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8.29KB ,
资源ID:1205415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05415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道家无为而治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初稿.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道家无为而治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初稿.docx

1、道家无为而治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初稿四川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设计道家“无为而治”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院 系: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 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 级: 6班 * * 起止日期: 2008年12月16日至2009年5月5日道家“无为而治”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内容摘要】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源于老子。无为而治在现代企业管理艺术上要求“宏观决策,抓大放小”、在管理理念上要求“合理授权,以人为本”、在管理原则上要求“道法自然,遵循规律”,无为而治的最高目标是治大国若烹小鱼和顺道,无为而治的根本目的是无不为、无不治。【关键字】道家 无为而治 顺应自然 现代价值Abstract: the idea a

2、bout Taoist inaction stems from LaoZi。Inaction in the art of modern business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of macro-decision-making, large and deregulating the small、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concept requirements of reasonable authorization, people-oriented、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principle requirements

3、of Dao Fa Zi Ran, follow the law,Inaction of the highest goal is to manegement a big country as cook fish and take the opportunity,Inaction is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doing nothing and following nuatural。Key Words:Taoism inaction In harmony with nature Modern value“ 无为而治” 是道家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它的提出既有哲学上的根

4、据, 也有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入分析。从哲学意义来讲, 老子哲学的根基是“ 道”, 从道出发, 老子认为道的自然本性是“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里所说的“ 自然”, 是道的存在状态, 这种存在状态是毫无勉强、不受外在约束的自由自在状态, 即自己如此的状态。这里所说的“ 无为” 是道的主体态度, 这种主体态度是不强作妄为, 顺其自然的态度。这就是说, 道是自然的,所以常无为, 然而正是这种无为的道生成万物, 所以又无所不为。“ 无为” 的政治观念是“ 自然” 的天道观念的社会化反映。从社会现象上讲, 道家的“ 无为” 观念的提出是针对统治者的肆意妄为、

5、掳掠被统治者、强加伸张自己意欲的“ 有为” 而提出的。春秋战国时代, 天下大乱, 统治者大多为所欲为, 以求显名当世, 他们或者无休止地搜刮民脂民膏, 以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 或者发动争城夺地的战争, 结果弄得民不聊生, 国不能治。在老子看来, 造成这种结果的罪魁祸首正是统治阶级贪得无厌、法令滋章的“ 有为”。老子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入分析,强烈地感觉到统治者的有为正是引发人间不平、天下大乱的内在根由。老子提出“ 无为而治” 的施政纲领, 呼吁为政亦应效法天道, 清净为本, 自然无为。一 “无为而治”的基本含义和特点1.1“无为而治”的基本含义古人常将儒家的管理称为“ 人治主义” ,而道家的管理

6、则称为“ 天治主义” , 这里的“ 天”是自然规律的别名。“ 天治”要求管理遵循客观存在的规律进行管理, 即“ 无为” 。他们认为管理者“ 无为” , 天下万事则无不治。因此他们主张以鸟养鸟, 要求管理者顺应自然和被管理者的心理规律, 使被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但无为不是懈怠乃至放逸, 而是一种积极的, 有秩序的管理, 老子曾作一句形象的比喻“ 治大国如烹小鲜”“ 小鲜, 小鱼。意思是治理国家要象烹调小鱼那样小心谨慎, 即要掌握好火候和水温, 又要娴熟地使用锅铲, 否则鱼容易破碎, 味道也不会鲜美, 同时还要有一种悠闲自得的心态,全过程都是在一种轻松、愉快、有条不紊中进行。因为道家

7、的“ 无为”的管理其目的是为了“ 有为” 。为了达到“ 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的目的, 所以道家在管理上历来主张“ 简政放权” 。充分肯定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 不能瞎指挥, 应该顺应自然规律, 不扰民生事, 应充分发挥被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 这其中不乏民主管理思想很值得我们现代管理重视。1.2“无为而治”管理的特点 “无为而治”是老子管理思想的核心。他认为:“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那么,何为“无为而治”呢? 有人认为,“无为而治”即放任自流,消极无所作为,是一种消极的管理思想,不适合于中国现阶段企业管理实际。而有人则认为“, 无为而治”是一种无形

8、中见实效的高明的管理,在当前世界经济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无为而治”的管理方式更有利于应付激荡社会的巨变,并与之周旋。这两种观点孰是孰非呢? 之所以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是因为对老子一书中“无为”一词的含义理解不同,弄清老子一书中“无为”的真实意义,这一问题就自然解决了。“无为”一词的关键字是“无”字。据庞朴先生的研究,无可以细分为三个意义:一是意指“有”的消失或未现;二是意指实有似无的东西;三是意指绝对的空无。从老子原文看,老子所讲的无为的无显然不是第一个有而复失,或无而待有的无,因为老子说:“道常无为”,即道一贯遵循无为的原则,而不是时断时续,时有时无。无为的无也不是绝对空无的无,因为老子

9、还说:“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即对于爱民治国这样的大事,你能什么事都不做吗? 而且老子的无为是可以有实际效果的,即“无不为”的境界,这种结果是真实存在的。所以笔者认为老子的无为之“无”应是指第二种意义上的无,即“实有似无”的无。以这样的“无”来解释,无为就是“有而似无”的行为。“有”说明无为的实行者不可能真的毫无行动,而且,在特别的情况下拒绝行动或没有反应本身也是一种行动或行为。“似无”则说明无为之无的特点,那就是自然而然,虚静恬淡,为之于不为之中,虽胜而不争,虽得而未夺。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企业管理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企业都在寻找新的企业管理模式。老子“实有似

10、无”的社会管理方法对现代企业管理有极大的启示作用。就像在老子思想体系中道存在“可名”、“可道”之道和“不可名”、“不可道”之道一样,在企业管理中也存在“可道”、“可名”的硬性管理和“不可名”、“不可道”的软性管理。所谓的硬管理就是指管理根据成文规范,依靠组织职权进行的程式化管理。它所强调的是组织管理的战略、体制、结构、规章等“硬件”。软管理则是指依据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的人格化管理。软硬管理各有其优点和缺点,有效的管理应该是软硬管理相结合的管理。老子“实有似无”的无为而治管理就是一种软硬有机结合的管理模式,它一方面强调“实有”,强调管理过程中必要的、有效的法律、制度;另一方面又

11、强调“似无”,强调管理行为的自然而然,虚静恬淡,强调发展动因的内在性和外力作用的间接性,为个体单元的自由发展和创造性工作留下了适当的空间,因此一种较为理想的企业管理模式,值得企业管理者借鉴。二“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2.1”无为而治”-管理艺术上:“宏观决策、抓大放小”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管理艺术。可以说, 大凡成功的管理者都有一套成功的管理哲学, 因为哲学基本上就像一只罗盘, 能指引企业家经营的正确方向, 帮助企业家迎接挑战, 追求成功。在多种多样的管理艺术中, 笔者认为“ 无为而治”这种管理艺术是上上之选。任何一个管理者, 在管理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三类事情。一类是无关

12、紧要的“ 小事” 二类是值得注意的“ 一般事” 三类是事关大局的“ 大事” 。“ 无为而治” 的管理思想,要求最高的管理者一定要明确轻重缓急, 决不能拘泥于“ 小事” , 应该在小事上“ 无为” , 在大事上“ 有为” 。只有在小事上有所不为, 才能在大事上有所作为, 这叫“ 抽身谋大事” 。但在现实生活中, 经常看到这样的管理者“ 各项工作亲自去抓、各种会议亲自主持” , 整天忙忙碌碌, 从早到晚,放弃了娱乐、休息和学习, 甚至连看报、看文件的时间都没有。的确, 作为一名称职的管理者需要这种勤恳的作风。但这种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的做法, 必然精力分散, 导致顾此失彼, 于企业无益、于职工无益、

13、于自己无补。例如, 国内一家老牌的上市公司, 按理说应该比非上市公司有更广阔的融资渠道和发展前景, 但仅仅不到年的时间就沦落到了资不抵债的破产境地。经过分析, 发现管理不当和决策失误是其首要原因。我们说, 一个企业、一个公司, 它的成长靠什么“ 良好的管理” 。因此, 许多的企业、公司的管理者都很清醒的认识这么一个问题,在创下一份产业后, 驾驭和管理这份产业是复杂而微妙的事情, 绝非轻而易举。目前, 世界范围内的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管理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 作为一个经历了市场经济洗礼的现代企业,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 谋发展, 老子在第二十七章言“ 善行, 无辙迹善言,

14、无瑕滴善计, 不用筹策善闭, 不关键而不可开。”这就给最高的管理者一个明确的定位“ 宏观决策、着眼全局、统筹规划。”具体要做到三个方面的“ 有为” 、指挥、控制作用。在企业的组织活动中,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产业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重组, 企业所处的环境越来越复杂。作为最高的管理者其首要任务就是了解其形势, 指明活动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协调作用。企业是多人协同工作的集体活动, 虽然有了明确的目标但因个人的能力、工作态度、性格等不同和外部各种因素的干扰, 人们在思想上发生分歧、行动上出现偏离目标在所难免。这就需要管理者协调个体之间的关系, 朝共同目标努力。、激励作用。这是

15、一种最直接提高管理效能的方式。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在物质和精神上去关心职工, 为其排优解难,以此激发他们的斗志, 从而加强他们积极进取的动力。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后, 该下放的权力尽量下放到基层, 使其责、权、利相结合, 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主动性、能动性。做到“ 君无为而臣有为”的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2.2“无为而治”-管理理念上:“合理授权、以人为本”一个企业, 当其规模还比较小的时候, 集权是必要的,能显示其优越性。但随着规模的扩大和不断发展, 权力过多集中在最高管理层, 势必会降低决策质量和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老子在第十七章言“ 太上, 下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他把管

16、理者分为四种最高的管理者, 部属与他无私交, 甚至不知道他的存在, 但整个组织却能有效的运行。其次的管理者是与部属有所交往, 而且能得到部属的称誉。再差一点的, 则是让部属畏惧不敢亲近而最差劲的管理者, 则是处处被部属看不起。很显然, 后三种有一个共同点都是“ 有为”型的管理。只有第一种才是老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无为”型的管理。这也是与现代企业经营观念不谋而合的。怎样才能成为一个“ 无为”型的管理者呢?老子主张“ 君无为而臣有为” 。即在现代企业的组织过程中, 必须做到集权之下的适度分权, 即依靠科学管理和职工参与, 从而取得企业目标统一, 实现较高的工作效率。这种管理思想, 也为世界各国管

17、理学家所采纳, 视其为管理科学中的瑰宝。比如, 美国管理学家 鲍莫尔在谈到企业家的素质和能力时, 指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要“ 精于授权” , 即“ 大权独揽, 小权分散, 主要抓战略决策, 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主要授权下边去办。”米勒所著美国企业精神一书,谈到一位企业总经理的领导艺术时说“ 管理人员必须完全摆脱幻想, 完全控制事事都插手, 既不可能也不需要。有趣的是, 我们的管理人员发现, 不试图完全控制, 反而能得到更大的权力一完成事情的权力。”美国管理学家怀尔德在管理大师如是说一书中也提出“ 分级管理”的原则。因此, 随着企业组织结构的变迁, 一方面要实行分级管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以

18、提高企业的整体效能。另一方面分权要合理, 既不能凭己之交情下放权力, 也不能平均分配权力, 要根据个人的能力、专长和工作性质等来分配可以说, 企业要想迅速适应市场变化和有效的运作, 这种分权管理的模式和理念将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种分权管理的方式也是对老子的“ 无为而治”和“ 君无为而臣有为”的继承和发展。“ 无为而治”从本质上讲是“ 以人为本” 即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 无为而治”是“ 以人为本” 的前提和基础, “ 以人为本”是“ 无为而治”所要追求的目标。可以说, 企业的合理分权, 从某种意义上说, 就是为了设计合理的工作结构和分配制度, 以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

19、。提高生产率获得更大的收入。管理心理学研究表明“ 如果个体一味的、被动的、机械的执行上层管理的命令, 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会被逐渐磨灭, 工作热情和效率下降,因为每个人都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望, 都有很好的控制和管理他人的能力。”,因此, 在分权的同时一定要重视人性、发展人性。美国著名的女企业家玛丽 凯 阿什在她的用久之道一书。充分论述了重视人、尊重人的人本思想在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中占据首要地位。她的管理方式是坦诚的一关心、信任, 并且深信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因此,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战略, 一定要把职工视为企业管理的主体而不是客体, 把职工视为企业经营的目的而不是手段。

20、这样, 才能使个体更加“ 有为” , 作为最高管理者也才能实现老子所提倡的“ 垂衣裳而天下治”2.3“无为而治”-管理原则上:“道法自然、遵循规律”实施现代管理, 要尊重规律, 不能违背规律, 更不能超越企业本身的条件所限, 去盲“ 为”乱“ 为” 。老子在第五十一章言“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这就说不要勉强地去做那些悖于自然的事, 悖于规律的事, 在方为方, 在圆为圆,一切顺其自然。又说“ 道之尊, 德之贵, 夫莫之命, 而常自然一”意即“ 道”之所以受尊重, “ 德”之所以被珍贵, 是因为人们不去任意干涉它, 而是顺应其自然发展同样, 老子在第六十四章又言“ 以辅万物之

21、自然而不敢为” , 强调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老子这种“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自然哲学思想, 对于一个驾驭企业宏观决策的管理者来说, 就是按企业运行规律办事, 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 以顺应企业运行规律的“ 无为”手段而达到提高企业整体效能的“无不为”的目的。现代社会的商业竟争, 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和层次, 由单要素到全方位, 从区域遍及全球。在这种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推行“ 无为而治, 道法自然”的管理原则是企业顺应、尊重客观规律, 使企业不断发展、不断成熟, 最后走向成功的必然选择。日本“ 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回答“ 你的经营秘诀是什么”时, 他说 我并没有什么秘诀, 我经营的唯一方法是

22、经常顺应自然的法则去做事。”松下幸之助的这种管理理念实际上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老子的“ 无为而治, 道法自然”思想。因此、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 只有管理的理念和行为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其本身运作规律, 才能以最小的管理行为取得最大的管理效果。三“无为而治”的现代价值易传说“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凝聚, 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 孕育了中华民挤自信、自尊、自立的精神和不断学习、改革、创新的精神。在我国的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 我们应效法这种精神, 努力不懈, 力求进步, 以造福天下。因此我们有必要从道家管理谋略中吸取其精华, 深刻理解其内涵, 这样对我们中华民族精神

23、的凝聚和扩展, 以及群体内聚力的形成和维护, 将起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也为管理者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3.1顺应人的自然规律, 反对急于功利在管理工作中, 我们要寻求的是可持续的发展。因此, 要求管理者在管理中要顺应人的规律, 彻底实现从“ 物一人”管理观念的转变。那些追求以生产为中心, 而不顾及满足人的各个层次需要, 急于功利和效率管理, 只能带来一时的效率, 但不会保持长久。所以, 在管理措施中, 要实行符合人情的管理。日本管理者以“ 布谷鸟不叫怎么办”为案例, 说明了他们在观念及措施上的改变。开始是“ 宰了它” , 后来是“逼它叫” , 现在是“ 等它呵” 。即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并

24、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美国学者汤姆 彼得斯和南希 奥斯丁在其所著的森得优势领导艺术的较量一书中也指出“管理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人的问题, 只有尊重每一个人, 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和贡献, 才能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被誉为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回答“你的经营秘诀是什么”时, 强调:“我并没有什么秘诀, 我经营的唯一方法是经常顺应自然的法则去做事。”松下幸之助的这种理念实际上是从另外一方面对老子的“无为而治, 道法自然”一说的充分肯定。从惠普公司可以看出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体现, 仅仅以下两个事实就足以令惠普公司无比自豪: 一个是, 在美国惠普被人们称为“使硅谷诞生的公司”; 另一个是, 1983

25、 年,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访问美国时, 只提出参观一家公司这就是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附近的惠普公司。是什么为惠普赢得了如此崇高的声望呢?你如果以这个问题来请教任何一个惠普公司员工, 无论是来自中国惠普还是惠普公司美国总部, 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惠普之道。”那么,“惠普之道”究竟是什么?它配得上这么高的赞誉吗?其中“惠普之道”之中明显的体现了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是: 惠普公司无为而治的最突出表现, 是灵活的上班时间。这种制度最初于1967 年在惠普设在德国伯布林根的工厂中实行, 继而推广到惠普在全球的所有企业。根据惠普公司的做法, 个人可以上午很早来上班, 或是上午9 点来上班, 然后在

26、干完了规定的工时后离去。惠普创始人之一的戴维帕卡德评价说:“在我看来, 灵活工作时间表明, 我们既看到了我们的职员个人生活很繁忙, 同时也相信他们能够同其上司和工作群体一起制订一个既方便个人, 又公道合理的时间表。”这并非对所有的工作都适合, 但肯定对绝大多数工作是合适的。另外一个方面是“开放实验室备用品库”。实验室备用品库就是存放电气和机械零件的地方。开放政策就是说, 工程师们不但在工作中可以随意取用, 而且在实际上还鼓励他们拿回自己家里去供个人使用。惠普公司的想法是, 不管工程师们拿这些设备所做的事是不是跟他们手头从事的工作项目有关, 反正他们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家里摆弄这些玩意时总能

27、学到一点东西, 公司因而加强了对革新的赞助。据说这一政策起源于惠普的另一个创始人比尔休莱特先生。可见, 惠普公司的领导者的管理理论与老子的无为而治十分契合。3.2 把握时机, 迂回发展未来中国经济的大趋势是加入国际市场竞争的市场经济。管理者要想把握时机, 就不能急于求成, 要在迁回中求发展。为了抓住将要到来的时机, 首先要求管理者潜心研究经营谋略, 武装好头脑, 做好科学决策的准备。其次, 要挖掘人才作为人力资源的后备。第三, 要捕捉信息。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机会, 要在大量的信息中寻找时机。时机要把握, 但不能急于求成。常言道欲速则不达。要应用迁回发展的谋略, 多拐几道弯, 多走些曲路, 就

28、象下跳棋一样, 要想跳得快, 跳得远, 必须去铺路搭桥。因此, 要想在竞争中取胜, 必须善于迂回。而迂回发展需要坚强的意志, 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做保证。3.3 树立危机意识, 发挥群体潜能在今天激烈的商战中, 树立职工的危机意识, 发挥群体效能是很有意义的。美国著名的钢铁大王卡耐基说“ 将我所有的工厂、设备、市场、资金全部夺取, 但只要保留我的组织人员, 四年之后, 我仍然是一个钢铁大王。”无数事实证明, 成功胜利后, 如果忘乎所以,沾沾自喜, 很可能紧跟而来的就是失败。安全时放松警惕, 麻痹大意灾祸可能马上会发生。所以应用道家的这一管理策略, 要求管理者在一帆风顺、四平八稳时, 多想想可能

29、会遇到的风浪、暗礁, 然后作出战胜它们的计划。在此基础上, 还要充分发挥群体的创造意识,提醒被管理者居安思危, 保持适度的危机感,群策群力, 寻找安全途径并制定出企业生存、发展决策。只有这样, 才能使管理不断向深一层推进。3.4 强化管理者修养, 提高管理水平儒家以建功立业激励管理者, 道家却认为应当抛弃个人的名利得失树立管理者自身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今天, 管理者管理水平是建立在公正廉洁的基础上的,是无嫉妒,唯才是用的。日本企业管理专家廉田胜先生认为,企业成功与否,经营管理起80%的作用,尤其是管理思想为重中之重。管理大师德鲁克发现, 日本二战后的迅速崛起, 关键在于重视管

30、理哲学,强调人本管理。英特尔的用人标准是什么?“从过去的经验看, 那些真正能从工作中得到乐趣而不是仅仅为了拿钱的人能干得更好。所以我们招收的人都精力充沛、聪明, 聪明人能吸引聪明人。他们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公司, 所以他们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公司也鼓励他们这样做。他们都喜欢变化, 因为这个行业的变化越来越快; 他们还能明智地冒险, 愿意对自己行为的结果进行评估。”英特尔公司中国区总裁简睿杰先生如是说。无独有偶, 与英特尔公司齐名的微软公司在招才纳贤时, 也把寻找最优秀的人才奉为“圣经”。微软公司负责招聘工作的戴维普里查得先生说, 微软在吸纳人才方面的目标是,“寻找比我们( 微软现有员工) 更为

31、出色的人”。具体说来, 微软对这种人的两个最基本要求是: 一创造性; 二适应性, 或曰可塑性。这是微软根据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要求提出来的。只有创造, 才有生机和活力, 而模仿则是死亡。我们相信, 在改革开放和今天, 道家博大精深的管理谋略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并不断给我们今天及明天的管理以有益的迪。有廉才能做到有正, 体现在品格上是正直, 表现在待人上是公正, 作为道德境界是正气、正己、正心。具体到管理者要求一方面从观念上要淡化权利, 即淡化当官意识, 正视权力需求, 强化成绩需求,人本管理。另一方面管理者要善于授权。不要越权, 妨碍下属的工作积极性, 更不可以权谋私, 滥用权力, 得权不让

32、人,以势压人。反过来讲, 只有无为, 才能有为, 只有公正, 才能严明。因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和管理者的自身修养及管理水平密切相联, 因此, 管理者在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 吸取道家有关提高自身修养的策略, 对于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四结尾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古代先哲通过总结推理出一系列的理论并成功地得到应用, 这些理论渗透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 今天, 在我们面临新的情况时, 我们也不能忽略古代理论的重要性, 在管理领域, 我们也不能割断历史, 而应认真梳理, 去粗取精, 为我所用。现代管理以人为本, 高度重视人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而我国的自古以来的传统也是以人性为中心的, 这便是一种契合。现在各行各业都强调管理方面要大力加强洋为中用, 却忽略了另外一个方面, 我们不该数典忘祖, 应该重视古为今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传统的管理思想中,老子的管理思想仍有其特殊的价值,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弘扬。我们认为, 将老子的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完成中华传统管理思想的现代转换,是促进我国企业发展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考文献 【1】德鲁克著,有效的管理者,工人出版社, 19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