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89.41KB ,
资源ID:1203146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03146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志鸿优秀教案高中化学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志鸿优秀教案高中化学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1、志鸿优秀教案高中化学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2)能够区别胶体、溶液和浊液等三种分散系(主要是判别哪些物质属于胶体);(3)掌握胶体的特征性质丁达尔效应,以及它与溶液、浊液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4)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离子反应的条件;离子能否共存的判断;(5)能正确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当中的有关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6)了解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能进行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正确判断。2过程与方法(1

2、)通过对化学物质及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讨论,认识分类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2)通过对丁达尔效应、溶液的导电性、离子反应等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初步体会从实验现象分析上升到理论知识的理性思维过程;(3)在与同学讨论分类法的过程中学会对日常生活知识进行提炼、升华,并应用于科学研究或学习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分类等科学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2)能正确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价值;(3)通过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相互依存关系,初步树立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4)通过课堂讨论活动学习与人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探讨科学问题。教学重点了解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离子反

3、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教学难点胶体,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就是发生了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的应用。课前准备所用课件:有关知识归纳与比较的表格与网络图。导入新课生活和学习中存在很多分类的现象,如图书馆中的图书分类收藏,大型商场中的物品分类,网络中的信息分类,化学中分散系的分类,生物中对各个物种的分类,等等。运用分类的方法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地达到目的。设问我们学习了哪些分类的方法?推进新课思考根据物质的组成将物质可以分成哪些类型?投影分析物质思考分散系可以怎样来分类?投影分析分散系(按分散质的粒子

4、大小) 思考化学反应又可以如何来分类?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投影分析化学反应练习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酸碱盐氧化物A硫酸纯碱石膏铁红B氢硫酸烧碱纯碱生石灰C碳酸熟石膏小苏打二氧化硫D二氧化碳苛性钾食盐石灰石分析:A中的纯碱是Na2CO3,是盐不是碱;C中熟石膏是2CaSO4H2O,属于盐不属于碱;D中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而不属于酸。所以只有B是正确的。讨论(1)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的定义。(2)胶体、溶液、浊液三种分散系之间的比较。(3)胶体的性质,如何区分溶液和胶体。二、分散系及分类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

5、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1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1 nm1100 nm100 nm外观均一,透明,稳定均一,透明,介稳体系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实例食盐水Fe(OH)3胶体泥浆水2胶体的性质: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区别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常用方法:丁达尔效应思考常见胶体有Fe(OH)3胶体、Al(OH)3胶体、血液、豆浆、淀粉溶液、墨水等。那么如何来制备Fe(OH)3胶体呢?分析Fe(OH)3胶体的制备: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几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加热至沸腾。3Fe(OH)3胶体的制备:向沸水中

6、滴加FeCl3饱和溶液,加热至沸腾练习1下列分散系中,能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A蔗糖溶液 B碘化银胶体 C浓盐酸 D豆浆2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0 n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3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中,从侧面可以看到光亮的通路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分析:1只有胶体中能出现丁达尔效应,豆浆是胶体,所以答案为D。2胶体中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所以答案选C

7、。3A中豆浆是胶体,豆浆中加盐卤做豆腐是让胶体发生聚沉。B中河流水是胶体,海水中有大量的电解质,中和胶体中胶体粒子所带电荷,发生聚沉,所以易形成沙洲。C中蛋白质溶液是胶体,所以有丁达尔效应。D中是发生了化学反应:FeCl33NaOH=Fe(OH)33NaCl。思考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回答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三、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和水。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酒精、蔗糖、SO2、SO3、NH3、CO2等分析关于这个概念需要注意的是:(

8、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能导电的物质有:电解质溶液、熔融的碱和盐、金属单质和石墨。(3)电解质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固态电解质(如:NaCl晶体)不导电,液态酸(如:液态HCl)不导电。练习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碘化钾B乙醇C氨气D蔗糖E硫化氢F硫酸氢钠G一水合氨H液氯I铜2下列物质容易导电的是()A熔融的氯化钠 B硝酸钾溶液 C硫酸铜晶体 D无水乙醇分析:1根据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可知,A、E、F、G属于电解质,B、C、D属于非电解质。2氯化钠、硝酸钾为强电解

9、质,题目中的条件是“熔融的”和“溶液”,所以A、B选项是容易导电的。C选项指的硫酸铜晶体,无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D选项无水乙醇是非电解质,不能导电。答案为A、B。思考离子反应的定义和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分析有离子参加的反应是离子反应。在水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也就是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生成沉淀、气体或水。2离子反应(1)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2)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气体或水思考离子反应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那么离子方程式如何来书写?分析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改: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常见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三大强酸(H2

10、SO4、HCl、HNO3),四大强碱NaOH、KOH、Ba(OH)2、Ca(OH)2,可溶性盐,这些物质拆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一律保留化学式。对于微溶物,如果是澄清溶液,则拆成离子的形式;如果是悬浊液,则保留其化学式。删:删除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价态不变和存在形式不变的离子)查:检查书写离子方程式两边是否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氧化铜与稀硝酸反应2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3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4三氧化二铁和盐酸反应5锌和盐酸反应制氢气6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答案:1CuO2H=Cu2H2O2HOH=H2O3Ba22OH2HSO=2H2OBaSO44Fe2O36H=

11、2Fe33H2O5Zn2H=Zn2H26CO2Ca22OH=CaCO3H2O思考如何来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分析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看一看)看是否符合反应事实(能不能发生反应,反应物、生成物对不对)。看是否可拆(应该拆的有没有拆)。看是否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看“”“”是否应用恰当。练习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碳酸钠溶液中加盐酸:CO2H=H2OCO2B向稀硫酸溶液中投入铁粉:2Fe6H=2Fe33H2C向盐酸中投入碳酸钙:CO2H=H2OCO2D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HOH=H2O分析:B中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应是亚铁离子,C中碳酸钙是不溶于水的盐,应该写成化学

12、式,D中除了生成水的离子反应,还有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的离子反应。所以只有A是正确的。思考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是什么?分析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具体的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而且还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练习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A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混合 BNaOH溶液和盐酸混合CCu(OH)2和稀硫酸反应 DCO2通入NaOH溶液中分析: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所以选B。设问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条件是什么?分析(1)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生成沉淀:AgCl、BaSO4、BaCO3、CaCO3、Mg(OH

13、)2、Al(OH)3、Fe(OH)3、Cu(OH)2等。生成气体:CO、HCO、SO、HSO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生成难电离物:H和OH生成H2O。CH3COO和H生成CH3COOH(弱酸)、NH和OH生成NH3H2O(弱碱)等。(2)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无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离子:Cu2、Fe3、Fe2、MnO (常见的四种有色离子)。注意挖掘某些隐含离子:酸性溶液(或pH7)中隐含有H,碱性溶液(或pH7)中隐含有OH。练习1碱性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Al3NaNOClBKNaClNOCKNaClHCO DKNHSONO2下列各组离子中,在酸性溶液

14、里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K、MnO、Cl、SO BNa、HCO、NO、COCNa、OH、NO、SO DNa、K、NO、Cl分析:1题目中“碱性溶液”隐含了OH,所以相当于五种离子大量共存。A中Al3与OH反应生成Al(OH)3沉淀,C中HCO和OH不能共存,D中NH与OH反应生成NH3和水。答案为B。2题目中有两个条件:“酸性溶液”和“无色”。“酸性溶液”意味着隐含了H,“无色”意味着不能有有颜色的离子,即不能有Cu2、Fe3、Fe2、MnO等离子。A中有MnO有颜色,B中HCO、CO与H反应,C中OH与H反应生成水,答案为D。思考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是什么?分析氧化还原反

15、应的特征是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升降,根据这一点可以来判断化学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四、氧化还原反应1定义:2特征:3本质:练习下列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SiO22CSi2CO BFe2FeCl3=3FeCl2CCl2H2O=HClHClO DAlCl33NH3H2O=Al(OH)33NH4Cl分析:根据有无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升降来判断,选D。思考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分析氧化剂是得到电子的物质,还原剂是失去电子的物质。氧化产物是发生氧化反应的产物,还原产物是发生还原反应的产物。一定要熟记以上内容,以便能正确判断出一个

16、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剂、还原剂在反应物中找;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在生成物中找。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4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升(化合价升高)失(失电子)氧(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氧化剂(具有氧化性):降(化合价降低)得(得电子)还(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练习1在Mg2HCl=MgCl2H2中,_是氧化剂_是还原剂,氧化产物是_,还原产物是_。2在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B38 C23D83分析:1根据定义可知HCl是氧化剂,Mg是还原剂,氧化产物是M

17、gCl2,还原产物是H2。2还原剂是Cu,氧化剂是HNO3,3 mol Cu与8 mol HNO3反应,8 mol HNO3并未全部作氧化剂,只有2 mol HNO3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故答案为C。思考如何来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5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分析(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2)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来判断:一般地,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具有氧化性;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低价态,具有还原性;元素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3)根据金属活动顺序:KCaNaM

18、gAlZnFeSnPb(H)CuHgAgPtAu从左到右,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的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练习已知(1)2FeCl32KI=2FeCl22KClI2;(2)2FeCl2Cl2=2FeCl3,据此可判断各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FeCl3Cl2I2 BCl2FeCl3I2CI2Cl2FeCl3 DCl2I2FeCl3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反应(1)中氧化性是:FeCl3I2,反应(2)中氧化性是:Cl2FeCl3,所以答案为B。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复习了物质的分类方法,胶体的概念,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以及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有关

19、概念等等。同学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而且更要会运用这些知识来指导今后的学习。一、物质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二、分散系及分类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1三种分散系的比较2胶体的性质: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区别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常用方法:丁达尔效应3Fe(OH)3胶体的制备: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加热至沸腾三、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和水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酒精、蔗糖、SO2、SO3、NH3、CO

20、2等2离子反应(1)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2)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气体和水(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改、删、查(4)离子方程式的意义(5)离子共存问题四、氧化还原反应1定义2特征3本质4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5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Ba2SO=BaSO4B铁与盐酸反应:Fe2H=Fe3H2C铜与硫酸锌反应:CuZn2=ZnCu2D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反应:Ba2SO=BaSO42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K、MnO、Cl、SO BNa、AlO、NO、COCK、NO、

21、SO、H DNa、SO、SO、Cl3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A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B是不是一种稳定的体系C会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D粒子有没有带电荷4铁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 Fe3O44H2,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AFe BH2OCFe3O4 DH2答案1A2BD3A4B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引导学生尝试用分类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化学反应、分散系进行分类,对化学反应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通过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离子共存的判断,加深学生对离子反应的含义的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从物质得氧失氧、化合价的升降、电子的得失的角度逐渐演变,让学生能深刻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