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对上述定义进行分解,就会发现其中几个重要的关键点,如下图所示。上述定义属于狭义上的研究性学习,属于课程形态层面;而广义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泛指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活动,使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即学习方式层面的研究性学习。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课题:(1)研究类,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等;(2)项目(活动)设计类,包括社会性活动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等。从组织形式来看,研究性学习可
2、分为三种:(1)小组合作研究(46人组成课题组);(2)个人独立研究(开放式作业);(3)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的研究。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具体来说,研究性学习不同于其他学习方式的特点有如下几点。1强调学习方式的研究性研究性学习强调选择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作为学习和研究的主题,即以问题或项目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学生的知识获得与能力培养,都是在对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中来完成,可见,研究性学习
3、的方式具有鲜明的研究特性。2强调学习内容的实践性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知识与自然界、与社会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强调学习内容与研究的主题必须具有实践性,即必须具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3强调认识过程的完整性人类的认识过程在完成三个阶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和两个飞跃(由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飞跃、由理性认识实践的飞跃)后,才能真正实现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理解和把握。而这正是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最本质的特征。研究性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国外一般把这种学习方式称为PBL(Project-Based Learning,基于项目的学习)或WebQuest(基于网络的专题研究)。它包括提出问题、分析
4、问题、解决问题、实施方案、评价总结五个教学环节。作为一种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又可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动员和培训阶段: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在研究性学习开始之前,对学生进行培训,使其了解课题选择的技巧、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相关的研究方法,并预习相关材料、做好准备。(2)课题准备阶段:包括提出和选定研究课题、成立课题组、制定小组实施方案以及开题报告和评审四方面的内容。(3)课题实施阶段:小组成员按照实施方案开始课题研究,制定实施阶段的学习目标,了解、收集课题所需的各项信息。(4)评价、总结和反思阶段:包括撰写研究报告、进行结题和答辩以及评定成绩、总结和反思三部分内容。动员与
5、培训的原因:动员与培训是研究性学习的准备阶段,对于从没有或很少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是一个新事物,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之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培训,但对于经常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学生而言,就可以省去这个步骤。动员与培训的内容:使学生了解课题选择的技巧、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相关的研究方法,并预习相关材料、做好准备。提出和选定研究课题是正式开展研究的第一步,课题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家庭背景从生活、社会和自然中自由提取。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选。还可以师生合作,对所选问题的社会价值和研究的可能性进行判断论证,共同确定待研究的问题。1课题选择的原则研究性学习中的选题应该符合一定要求
6、,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1)选题应具有可操作性必须考虑学生的能力、精力的限制和实际客观条件,不能一味求创新;课题的操作难度一定要适宜,既要有价值,学生经过努力又能很好地完成。(2)选题应该具有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探究空间,不能仅仅是对学生已知的概念和事物的翻版。(3)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选题的综合性,允许学生融会贯通,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问题。(4)选题应联系实际研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选题上,要充分挖掘社会和生活当中的材料,把理论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2课题选择的技巧(1)课题的来源来源1: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细心观
7、察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主动思考,挖掘可以研究的课题来进行研究。来源2: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从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上了解到的热点问题中,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来研究。来源3:从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城市特色、地域特产中选择课题。来源4:从课外读物上寻找课题。来源5:从课本中的内容延伸思考,也可以找到相应的课题。来源很多,要选好题目,就要捕捉生活和社会中的点点滴滴。(2)让学生的随身小“笔记本”发挥出作用要求学生准备随身的笔记本,随时记录下周围感兴趣的问题和自己当时的想法,不断积累,到要展开研究的时候,只要从自己的小笔记本中总结提炼就可以了。()让学生“头脑风暴”,多多交流“头脑风暴”就是让学生把想法,不
8、管好不好、可不可行都提出来,然后再提炼主题进行研究。学生根据自己所选的课题,自由组成课题研究小组(一般每组46人),并通过自由选举产生小组长,小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分工以及与指导教师的联络。在组织课题组的过程中,既要考虑每一个成员的兴趣,又要考虑成员在课题组内分工负责的研究任务。学生选择好课题以后,就要组成小组开展课题的研究,开展合作学习。一般而言,有效的合作学习具有如下特点:(1)组内异质:小组成员间在性别、兴趣、学习基础、能力与性质等方面各有差异,具有互补性;(2)小组有明确的目标;(3)小组成员的个人职责明确;(4)均等的成功机会。小组通过讨论协商和初步的调研,提出本小组实施课题的计划和方
9、案,该方案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做什么,即要制定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二是怎么做,即制定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三是做成什么样的结果,即制定课题成果的呈现形式。研究课题确定后,要求每一个研究小组认真讨论,共同拟定整个研究活动的计划,形成具体完整的研究方案,并明确小组内各成员的分工。研究方案大致包括课题名称、课题组成员、本课题目前的研究现状、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本课题拟创新之处、具体的实施步骤(研究进度计划)、课题组成员的分工、经费预算、主要参考文献等。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表(课题组填写)如下图所示。小组实施方案确定以后,需要以班为单位组织开题报告,由各研究小组选派一位代表向指
10、导教师(组)和全班同学陈述本小组的研究方案。指导教师和全班同学均可提出问题,小组内成员均可参与回答提问。指导教师根据全班讨论的情况,对研究方案进行评审,或提出研究方案建议和修改意见。明显不合理,难以实施以及没有充分准备的选题不予通过,这些小组需要重新讨论、修改,准备第二次报告。课题开题报告(以课题组为单位填写)如下图所示。课题研究方案评审表如下图所示。课程实施阶段,小组成员按照实施方案开始课题研究,制定实施阶段的学习目标,了解、收集课题所需要的各项信息。(1)了解当前课题所需要信息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研究主题的背景,开阔研究视野,为自主实施探究做好准备。(2)采集、处理、分析资料学生可以通过
11、两个途径去获得所需要的资料,一是通过出版物(包括印刷品、影视媒体、光盘资料、网络资源等)获得,二是通过调查访问获得。各小组在研究过程中,各成员既分工负责各自的任务,又相互配合,体现分工与合作的统一。1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形式多种多样,在研究报告中,要包含课题题目、研究报告摘要、正文(引言和论点的说明和总结)、参考资料等。2进行结题与答辩各研究小组在按计划完成课题研究之后,需要写出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前者详细叙述研究思路、研究过程与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后者则着重描述研究过程中所做的工作,以及参与课题研究的体会等。答辩由陈述、展示、提问、回答、评语五个部分组成。答辩的过程,实际是一个小型的
12、学术讨论会,大家共同探讨该课题的价值、研究的成功之处、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后续研究所需要努力的方向等。3评定成绩、总结、反思评定课题研究的成绩,评价包括指导教师的评价、小组长评价、组员相互评价等,各项评价最后综合在一起形成小组研究的成绩。课题实施后,还要总结和反思课题实施过程及结果。为什么要进行选题指导:选题在研究性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自主选择的课题有可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畴、课题本身缺乏科学性、课题操作性不强等情况,导致研究难以进行下去。因此教师要严格把好题关,在选题阶段就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并明确告诉学生选题在他后续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告诉学生选题的技巧和原则。如何做好选题指导:具体来
13、说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指导学生拟定科学的研究步骤;鼓励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选择问题;预测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确定研究课题;重视思维方法的指导;初步查阅课题文献资料的指导等方面。分组研究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实施形式。教师在分组上要做好协调和指导工作,要改变“好生”和“差生”的传统观念,根据对学生的学习风格的了解,引导、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小组中来进行研究,小组长的产生尽量避免“任命”的方式,而要鼓励民主选举产生。同时明确课题组成员的职责。具体来说,教师在指导学生组成研究小组时,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教师要抛弃“差生”的观念,要将学习
14、和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动员工作,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来,不让一个学生在参与研究时掉队。2做好“单打独斗”型学生和“困难户”的工作“单打独斗”型的学生做事喜欢独来独往,不喜欢和其他人一起合作,对于这类学生,其个人能力较强,要重点做好该学生本身的工作,告诉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协作和分享是未来社会必须具备的精神。“困难户”型的学生往往性格孤僻,没有能够融入到大集体中,在平时就不和其他同学主动相处,在组成小组时就成了谁也不愿意要的“困难户”。对于这类学生,老师除了给学生做工作开导外,还要给他“牵线搭桥”,给他找一个相对融洽的小组,一起研究。3鼓励民主产
15、生“小组长”小组长在研究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带头和协调作用,担负着课题研究的策划和组织重任。教师不要将班干部直接任命为“小组长”,要按照“民主”选举的原则,由小组成员自己选举出领军的小组长,这样对后续研究活动的开展很有帮助。实施方案和计划对研究的开展影响深远,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题实施方案,并用开题报告的形式对实施方案和计划进行评审,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1课题实施方案的撰写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实施方案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让学生明确研究方案中应该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一般可以用下图中的问题给学生提问,让其明确实施方案的内容。2开题报告和评审对于开题报告,教师要做好三方面的辅导工作,一是要
16、告诉学生开题报告的具体形式,二是要对学生制作报告进行技术性的培训,让其掌握一些必备的制作报告的技巧,三是要对学生的表达能力、答辩能力进行简单辅导。对开题报告的评审,主要是要纠正学生在实施方案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学生一些改进的建议,一般以鼓励为主。在课题的实施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研究态度等方面的原因,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及时发现并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寻找对策解决问题。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师应成为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和建议者。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
17、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指导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监控课题的进展,指导学生选择最佳的研究方法、快捷有效地获取有价值的课题信息,及时了解学生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等。另外,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实施阶段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对策如
18、下所列。1研究“一时热”,过程中不能坚持针对学生不能长期坚持的对策有三:一是真正将过程性评价做到位,明确告诉学生,要“结题”,过程中必须努力,从评价上给学生一个导向;二是加强指导教师对课题指导的监督,要求各课题组定期提交阶段研究报告,并经常与课题组保持沟通,了解课题的最新进展情况;三是不断激励,在检查学生进度的同时,要巧妙地对学生已做的工作进行肯定,鼓励其继续下一步的研究。2工作“走形式”,研究不到位遇到这种情况,指导教师一定要充分重视,一方面要强调科学研究的严肃性,不允许有任何不严谨或虚假的结论,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科研方法的指导,把课题研究逐步引向深入。3组长“挑大梁”,团队合作差出现这种
19、情况,指导教师要首先做好组长的工作,弄清楚问题具体出在哪个环节,并向他讲清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避免其盲目单干的情况;其次要帮助组长理清小组内部各成员的关系,避免不良情绪的蔓延;最后要检查小组的分工情况,进一步明确各个组员的责任,让所有组员都立下“军令状”,保证完成任务。4遇到挫折就退缩,不能迎难而上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给学生加强公共策略指导,教会他们必要的与其他人打交道的技巧,指导学生做好准备和设计;同时尽量为学生的研究创设外部条件,争取社会的理解和支持。5研究方法“不规范”,缺乏必要的研究技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常用的研究方法的培训,举办培训讲座,并做好课题研究的跟踪和答疑,指
20、导学生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规范学生的研究步骤。在结题阶段,教师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报告,将他们的研究过程、成果和体会有条理地体现在研究报告和答辩中,另一方面,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尽可能给学生客观公平的评价。1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般应包括课题题目、研究报告摘要、正文、参考资料等。教师应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和曲线图等方式处理数据和表达观点,有条件的还可通过摄影、摄像、计算机多媒体演示等手段使报告更生动。最终的报告形式,可以是Word文档、PowerPoint演示文稿,也可以用课题的主题网站来呈现。2研究报告的设计原则要告诉学生,研究报告不是
21、写日记,记流水账,一定要把握“中心突出,简洁明了”的原则。要让学生明确,这个报告是写给别人看的,所以,应该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把所做的工作表述清楚,并让读者很快地明了其所做的工作是个什么样的工作,他们为什么做这件事,所采用的研究步骤是怎样的,遇到了哪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结论是什么。3研究报告的主要类型(1)科学实验类型科学实验类型的研究报告,实际上是一种实验报告。在这一类研究报告中,必须包括下面的几项内容。 实验目的是什么? 实验材料是什么? 实验过程如何? 由实验得到哪些数据? 这些数据是如何处理的? 由数据的分析中得出什么结论? 有待要讨论的其他问题等。(2)读书报告类型中
22、学生的读书报告类型的研究报告不应该受到太多的限制。学生们感兴趣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去查找资料,汇编成文,并在其中谈一些自己的体会。这也是一种研究,只是采用的方法不是实验验证的方法罢了。读书报告的形式不应被严格限定,但必须注意,报告内容必须和题目贴切,内容的阐述必须围绕题目而进行,每大段之间最好加一个标题,不同的内容放在不同的大段标题之下,使读者能一目了然。(3)社会调查研究类型社会调查的范围很广,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可以作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在这一类研究报告中,必须包括下面的几项内容。 调查的目的; 调查的方法; 调查的时间; 样本的情况; 调查的内容; 调查表的分析; 分析结果; 结论。(4
23、)设计类型设计类型的研究多种多样,其研究的程度也各有差异;该类型研究报告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要求有同一的格式。但一般应包含下面这些内容。 设计目的; 设计内容; 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的成品描述,等等。4答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生形成研究报告后,要进行课题的研究陈述,展示小组的作品。但经常会出现下面所列举的情况。(1)展示内容空洞;(2)课件制作重形式,轻内容;(3)不能正确评价自我;(4)不会欣赏别人的成果;(5)缺乏答辩技巧;(6)缺少团队意识;(7)忽视结题后的反思工作。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指导教师在答辩前要教授学生必备的答辩和陈述技巧,让学生抓住小组研究中最主要的工作进行陈述,重
24、点突出他们原创的内容和研究中的闪光点。5评定成绩要根据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原则,给每个学生以较公平的评价。特别是要将评定结果对学生有所说明,评语要详细、公正;同时,注意对学生积极性的保护,激励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后续的学习中去。研究性学习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因此,评价需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每个阶段,关注每一个学生获得的发展。评价的信息资料收集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其大致包括:(1)开题报告中课题的提出、评审、立项;(2)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情况;(3)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验;研究成果的表述,如
25、结题报告课件制作、相关论文等。这些信息有静态的文字,也有动态的实践;有外在的形象描述,也有内在的体验感受;还包括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鼓励等。信息的来源渠道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学生的开题报告;(2)与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体验、实践能力等;平时的观察,判断学生的研究精神与态度;建立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表;中期评价结论;(3)评审学生的结题报告及论文的答辩等。1评价过程全程性同传统的以考试为主要方式的一次性定量评价不同,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发生的全过程。一方面要收集过程信息,作为评价的依据;另一方面,研究过程中贯穿了几次阶段性评价(包括开题评价、中期评价
26、和结题评价等),收集的数据更为全面。2评价主体多元性研究性学习突破了传统评价以评价为主导的局面,评价主体呈现多元化。评价者可以是教师或教师小组,也可以是学生或学生小组;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与开展项目相关的企业、社区或有关部门等。如果有的成果参加评奖或在报刊上公开发表,则意味着专业工作者和媒体也扮演了评价的角色。评价对象在评价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评价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共同参与的、积极的交互过程。3评价内容丰富性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从过分倚重学业成就转向注重综合素质,从只关注结果转向同时关注目标、条件和过程。评价的内容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它可以通过学生在
27、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来判断,如是否认真参加每一次课题组活动,是否认真努力地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是否做好了资料积累和分析处理工作,是否主动提出研究和工作设想、建议,能否与他人合作,采纳他人的意见等。二是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这主要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以及小组讨论记录、活动开展过程的记录等来反映,也可以通过行为表现和学习的结果反映出来。三是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要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各个环节中掌握和运用有关方法、技能水平进行评价,如查阅和筛选资料,对资料归类和统计分析,使用新技术,对研究结果的表达与交流等。四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要考虑学生在一项研究活动中从发现
28、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也要通过活动前后的比较和几次活动的比较来评价发展状态。五是学生的学习结果。研究性学习结果的形式多样,它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种模型,一块展板、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本研究笔记,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教师需要灵活掌握评价标准。4评价手段、方法多样性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做法。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有别于传统的评价,评价的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化
29、,评价内容从过分倚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综合素质,从只关注结果转向同时关注目标、条件和过程。研究性学习评价的这些特点,导致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需要收集的数据比较多,数据处理也比较困难,时间跨度长,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这种情况下,单凭教师的主观记忆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科学的,需要找到一种科学、高效的评价方法,利用“评价量表”就是其中一种有益的尝试。所谓评价量表是以评价主体、评价过程和评价内容等不同的组合关系为维度,设计的一系列的针对评价对象的评价表格,每个表格中都包含了该评价维度的评价项。利用评价量表,将评价对象按照待评价维度分门别类,将繁琐的评价过程,变为简单的填写评价表的过程,大大提高了研究性学习评
30、价的可操作性。同时利用评价量表,可以记录研究过程中的信息,易于过程性评价的实现。正是由于这些方面的原因,评价量表在一段时间的实践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反馈,对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的可操作性、简化评价流程有着很显着的作用。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量表应针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特点(过程性、多元化评价)来展开,下表中列举了研究性学习评价实施中常用的量表。量表对象评价项目开题阶段实施阶段结题阶段评分阶段教师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表课题研究方案评审表教师指导记录表(学生)实施过程评审表结题评审表指导教师表现评分表(学生)学生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表选题意向表小组考勤表组员表现表(组长)小组长表现评价(组员)组员表现表(组长)小
31、组长表现评价(组员)小组长自评表组员自评表组长打分表组员互评表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在实践中,通常采用“等级分评语”的方法。这种做法是对研究性学习的每个阶段过程按照量化标准,根据评价量表,单独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会折合成一个分数(100分制),然后定义各个评价项在最终总成绩里面所占的权重,以各评价项的分数乘以权重,得到该课题小组的分数,最后将学生的得分(百分制)折合成等级分(如AE五等)。【案例】教师将对学生评价分为方案设计、开题报告、研究过程、成果质量、答辩表现5大项,每项的得分情况(100分制)和权重设置如下图所示。将该小组的各项得分情况相加(18+7+27+24+9)得出该小组在本研究中的得分为85分。这85分为小组研究课题的总得分,对于每个小组成员的初评成绩,由小组长给出每个组员的附加分值或附加权重,前者采用加减分的方法,给组员调整成绩,如张同学很积极,参加研究很主动,组长给其加5分,其得分即为90;后者采用乘以比率的方法,如周同学很少参与研究,组长给他的比率为0.8,则其得分为68分。这里要说明的是,加减分或比率调整应该有上下限,除了不能超过总分100分外,一般加减分调整不应该超过总得分的10,比率调整上调不应超过10%,下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