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71.47KB ,
资源ID:1208860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08860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交通运输业.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交通运输业.docx

1、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交通运输业第一节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2.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线,记住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3.了解铁路线命名的方法,了解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分布格局;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2.能够设计合理、经济的旅游路线。3.学会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遵守交通规则,爱护交通设施,注意交通安全的观念。教学重点1.我国主要铁路线的名称,我国重要交通枢纽名称。2.我国交通运输网络地区分布特点。3.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教学难点 设计经济合理的旅游

2、路线。教学方法 讨论法、资料分析法、多媒体直观演示法、活动法等。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收集的资料、活动设计的资料、多媒体等。课时安排 三课时第一课时 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第二课时 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第三课时 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 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常言道:“要致富,先修路”。这里的路指的是什么呢?(交通)我国的交通情况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交通。(板书)第一节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板书)一、交通运输概念讲授新课(提出问题)同学们!大家每天往返于学校与家之间,都借助什么工具呢?(让学生结合实例谈生活中的交通,引起学生探讨兴趣,活跃气氛)(学

3、生回答)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厂里的接送专车等。(启发思考)各种车除了拉人外,还可以拉什么呢?(拉货)能拉人拉货的工具还有哪些呢?(飞机、轮船等)日常生活中,大家观察哪些活动都要借助这些工具呢?(自由发言)农民收粮食用拖拉机游长江三峡坐轮船商店进货用卡车到外地出差坐火车外国与中国间运包裹用飞机等(启发思考)同学们,刚才大家提到的例子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使人或物发生了一种改变。那么是什么发生了改变呢?(人或物的位置随交通工具在变)(归纳总结)像这样利用交通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就是交通运输。(观看图片)汽车、飞机、轮船、拖拉机、火车等。(教师说明,大家刚才提到的这些工具都是交通运输

4、工具)放出管道运输、地铁图片,提问:管道、地铁属不属于交通运输工具呢?为什么?(生答)属于,管道可使石油、天然气等液体或气体发生位置变化,地铁也可以运送人。(板书)二、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承转过渡)由同学们刚才的发言,我们知道了交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外出旅行、运送货物等都离不开交通。其实交通运输自古有之,只是不同的时代,运输手段不同而已。同学们都知道我国丝绸闻名世界,早在汉代,我国的丝绸就由联系东西交通、横贯亚洲大陆的丝绸之路输往中亚、波斯和罗马等地,促进了古代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提出问题)当时的人们主要利用什么方式把丝绸运出去的呢?(利用骆驼)那么今天我国同西亚

5、、欧洲等地的贸易往来是否仍借助骆驼呢?让我们一起关注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大家自会明白。(板书)发展变化(观看投影)把课本图4.1“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用多媒体打出。(提出问题)1.三个阶段的运输手段有何不同?2.交通运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3.三个阶段的交通工具相比,哪个对环境的影响最大?为什么?(学生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三个问题,并派代表发言,让学生评判发言最好的一组,老师给以鼓励。(教师总结)最早,人们主要利用手提、肩挑、背扛的方式,借助人力运输各种物品;尔后,人们又利用马、牛、驴、骆驼等畜力进行运输;现在的运输则主要利用飞机、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交

6、通运输已由原来只利用自然的原始运输工具改为利用人工制造的先进工具,且运输方式多样: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等。这些都说明我国的交通运输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正在逐步形成水、陆、空越来越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现代交通运输工具大多使用燃料做动力,在使用过程中排放CO2等气体,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板书)人力运输、畜力运输、现代运输(学生讨论)那么应怎样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呢?(植物造林,使用新能源等。开放式讨论,正确的予以肯定鼓励)(承转)现代交通运输工具能造成环境污染,为什么人们还广泛利用它呢?它有什么优越性呢?请同学们结合以下资料来分析。(观看资料)用多媒体打出以下两个资料:(资料

7、1)新中国成立以前,从成都到拉萨,翻山越岭,要走好几个月。现在坐汽车只需几天,乘飞机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了。(资料2)山西省地下埋藏有上千亿吨的煤炭。过去,很多煤炭开采出来运不出去。另一方面,沿海许多城市因为缺煤,工厂不能全部开工。现在,修建了专门运煤的大(同)秦(皇岛)铁路,山西的大量煤炭可以运出去了。(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以上问题(师生总结)现代交通工具的优越性1.现代工具速度快,容量大。2.现代工具可加强各国家、各地区间的往来。3.现代工具的使用可促进资源的开发,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课本87页两个资料“视野宽阔的南四环路”和“六合程桥村共筑扶贫路”(提出问题)1.两个资料

8、提到的地方经济上有何差别?(北京是经济发达城市,六合程桥村是贫穷的村庄)2.两个资料都提到了交通建设,为什么?(无论是对发达的城市,还是对偏僻的村庄而言,交通运输都是关系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总结)交通运输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纽带,是连接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桥梁。为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各地区、各民族、各国家间政治、经济、文化等的联系,都应首先发展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当之无愧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难怪人常说:“要想富,先修路”。(板书)三、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事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活动2”:五岭县的有关情况,加深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的认识。分析步

9、骤如下:(读图分析)用多媒体打出A图,提问:1.五岭县的自然条件怎么样?(山地地形为主)2.五岭县有哪些自然资源?(煤炭、温泉)3.五岭县适合发展什么经济项目?(畜牧业、林业等山区的多种经营、温泉旅游、煤矿生产等)用多媒体再打出B图,提问:1.这里的基本建设有什么变化?(建筑增多,增加了公路、铁路)2.煤炭、温泉附近新建了建筑,说明这儿已发展了什么项目?(采煤业、温泉旅游业)3.新增的公路、铁路起什么作用?(便于煤的运出,便于游客和当地人的出行,带动经济的发展)(开放讨论)如果你是五岭县县长,你将采取哪些措施,促进五岭县进一步发展?(新课总结)强调交通运输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板书设计第四章

10、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活动与探究1.让学生分组收集水稻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包括气候、地形、水源等)查资料收集长沙、九江、武汉、无锡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料。结合起来讨论这几市成为著名米市的原因。2.查资料收集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事例,让学生间互相交流。第二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们在满足物质需求后,难免要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所以,外出旅游便成了许多家庭度假的一种时尚。同学们都到哪些地方旅游过?乘坐的什么交通工具?沿途经过了哪些城市?走了哪些路线?(以谈话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谈论的兴趣。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

11、出交通运输线)(转入课题)同学们提到的公路、铁路都是交通运输线。飞机飞行所走的路线为航空线,轮船运行所走的路线为航线等。各种交通运输线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交通运输网。都说我们的祖国像只雄鸡,如果说各走向的山脉是支撑这只雄鸡的骨架,那么,纵横交错的交通运输线就是这只雄鸡的经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板书)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一、分布特点讲授新课1.交流体会 让学生谈自己在旅行中所观察到的各地交通运输情况,比较各地的运输方式及运输工具的多少。从而使学生对我国交通运输各地发展不均有个感性的认识。2.读图分析 用电脑打出课本图4.4“我国的交通运输网”。(去掉三处说明文字)让学生

12、在亲身体会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交通网的总体分布格局。3.引导分析 同学们,我国的交通运输网从整体上看,哪些地方稀疏?哪些地方稠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4.总结结论 我国交通运输线分布不均,东部稠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无论是陆运、水运还是空运都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同时让学生观察图4.5我国主要高速公路的分布,加深这种认识)(板书)分布不均,东密西疏5.典型分析 同学们,请观察我国水运最发达的地方在什么地方?(长江中下游地区)(电脑闪现长江通航部分)长江航道,干流横贯东西,众多的支流南北分布,深入到内地许多城市和农村,成为我国内河运输的大动脉。通航里程达7万千米。重庆、武汉、南京、上海是长江沿

13、岸的重要港口,可以江海联运,被称为我国的“黄金水道”(同时用电脑把这四城市闪现出来)6.引导观察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内河航运和铁道运输线的分布有何特点?(交错分布)这样分布有何好处?(便于水陆联运)7.观察重庆、武汉、南京、上海这几大城市除作为铁路枢纽、公路枢纽、水运枢纽外还是什么运输枢纽中心?(航空)上海等大城市都有国际机场,与国内、国外许多城市有密切的联系。形成了海、陆、空立体化的交通。8.提出问题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东西部交通密度差别如此之大呢?9.观察讨论 用电脑打出我国各行政单位的人口数量柱状图、资源分布图、地形图,让学生自由讨论。(板书)二、成因分析1.自由发言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

14、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观点。正确的给予肯定,错误的引导,但不限制学生思维。2.引导分析 抓住人口、资源、地形三方面着重分析。我国人口的东多西少,矿产资源的“北煤南磷”,农产品的“南稻北麦”都向交通运输提出了要求;地形上,东部大部分地区为平原,西部地势较高,地形复杂,多高原山地,修路成本高。从而让学生明白东部交通发展快,运输密集的“必要性、可行性”。3.事例巩固 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千百年里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民谣,为什么呢?(放宝成铁路、成昆铁路的图片)西部地区修建铁路要克服什么自然条件?(地形)随着技术的提高,宝成铁路像一条黑色的钢铁巨龙沟通了巴山蜀水,成为我国西南一条重要的铁路运输大动脉,使

15、艰难险峻的蜀道变成了坦途,从而结束了“蜀道难”的历史。4.引导观察 我国哪些地区还没有铁路?(西藏)电脑闪现正在建设中的青藏铁路,说明青藏铁路建成后将结束西藏无铁路的历史,而且也将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多年冻土最长的铁路。5.教师小结 我国交通线东密西疏的格局,限制了西部资源与能源的开发,也约束了东西部之间的联系。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面貌将发生重大变化,同时也将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6.承上启下 从图上观察,哪种交通运输方式最重要?(铁路运输)(板书)三、铁路运输(录像介绍)播放有关铁路运输的录像,让学生直观感受交通运输的现状。并说明,铁路运输是

16、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纵横交错的铁路线分布在全国各地,通向矿山、工厂和城市,并与海港、公路、河道运输相衔接,构成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板书)1.铁路线的命名用电脑打出课本图4.6,逐步引导学生分析归纳铁路线命名方法、规律。并与学生一起填写预备好的表格。(承转导入)为了方便人们坐车,顺利到达目的地,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每条交通线都有自己的名字。例:北京到包头之间的铁路线叫?(京包线)宝鸡到成都之间的线叫?(宝成线)那么这些交通线是怎样命名?有什么规律可循呢?请大家利用自己敏锐的眼光去明察秋毫,找出其中的奥妙。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1)起止点城市命名。闪动京沪线,请同学们观察北京到上海之间的铁路线

17、叫什么?(京沪线)京、沪与北京、上海有什么关系呢?(京是北京的简称、沪是上海的简称)请大家归纳这第一种命名方法。(以起止点城市的简称或别名命名)并填电脑上的表格。铁路线京沪线联系京是北京的简称,沪是上海的简称命名法用起止点城市命名类似线哈大线、成昆线等请同学们观察哪些铁路线的命名是以起止点城市的简称或别名命名的,对同学们答的对的在电脑上闪动。(滨绥线、哈大线、京通线、焦柳线、成昆线等)。(2)以起止点所在省级行政单位简称命名。闪动湘黔线,同学们观察湘黔线的起止点,(贵阳、株洲)湘、黔是否是这两个城市的简称?(否)那么湘、黔与什么有关系,这条线是如何命名的?(湘是湖南的简称、黔是贵州省的简称,这

18、条线是以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命名的)还有哪些铁路线是以这种方法命名的?(浙赣线、青藏线等)并总结填表。铁路线湘黔线联系湘是湖南简称,黔是贵州简称命名法以起止点城市所在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命名类似线浙赣线、青藏线等(3)以起点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和一个终点城简称命名。观察兰新线,思考兰新线的命名与什么有关?(兰为兰州简称,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并找出还有哪些线是以这种方法命名的。(陇海线,电脑闪动)总结填表。铁路线兰新线联系兰为兰州简称,新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简称类似线陇海线(4)以铁路线所在位置命名。闪动北疆线、南疆线,让学生观察起止点,对照中国行政图让学生明白这两条铁路线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

19、区内。提问:这两条线的命名与前3种有什么不同?(根据它们在新疆的位置不同而命名)铁路线北疆线 南疆线命名法以铁路线所在位置命名寻找规律:闪动北京周围的铁路线:京通线、京包线、京九线、京广线、京沪线,学生讨论归纳这几条线的命名共同点:从北京出发的铁路线把“京”放在前面。闪动哈大线、宝成线、成昆线、焦柳线。提问:这几条铁路线大致沿什么方向延伸?(南北方向)命名上有什么共同点?(北面的城市或省区放前边,南边的城市或省区放后边)。闪动滨洲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南昆线、襄渝线。提问:这些铁路线大致呈什么方向延伸?(东西方向)命名上有什么共同点?(东边的城市或省区放前边,北边的城市或省区放后边)东西

20、向铁路线是否都为这个规律命名呢?学生观察回答后闪动滨绥线、陇海线)填表:命名规律从北京出发“京”在前面南北向北前南后东西向东前西后(承转过渡)了解了铁路线的命名方法,咱们再看一下我国骨干铁路有哪些,我国铁路线纵横交错,大致分为南北向和东西向两大组,纵贯我国南北的“五条线”及横穿我国东西的“三条线”是我国铁路线的骨架,简称“三横五纵”。(板书)2.三横五纵(活动学习)让学生拿出预先准备好的中国行政图(自制的只包含省级行政单位的图),让学生用不同的笔在自己的空白图上画出南北向和东西向的铁路干线,并让两名学生到黑板上画,一名用红笔画南北向的铁路干线,一名用蓝笔画东西向的铁路干线,并让学生注意各线经过

21、的省区及起止点。(评价巩固)待学生画好后,给学生做出鼓励性的评价,再用电脑在空白中国政区图(只有省会)上逐条显示,南北向的用红色显示,东西向用蓝色显示。注意观察每一大线有哪些小线相连而成,并对有关铁路线的重要性作简单介绍。(填表总结)让学生脱离开图,依记忆填。(分组计时比赛)南北向的铁路线(自东向西排列)1.京沪线2.京九线3.京哈线京广线4.同蒲线(大同孟塬)太焦线焦柳线5.包兰线宝中线(宝鸡中卫)宝成线成昆线东西向的铁路线(自北向南排列)陇海线兰新线大秦线京包线包兰线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桂昆线(承转过渡)同学们请观察,通过北京的铁路线有几条?(图上5条)许多城市都是有好几个方向的列车通过,那

22、么怎样才能保证我们万无一失的坐对车,顺利到达目的地呢?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将对我们有很大帮助。(学习用表)让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列车时刻表,观察车次编排规律。提问:由北京为起点开出的列车编号与驶向北京的列车编号有何不同?(由北京开出的列车为单次,驶向北京的车次为双次)书上列车表中小箭头表示什么意思呢?(列车在该站不停)(活动实践)用电脑打出课本上“2001年北京南京上海铁路客运部分简明时刻表”和以下例子,让学生练习使用时刻表。(事例运用)1.某人在17:00时想从北京到济南,坐哪列车较快?(T21次)2.某人16:00时想从无锡到德州,坐哪列车较好?(1462次)3.某人17:30时有急事想从上

23、海赶到天津,怎样坐列车,选什么车次较快?(先坐T22次到济南,再转乘1462次到天津)(新课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重点掌握我国交通运输网东密西疏的大致分布格局,并牢记我国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的“三横五纵”线。另外大家外出乘列车时要正确使用列车时刻表,选出自己该坐的列车。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1.准备好八条绳代表铁路线的“三横五纵”,让学生分别代表不同城市,老师说出一条线,让同学对照这条线是否经过该市,经过就拿着这条绳适当位置,然后再说其他线,再让所经过的城市代表同学抓着绳,直到把八条绳架起来。2.老师说出“从一地到另一地”的具体例子,让没拿绳的同学沿着绳走,并且要让学生选对该走的路

24、线,以加深学生对铁路干线的认识和记忆。第三课时导入新课(复习提问)1.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分布不均,东密西疏)2.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纵横交错的铁路线构成了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三横五纵”分别指哪些铁路线?(答案略,在学生回答的同时闪现对应的铁路线在电脑上)讲授新课一、交通运输枢纽(学生活动)1.分配一些学生代表不同的城市。2.让学生对照电脑上的“三横五纵”铁路线,观察通过自己所代表城市的铁路线有哪些?3.学生介绍通过所代表城市的铁路线。(承转过渡)由同学们的介绍及对图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出,许多城市都在若干条铁路线交叉的地方。像这样交通运输线相交叉的地方,往往形成交

25、通运输枢纽。这些交通枢纽的存在,使人们的活动更加方便、灵活。(板书)交通运输枢纽概念(读图分析)用电脑打出图4.4:我国的交通运输网(去除三处说明文字)让学生观察自己所代表城市除铁路线外,还有哪些交通线穿过,都可做哪些运输方式的枢纽?(学生活动)1.让只作为一种枢纽类型的学生代表作自我介绍。2.让同是铁路、公路、水运、航空枢纽城市的学生代表作介绍。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明白交通运输枢纽的类型多种多样:有的城市是单一型的枢纽城市,而有的城市各种运输方式都很发达,是综合型的枢纽城市。(提出问题)如果小王想去美国,能否在本市直接坐飞机去呢?(根据所在市的枢纽类型具体分析,从而让学生明白综合型的枢纽城市对

26、旅客来讲,转换运输方式更灵活)(板书)类型 单一型 综合型(观看录像)有关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等的活动场景。(提问)在这些交通枢纽,都可以办理哪些业务?(旅客、货物在这些地方发送、中转、到达)(观看录像)春节期间北京火车站乘客拥挤、滞留的现象。(提问)今年春节期间我们经常看到类似北京火车站这样乘客滞留的报道,同学们,有没有留心,哪些城市是这种现象的多发地区?为什么?(学生回答)(归纳总结)一些大的、综合型的交通枢纽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南京等,由于人流、物流量较多,在人员流动高峰期、节假日就经常形成滞留现象。例北京,仅北京西站,平均每日客流量就达30万人次,相当于我国一个中等城市的人

27、口。(读图分析)北京是全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之一。我们来看一下北京的交通情况。用电脑打出北京的交通运输线(图4.7)。提问北京通向外地的交通线呈什么形态?(放射状)那么从北京向外辐射的交通线有哪些类型?(铁路线、高速公路线、国道、机场)什么是国道呢?咱们市有无国道通过?(有知道的同学让学生介绍,不知道老师介绍:国道是国家级干线公路的简称,是国家综合交通网中的重要干线。国道的命名有3种:由北京出发的国道以“1”开头,南北方向的国道以“2”开头,东西方向的国道以“3”开头)(引导读图)在“我国的交通运输网”这幅图上,闪现“青岛”和“武汉”两城市。从枢纽类型上看,这两城市都属于?(综合型交通枢纽城

28、市)这两个城市的位置有何不同?(武汉位于我国中南部,青岛位于沿海地区)武汉为什么能成为综合型枢纽城市呢?(学生讨论后总结:武汉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土壤、水源都有优势,物产丰富,又处于我国中南部,人流、物流集中,再加上它是湖北省省会,又有长江从这里通过,必然是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枢纽)青岛成为综合型枢纽城市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讨论后总结:青岛是沿海城市,可发展海上运输。该城风光优美,对旅游群体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尽管它在我国大陆的东部沿海地带,但仍成为一个枢纽城市)(学生活动)在外出旅行时,我们常希望能花最少的钱,游更好的地方,选对旅行线路是一关键。同学们来观察、

29、分析下面苗苗旅行社设计的“沪宁杭六日游”是否经济合理。用电脑打出“沪宁杭六日游”旅游线路计划:苗苗旅行社沪宁杭六日游行程:第一天 北京15:18乘1461次火车赴上海。宿火车上。第二天 12:27到达上海,游外滩、南浦大桥、东方明珠塔、浦江隧道、夜游南京路。宿上海。第三天 乘船赴南京。游中山陵、明孝陵、玄武湖、莫愁湖。宿南京。第四天 乘旅游汽车赴杭州。游西湖、灵隐寺。宿杭州。第五天 自由活动。21:40乘T32次火车返京。宿火车上。第六天 12:47抵京。结束全部行程。(讨论评价)在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评价:1.从住宿安排看,非常经济,有两晚在火车上度过。2.从交通方式选择看,较合理,采用了不

30、同的交通运输方式。3.从交通路线看,出现了路线重复现象。(先经过南京到上海,第二天又乘船返回南京)4.路线更改建议:第二天 7:48到达南京,游中山陵、明孝陵、玄武湖、莫愁湖。宿南京。第三天 乘船赴上海。游外滩、南浦大桥、东方明珠塔、浦江隧道,夜游南京路。宿上海。(承转过渡)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设计经济合理的旅行计划,线路选择很关键,否则会出现“南辕北辙”“重复路线”等现象而增加经济投入。提问:可否直接坐飞机到上海再游览呢?(可以)但相比之下,坐飞机比乘火车有什么劣势呢?(节省了时间,但费用太高)由此可见,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来说,不仅要选对路线,还要选对交通工具。二、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1.各

31、种运输方式特点比较(读图比较)用电脑打出课本上图4.10:各种运输方式比较。引导学生从费用、速度、运量等方面考虑,各种运输方式有何特点?在哪些方面占优势?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并填写下表: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运输方式特点优点缺点航空运输速度最快运量最小,费用最高铁路运输速度快、费用低、运量大、连续性好灵活性较差、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方便、机动灵活、速度快运费较贵、运量较小水路运输费用最低、运量最大速度最慢,受天气影响较大(教师总结)每种运输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劣势,在实际运用时,我们就应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运输方式,否则难免会“事与愿违”。(学生活动)用电脑打出以下具体案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各案例该选哪种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选择时都考虑了哪些因素?1.乌鲁木齐某学校的王校长临时接到去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赶到。简析:坐飞机。因为乌鲁木齐到北京的距离远,而时间紧,坐飞机较快。2.河南郑州某公司的业务员小张,必须在两天内赶到北京签订一份合同。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