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与哲学必背知识点归纳生活与哲学必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3、哲学的任务:寻找光明,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哲学的含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
3、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了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解: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水是万物之源-泰勒斯 世界
4、是一团永恒的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阴阳五行说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客观唯心(1)主观唯心(目的、感觉、意识、经验、心灵夸大为唯一实在的东西)认
5、为人的主观精神是这个世界的本原慧能:“一切万物尽在自身心中”、“仁者心动”陆王心学“心外无物”、“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2)客观唯心(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程朱理学 “理生万物”、“存天理、灭人欲”“性即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柏拉图“理念是世界的本质”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2.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时间经验和认识成果。3、哲
6、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直接理论来源: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基础:从“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批判地吸取)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由于马克思主义
7、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且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因此,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其科学性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其革命性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及其精髓与活的灵魂邓小平理论及其主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本质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二部分 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4、5课1、理解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与意识相比而言)
8、;根本属性是运动(这是与物质的其他属性相比而言)。2、运动与物质的辨证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离开运动谈物质 机械唯物主义) (离开物质谈运动 唯心主义)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辨证关系: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否认运动 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4、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
9、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又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客观规律6.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利用规律的需要.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7。意识的本质8.物质和
10、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发展。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还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9、意识的作用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11、。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提示:能动地认识世界10.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指做事情要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2)方法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
12、无所作为的思想。 第三部分 认识论(第6课)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改造对象 实践是直接现实性的(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2.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基本要素(主体、对象、手段)客观的主观能动性 (有目的、计划)社会历史性 (受到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制约)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 (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于人们的实践具有推动作用.方法论: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
13、点,积极参与实践;要树立正确的认识,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示:4.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原理内容:(1)真理是客观的,是人们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而言,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把握真理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5。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的原理 原理内容:人们追求真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的认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一个
14、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过程; 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第四部分 唯物辩证法(7、8、9课)联系、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矛盾)是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联系、发展的观点是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一)联系观1.含义: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内容:联系具有普遍
15、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提示: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中,没有不与周围事物发生联系的事物,因而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但就某一具体事物的联系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如果两个事物之间没有形成相互作用,那他们之间就没有联系.3。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
16、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提示:4.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5。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1)(强调整体):整体统率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2)(强调部分):整体由部
17、分构成,离开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1)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2)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6.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内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注意:结构调整或优化等词语)方法论:(1)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
18、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把各个要素统筹起来考虑,优化组合。(二)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发展特点的原理)内容: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反对静止的观点看问题.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运动 变化 发展(好的)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发展趋势的原理)内容:任何事
19、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或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新陈代谢是宇宙不可抗拒的规律;但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4.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发展状态的原理)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的质变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要注意:有计划、分步
20、骤;逐步;稳步等词语)方法论: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要坚持适度原则,防微杜渐。(要么选+,要么选)错误倾向:反对两种倾向: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或优柔寡断、缺乏信心。5.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发展原因的原理)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方法论: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三)矛盾观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动力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什么?辩
21、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辩证法好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1.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提示:用对立统一规律或是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答题(对立统一规律或对立统一观点从广义讲包括所有矛盾原理,应具体分析题干体现了哪些内容)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 内容: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善于在
22、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提示: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方法论: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矛盾分析法.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内容: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具体表现为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特殊性方法论: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生搬硬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相关知识(1)含义: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
23、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2)原因:理论依据是矛盾特殊性原理。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3)如何做到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具体分析不同矛盾的特点,分析同一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具体分析同一矛盾两个方面的不同特点,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对症下药、量体裁衣.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
24、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事物无论怎样特殊总是和同类事物具有共同之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注意:先试点、后推广;借鉴别人的经验等词语)方法论:要求我们认识事物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从普遍到特殊的认识顺序,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即要善于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并在普遍性的指导下研究特殊性。)提示:记忆“斗寓同,普寓特”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6。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抓中心、
25、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错误倾向:反对办事情不分主次,“胡子眉毛一把抓”;又要反对只抓主要矛盾,忽视次要矛盾的“单打一”。 即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提示:主要矛盾判断关键词: 重点、中心、关键、突破口、重中之重1, 2, 3, n 存在许多矛盾在一个矛盾中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提示:判断矛盾主要方面的关键词:主流、方向、
26、大体上、总体上、性质8.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重点论:认识复杂事物时,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认识某一矛盾时,注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之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 矛盾分析法9。辩证否定观(1)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
27、事物,吸收、保留了旧事物的积极因素。其实质是“扬弃”。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内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3)创新的社会作用原理内容: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第五部分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28、)(一)社会历史观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坚持科学发展观。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解决这一矛盾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实现。 改革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社会规律办事; 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
29、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前进的、上升的4。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体现在: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方法论: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二)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索取)两个方
30、面。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和贡献。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内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方法论:要树立和坚持正确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原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3.如何实现人生价值?(1)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2)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充分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有利物质条件.(3)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个人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