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44.73KB ,
资源ID:1212105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1210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docx

1、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1 引 言1.1 本标准的宗旨是: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公众及其后代的健康与安全,并提高放射防护措施的效益;在此基础上促进我国放射工作的发展。1.2 从上述宗旨出发,必须对电离辐射源的使用给予必要的控制,从而防止发生对健康有害的非随机性效应(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除外),并将随机性损害效应的发生率降低到被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1.3 本标准适用范围1.3.1 使用电离辐射源或产生电离辐射的一切实践活动。1.3.2 对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接受电离辐射照射需加控制的一切实践活动。1.4 在1.3条所列范围内进行与防护有关的设计、监督、管理时,必须遵守以下基本原则。1.4

2、.1 实践的正当化:产生电离辐射的任何实践要经过论证,或确认该项实践是值得进行的,其所致的电离辐射危害同社会和人个从中获得的利益相比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拟议中的实践不能带来超过代价(包括健康损害代价和防护费用的代价)的净利益,就不应当采用该项实践。1.4.2 放射防护最优化:应当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以放射防护最优化为原则,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净利益,从而使一切必要的照射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1.4.3 个人剂量的限制:个人所受照射的剂量当量不应超过规定的限值。1.5 凡从事放射工作的单位均应设立专职防护机构或专(兼)职人员负责放射防护工作。按有关规定上报防护监测数据或资料,并接受该

3、地区放射卫生防护部门的监督和指导。1.6 对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应加强安全和放射防护知识的教育,并定期进行考核,使他们自觉遵守有关放射防护的各种标准和规定,有效地进行防止事故的发生。新参加工作的人员要经过放射防护部门的考核,合格后,才可以从事放射工作。1.7 各省、市、自治区及有关部门,可根据本标准的原则和要求,结合各地区各部门的特点,制订相应的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2 放射工作人员的剂量限值2.1 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剂量当量是指一年工作期间所受外照射的剂量当量与这一年内摄入放射性核素所产生的待积剂量二者的总和,但不包括天然本底照射和医疗照射。2.2 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剂量限制要考虑随机性效应和非随

4、机性效应。同时满足以下两种限值。2.2.1 为了防止有害的非随机性效应,任一器官或组织所受的年剂量当量不得超过下列限值。眼晶体 150mSv(15rem)其他单个器官或组织 500mSv(50rem)2.2.2 为了限制随机性效应,放射工作人员受到全身均匀照射时的的剂量当量不应超过50Sv(5rem)。当受到不均匀照射时,有效剂量当时(HE)应满足下列不等式。HE=WTHT50mSv(5rem) (1)式中:HT组织或器官(T)的年剂量当量,mSv(rem);WT组织或器官(T)的相对危险度权重因子,见附录F;HE有效剂量当量,mSv(rem).2.3 放射工作人员一年中摄入放射性核素的量,不

5、应超过附录B列出的年摄入量限值(ALL)。2.4 为了使于监测和管理,推导出工作场所空气中放射性核素的导出浓度,见附录B。在不超过年摄入量限值和符合2.6条的基础上,其浓度可依据实际的摄入量而增减。2.5 在内外混合照射的情况下,满足下列不等式和2.2.1款及2.6条的要求,可以认为不会超过规定的放射工作人员剂量限值。式中:HE-外照射的年有效剂量当量,mSv年-1;Ij放射性核素j的年摄入量限值,Bp年-1;ALIj放射性核素j的年摄和量限值,Bq年-1;500mSv年-1放射工作人员有效剂量当量限值。2.6 在一般情况下,连续三个月内一次或多次接受的总剂量当量不要超过年剂量限值(2.2-2

6、.5条)的一半。2.7 放射工作条件的分类:为了便于管理,将放射工作条件分成三种:甲种工作条件:一种照射的有效剂量当量有可能超过15mSv(1.5rem)。对于这种工作条件下的工作人员,要有个人剂量监测,对场所要有经常性监测,建立工作人员个人受照剂量和场所监测档案。乙种工作条件:一年照射的有效剂量当量很少可能超过15mSv(1.5rem),但有可能超过5mSv(0.5rem)。对于这种工作条件的场所,定期进行监测。要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并建立个人受照射剂量档案。丙种工作条件:一年照射的有效剂量当量很少可能超过5mSv(0.5rem),对于这种工作条件的场所,可根据需要进行监测,并作记录。2.8 在

7、正常的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发生一些特殊情况,需要少数工作人员接受超过年剂量当量限值的照射。对这种照射必须事先经过周密的计划,由本单位领导及防护负责人批准,其有效剂量当量在一次事件中不大于100mSv(10rem),一生中不大于250mSv(25rem),满足2.2.1款的要求。对接受这种事先计划的特殊照射的人应有医学观察并将剂量和观察结果详细记入个人剂量和的健康档案。2.9 从事放射工作的孕妇、授乳妇(仅指内照射而言)及16-18岁的实习人员,不应在甲种工作条件下工作,不得接受事先计划的特殊照射。2.10 从事放射工作的育龄妇女所接受的照射,应严格按均匀的月剂量率加以控制。2.11 未满16岁者,

8、不得参与放射工作。3 公众中个人的剂量限值3.1 公众中个人受到的年剂量当量应低于下列限值:全身 5mSv(0.5rem)任何单个结织或器官 50mSv(5rem)3.2 当长期持续受到电离辐射的照射时,公众中个人在其一生中每年的全身照射的年剂量当量限值应不高于1mSv(0.1rem)。上述年剂量当量是指任何一年内的外照射剂量当量与这一年内摄入放射性核素所产生的待积剂量当量二者的总和,但不包括天然本底照射和医疗照射。3.3 公众中个人的年摄入量限值和导出浓度仅用于成年人。在计算儿童由于摄入放射性核素而受到的有效剂量当量时,应考虑儿童在器官大小和代谢方面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模式,相应地减少有关的放

9、射性核素的摄入量。3.4 各省、市、自治区及有关单位在制订放射防护规程时,必须把现有的和预期的各种放射源对公众的照射计算在内,要使公众个人所受照射的总剂量当量低于上述限值。对新建放射工作单位进行放射防护预评价时,也必须考虑到这一点。3.5 未来的剂量当量负担:有许多实践所释放的长寿命放射性核素会在环境中长期累积,将不断增加对公众的照射。同时其他放射源的种类和数量也会增加,所以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保证当前和未来实践所产生的剂量不致对公众造成过量的照射。3.6 为了估计公众个人所受的剂量当量,应在可能受照人的群中选择合适的关键人群组。并选用适宜的参数和数学模式,估算出这个组的平均有效剂量当量,以

10、此进行剂量评价。3.7 人类的活动有时会使天然电离辐射对公众的照射水平有所提高,限制由此增高造成的附加照射是必要的,应该根据不同的放射类型及其剂量分布,确定具体的调查水平、管理限值和干预水平。3.8 为了便于监测和管理,由年摄入量限值推导出公众的导出食用浓度(DIC),见附录B。在不超过年摄入量限值和符合2.6条的基础上,其浓度可依据实际的摄入情况而增减。4 铀矿及其他矿井下作业人员吸入氡、氩及其子体的限值4.1 在矿井下作业,工作人员除受射线的照射外,同时由于暴露于空气中的氡、氩及其短寿命子体以及矿尘(含有铀、钍长寿合核素及其衰变产物),经过吸入而产生内照射。其中氡子体的照射是最主要的危害因

11、素。4.2 对空气中的222Rn及其短寿命子体,放射工作人员的年摄入量限值(ALI)和导出空气浓度(DAC)如下:短寿命222Rn子体任何混合物潜能的年摄入量限值(ALIp)为:ALIp=0.02J假定平均呼吸率V=1.2m3h-1,每年工作2000h,由此得出导出空气浓度:DACp=8.310-6Jm-3用平衡当量氡浓度(ECRn-222)表示时:DAC(ECRn-222)=1500Bqm-34.3 对空气的229Rn及其短寿命子体,放射工作人员的年摄入量限值(ALI)和DAC值如下:ALIp=0.06JDACp=2.510-5Jm-3DAC(ECR-220)=330Bpm-34.4 混合照

12、射限值,对接受内外混合照射的工作人员,按2.5条所列公式估算,将不会超过基本限值。4.5 仅暴露于氡、氩气体本身而不伴有氡、氩子体混合物;或吸入其短寿命子体的量极微,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例如使用高效滤材作的口罩),上述的年摄入量限值与导出空气浓度可增大100倍。4.9 上述工作人员的年摄入量限值,是基于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限值导出的,因此,在实践中,还需使用最优化原则以求合理地做到减低剂量。5 事故和应急照射5.1 核设施或核企业在申请批准开始运行前,必须制定好应急计划;制定出发生事故后,不同阶段、不同剂量水平下应当采取的各种相应对策和善后措施,上报所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卫生、公安等部

13、门备案。5.2 为了制止事故扩大或进行抢救、抢修等,有些工作人员接受超过正常限制值的照射,称为应急照射,一般控制在一次应急事件中全身照射不超过0.25mSv(25rem)。并满足2.21款的要求。5.3 事故照射是指在事故情况下,工作人员以及公众非自愿接受的超过正常限值的照射。遇此情况时,要采取善后措施限制事态的发展,限制个人受照剂量,并迅速组织力量进行调查,确定事故的经过并估计个人已经受到的剂量当量和预期的待积剂量当量。5.4 在事故的情况下,补救措施本身有可能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一定的危害。所采取的补救措施必须是措施本身付出的代价和带来的危害小于进一步照射所造成的危害。5.5 在事故情况下,某

14、些人员受到了特殊照射的剂量当量应有详细记录,并报知有关部门存档。其有效剂量当量超过0.1mSv(10rem)的人员,应及时给予医学检查和必须的处理,并根据所受剂量,参照健康情况、年龄以及专门技能,对其今后能否继续从事放射工作,及从事放射工作的水平,提出建议。6 放射性物质污染表面的导出限值6.1 操作放射性物质的工作人员的体表、衣物及工作场所的设备、墙壁、地面等表面污染水平,应控制在表1所列值以下。6.1.1 手、皮肤、内衣受到污染时,应及时进行清洗。其他表面污染,应采取适当措施清除污染。对固定性污染,经防护人员检查同意,控制水平可以适当提高,但不得超过表1列出值的5倍。表1污染表面放射性物质

15、Bq/cm2放射性物质Bp/cm2手、皮肤、内衣、工作袜3.710-23.710-1工作服、手套、工作鞋3.710-13.7100设备、地面、墙壁3.71003.71016.1.2 按三区原则布置的工作场所,第二区的表面污染除手、皮肤、内衣、工作袜外可适当提高。但不得起过表1列出值的5倍。6.1.3 最大能量小于0.3MeV的放射性物质污染,其表面污染的控制数值可为表1列出值的5倍。6.1.4 对低、中毒组放射性核素,控制水平可放宽10倍。6.3 放射工作场所相邻地区的有关车间或房间内,设备与地面的污染水平不应超过表1列出值的十分之一。6.4 放射工作场所的某些设备与用品,经仔细清洗后,其污染

16、水平不大于表1列出值的五十分之一时,经防护部门测量许可后,可在一般工作中使用。6.5 运输中,装有放射性物质的容器污染表面的导出限值如表2所示。表2污染表面放射性物质Bq/cm2放射性物质Bq/cm2装有放射性物质的容器表面3.710-13.71007 医用照射的防护7.1 医疗照射是指在医学检查和治疗过程中被检查或病人受到电离辐射的内外照射。施行诊断或治疗的医生应加强对被检查或病人的放射防护。医疗照射从其所获得的利益来衡量必须具有正当理由。既达到诊断或治疗的目的;又要把照射限制到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7.2 必须对有关医务人员进行放射防护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从事放射诊

17、断、放射治疗及核医学的医务人员必须掌握放射防护基本知识,经过放射卫生防护主管部门的考核发给合格证者,才可以从事上述工作。8 教学中接触电离辐射时的剂量限值8.1 教学中使用放射源应区分为一般教学和放射专业教学;学生应区分为非放射专业学生和放射专业学生。8.2 对放射专业学生,其剂量限值应遵守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条款。8.3 对非放射专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受到的照射应限制在年有效剂量当量不大于0.5mSv(0.05rem)。其他单个器官或组织的年剂量当量不大于5mSv(0.5rem)。9 放射工场所的划分凡符合下条件之一的工作单位或场所称为放射工作单位或场所。9.1 操作放射性物质的比活度大于7

18、104Bqkg-1(210-6Cikg-1),且日最大操作量按毒性分组大于表3所列值。表3放射性核素毒性组别日 最 大 操 作 量开放性放射源Bq(Ci)封闭性放射源Bq(Ci)极毒组()4103(0.1)4104(0.1)高毒组()4104(1.0)4105(10)中毒组()4105(10)4106(100)低毒组()4106(100)4107(1000)注:各组别的开放性放射源的日最大操作量应按操作性质将表3的值乘以下列修正系数:干式发尘操作,0.01;产生少量气体、气溶胶的操作,0.1;一般湿式操作,1;很简单湿式操作,10;在工作场所贮存,100。9.2 操作带有放射性物质的仪器、仪表

19、或产生电离辐射的设备或装置,其放射性活度大于封闭性放射源的日最大操作量;或不加任何防护措施其源表面处剂量当量率高于0.04mSvh-1(4.0m remh-1);或工作位置的剂量当量率高于2.5Svh-1(0.25mremh-1);或间断性工作的年有效剂量当量高于5mSv(0.5rem)。9.3 使用电子加速器和操作产生电子束的装置,其电子束能量大于5keV,且工作位置的剂量当量率符合9.2条所列的数值。9.4 在满足一般卫生防护条件下,工作场所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大于放射工作场所中导出空气浓度的十分之一。10 开放型放射工作单位的分类及其工作场所的分级10.1 开放型放射工作单位,根据其放

20、射性核素的等效年用量分为三类,见表4。表4开放型放射工作单位的分类单位类别等效年用量,Bq第一类1.851012第二类1.8510111.851012第三类1.851011开放型放射工作单位所用的各种放射性核素的年用量贝可,分别乘以放射性核素毒性组别系数(极毒组为10,高毒组为1,中毒组为0.1,低毒组为0.01),其积之和为该工作单位的等效年用量。10.2 开放型放射工作场所,按所用放射性核素的最大等效日操作量(日操作量毒性组别系数)分为三级,见表5。10.3 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的导出浓度和相应的比活度,将放射性核素为分极毒、高毒、中毒和低毒四个毒性组,见附录C。表5各级放射工作场所的最大等

21、效日操作量工作场所级别等效日操作最,Bq甲级1.851010乙级1.851071.851010丙级3.71041.85107表5列出的最大等效日操作量,尚需根据操作的性质,乘以表6中的系数,加以修正。表6操作性质的修正系数操作性质修正系数干式发尘操作0.01产生少量气体、气溶胶的操作0.1一般的湿式操作1很简单的湿式操作10在工作场所贮存10011 开放型放射工作单位的卫生防护要求11.1 第一、第二类开放型放射工作单位(简称一、二类单位)不得设于市区(经有关领导部门会同放射卫生防护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第一、二类单位可例外)。第三类开放型放射工作单位(简称第三类单位)及属于二类的医疗单位可设于市

22、区。一类单位的工作场所、干式发尘操作的工作场所,应设在单独的建筑物内。二、三类单位的工作场所可设在一般建筑物内,但应集中在同一层或一端,与非放射工作场所隔开。11.2 放射工作单位按其所属类别,在其周围划出防护监测区(见表7),定期监测。新建的第一、二类放射工作单位,应按当地最小频率的风向,布置在居住区的上风侧。应避开原有的永久性建筑物,使其不在防护监测区内,新建居住区亦应设在该区之外,当条件不利于排放时,应扩大防护监测区的范围。表7各类放射工作单位的防护监测区单位类别防护监测区的范围,m第一类150第二类30150第三类30大型放射厂、矿的防护监测区可根据需要适当扩大。11.3 甲级工作场所

23、可按三区原则布置。甲、乙级工作场所设卫生通过间。规模较大的放射工作单位,应根据操作性质和特点,将通风系统合理组合,排风机应设在靠近排气口一端。排气口须超过周围(50m范围内)最高屋脊3m以上。在实际执行有困难时,征得放射卫生防护部门的同意,适当降低高度,但应加强防护措施减少放射性物质的排出量。11.4 放射性废物与废水应合理处置。处理时符合本标准,不得影响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安全。附录A 品质因数(补充件)A.1品质因数Q表示吸收量的微观分布对生物效应的影响的系数。其值由辐射在水中的传能线密度(LET)值确定。对于具有谱分布的辐射可计算Q的有效值。品质因数Q与传能线密度的关系如表A1。表A1品

24、质因数与传能线密度的关系传能线密度(在水中每微米损失的能量)KeVQ3.5及以下1722355310175及以上20A.2 在实际防护工作中,为便于应用,可按初级辐射的类型使用近似值。为此,对外照射和内照射都可使用表A2所列值: 表A2射 线 种 类X射线、射线、电子1裂变中子和未知能量的中子、质子、静止质量大于1原子量单位的单电荷粒子10在内照射中的粒子、电荷数未知的粒子20A.3 上述的Q和值只供放射防护用,不能用来评价严重事故(较大剂量)照射所引起的人体急性效应。A.4 各种能量的中子,其平均品质因数相差很大。表A3是中子(在50cm模型中最大)的值。对热能中子给出=2.3。表A3中子平

25、均品质因数中子能量MeV2.510-8110-71106110-5110-4110-20.10.5222222.57.511中子能量MeV12.55710142040119876.57.587中子能量MeV6011022102310241055.543.53.53.5附录D放射工作人员的医学检查(补充件)D.1 对医学检查的几项要求D.1.1 放射工作单位应组织待从事放射工作人员就业前的体检和就业后的定期体检。就业前及就业后的体检和受特殊照射人员的医学观察应由主管放射卫生防护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D.1.2 定期体检:在甲种工作条件下工作的人员每一年体检一次,其他放射工作人员每23年体检一次

26、。D.1.3 接受特殊照射的人员,其受照剂量接近100mSv(10rem),应及时进行医学检查,血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和必要的处理。D.1.4 对放射病的诊断,应由指定专业机构进行,将确诊的放射病病历摘要上报卫生部防疫司。D1.5 应建立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档案。D.2 体格检查项目体格检查项目应包括一般体检的详细项目(主要是临床内科、外周血象、肝功及尿常规检查),并注意以下项目。D.2.1 注意有无自觉症状、了解职业史及其他有害物质(包括工业粉尘或其他化学毒物)的接触史。D2.2 接触外照射的放射工作人员,要进行眼晶体的检查。D2.3 对参加产生放射性气体、气溶胶及放射性粉尘作业的工作人员,应注

27、意呼吸系统的检查。必要时做痰涂片的细胞学检查。D2.4 对从事开放型操作的工作人员,依所使用的放射性核素在人体内代谢的特点,增加对不同脏器的检查。对疑有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的人员,可做尿、粪或呼出气体的放射性测定,必要时进行全身或脏器的放射性测定。D2.5 对受事故照射的男性人员,可增加精液常规检查;中子损伤事故可增加相应的放射性分析。D2.6 根据需要可进行皮肤、毛发、指甲及微循环的检查。D.3 放射工作人员除按一般工作人员健康标准要求外,具有以下情况不宜从事放射工作;若已参加工作根据情况建议给予减少接触、短期脱离、疗养或调离等处理。D3.1 血红蛋白低于11g%(男)或10g%(女)、红细胞

28、数低于4105/mm3(男)或3.5106/mm)(女);血红蛋白高于18g%或红细胞数超过7106/mm3,高原地区可参照当地正常值范围处理。D.3.2 已参加放射工作的人员,白细胞总数持续低于4103/mm3或高于1.1104/mm3;准备参加放射工作的人员,白细胞总数持续低于4.5103/mm3者。D.3.3 血小板持续低于1105/mm3。D.3.4 严重的心血管、肝、肾、呼吸系统疾患、内分泌疾患、血液病、皮肤疾患和严重的晶体混浊或高度近视者。D.3.5 神经、精神异常如癫痫等。D.3.6 其他器质性或功能性疾患,卫生防护部门可根据病情或接触放射性的具体情况(包括放射工作种类、水平)、

29、本人工作能力、专业技术和需要情况等酌情处理。附录E电离辐射监测(补充件)E.1 电离辐射监测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及有关规定、细则的执行情况,以利于评价放射防护效益及早发现异常情况,保证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安全。E.2 所有放射工作单位或场所都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监测计划。E.3 所有放射工作单位或场所根据实际需要,开展以下全部或部分监测项目:个人监测:、X射线及中子外照射;体表、工作服的表面污染;生物样品的放射性监测和全身计数。场所监测:、X射线及中子辐射场水平;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粒度;各种表面污染。环境监测:各种环境介质内的主要放射性核素的活度;环境射线水平。排出物监测:排出物内的主要放射性核素的活度及总量。E.4 辐射监测结果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记录、整理、保存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和所在地的放射卫生防护部门,按受监督和指导。E.5 监测方法和程序力求做到标准化。附录F所用术语的定义和解释(补充件)F.1 电离辐射量SI单位及专用单位。电离辐射量SI单位及专用单位见表F1。表F1电离辐射量、单位、名称及符号量SI 导出单位专用单位名称符号SI单位表示式名称符号照射量-Ckg-1伦琴R吸收剂量戈瑞GYJkg-1拉德rad剂量当量希沃特SvJkg-1雷姆Rem放射性活度贝可勒尔Bq-居里Ci注:1R=2.8510Ckg-1; 1Ckg-1=3.877103R1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