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债券信用评级的问题及对策探索docxdoc债券信用评级的问题及对策探索摘要当前我国债券信用评级还处于发展初期, 存在评级质量不高、无序竞争等问题,难以为投资者提供高质量、权威性的服务,阻碍了信用评级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防范信用风险、 增强资本市场运作效率等作用的有效发挥。必须究其根本原因, 解决相应问题一是加快征信立法进程, 协调强化监管,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完善债券市场评级外部环境;二是评级机构自身应完善内部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加强自律合作,努力树立行业公信力。关键词信用评级;债券信用评级;银行间债券市场;评级质量一、引言信用评级是指独立的专业化机构对影响评级对象的各类信
2、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就其偿还债务的能力及其偿债意愿进行综合评价,并且用简单明了的符号进行表示的经济行为。债券信用评级主要指信用评级机构以发行人及其发行的债务融资工具为对象进行的信用评级。发达国家实践表明, 债券信用评级通过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防范信用风险,增强资本市场运作效率,帮助政府部门增强资本市场有效监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的债券信用评级自 20 世纪 80 年代起步,目前信用评级已成为企业进行债券融资的必经程序之一。但是相比发达国家, 我国债券信用评级还处于发展初期, 存在着评级质量不高、 评级行业存在无序竞争等问题, 阻碍了债券信用评级作用的发挥。我国债券市场
3、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 交易所债券市场和凭证式国债市场三个部分,银行间债券市场是其中的主要部分,债券的存量、交易量、企业主体债券发行量均占 90以上,本文拟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例,分析债券信用评级存在的问题, 为充分发挥信用评级揭示发债企业的风险,保障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提供参考。二、评级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开展情况一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概况 20002008 年,评级机构为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主体债券发行包括企业债券、 非政策性金融机构债券、 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不含资产支持证券共承做了 1323 期债项的信用评级,仅有 16 期债券发行未进行评级。其中,累计发行 335
4、 期企业债,发行规模 6935 亿元; 108 期非政策性金融机构债券。规模 45376 亿元; 39 期中期票据,规模 1737 亿元; 857 期短期融资券,规模 120241 亿元见图 1。二所评级别分布情况评级机构对发债主体及债项做出的评级结果分布如下 1 主体信用等级除中期票据均为外, 级别自 - 至仅 2008 年出现了两期短期融资券的长期主体信用等级为 +;2 债项信用等级除中期票据均为、短期融资券均为 - 外,级别自 - 至,具体级别分布情况见图 2、三当前银行间债券市场监管概况 1997 年中国人民银行以发文认可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等 9 家评级机构从事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工
5、作。中国人民银行公告 2004 第 22 号及中国人民银行令 2008 第 1号进一步明确,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应由在中国境内注册且具备债券评级资质的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于 2005 年重新认定了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等 5 家信用评级结果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使用的全国性评级机构,相继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规范 以及关于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作业管理的通知 等一系列制度, 加强了对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工作的管理。根据上述制度要求, 评级机构在执业中应遵循规三、 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工作中存在
6、的主要问题一评级质量不高一是评级报告质量不高。根据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对评级报告、跟踪评级报告的修改意见,部分报告中存在企业经营、行业、银行授信等数据陈旧,对企业所在地国民经济发展及财政情况的分析不够透彻, 未能充分反映宏观经济运行对企业的影响, 对发债企业接受担保及对外担保情况揭示不够等问题。二是评定级别偏高。根据评级机构历年的评级结果分布可以看出, 主体信用等级以及债项信用等级在 - 以上含 - 的债券项数及规模比重较大, 而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低信用等级的比重则逐年下降。以短期融资券为例, 主体信用等级为的企业发行笔数占总量比例由 2006 年的 1469增加至 1828;发行规模占比由 4
7、3增加至 522-以下不含 - 的发行笔数占比由 2007 年的 2519下降至 1829,发行规模占比由 1016下降至 483见表 1。三是评定级别与利差一致率偏低。由于债券市场缺乏违约数据, 业内通常运用债券利差对评级质量进行检验,即假定债券利差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了受评对象的信用风险。根据风险越大、 收益越高的原理, 若信用级别与债券利差呈严格的单调递减关系,则说明信用评级质量较高。统计数据显示, 2006 年 10 月到 2009 年 3 月期间,经中诚信国际、大公国际、联合资信三家机构当前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市场份额前三强评级的短期融资券发行利差和交易利差均值与其信用级别总体呈递减关
8、系见图 6、图 7;但是,评定级别与利差呈严格单调递减关系的交易日占总交易日的比重即一致率不高, 三家机构评级结果与发行利差的一致率为 8413。与交易利差的一致率仅为 3127。综上可见,目前债券信用评级的风险揭示、 信用定价功能尚未得到有效发挥。部分机构投资者反映, 评级报告、评定级别对于投资决策的参考度不高。二评级行业出现无序竞争苗头随着债券市场的兴起, 债券信用评级行业一度出现激烈的价格竞争,为此, 2007 年人民银行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形成了 评级收费自律公约 ,并发布了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作业管理的通知 ,要求评级机构在开展评级业务前必须将信用评级协议、 信用评级
9、收费凭证复印件等向人民银行报备,使得价格竞争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以变相降价及级别竞争为代表的竞争形式。特别是级别竞争, 已逐步由评审阶段走向合同签署之前, 出现了所谓的预评级行为, 即评级机构在与企业签订评级合同前, 仅依据企业的部分书面资料便承诺给予较高信用等级, 甚至有个别评级机构在洽谈业务时出具加盖公章的预评级报告来争夺市场。变相降价以及级别竞争违反了信用评级规范, 使得债券评定级别日益趋高,影响了债券评级的独立性、公正性;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其较为隐蔽、难以有效监管的特点,严重扰乱了评级市场秩序。四、原因分析一评级机构内部因素 1 信用评级机构对市场、 对投资者高度负责的职业操
10、守有所缺失。债券信用评级只有提供高质量的、 权威的信息,才能得以生存及发展,具备以市场、 投资者为重的职业道德是评级机构的必备素质之一。评级机构的素质决定评级质量。然而目前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却是以利益、 市场为根本目标, 进而一切以发行方、承销商的意志为重,在执业过程中以发行方、承销商不配合为理由,以牺牲规范来获取市场的短期行为屡见不鲜。例如,有的机构评级作业时间不足, 有的跟踪评级采取电话访谈形式进行,有的甚至配合发行方进行预评级, 在尚未采集完整、充足、可靠的基础信息资料时, 就仓促做出符合发行方需要的评级结果, 素质有待提高。2信用评级机构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以确保独立性。由于市场经济存在
11、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 需要由独立的专业性机构进行信用评估, 为投资者和监管者提供信息服务, 因而独立于任何一方不受干预是评级机构存在的前提。我国信用评级机构之所以独立性不强, 除职业操守缺失外, 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也是重要原因, 一方面评级机构自身未对影响独立性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效识别; 另一方面评级机构的组织结构、 内部制度尚不健全,信息披露也不充分,很难确保不受被评对象、承销商等债券发行相关利益主体的影响。3信用评级机构尚不具备加工高质量评级信息的科研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风险具有综合性、 复杂性等特征, 信用评级机构作为揭示风险的专业机构,应在行业风险、地区风险、专题研究、数
12、据研究、评级体系、违约统计等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提高分析人员的分析研究能力上加大投入, 加强自我积累及提高, 为识别信用风险、判断信用违约率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而目前我国的多数评级机构还是以片面追求业务拓展、 获取眼前利益为目标,缺乏对评级的基础投入,没有形成突出的技术优势,这将从根本上制约其发展。二债券信用评级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 1 缺乏对评级机构的统一监管,多头管理与无人管理并存。目前,发改委、人民银行、证监会分别在企业债、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主体债券、交易所债券的发行规定中认可对信用评级机构评级结果的使用,三个部门认可的评级机构有交叉也有不同, 监管的理念、内容和力度有较大的差别。如仅人
13、民银行制定了信用评级规范,对评级机构执业行为提出详细要求;而同时,企业债可以跨市场分销,缺乏统一的协调的监管,将难以对评级机构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具体比较见表 2。目前征信管理条例已面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虽然其中明确人民银行为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 赋予了人民银行管理征信业的法定职责,但同时规定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征信机构有关业务接受其他监管部门监督管理的, 依照其规定, 三个部门在信用评级监管实践中的权限还有待进一步界定。2评级行业的发展缺乏良好的信用环境。一是征信体系建设刚刚起步, 有关信息公开的法律规定及制度安排尚未出台。评级机构难以从工商、 税务、法院等政府部门、 征信机构、银行、媒
14、体等多渠道、 全方位收集企业信息, 对企业提供的信用信息无法进行比对及验证, 评级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公开披露的企业破产、 违约的数据较少, 难以借助违约率统计加强评级的基础研究等。二是债券市场有关参与主体的信用意识不强。企业及承销商仅关注信用评级在债券发行中降低发债成本、 保证发债成功的许可证作用, 忽视揭示企业真实的信用风险、 反映企业未来偿债能力等功能,对评级机构规范的执业行为支持不够。3评级行业的发展缺乏良好的市场环境。由于我国债券市场尚不成熟, 债券发行、利率等尚未实现市场化,难以形成对债券信用评级真实的市场需求。债券发行者多为大型国企或地方政府公共项目, 且大多得
15、到高资信等级机构通常为政府或金融机构担保, 信用评级揭示风险、 评价优劣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无担保短期融资券定价虽然趋于市场化,但开展债券评级的时间较短, 缺乏足够的样本, 评级机构还无法通过违约率、利差检验等统计数据来验证评级结果的准确性, 也无法向社会披露自身的评级表现。五、对策建议一加快征信立法进程,协调强化监管,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完善债券市场评级外部环境 1 推进征信立法, 建立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法律框架。尽快出台征信管理条例及相关司法解释,在明确赋予人民银行管理信用评级机构法定职责的同时, 对发改委、证监会的管理权限进行界定;并将评级机构的准人条件、人员素质、执业规范、信息
16、披露、独立性及利益回避安排、退出机制、监管部门的具体监管措施纳入法律监管框架。应借鉴欧盟强化信用评级机构管理的思路, 进一步细化关于加强独立性、避免利益冲突的有关规定,强制扩大信息披露范围。加强对评级机构内部管理的指导,实现对评级机构的有效约束。2协调、强化对债券市场相关主体的监管。一是要加强对相关中介机构的监管。协调有关监管部门加强对债券承销商及会计师事务所、 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的监管,保证其出具文件的客观、真实及完整性。二是应加大对发债主体的制度性约束。应对发债企业提出信息披露要求, 并以公开批评、 将违规情况录入征信系统等方式,约束企业协助完成跟踪评级。三是强化对评级机构
17、的监管。加大对评级机构执行制度情况的检查力度, 对于违规的评级机构,应采取公开批评、 责令退出市场等手段进行强制性约束, 净化市场竞争环境,促进评级机构规范执业及提高执业水平。3进一步完善债券市场。应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 适时推出低信用等级债券等产品, 引入成熟的多元化投资主体,使信用评级识别风险、判别优劣、解决信息不对称、债券定价的作用得到发挥,通过市场的需求,为债券信用评级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4推动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一是进一步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包括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的采集及共享机制, 完善守信激励及失信惩戒机制,健全破产机制等,创造良好的信用制度环境。二是加强对债券市场各参与主体信用
18、知识的宣传及教育, 提高其对评级作用的认识,创造良好的信用文化环境。二评级机构自身应完善内部管理, 提高技术水平,加强自律合作,努力树立行业公信力 1 遵守评级行业职业操守, 规范从业人员职业行为。评级机构应切实遵守适应行业发展特点的职业操守, 规范从业人员职业行为,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 切实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 应建立健康的评级业企业文化和信用文化, 维护评级业的良好信誉。促进评级业的健康发展。2加强内部管理。有效增强独立性。评级机构为确保客观独立公正地出具评级结果, 一是要有效识别可能影响独立性的各种行为及情形, 如,评级机构与法人或其他组织存在资产关联或其他利害关系,评
19、级人员从事信用咨询或顾问业务、参与评级价格谈判、兼职从事与评级业务有利益冲突的工作,等等。二是要完善各项内部控制机制以避免上述利益冲突。如,评级机构应向社会公开披露其评级原则、方法和流程,提高评级结果的透明性;应完善组织结构,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应细化评级人员操作守则、 防火墙制度、独立的评审机制等确保各项评级业务符合规范要求,杜绝影响信用评级客观独立性的因素。3提高评级行业的技术水平。评级机构应站在整个行业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加强违约率统计、利差检验,分析目前评级表现的不足;积极学习先进的评级技术,同时加强自身技术研发、技术积累。提高人员素质, 探索符合中国国情、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用评
20、级体系,促进评级技术的发展。4加强评级行业的自律合作。评级机构应从维护行业公信力的角度出发, 加强评级机构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完善自律守则,落实自律公约,避免不正当竞争,减少以市场、利益为中心的短期行为,共同树立评级行业公信力,促进评级行业的健康发展。本 word 为可编辑版本,以下内容若不需要请删除后使用,谢谢您的理解篇一: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及治疗重症 肺炎【概述】肺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占感染性疾病中死亡率之首, 在人类总死亡率中排第 56 位。重症肺炎除具有肺炎常见呼吸系统症状外 , 尚有呼吸衰竭和其他系统明显受累的表现 , 既可发生于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 -a
21、cquired pneumonia, CAP), 亦可发生于医院获得性肺炎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 。在 HAP 中以重症监护病房 (intensive care unit ,ICU)内获得的肺炎、 呼吸机相关肺炎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和健康护理( 医疗 ) 相关性肺炎 (health careassociated pneumonia ,HCAP)更为常见。免疫抑制宿主发生的肺炎亦常包括其中。 重症肺炎死亡率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成为一个独立的临床综合征,在流行病学、 风险因素和结局方面有
22、其独特的特征, 需要一个独特的临床处理路径和初始的抗生素治疗。 重症肺炎患者可从 ICU 综合治疗中获益。 临床各科都可能会遇到重症肺炎患者。在急诊科门诊最常遇到的是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 本章重点介绍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对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只做简要介绍。【诊断】 首先需明确肺炎的诊断。 CAP 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 (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 ) 炎症 ,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简单地讲 ,是住院 48 小时以内及住院前出现的肺部炎症。 CAP 临床诊断依据包括 : 新近出现的咳嗽、 咳痰 ,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 ,并出现脓性痰 ; 伴或不
23、伴胸痛。 发热。 肺实变体征和 (或 ) 湿性啰音。 WBC 1099 10 / L或 重症肺炎通常被认为是需要收入 ICU 的肺炎。 关于重症肺炎尚未有公认的定义。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公布的CAP 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将下列症征列为重症肺炎的表现 : 意识障碍 ; 呼吸频率 30 次 /min PaO25d 、机械通气 4d)和存在高危因素者 , 即使不完全符合重症肺炎规定标准, 亦视为重症。美国胸科学会 (ATS) 2001 年对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主要诊断标准 需要机械通气 ; 入院 48h 内肺部病变扩大 50%;少尿 (每日 177 mol/L( 2mg/dl)。次要标准 : 呼吸频
24、率 30 次 /min; PaO2/FiO22007 年 ATS 和美国感染病学会 ( IDSA) 制订了新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指南,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新的修正。主要标准: 需要创伤性机械通气 需要应用升压药物的脓毒性血症休克。次要标准包括: 呼吸频率 30 次/min; 氧合指数 ( PaO2/FiO2) 20 mg/dL) 白细胞减少症 ( WBC计数 4109/L) 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100 109/L) 体温降低(中心体温36) 低血压需要液体复苏。符合1 条主要标准,或至少3 项次要标准可诊断。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 ( SHAP)的定义与 SCAP相近。2005
25、年 ATS 和美国感染病学会 ( IDSA)制订了成人 HAP, VAP, HCAP 处理指南。指南中界定了HCAP 的病人范围 : 在 90d 内因急性感染曾住院 2d; 居住在医疗护理机构 ; 最近接受过静脉抗生素治疗、化疗或者30d 内有感染伤口治疗 ; 住过一家医院或进行过透析治疗。因为HCAP患者往往需要应用针对多重耐药(MDR)病原菌的抗菌药物治疗,故将其列入HAP 和 VAP 的范畴内。【临床表现】重症肺炎可急性起病,部分病人除了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外, 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意识障碍、休克、肾功能不全、 肝功能不全等其他系统表现。少部分病人甚至可没有典型的呼吸系统
26、症状,容易引起误诊。 也可起病时较轻,病情逐步恶化,最终达到重症肺炎的标准。在急诊门诊遇到的主要是重症CAP患者,部分是 HCAP患者。重症 CAP 的最常见的致病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革兰氏阴性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其临床表现简述如下:肺炎链球菌为重症 CAP最常见的病原体,占 30%70%。呼吸系统防御功能损伤(酒精中毒、 抽搐和昏迷) 可是咽喉部大量含有肺炎链球菌的分泌物吸入到下呼吸道。病毒感染和吸烟可造成纤毛运动受损, 导致局部防御功能下降。 充血性心衰也为细菌性肺炎的先兆因素。脾切除或脾功能亢进的病人可发生暴发性的肺炎链球菌肺炎。多发性骨髓瘤、 低丙种球蛋白血
27、症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疾病均为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典型的肺炎链球菌肺炎表现为肺实变、 寒战,体温大于 39.4, 多汗和胸膜痛疼, 多见于原先健康的年轻人。而老年人中肺炎链球菌的临床表现隐匿,常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典型的肺炎链球菌肺炎的胸部线表现为肺叶、肺段的实变。肺叶、肺段的实变的病人易合并菌血症。肺炎链球菌合并菌血症的死亡率为30%70%,比无菌血症者高 9 倍。金葡菌肺炎为重症 CAP的一个重要病原体。 在流行性感冒时期, CAP中金葡菌的发生率可高达 25%,约 50%的病例有某种基础疾病的存在。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较普遍, 死亡率为 64%。胸部线检查常见密度增高的实
28、变影。常出现空腔, 可见肺气囊, 病变变化较快,常伴发肺脓肿和脓胸。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为CAP 中较少见的病原菌,但一旦明确诊断,则应选用万古霉素治疗。革兰氏阴性菌CAP 重症 CAP 中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约占20%,病原菌包括肺炎克雷白杆菌、不动感菌属、变形杆菌和沙雷菌属等。肺炎克雷白杆菌所致的CAP约占 1%5%,但其临床过程较为危重。易发生于酗酒者、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和衰弱者,表现为明显的中毒症状。胸部 X 线的典型表现为右上叶的浓密浸润阴影、边缘清楚,早期可有脓肿的形成。死亡率高达 40%50%。非典型病原体在 CAP中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者占3%40%。大多数研究显示肺炎支原
29、体在非典型病原体所致CAP中占首位,在成人中占2%30%,肺炎衣原体占6%22%,嗜肺军团菌占 2%15%。但是肺炎衣原体感染所致的 CAP,其临床表现相对较轻,死亡率较低。肺炎衣原体可表现为咽痛、声嘶、头痛等重要的非肺部症状,其他可有鼻窦炎、 气道反应性疾病及脓胸。 肺炎衣原体可与其他病原菌发生共同感染, 特别是肺炎链球菌。 老年人肺炎衣原体肺炎的症状较重, 有时可为致死性的。 肺炎衣原体培养、 DNA 检测、 PCR、血清学(微荧光免疫抗体检测)可提示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存在。军团菌肺炎 占重症 CAP病例的 12%23%,仅次于肺炎链球菌,多见于男性、年迈、体衰和抽烟者,原患有心肺疾病、 糖尿病和肾功能衰竭者患军团菌肺炎的危险性增加。 军团菌肺炎的潜伏期为 210 天。病人有短暂的不适、发热、寒战和间断的干咳。肌痛常很明显,胸痛的发生率为 33%,呼吸困难为 60%。胃肠道症状表现显著,恶心和腹痛多见,33%的病人有腹泻。不少病人还有肺外症状, 急性的精神神志变化、急性肾功能衰竭和黄疸等。 偶有横纹肌炎、 心肌炎、心包炎、肾小球肾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0%的病例有低钠血症,此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