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精读文言文分课复习有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精读文言文分课复习 班级 姓名 完成情况 咏 雪【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译文】咏雪: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
2、军王凝之的妻子。【阅读练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俄而雪骤 (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寒雪日内集( ) (4)与儿女讲论文义( )2、翻译下列句子(4分)(1)白雪纷纷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等要素。(4分)4、在这篇小短文中,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3分) 5、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4分) 6、写出文中两个比喻句。 (2分)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陈太丘与友
3、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译文】陈太丘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预定在中午时分,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做游戏。违约的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家不在?”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一起
4、出行,却抛弃人家而离去。”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时份见面,中午了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小孩子的面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客人感到惭愧不安,忙下车前来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径直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那失信无礼的人。【阅读练习】1下列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太丘舍去去后乃至B.元芳入门不顾照顾周到C. 与友期行期日中D. 待君久不至日中不至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译: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译:3元方的“入门不顾”是否无礼?说说你的看法。(3分) (二)1对句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尊君在不?(古代对别人父亲
5、的尊称)B君与家君期日中。(古代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C待君久不至,已去。(“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D我们旅行社宾馆大厅设有服务台,欢迎各位旅客垂询。(“垂询”是谦辞)2.解释加点的词。(4分)太丘舍去:尊君在不: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友人惭,下车引之。 4.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3分) 论语论语十二章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6、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
7、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按要求默写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8、表明了既要勤勉学习,还要按时温习,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的是: 9、表明了学须有友。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远千里而来,研究学问,析疑解惑,有利于学业进步,自然成为乐事: 10、含蓄地表明了学习要有不求人知、全在进德修业的
8、正确态度: 11、曾参讲治学的人要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的句子是: 12、强调复习过程中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的是: 13、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 14、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15、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16、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17、论语中含义深远,金铿玉振,古往今来,不知激励过多少志士仁人在险恶的环境中守志不移的句子是: 18、论语中用简洁朴素的笔致,勾画出一个安贫乐道者的心理状态,平凡而又高洁,令人向往之至,在今天更显得弥足珍贵的句子是: 19、写出五个在论语中出
9、现,现在还使用的成语 诫子书诸葛亮【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安静焉,才能来源于学习,不学习无法扩展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甩成就。享乐过度就不能挂历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和时光一同逝去了,意志和时间一同消失了,象枯枝败叶一样凋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过去,还怎能来
10、得及呢?【阅读训练】1、用“/”对下列句子画出句读。(2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解释词语。(2分)()广才_ ()将复何及_3、翻译句子(2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2分) 5、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2分) 6.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2分) 【原文】 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
11、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翻译】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
12、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狼也太狡猾了,
13、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阅读练习一】1.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场主积薪其中 C其一犬坐于前 D乃悟前狼假寐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1)恐前后受其敌( ) (2)屠自后断其股( )(3)顾野有麦场 ( ) (4)一狼洞其中 (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两狼之并驱如教”。(2分) 4选文的故事情节:惧狼( ) ( )(2分)5理解选文内容,具体说说文中是如何刻画屠户的机智?(3分) 6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_7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
14、故事讽喻了什么?(4分)_穿井得一人【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译文】宋国有个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打水,经常要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诉人家说:我家打井得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句话,就传出去说:丁家打井得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在说这件事,后来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他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查问,姓丁的人回答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多得了一个劳动力使用,并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
15、人.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阅读练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及其家穿井()(2)国人道之()(3)先自度其足()(4)遽契其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1)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3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3分) 4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3分) 杞人忧天【原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
16、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译文】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
17、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阅读练习】1.用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天 果 积 气 日 月 星 宿 不 当 坠 耶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身亡所寄 亡 (2)奈何忧崩坠乎 奈何 (4)若躇步跐蹈 跐蹈(3)亦不能有所中伤中伤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1)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2)又有忧彼之所忧者。(2分) (3)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3分) 4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杞
18、人”担心天崩地陷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4分) 教师用: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复习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译文】咏雪: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9、。(4分)(1)俄而雪骤 (一会儿 ) (2)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3)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 )(4)与儿女讲论文义(子侄辈)2、翻译下列句子(4分)(1)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2)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等要素。(4分)寒雪日 内(家里) 谢太傅的兄子,兄女等咏雪4、在这篇小短文中,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3分)4. 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融洽、和谐、欢快、轻松、温馨的
20、家庭气氛,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氛围答到两个词给1分,关键词2分,未答完整扣1分)5、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4分)5. 对兄女的答案满意。因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表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4分)6、写出文中两个比喻句。 (2分)_.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2分)陈太丘与友期【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21、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译文】陈太丘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预定在中午时分,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做游戏。违约的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家不在?”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抛弃人家而离去。”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时份见面,中午了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小孩子的面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客人感到惭愧不安,忙下车前来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径
22、直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那失信无礼的人。【阅读练习】1下列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B)(3分)A.太丘舍去去后乃至B.元芳入门不顾照顾周到C. 与友期行期日中 D. 待君久不至日中不至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译:(1)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我就离开了。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译:过了中午还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3元方的“入门不顾”是否无礼?说说你的看法。(3分)1.元芳对父亲友人的惭愧表现“入门不顾”,虽有不礼貌之嫌,但是对于一个只有七岁的孩子来说,我们还是不能求全责备。或:客人已经认错,应该不要过多计较,把客人丢下自己走进家门的做法也是很没有礼貌的(二)1对句中
23、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 )(3分)A尊君在不?(古代对别人父亲的尊称)B君与家君期日中。(古代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C待君久不至,已去。(“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D我们旅行社宾馆大厅设有服务台,欢迎各位旅客垂询。(“垂询”是谦辞)2.解释加点的词。(4分)太丘舍去:舍弃尊君在不:通“否”下车引之:拉,牵拉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过中不至,太丘舍去。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便离开了。友人惭,下车引之。朋友感到惭愧,便从车上下来,想拉元方,(以表示歉意)。4.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