,然后通过质疑引起学生深思,再透过短工冷漠的态度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小说阅读图式的运用不仅是新旧联系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探索新问题,而且也是“怎么做”的程序性知识的操作。)一、
19、理清小说的情节,看祥林嫂的命运变化。在这一环节,教师设置四个问题:1作品情节的开端是什么?当时祥林嫂的命运如何?2接下去的情节发展分几个层次?祥林嫂的命运有什么变化?3什么地方是小说的高潮?此时的祥林嫂有什么表现?4小说的结局。其中,小说高潮的确定是个难点。于是教师提示:高潮是小说思想性最明亮的地方,也是主人公命运、性格的转折点。根据提示,学生很快发现:祥林嫂捐门槛以后,又逢冬至祭祖时节。“看四婶装好祭品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你放着罢,祥林嫂!”随着四婶一声断喝,“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这就是作品的高潮。因为对祥林嫂来说,这是致命的
20、一击!自此至后,祥林嫂的精神世界彻底垮了。(点评:立足于祥林嫂的命运变化来梳理小说的情节发展,让学生为探究祥林嫂之死理清来龙去脉,这是重“过程”的体现。这篇小说“高潮”的确定确实是难点。教师必要的补充,成功地“填补”了学生起点能力中的“知识空缺”,也使学生理解正是这一高潮揭示了导致祥林嫂之死的本质因素,那不是穷困,不是劳累,也不是丧夫、失子等意外灾祸,而是一种精神的折磨,心灵的摧残祥林嫂忍耐过,挣扎过,反抗过,但毕竟摆脱不了封建礼教强加于她的“败坏风俗”,“不干不净” 的“罪名”。)二、鲁四是怎样一个人?他是怎样迫害祥林嫂?在小说中,作为祥林嫂主要对立面的鲁四,他是以封建礼教的忠实卫道士的身份
21、出现的。这从作品的描写中可以得到证实。鲁四对祥林嫂的迫害主要是精神折磨,具体体现在他对祥林嫂命运的每一次变故面前所表示的鲜明态度。因此,教师先让学生一一找出祥林嫂“故事”的“关节点”:“当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家帮佣时”;“当祥林嫂夫家堂伯来的消息传出后”;“当祥林嫂婆婆来时,鲁四明知祥林嫂不愿回婆家”;“当听到祥林嫂在淘米时被人捆走时”;“当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家时”;“当鲁四在鲁镇人们的祝福声中得知祥林嫂的死讯后”。然后,依据这些“关节点”一一对应看鲁四的态度,所以学生不难理解鲁四是怎样的人。(点评:因为前面学生已经理清了祥林嫂命运变化的情节,因此鲁四对祥林嫂命运的每一次变故所表示的态度,学生的理
22、解能做到水到渠成。)三、再看祥林嫂何罪之有?祥林嫂因为是寡妇再嫁,再嫁再寡,落得“不干不净”、“败坏风俗”的“罪名”。所以祥林嫂捐门槛赎“罪”,主要不是宗教意义上的,而是道德和礼教意义上的。而且这种判决是无形的,也是她自己无法摆脱的。这一认识过程,教师是引导学生通过解决以下一系列小问题来加以理解的。1.祥林嫂第一次婚姻,嫁了一个“比她小十岁”的丈夫,这会不会出于她的自愿?2.在封建婚姻制度下,妇女有没有自己的主权?3.祥林嫂守寡后为逃避被婆家出卖的命运,私下出逃,外出帮佣,这种举动能为当时的社会所容忍吗?4.祥林嫂明明有自家的房子,但贺老六死后,又失去了儿子,大伯为什么能来收屋?5.在对待祥林嫂再嫁再寡的问题上,普通的鲁镇人们与鲁四的态度有没有本质的区别? (点评:问题化整为零,对学生理解祥林嫂背负的“罪名”很有必要。这种无形的判决仿佛是巨大的罗网,笼罩了整个社会。不仅鲁四、四婶、柳妈以及鲁镇的人们认为她有“罪”,就是祥林嫂自己也认为有“罪”有“罪”,才需要赎“罪”。这就是祥林嫂悲剧的真正意义。)由于教学任务具体,因此学生通过三个不同方向对祥林嫂死因的探究,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即祥林嫂是被封建礼教迫害致死的。鲁四之流的可恶,柳妈们的愚昧,祥林嫂的可伶,在封建礼教的罗网下,他们或是罪人,或是帮凶,或是牺牲品。他们各自深陷在不同而又相同的无知和可悲的境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