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9 ,大小:401.10KB ,
资源ID:1204971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0497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近代中国思想.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近代中国思想.docx

1、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近代中国思想山东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近代中国思想维新思想1(2015山东济南二模18)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到“公举一大酋总摄之,非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墨利加洲之以部落共和国代君长,其章程可垂奕世而无弊。”这表明()A魏源认可美国的选举制度 B魏源认识到美国先进的根源C魏源借以表达反专制思想 D历史上对魏源的评价偏低【考点】开眼看世界思想魏源海国图志 【解析】材料大意为,公开选举一个领导人行政,不但不世袭,而且四年就换一届,美利坚以共和国代替君主,他们的制度流传下来而且没有弊端,说明魏源认可了美国的选举制度,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美国先进,故B项错误;材

2、料未涉及魏源反专制,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对魏源的评价,故D项错误。【答案】A2(2015山东菏泽一模单科6)学者王尔敏说:“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这里的“原始动力”是指()A师夷长技 B变法图强 C民主共和 D救亡图存【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救亡图存 【解析】师夷长技思想属于19世纪4060年代的内容,变法图强思想属于19世纪90年代的内容,民主共和思想属于20世纪初的内容,均与材料“最基本之原始动力”不符,故A、B、C项错误;各时代思想特征不同,是源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

3、的,主要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故D项正确。【答案】D3(2015山东日照二模15)王尔敏在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说:“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这里的“最基本之原始动力”是()A民主共和 B自由平等 C救亡图存 D公正法治【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救亡图存 【解析】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深入,民族危机逐步加深。民主共和是救亡图存的方案之一,不是“最基本之原始动力”,故A项错误;自由平等的西方思想是外在的影响,不是“最基本之原始动力”,故B项错误;挽救民族危机是“最基本之原始动力”,故C项

4、正确;公正法治的西方思想是外在的影响,不是“最基本之原始动力”,故D项错误。【答案】C4(2015山东临沂一模单科10)19世纪60年代,democracy传人中国,时人便译为“民主”。后来有人觉得不妥,便译作 “民政”(注:“民政”在古代中国是“为民之政”之意,有司空、司徒这样具体、琐碎的八个部门构成)。1903年,梁启超又改译作“民主”。中国人对democracy概念理解的演变说明了()A对西方认识有一个深化过程 B外语翻译水平大幅度提高C中国古代已有民主共和观念 D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阶段性【考点】近代中国的西学东渐思潮 【解析】从“时人便译为“民主”到“民政”再到”民主“,说明国人对西方认

5、识有一个深化过程,故A项正确;外语翻译水平大幅度提高明显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B项错误;材料中提及是民主,不是民主共和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性,不是阶段性,故D项错误。【答案】A5(2015山东泰安一模15)戊戌政变后,慈禧对李鸿章说:“人说你是康党”。李鸿章对曰:“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李鸿章被误认为“康党”的原因是()A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创办淮军形成地方军阀势力C创办了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 D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考点】中体西用思想 【解析】李鸿章被误认为“康党”的原因是主张变法,即主张保

6、留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倡导中体西用,故A项正确;地方军阀势力的形成,对国家富强不利,故B项错误;李鸿章创办的是官办洋务企业,而非私人创办的民族工业,故C项错误;李鸿章反对政治制度的改革,维护封建制度,故D项错误。【答案】A6(2015山东滨州一模16)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材料评论的是()A顽固派的“抱义而处” 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C维新派的“托古改制” D革命派的“三民主义”【考点】中体西用思想 【解析】顽固派坚持中国传统文化都是好的,故A项错误

7、;洋务派固守中国传统制度,但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作者认为本末倒置,故B项正确;“托古改制”和“三民主义”都是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是学到了精髓,故C、D项错误。【答案】B7(2015山东菏泽一模单科7)有人说:“中国学术精微,纲常名教,以及经世大法,无不毕具,但取西人制造之长,补我不逮,足矣”。这反映出其思想主张是()A反对学习西方 B中体西用 C变法改制 D民主共和【考点】中体西用思想【解析】材料“取西人制造之长”,不反对学习西方,故A项错误;材料“纲常名教”不变,学习西方的“制造之长”,符合“中体西用”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制度变改,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主共和”思想,故D项错误。【

8、答案】B8(2015山东潍坊一模单科8)“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这一言论针对的是()A抵抗派 B洋务派 C顽固派 D维新派【考点】中体西用思想【解析】依据材料,“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可知是体用不统一,主张中体西用。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故A项错误;提出“中体西用”主张的是洋务派,故B项正确;顽固派主张“中体中用”体用统一,故C项错误;维新派主张“西体西用”,体用统一,故D项错误。【答案】B9(2015山东临沂三模15)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

9、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本文在评价“中体西用”思想时坚持()A把中国史放在世界史的大背景下 B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原则C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代分析 D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标准【考点】“中体西用”思想 【解析】材料“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体现中国近代采用西方先进技术是在封建伦理纲常基础上,与当时世界发展资本主义的大背景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阶级斗争的内容,故B项错误;从“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可知采取中体西用思想是与当时中国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占主导的时代特征相

10、符,体现的是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代分析,故C项正确;中体西用是以传统伦理制度为前提根本,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10(2015山东潍坊二模18)作家包天笑曾回忆道:“那个时候,中国和日本打起仗来,而中国却打败了。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当时“民族思想的发动”主要体现在()A“开眼看世界” B主张“中体西用” C宣传维新变法 D倡导“实业救国”【考点】维新思想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和日本打起仗来,而中国却打败了。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可以判断是甲午战争,甲

11、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开眼看世界”是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主张“中体西用”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提出,故B项错误;甲午战后,在民族危机刺激下,维新派宣传和开展维新变法以挽救民族危机,故C项正确;倡导“实业救国”没有宣传维新变法影响大,故D项错误。【答案】C11(2015山东滨州二模17)下图是中国19世纪七八十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五四运动前后以及建国以来四个时期留学主要路线示意图。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留学主要路线相符的是()【考点】维新思想学习日本君主立宪【解析】19世纪七八十年代洋务运动时期留学路线主要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与B图相符;1

12、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维新变法思想影响下,留学路线主要是到日本,与C图相符;五四运动前后留学主要路线是到美洲,与A图相符;建国以来留学路线是到世界各地,与D图相符,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12(2015山东泰安二模14)近代著名社会活动家梁启超一生“有定则无定见无定行”。定则是爱国之心、立宪之志和新民之道,在此定则下,其主张、行动则是不断流变的:维新保皇君主立宪护法民主共和。梁启超的思想和行动集中体现了()A近代救国道路探索的深入与曲折 B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C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D近代政客投机钻营的特点【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梁启超思想变化 【解析】梁启超的思想和行动经历“维新保皇

13、君主立宪护法民主共和”过程,说明近代救国道路探索的深入与曲折,故A项正确;梁启超的思想和行动体现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但不能说明维新到民主共和的转变,故B项错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只能说明探索过程的失败原因,故C项错误;梁启超思想和行动经历的转变是救国道路探索,不是政客投机钻营,故D项错误。【答案】A13(2015山东威海二模15)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然吾推极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请备陈其义以告天下。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是也;女学次盛者,其国次强,英、法、德、日本是也”。下列表述符合材料中梁启超观点的是()A妇女应追求婚姻自主 B妇女教育关系到国家强弱C妇

14、女价值观在不断更新 D妇女教育应遵循礼制【考点】维新思想梁启超思想主张(妇女教育观)【解析】据材料中“然吾推极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得出要加强对妇女的教育,并未体现要妇女追求婚姻自主,故A项错误;据材料中“ 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女学次盛者,其国次强”得出梁启超认为妇女教育关系到国家强弱,故B项正确;材料重在强调妇女教育,并未涉及妇女价值观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妇女教育应遵循礼制问题,故D项错误。【答案】B14(2015山东淄博三模18)当年钱学森远行欧洲留学前,其父在一张纸条上告诫他:“人,生当有品,如仁,如智,如忠,如孝,如悌!吾儿此次西行,非其夙志,当青青然而归,灿灿然而

15、返。”下列对这一忠告的理解正确的是()A反映“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B践行“实业救国”的思想C印证“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古训 D体现“全盘西化”的主张【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解析】由材料中“钱学森远行欧洲留学”可知,当时出现了“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但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实业救国”的思想,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吾儿此次西行,非其夙志,当青青然而归,灿灿然而返”信息可知,钱学森的父亲告诫他,学有所成后,要回国报效国家,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全盘西化”的主张,故D项正确。【答案】C15(2015山东聊城一模38)(24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16、问题。材料一(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中后期中国社会的主要变化,(8分)并概括说明变化的特点。(4分)【考点】(1)1840年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西学东渐思潮;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解析】(1)第一小问主要变化,依据材料一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社会性质的变化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特点,从魏源师夷长技,到洋务运动,再到戊戌变法,中国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被迫改革,由科技到制度,向西方学习逐步深入,从洋务企业、民族工业的发布可见其分布的不均衡性。

17、【答案】(1)变化:经济结构:近代企业出现,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阶级结构:出现了买办阶层、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社会生活:西方衣食住行和娱乐方式等传入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社会性质: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国门被迫打开。(8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4点即得满分。)特点:被动性:在外国冲击下出现;渐进性:由表及里,逐渐展开;不平衡性:变化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即得满分。)16(2015山东烟台一模38)中国古代没有雅典式的民主制度,近代也未建立起像样的民主国家。对于我们这个封建历史漫长、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度

18、来说,民主是个迷人的字眼,也是近百年来力追不舍的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康有为等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 摘编自郭延以近代中国史纲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杈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共和国是平等之国,人们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共和国是自由之国,自由是人民的天赋人权。”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材料三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

19、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力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成长。”(1)据材料一、二提供的历史信息,概括康有为和孙中山在追求民主道路上呈现的异同点。(8分)(2)概括材料三作者对待学习外国制度所持的观点,并用材料一、材料二的信息及实践结果论证作者观点的合理性。(12分)【考点】维新思想康有为思想主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解析】(1)异同点包括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文字,从中找出相同信息和不同信息进行归纳。材料一中“康有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

20、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与材料二“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民权思想矣”可得出第一个相同点是都从传统儒家思想中寻找可用的思想;材料一中“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和材料二中“故与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可得出第二个相同点是都受西方思想的影响,都向西方学习;材料一中康有为倡导维新,即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通过改革的方式来完成,材料二中孙中山倡导共和制度,此其二者的不同点。(2)第一小问概括观点,抓住材料的中心思想,简要概括即可。材料三中“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表明政治制度必须是根据本国的情况而制定;“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

21、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意思是即使是学习国外的制度,但也必须结合本国的传统,才能发挥政治制度的作用。第二小问论证作者观点,题干要求用两个出处来论证,一是“材料一、材料二的信息”,二是“实践结果”。首先寻找“材料一、材料二的信息”来论证这一观点:材料一中“康有为等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说明维新派假借孔子名义来宣传维新思想,但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说明维新派没有彻底把维新变法思想和中国的国情相融合;材料二中孙中山引进了民主共和思想,但却与“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相混淆,也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故他也没有将西方的先进思想与中国国情彻底融合。康有为和孙中山都只是把西方思想嫁接在中

22、国传统思想的基础上,没有彻底批判传统思想,导致儒家思想依然占统治地位,没有起到启迪中国人思想的效果。其次从“实践结果”来论证这一观点,注意必须答出“实践”和“结果”两个部分:戊戌变法失败,辛亥革命失败,是因为国情导致中国无法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即中国是两半社会,资本主义在双重压迫下非常微弱,资产阶级力量很小。可见,无论思想、制度没有与国情相结合都不能成功,正好论证材料的观点。【答案】(1)同:都从传统的儒家思想寻求可用的思想;都主张向西方学习。(4分)异:康有为把西学中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披着儒教外衣宣场维新思想,主张实行君主立宪(2分);孙中山效仿欧美民主,在中国建立共和国。(2分)(

23、2)观点:学习外国制度,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2分)论证:康有为假借孔子的名义、孙中山混淆了民权和民本的本质区别,都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4分)。戊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辛亥革命实行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专制影响根深蒂固而脱离了中国实际,最终失败。(6分)17(2015山东德州一模38)(24分)出版印刷事业被誉为“文明之母”,反映着社会的变迁,促进了人类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 作为第三次外来文化大输入重要渠道的近代译书,开始于鸦片战争前后,战前为少量译书,战后为大量译书。近代译书的发展,大体上分别由教会、官方、民间三

24、方面力量相互交替进行,其主次地位,在不同时期依次发生变化:鸦片战争前后的译书,基本上是教会出版机构的天下;19世纪60年代以后,为教会出版机构与官方出版机构并峙,但以官方译书机构为主;19世纪末开始,民间商办出版机构空前兴盛,私人译书成为主体。 陈志勇译书与中国近代化(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译书活动的变化,并谈谈你对中国近代译书活动的认识。(8分)【考点】(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西学东渐思潮【解析】(3)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三“战前为少量译书,战后为大量译书”说明译书数量大大增加,根据“鸦片战争前后的译书,基本上是教会出版机构的天下;19世纪60年代以后以官方译书机构为主;19世纪末

25、开始私人译书成为主体”说明译书的主体从教会发展到官方再到民间;第二小问认识,之所以在鸦片战争后译书数量大大增加,译书主体在“鸦片战争前后、19世纪60年代、19世纪末”变化是因为受到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在面对民族危机时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从技术到制度),寻求强国御辱之道,译书就反映了中国人向西发学习的过程,同时大量翻译西方书籍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制度、思想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答案】(3)变化:鸦片战争后,译书数量大大增加;译书的主体从教会发展到官方再到民间。(2分)认识:中国近代译书活动是民族危机加深和西方文化传播

26、交织作用的结果(或“这一变化是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中国官方和民间译书活动以救亡图存、富国强民为主旨;译书活动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6分)18(2015山东青岛一模39)(22分)数据库的应用,拓宽了史学研究的途径和视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传统儒生)一旦抛弃了这种认同于“祖宗礼制”的陈腐思维范式,晚清知识分子群体中之先觉者就会以一种全方位的变革姿态宣传维新思想,起到了爱国、进步、启蒙的作用。摘编自许纪霖等中国现代化史材料三观念史研究(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新思想起到的“爱国、进步、启蒙的作用”。(8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

27、纪初期革命与改革此消彼长的国内因素。(6分)【考点】(1)维新思想(3)维新思想;辛亥革命【解析】(1)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思想家主张变法图存,摆脱民族危机,是一种爱国思想;据材料一中,传统儒生抛弃“祖宗礼制”,可知反对君主专制,维新思想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提倡发展民族工商业,符合世界潮流的发展,具有进步性;维新思潮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思想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科学文化技术,传播民主、平等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具有启蒙作用。(3)据材料三中,19世纪90年代,维新和革命兴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民族资本主义

28、经济产生,90年代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实力壮大,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进一步危机加深,有识之士主张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救亡图存,随着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化,革命思想成为主流。【答案】(1)说明:维新思想要求摆脱民族危机,具有爱国救亡的意义;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实行君主立宪;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8分)(3)因素: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列强侵华,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化。(6分)19(2015山东菏泽一模单科33)(16分)建立宪政、走向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潮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9、材料二 二十世纪前夕,一批受西方思想影响的封建士大夫首次紧叩中国封建王朝这座紧闭几千年的城池,要求开启宪政之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知识分子打起了“变法维新”的旗帜,提出“伸民权、争民主、开议院、定宪法”的政治纲领,发动了一场争取民主宪政的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宪政运动的序幕。 蔡定剑中国宪政百年回眸与脚下的路请回答:(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4分)【考点】(2)维新思想【解析】(2)根据材料二“揭开了中国近代宪政运动的序幕”,可推断维新思想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之路;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思想家提出“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等思想,形成一次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答案】

30、(2)影响:开启中国的政治近代化之路;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4分)20(2015山东济宁一模38)(26分)建立公平合理的理想社会始终是近代中国人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维新运动的领导人是学者康有为和梁启超,他们印刷了一系列小册子,重新解释了儒家思想,为帝国体系下发生的巨变进行辩护。康有为和梁启超并不追求保持中国的农业化社会和文化传统,而是寻求再造中国并使之转变为强有力的现代工业化社会。美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康梁如何“重新解释”了儒家思想,这对“帝国体系下”发生的“巨变”有何作用?康梁在19世纪末的活动对中国“转变为强有力的现代工业

31、化社会”有何贡献?(8分)【考点】(2)维新思想【解析】(2)第一小问如何解释及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通过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作,把西方政治学说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维新思想是爱国的、进步的、具有启蒙作用,所以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为维新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小问贡献,联系所学可知,康有为梁启超最大的贡献是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即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答案】(2)作用:通过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作,把西方政治学说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动摇了封建统治恪守古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促进了思想解放,为“帝国体系下的巨变”奠定了思想基础。(6分)贡献:揭开了近代中国“制度变革”的序幕。(2分)22(2015山东潍坊一模文综39)(20分)国家观念的核心是国家权力的归属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传统的以伦理为基础的国家观,由皇权神授推衍出“朕即国家”,而国家(统治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