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28.22KB ,
资源ID:1204650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0465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育心理学品德发展部分练习题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育心理学品德发展部分练习题及答案.docx

1、教育心理学品德发展部分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对于那些“认识到拿人家东西不对,也为此而感到羞愧,但还是抵挡不住一些好东西的诱惑,从而出现了偷盗行为”的孩子,应加强( )的培养。A.道德认知B.道德信念C.道德情感D.道德意志D【解析】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2.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B.皮亚杰C.柯尔伯格D.加涅B【解析】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就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他采用“对偶故事法”对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进行研究。3.( )是规范内化的初级阶段,是品德建立的

2、开端。A.依从B.接受C.认同D.内化4.甲同学打扫卫生时打碎了一盘玻璃杯,乙同学偷吃零食时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会以为( )A.甲同学错误大B.乙同学错误大C.两者都没错D.两者错误一样大A【解析】他律道德阶段又称为权威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68 岁),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看待行为有绝对化的倾向。5.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A.比较不稳定的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C.时稳时变的D.比较稳定的6.“亲其师,信其道”体现了( )的作

3、用。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动机D.道德行为B【解析】“亲其师,信其道”的意思是学生只有和老师亲近了,才会信任老师,相信老师所说的,接受老师的教育。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及其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憎、喜恶等情感体验。因此,答案为 B 项。7.关于道德与品德关系的说法,最全面的是( )A.二者相互区别B.二者相互联系C.二者相互独立D.二者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8.下列关于使用言语说服策略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观点不恰当的是( )A.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富有感情色彩、生动感人的说服内容更容易产生影响B.对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充分说理,逻辑性

4、强的说服内容更有效C.正面的观点和材料在短时间之内难以见效,不容易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D.同时提供正反两面的论据和资料更利于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C【解析】用言语说服学生需要一些技巧,要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教师最好只提供正面论据,以免学生产生困惑、无所适从。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使学生产生客观、公正的感觉,从而相信教师所言,改变态度。当说服的任务是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应只提出正面观点,以免延误时间。9.柯尔伯格致力于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的研究,提出了品德发展阶段理论,这个理论分为( )个阶段。A.4B.5C.6D.7C【解

5、析】柯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含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10.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主要是培养( )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行为D.道德意识C【解析】道德行为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行为。11.后习俗水平的特点是( )A.着眼于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己的利害关系B.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C.着眼于正义和个人尊严D.着眼于法律的权威C【解析】后习俗水平的特点是:个体不只是自觉遵守某些行为规则,还认识到法律的人为性,并在考虑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尊严的基础上形成某些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12.在态度与

6、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 )阶段。A.依从B.同化C.认同D.内化C【解析】认同是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规范,并试图与之保持一致。13.学生能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同时将这些观点纳人自己的价值体系。这说明其品德发展达到( )A.服从阶段B.依从阶段C.认同阶段D.内化阶段D【解析】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社会规范及其价值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14.调皮捣蛋、恶作剧、起哄、无理取闹、作业和考试作弊等属于学生的( )A.过错行为B.不良品德行为C.心理异常行为D.不适应表现A【解析】学生的

7、过错行为是指那些不符合道德要求的问题行为,如调皮捣蛋、恶作剧、起哄、无理取闹、作业和考试作弊等。15.美国心理学家( )的研究证明,人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从前习俗水平到习俗水平,再到后习俗水平的发展过程。A.柯尔伯格B.苛勒C.艾宾浩斯D.冯特16.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方法是( )A.问卷法B.对偶故事法C.两难故事法D.成就测验法C【解析】柯尔伯格系统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提出了他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他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进行研究,最典型的就是用“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做出判断。17.在柯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

8、研究中,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属于( )A.后习俗水平B.准习俗水平C.习俗水平D.前习俗水平D【解析】柯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前习俗水平包括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和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18.下列哪个阶段是学生容易发生品德两极分化的时期( )A.学前阶段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C【解析】初中阶段既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两极分化的时期。19.在柯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属于(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B【解析】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1)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寻求认可

9、取向阶段或社会习俗的定向或人际关系与补同的定向);(2)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或秩序和法规定向或权威和社会权利控制的定向)。20.第一个系统地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B.柯尔伯格C.加涅D.夸美纽斯A【解析】皮亚杰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就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柯尔伯格系统地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品德发展阶段论。21.中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一般是在( )前后形成。A.初一B.初二C.初三D.高一C【解析】中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一般是在初三前后形成的。初三以后,道德行为习惯的可塑性降低。22.初中阶段学生的品德发展具有( )的特

10、点。A.稳定性B.波动性C.延缓性D.爆发性B【解析】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波动性。23.根据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如果一个孩子已能够用公道不公道作为道德标准,他可能的年龄是( )A.5 岁B.7 岁C.10 岁D.12 岁24.( )提出认知不协调理论。A.柯尔伯格B.皮亚杰C.加涅D.费斯汀格25.道德认知发展的关键是( )A.道德概念的掌握B.道德信念的确立C.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D.道德意识的形成B【解析】学生道德信念的确立不仅取决于道德认知的深度,更主要的是通过道德实践,使学生获得道德行为的经验和富有情感色彩的体验。因此,道德认知发展的关键是道德信念的确立。26.道德信念形成的重要时期

11、是( )A.小学B.中学C.幼儿园D.大学B【解析】道德信念的确定大约在 15 岁之后。中学阶段是道德信念形成的重要时期。27.品德是许多心理成分的“有机结合物”,在品德形成过程中被称为“催化剂”的是( )A.道德认知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C【解析】道德认知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但人的道德认知并不能直接转化为道德行为,当道德认知(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成为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它们就成为道德动机。所以,答案为 C 项。28.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D【解析】道德行为是道德形成的最终环节,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

12、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它是个体道德认知的外在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29.下列对于“德育”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是( )A.德育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进行强制灌输的活动B.德育是一种无需教育者参与的受教育者的自我修行活动C.德育是把个体的品德转化为社会规范的活动D.德育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德相统一的活动D【解析】德育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德相统一的活动。30.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上。A.德育内容B.德育规律C.德育原则D.德育方法A【解析】德育目标是德育的总体规格要求,具体的德

13、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细化。31.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A.教育者、受教育者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C【解析】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等因素构成。3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的矛盾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矛盾D.受教育者与德育方法的矛盾B【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33.关于德育规律的描述,以下

14、说法错误的是(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统一发展的过程B.德育过程是通过活动与交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直线提高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四个要素辩证统一的过程C【解析】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学生正处于成长期,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很不稳定,品德发展容易出现反复,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现象,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由此可知德育过程并不是直线提高的过程。34.德育工作者在德育过程中起( )A.指导作用B.主导作用C.辅助作用D.决定作用35.品德发展所具有的( )表明,德育既可以从知到行,也可

15、以从行到知,或者从情开始兼之以知和行。A.随机性B.多开端性C.层次性D.多项选择性B【解析】品德发展具有多开端性,既可以从知到行,也可以从行到知,或者从情开始兼之以知和行。36.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法。这是因为(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B.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A【解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体现了对知、情、意、行四个因素的综合运用。37.教师在德育工作中抓“闪光点”以提高学生品德的做法,体现了( )

16、的德育原则。A.说理疏导B.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C.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D.可接受性38.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果用简单粗暴、讽刺挖苦的做法来处理问题就违反了德育的 ( )原则。A.知行统一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C.疏导D.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C【解析】疏导原则,就是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拒绝用简单粗暴的做法来处理问题的原则。39.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对各方面的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控制,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从而共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地发展的教育原则是( )A.知行统一原则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C.通过集体教育的原则D.正面说服教育原则B【

17、解析】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即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40.下列德育原则与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有关的是( )A.因材施教原则B.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C.知行统一原则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B【解析】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根据马卡连柯的成功教育经验进行总结得来的。41.学记提出的“长善救失”的教育主张反映德育应遵循的原则是( )A.知行统一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德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D【解析】“长善救失”的

18、做法体现了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内涵。42.“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反映了德育的( )A.导向性原则B.疏导性原则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D【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体现了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43.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果企图用“堵”和“压”的办法去解决,就会产生矛盾,造成反抗;用“大禹治水”的办法,能使学生明白事理,提高认识。这反映的是( )A.知行统一原则B.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C.疏导原

19、则D.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C【解析】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大禹治水”的教育方法是运用了疏导原则的体现。44.下列不属于德育的自我教育法的是( )A.学习B.评比C.座右铭D.自我评价B【解析】自我教育包括学习、立志、座右铭、自我评价、慎独等多种形式。评比属于品德评价法。45.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思想品德课及各学科教学B.政治课C.班主任工作D.共青团活动A【解析】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46.我国古代教

20、育家颜之推指出:“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以美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心是以与善人居,如人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肄,久而自臭也。”从德育方法来讲,这里强调的是一种( )A.说服教育法B.陶冶教育法C.榜样示范法D.实际锻炼法B【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题干的描述强调了周围的人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因此,属于陶冶教育法。47.下列德育方法有助于提高个体的群体意识、归属感、自尊心和成就感的是( )A.说服教育法B.陶冶法C.合作学习法D.实践锻炼法C【解析】合作学习有

21、助于培养合作精神。建设学生集体,提高个体的群体意识、归属感、自尊心和成就感。48.选择德育方法首先要考虑的是( )A.德育目标B.德育内容C.学生的年龄特点D.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A【解析】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预期结果,德育方法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所以,选择德育方法首先要考虑德育目标的要求。49.组织活动属于(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C【解析】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使其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锻炼的方式主要包括执行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50.“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

22、一木、一砖一石都发挥教育影响”体现了何种德育方法( )A.榜样示范法B.说服教育法C.陶冶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C【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题干所述体现的正是陶冶教育法。51.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 )A.事实说服B.理论说服C.直接说服D.间接说服A【解析】说服教育法是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方法,它包括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说服的方式和运用事实进行说理教育的方式。52.根据学生善于模仿、崇拜英雄的特点,我们可以使用( )A.榜样示范法B.陶冶教育法C.说服教育法D.

23、品德评价法A【解析】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德育方法。学生具有善于模仿、崇拜英雄的特点,可以运用该方法。53.以下哪种德育方法对发展个体关爱他人、体谅他人的社会情感以及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A.合作学习法B.品德评价法C.角色扮演法D.实际锻炼法C【解析】角色扮演法对于发展个体关爱他人、体谅他人的社会情感以及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有着重要意义。54.德育方法有很多,其中,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以下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二、辨析题1.德育过程即品德

24、形成过程。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统一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依据学生特点,以适当的方式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将相应的社会规范转化为学生的品德,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而品德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影响这一过程实现的包括生理的、社会的、主观的和实践的等因素。二者是不同的。2.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使用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2.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教育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教育法不是万能的,不是“一切”

25、学生都能教育好。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3.德育目标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3.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4.学校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学生在学校中受到良好的德育,就能形成良好的品德。4.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学生在活动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既有校内的正式影响,又有校外的非正式影响;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学校德育应在多方面影响中发挥

26、主导作用,抵制负面消极影响,将各种积极正面的教育影响统一到教育目的上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5.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因。5.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其中,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及其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憎、喜恶等情感体验。道德情感是个体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之一,是激发道德动机和进行自我监督的内心力量,是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它左右着行为的决策与发动。当道德认知(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成为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

27、动力时,它们就成为道德动机。道德动机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因。三、简答题1.简述影响品德的一般条件。1.(1)外部因素:家庭;学校教育;社会因素;同伴群体。(2)内部因素: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智力因素;情绪因素。此外,个体的受教育程度与年龄因素也对品德的形成与改变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2.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2.(1)逐渐从他律变成自律。主要表现在:能独立、自觉地按道德准则来调节自身行为;道德信念、理想在道德动机中占据相当地位;道德情感发展,理性的道德情感占据主导地位,道德情感的社会性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提高;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明显化;中学生主导性道德动机明确,道德意志力有显

28、著增长;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品德发展与世界观形成的一致性;品德结构的组织形式完善化。(2)品德发展由起伏向成熟过渡。主要表现在: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波动性;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3.简述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3.(1)客观方面,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家庭教育失误;学校教育不当;社会文化的不良影响。(2)主观方面,学生的不良行为主要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消极的情绪体验;道德意志薄弱;不良行为习惯的支配;性格上的缺陷。4.简述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策略。(1)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瞑心理和对立情绪;(2)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29、;(3)讲究谈话艺术,提高道德认知;(4)锻炼与诱因做斗争的毅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5)注重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智。5.皮亚杰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权威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可逆性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4)公正阶段。6.简述认知不协调理论关于认知失调可能的原因。(1)逻辑的矛盾;(2)文化价值冲突;(3)观念的矛盾;(4)新旧经验相悖。7.简述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8.简述确立德育目标的依据。(1)青少年

30、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4)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9.简述贯彻知行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1)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加深认识,增强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10.简述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1)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2)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3)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11.简述运用德育的说服教育法的要求。(1)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12.简述德育的途径。(1)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社会实践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4)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6)班主任工作。13.简述运用品德评价法的要求(1)公平、正确、合情合理;(2)发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