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40.50KB ,
资源ID:1209126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0912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国防经济学综述.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国防经济学综述.docx

1、国防经济学综述现代国防经济学研究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一个介绍性综述卢周来(中国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北京:100091)摘要:现代国防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分支学科之一,而且与其他分支学科一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学科,这点在西方经济学界已经是共同知识。但由于这门学科本身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以及由于这门学科在中国发展的滞后性,使得国内经济学界对这门学科的历史及在中国发展的现状缺乏了解。这篇介绍性综述,力图勾勒出在现代经济学的谱系中的现代国防经济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情况,并回顾中国国防经济学发展走过的历程。旨在使国内主流经济学界对这门学科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予以关注,并支持和参与到这门学科的发展中来。关

2、键词:现代国防经济学 现代国防经济学在中国 介绍性综述JEL分类:B19 H56 N01Modern Defense Economics Research and Its development in China:An Introductory SurveyLu Zhou-Lai(Defense Economics Research Center of NDU. Beijing: 100091)Abstract:Modern defense economics is a branch discipline of modern economics. It has developed as rip

3、ely as other branches of modern economics. But few economists in china are familiar with its history and its development status quo in China. This article is trying to draw the outline of the brass tacks of modern defense economics which is lined in the pedigree of modern economics and to review the

4、 process of its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attract attentions of mainstream economists in China to modern defense research.Keywords: Modern defense economics Modern defense economics in China An Introductory Survey JEL classification: B19 H56 N01一、引言现代国防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分支学科之一,而

5、且与其他分支学科一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学科,这点在西方经济学界已经是共同知识(Common Knowledge),但由于这门学科本身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以及由于这门学科在中国发展的滞后性,使得国内经济学界对这门学科的历史及在中国发展的现状缺乏了解。这篇介绍性综述,力图勾勒出在现代经济学的谱系中的现代国防经济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情况,并回顾中国国防经济学发展走过的历程。旨在使国内主流经济学界对这门学科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予以关注。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将简要介绍现代国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及其与现代经济学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将对现代国防经济学的历史进行轮廓式勾勒;第三部分将简要介绍现代国防经济学的

6、研究主题;论文的最后部分将回顾现代国防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及前景。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主要内容来自于国防经济学手册与国防经济学说史。二、什么是国防经济学1、国防经济学的定义关于国防经济学的定义,目前尚未有统一的说法。当代国防经济学代表性人物,国防与和平的经济学杂志以及(Defense and Peace Economics)国防经济学手册(Handbook of Defense Economics)主编,英国约克大学国防经济学中心主任基斯.哈特利(Keith Hartley)与美国衣阿华州州立大学经济学杰出教授托德.桑德勒(Todd Sandler)对国防经济学做了如下定义(1996,P11) :

7、“国防经济学是一门以经济学为工具,研究国防以及裁军、和平等有关国防问题的学科。当使用这些经济学工具之时,国防经济学家必须运用经济学方法,即理论和经验的方法,对国防及其政策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必须考虑国防部门的制度性特征。”但在阐述国防经济学学科性质时,哈特利与桑德勒(1996,P17)又说 :“国防经济学是研究与国防有关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增长和稳定性等问题的学科。因此,国防经济学包括国防开支对就业、产出、增长等国内、国际范围内宏观经济变量影响的研究。它也包含微观问题的研究,比如国防工业基础、合作计划和补偿问题,军品合同的定价与赢利性问题,以及对承包商的管理规则问题。”以上两种说法,第一种

8、强调了国防经济学的研究工具与方法;第二种强调了国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综合两种说法,并考虑到国防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实际状况,国内国防经济学界对国防经济学做如下定义:“国防经济学是一门以经济学为工具,研究与国防相关的资源配置问题。”(卢周来,2003;姜鲁鸣,2003)这种定义既关照了国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又关照了国防经济学的研究主题。即:从研究方法来看,是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国防,而非一般的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哲学等研究和平与战争问题;从研究主题看,它研究的主要是与国防相关的资源配置问题,既有资源在生产性用途与斗争性用途之间的配置问题,也有国防资源在国防部门内部的配置。2、国防如何与经济学“联

9、姻”国防经济学成为现代经济学一门分支学科,国防经济学家认为,关键性原因有两个:首先,国防经济资源具有稀缺性特征。国防经济资源来自于对国防主体总体可支配资源。一国如果将一定数量的某些资源用于国防的用途,就无法再将其用于民用生产性用途。所以,“大炮与黄油”的矛盾在此最为突出;同时,当一定数量的某种资源被用于国防部门后,如何配置于国防经济各部门,又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在冷战结束以后,各国的国防投入都大为减少,而购置武器装备和军事人力的成本则不断攀升,于是,如何更有效、合理地配置和使用这些稀缺性资源以保证国家安全的问题就更为突出。国防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使得国防资源配置的效率成为一个恒久的问题。而由

10、稀缺性导致的对效率的关注正是当代经济学存在的基础,所以,经济学家关注国防资源配置效率也就理所当然,国防经济学成为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也就顺理成章。作为当代国防经济学创始人,希奇(Hitch)与麦基恩(McKean)就指出 (1993):“在一个经济学家看来,国家安全可以说取决于三个问题:第一,国家现在和未来可用的资源总量;第二,上述资源中分配至国家安全目的的分割比例;第三,所配置资源的使用效率。”其次,国防中的经济问题与经济中的国防问题,使得经济与国防之间存在互相依赖的关系。当代国防经济学家麦圭尔(McGuire,1996)列举了经济(学)与国防四个层次的相互作用 :其一,经济管理对于提高防务

11、效益和效率非常重要,现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工具都可被防务部门借鉴;其二,国民经济是防务的资源支撑。同时,其他工具包括贸易政策、援助计划、金融杠杆、债务水平、移民规则及其杠杆以及其他所有种类的经济政策工具还可配合防务需要来使用;其三,国防宏观效益对于国民经济以及国际经济关系都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国防对经济增长、稳定和繁荣有重要影响;其四,国家安全可以以经济或经济学来进行解释。因为以上四个原因,国防与经济联姻产生了国防经济学。3、国防经济学的现代经济学基础国防经济学既是经济学学科分支之一,本身又是有效运用了经济学各分支学科作为基础后产生与发展起来的。首先是公共经济学。国防经济学运用得最多的是公共经济学原

12、理。其原因有二。其一,因为国防(国家安全)的提供可以被视为一种“公共物品”,它所提供的安全效益在一国或军事联盟内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其二,国防具有的“外在性”。一般而言,当某一代理人的行为影响到他人的福利而又没有补偿手段时,就会产生外在性问题。从国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武装对盟国可以产生积极的外在效应,而对另一个国家(如敌国)则可能产生负面的外在效应。因此,公共经济学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国防问题。二是产业组织理论。作为经济学另一分支的产业组织理论,在国防经济学中也被广泛应用。这种应用集中体现在对国防工业基础、国防采办、国防工业的开发与研究等研究领域。三是劳动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公共选择

13、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宏观经济学等。公共选择理论对国防经济学特别适用,因为这一理论关注的主要问题是非市场性决策。通过对选民、政党、政府、官僚和其他利益集团的行为建立模型,这一理论为分析“军事-工业集团”提供了框架;劳动经济学则为军事人力资源分析提供了一般工具;国际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审视国际军火贸易的有益视角;而要研究国防与经济增长关系,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宏观经济学一般原理必不可少。四是博弈理论。国防经济学很多分支领域的研究(比如军事联盟、军备竞赛、激励合同、恐怖主义、暴乱以及冲突等问题)都使用了博弈论的概念。纳什均衡是博弈论均衡概念中极为重要的概念。当任何一个局中人或代理人都不愿单方改变他或她的战

14、略选择时,博弈就达到了纳什均衡。在这种均衡中,由于任何一个局中人的选择都是对对方行为的最佳应对,因而每一个局中人都优化了自己的选择变量。在局中人相互影响的动态调整过程中,存在着纳什均衡的多重性,其中有些纳什均衡是基于不可置信威胁基础之上的。这种不可置信威胁一旦付诸实施,对威胁者损害非常之大,所以威胁者并不愿把这种威胁真正付诸于行动。发展了的精炼纳什均衡概念摒弃了这种不可置信威胁的含义,较大程度上保持了代理人的理性。子博弈完美只不过是众多的精炼纳什均衡之一。如果所有组合的子博弈包含了一个纳什均衡,则这种均衡就是子博弈完美均衡。在这种均衡中,任何局中人都不愿在博弈的任一点上单方改变他或她的战略。当

15、代国防经济学也运用了委托代理分析、合理预期理论、动态均衡方法以及其他理论新方法。五是计量经济学最新的研究方法。近年来,时间序列分析法以及后来的改进在国防经济学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例如,研究多重时间序列相关关系的矢量自回归分析,被用于恐怖主义问题和国防开支对经济增长与就业影响的研究。其他时间序列分析技术,诸如因果性检验、干预分析、共一体化检验等,也广泛应用于国防经济学的研究。在军事人力研究中,对新兵征募、超期服役、军事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等问题的分析都运用了最新的回归分析技术。在国防投入与经济增长这一有争议问题的研究中近来应用了时间序列横截面分析法。上述有些分析技术已比较先进,相比之下,可供利用

16、的资料数据却难以满足经验型研究的需要。复杂的经济计量技术通常使用现成的统计数据,但却没有认识到这些来自回归分析本性的数据所具有的局限性,也没有认识到使用不同的军费定义的问题。博弈理论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国防经济学中军备竞赛与裁军,以及冲突与非常规冲突的分析与研究。4、国防经济学对现代经济学的贡献国防经济学以主流经济学工具为分析基础,同时,国防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也促进了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哈特利与桑德勒认为(1996,P3),国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对博弈论例如托马斯谢林(Thomas Schelling)1960年的冲突的战略、采办理论卡明斯,(Cummins)1977;拉丰特(Laffont)和蒂罗利

17、(Tirole),1993;麦卡菲(McAfee)和麦克米伦(McMillan),1986;蒂罗利,1986年和人力计量经济学阿什(Ash)、尤迪斯(Udis)和麦克诺恩(McNown):1983年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国防经济学对现代经济学的诸多贡献中,对现代经济学基本方法的贡献主要集中在博弈论领域;而对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贡献则主要集中在冲突理论的提出。谢林在研究冲突和国防问题时引入了博弈论的方法,同时又对博弈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他在冲突的战略一书中首次定义并阐明了威慑、强制性威胁与承诺、战略移动等概念。尽管谢林的著作当时并没有刻意强调正式建模问题,但是他的很多观点后来随

18、着博弈论的新近发展而定形,而他所定义的概念也成为博弈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比如,完美均衡概念中的不可置信威胁就源自谢林的可行均衡的概念。国防经济学理论对冲突理论的贡献更值得强调。我们知道,自亚当斯密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都是关于交易的经济学。而从最基本的层面看,交易经济学所告诉我们的,还是斯密在二百三十多年前就已经给出过的理论:在交易过程中,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通过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不仅增进了自己的福利,而且增进了公共福利。1950年代,一个叫纳什的数学奇才定义了交易经济学“瓦尔拉均衡”之外另外一种均衡状态:即不合作或冲突世界中的“纳什均衡”。它提醒人们:为了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只要有

19、机会,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经济人总会利用“性策略行为”通过损人而达到利己的目的。“纳什世界”的出现,使得不少经济学家研究交易之外的另外一种现象,即冲突问题。这些成果先是在各个单独的领域中出现,而且涉及到的经济学家未必认识到他们研究的领域是传统的交易经济学之外的一个全新的领域。博弈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分配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防务经济理论等等,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且已经十分成熟并系统化。这些领域还产生了一大批诺贝尔经济学奖成果,在这种情势下,1980年代初期,著名的数理与计量经济学家英特里盖特(M.D.Intriligator,经济学手册总主编)正式提出应当建立“冲突经济理论”。此说得到著名

20、的国防经济学家赫什利弗(J.Hirshleifer)响应。于是他在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首次将已有的成果进行综合,提出“冲突经济学”概念与体系。他认为,冲突经济学应该与交易经济学一起,构成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平行分支。前者研究基于双方均势基础之上的交易与互利行为,而后者研究基于单边优势基础之上的斗争与互害行为。在赫什利弗看来,冲突经济学与交易经济学两个分支都具备相同的标准的经济理论要素:(1)决策者的行为选择都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2)他们在追求最大化行为时都受到各种约束;(3)从一般生产理论的角度,投入总会转化为期望产出;(4)无论是冲突或交易最后总能达到某种均衡。但两种经济学也存在诸多不同。

21、首先,预设的前提不同。传统的交易经济学关于理性经济人、完全信息以及市场出清假设,在冲突经济学中相应地变成了“机会人”假设、不完全信息假设。所谓“机会人”假设,赫什利弗又称之为“马基亚维利定理”(MachiavelliTheorem),是指一个追求最大化的经济人,不会放过任何有利可图的剥削他人的机会。其次,研究的工具不同,主流的交易经济学使用的是价格理论。而冲突经济学主要使用博弈理论(Game Theorem)。再次,研究的重点不同。主流交易经济学是研究生产的技术。即在生产或消费过程中如何合理配置资源;而冲突经济学研究的是斗争的技术,即研究如何将资源配置于斗争性努力与生产性努力之间,以赢得竞争中

22、的优势。最后,研究的结论不同。主流交易经济学的结果是“瓦尔拉均衡”。即总能找到一组价格使交易双方都满意。冲突经济学的结果则是纳什均衡。在给定条件下,你不动我也不动,你动我也动。自从赫什利弗在国防经济学手册中对冲突经济学进行了初步的总结与综合后,赢得了经济学界诸多大家的响应。包括肯尼思阿罗、格罗曼斯以及制度与产权学派诸多代表性人物都对这种说法予以了关注与肯定。尤其对冲突经济学的应用与价值十分看好。冲突经济学的应用与价值首先在于对现实世界的更具说服力的解释。它不仅仅可以解释一般商业利益的冲突,而且在解释政治冲突中更有价值。比如,应用冲突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穷人集团更愿意选择以极端的革命性方式

23、解决与富人集团之间出现的分配性冲突,而富人集团却更愿意选择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冲突理论更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在军备竞赛的条件下反而更能维持和平,而一旦势力出现不平衡反而更有可能出现冲突。冲突经济学的应用与价值更体现在“形而上”的意义上。传统的主流交易经济学总是认为交易会达到“双赢”,因而认为经济学家的任务是研究如何使资源配置产生更大的效益。而以冲突经济学的眼光看,在现实世界中,对一方有利的选择往往对另一方造成损坏,因而经济学家更要研究如何避免最大的损害。正如著名经济学家科斯在其名著社会成本问题开篇所指出的(1988),“主流经济学掩盖了人们进行选择的实质。而我们讨论的问题具有交互性,即避免对A

24、的损害将肯定会损害B的利益。我们必须决策的真正问题是,这个社会到底是应该允许A损害B,还是允许B损害A?关键在于避免较严重的损害”。“尤其在界定产权过程中,政府对产权的任何重新界定,都不可能达到双赢,而必定是有利于一些人不利于另一些人”。冲突经济学的这种“形而上”的意义,在我们观察所处的现实世界中,将肯定比交易经济学更有价值。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处于改革过程中的国家。它至少可以告诉我们,改革作为广义产权的重新界定,必定是一个充满摩擦与冲突的过程,因而我们不可对改革抱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相反,改革过程中强势集团的“机会人策略行为”,将可能使“改革”成为某些人剥削另外一部分人的名义与工具,对此我

25、们要抱以足够的警惕。三、现代国防经济学的历史1、现代国防经济学的源头:亚当.斯密的国防经济思想经济学的历史一般都回溯到亚当斯密(海尔布鲁纳,1992)。同样,现代国防经济学的源头也是亚当斯密。他是“最早考虑国防开支对社会的影响,并提出筹措国防经费的方法的经济学家之一。” 斯密的理论主要包括下述几个观点(中译本,1974):1)战费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分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战争规模也逐渐扩大,完全靠参战者自备武器和军需品已经不大可能。工匠们一旦离开自己的工作奔赴战场,其经济来源即告枯竭,必须由公众来供给,因而产生了“战费”。2)国防开支是国家的首要职责。斯密在l776年

26、写道:“国家的首要职责,即保卫社会使其免受其它独立社会的暴力或侵略,只能使用军事手段去完成。”为此,国家必须进行一定规模的军事拨款,所以,国防开支也就同时成为政府的首要职责。3)、常备军的开支,是维护国家文明的条件。斯密反对“常备军是对自由的威胁”的说法,他认为,常备军与多元化的社会是一致的。战争是最高尚的艺术,文明国家若仅靠民兵来保卫国家,则要承担风险。不过斯密并不反对组织民兵,而认为民众的尚武精神和组织民兵,是常备军的支柱。4)、战费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和战争艺术的提高而不断增加。斯密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武器装备越来越复杂,采购费越来越高,训练、运输和补给等费用也大大增加。5)国防费筹措的

27、原则是社会成员各尽所能。斯密认为,虽然国防是整个社会的公益事业,但国防费不能采用按人平均分摊的办法,而应根据各成员收入的多寡,采取“各尽所能”的原则。6)、文明社会维持兵士的费用,都是由非兵士的劳动者负担。因此,兵士的数目就不能超过这些劳动者除了维持他们自身及国家官吏所能维持的限度。根据他的推算,近代文明各国,“兵士的人数不能超过全体居民1,过此,即不免负担太重,危及国家经济”(P259)。2、当代国防经济学的产生关于现代国防经济学的产生,至少有以下几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国防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该从1914年赫斯特的战争的政治经济学算起(库桂生,1998)。FW赫斯特,是英国久负盛名的

28、经济学家杂志编辑,他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出版了战争的政治经济学一书,集中论述了战争与财政、战争与工业、战争与经济的关系等方面的理论。第二种说法:国防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该从1921年庇古战争经济学一书的出版开始。1921年,另一位经济学大师庇古出版了战争经济学一书,因其具备体系性,而被某些国防经济学家视为国防经济学的创始人。比如,日本国防经济学家石井洋,在其日本国防的经济学(1986)一书中明确指出 :“战争经济学是研究战争与经济关系的科学,而全面研究战争与经济关系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它的先师是久负盛名的经济学家庇古。” 1988年中国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防经济学60年一书,也

29、持类似的看法:“1921年,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庇古适应上述客观要求,发表了战争经济学一书,系统地总结了英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战时经济经验,叙述了战时经济运动的客观过程以及平战相互转换的一些理论原则,使国防经济学取得了最初的独立形态”(P10)。第三种说法是由哈特利与桑德勒(1996)提供的。在国防经济学手册中,他们写道(P4):“1960年,以三本当代经典著作的问世为标志,国防经济学正式创立。与此同时,人们对国防经济学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三本著作是:查尔斯J希奇(Charles J.Hitch)和罗兰麦基恩(Roland Mckean)的核时代的国防经济学;刘易斯F理查森(Lewis F

30、.Richardson)的军备与不安全(Arms and Insecurity);托马斯C谢林(Thomas C.Schelling)的冲突的战略(The Strategy of conflict)。”以上三本书在国防经济学历史中都有其独特贡献。其中,由希奇和麦基恩完成的开创性之作,运用经济学的概念对国防部门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行了研究,从而激励了研究者对国防经济问题新一轮的研究。在冷战期间,人们对国防经济学研究的兴趣异常浓厚,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理查森1960年建立的军备竞赛模型。此后,大量文献相继问世,它们大多采用经济分析方法研究军备竞赛及其稳定性问题。谢林在研究冲突和国防问题时引入了博弈论的

31、概念。他在这本书中阐明了威慑、强制性威胁与承诺、战略移动等概念的含义。尽管谢林的著作当时并没有刻意强调正式建模问题,但是他的很多观点后来随着博弈论的新近发展而定形,比如,完美均衡概念中的不可置信威胁就源自可行均衡的概念。如果说以上三本书着重研究的是国防经济宏观问题,那么,在60年代,还有三部进一步研究国防经济学的开拓性文献,涉及的都是国防经济微观问题。第一部是佩克(Peck)和谢勒(Sherer)1962年的武器采办过程(The weapons acquisition process )。在这本书中,他们通过对美国的研究,分析了武器采办的非市场特征、军品合同的竞争性质以及武器装备规划的最终结果

32、。第二部书武器采办过程:经济激励(The weapons acquisition process: Economic incentives)是第一部书的姊妹篇,它是1964年由谢勒完成并出版的。这本书探讨了武器装备规划中的竞争与合同激励问题,其中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军品合同(如固定价格合同、成本加价合同等)进行了理论和经验的分析。1966年,奥尔森(Olson)和泽克豪泽(Zeckhauser)在联盟的经济理论(An economic theory of alliance)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对军事联盟内的防务负担分摊问题进行了研究。在以后发表的论文中,学者们研究了防务负担分摊、配置效率、联盟成员国的国防费需求等问题。目前,哈特利与桑德勒关于国防经济学产生的说法基本得到公认。2、国防经济学的发展在70年代期间,国防经济学文献关注的重点,至少有这样5个问题或5个领域:第一,军备竞赛问题备受关注,由布里托(Brito)1972年和英特里利格特(Intriligator)1975年发表的论文对理查森军备竞赛方程提供了战略研究的基础。第二,1973年贝努瓦(Benoit)著作的出版引发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