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5 ,大小:35.65KB ,
资源ID:1202892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0289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docx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C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2、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B、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C、是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 D、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3、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根本特性是( D )A. 运动 B. 物质可以认识 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D. 客观实在性4、物质不是指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形态,而是指各

2、种物质形态所具有的共性。这是( C ) A、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 ( B ) A、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C、古典力学、量子力学、相对论 D、电子学、高分子化学、分子生物学6、对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 C ) A、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事小事,迎刃而解 B、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帆风顺,事事如意 C、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终生受益 D、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省掉学习具体学科的艰辛7、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 ( D ) A、时间的

3、一维性 B、空间的三维性 C、时间的不可逆性 D、时间的一维性和有限性8、把握时间的真正意义在于 ()A、把握机遇,成就一生 B、懂得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和不可逆性C、时间和空间密不可分 D、懂得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9、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 ( C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是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 C.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 10、在意识的起源问题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C、意识是人的劳动的产物 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1、意识

4、能动作用实现的根本途径是 ( D ) A、正确认识客观规律 B、确定恰当的目的 C、制定可行的计划 D、进行社会实践1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13、引出全见性和远见性的重要思想方法的哲学观点是 ( C ) A、对立统一的观点 B、实践第一的观点 C、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D、扬弃的观点14、失败乃成功之母这一成语体现的哲学原理主要是 ( ) A、质量互变原理 B、矛盾的同一性原理C、否定之否定原理 D、必

5、然与偶然的关系原理15、学习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意义在于()A、懂得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 B、坚定必胜信念,随时同困难作斗争C、防止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D、不放弃任何一个哪怕是万分之一的机会16、必然性是() A、偶然性的表现形式 B、偶然性的必要补充 C、与偶然性完全对立 D、隐藏于偶然性背后的本质的联系17、假象() A、是人的错觉 B、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C、是不表现本质的 D、是不属于本质的18、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这是由于降水量过大所造成的,同时也与长江上游流域的森林砍伐过量,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淤积有关。从因果关系来看,这是 ( B ) A、一因多果 B、一果多因 C、同

6、因异果 D、多因多果22、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C)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8、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这段话告诉我们(D)A、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 B.要懂得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 C.要学会解决不同矛盾用不同的方法 D.要抓主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29、在从猿转变为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是 ( B )A、直立行走 B、生产劳动 C、群体生活 D、杂食习性30、科学证明,人脑是()A、思维的源泉 B、思维的产物 C、思维的器官 D、思维的对象

7、31、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哲学理论基础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32、科学的实践决策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是() A、多数人的意见 B、最亲密的人的意见 C、专家学者的意见 D、是否合乎目的性和合乎规律性33、一些地方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然而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这些挖甘草的人们() A、只看到事物的客观性,没有看到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B、只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 C、只看到眼前的直接联系,没有看到长远的间接联系 D、只看到

8、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34、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念的主要方法论意义是() A、透过现象看本质 B、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树立全见性和远见性的思想方法35、规律是指事物和现象之间() A、普遍的、永恒的联系 B、间接的、短暂的联系 C、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D、相对的、偶然的联系36、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规律是(D ) A、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37、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体现了() A、总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原理

9、B、质变形式非爆发式的原理 C、质变过程中的量的扩张的原理 D、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38、把握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是()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既要懂得坚持真理,又要懂得发展真理 D、要立足于内部因素求发展,又要重视外部因素的作用39、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必须分析主流和支流,看到取得的成绩是主流,只有这样才能不迷失方向,坚定信心。这在哲学上坚持了() A、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相统一的观点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观点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观点 D、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40、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教育

10、事业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反过来又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 A、原因和结果的相互区别 B、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依存 C、原因与结果的相互包含 D、原因与结果的相互作用41、假象是客观的,是本质的表现。这是一种 ( C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不可知论观点42、严格区分现实的可能与抽象(非现实)的可能十分重要。在生活中要注意防止的错误是 ( C ) A、把可能当不可能 B、把不可能当可能 C、把抽象可能当不可能 D、把不可操控的可能当可操控的可能43、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11、(A) A、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45、发展的实质是 ( D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C.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 ABC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 E、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 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AC)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世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D.世界的本质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6

12、. 哲学的物质范畴是(CD) A.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 B.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认识到某层次的物质形态 C.从具有无限多样的结构、特性的具体形态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D.各种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的普遍科学概念7.意识是(BD)A.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的属性和机能 C.神的启示 D.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10.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ABCD) A.必须通过实践 B.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C.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 D.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有机统一11 .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原理,要求我们做到(ABD) A.用整体性观点分析事物 B.研究部分不能忘记同整体的关系 C.不

13、承认各部分有分明的界限 D.局部服从整体 12. 下列各项属于矛盾同一性的有 (ABC)A.同志间的相互帮助 B.祸与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C.磁铁南极和北极的相互依存 D.两个事物的绝对同一 13. 掌握事物度的重要性在于(ABCD)A.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做到胸中有数 B.它可以克服过与不及的错误 C.它可以避免左或右的错误 D.掌握度才能更深刻准确地认识事物三、简答题1、马克思的物质观及其意义。2、如何理解意识的本质和意识的能动性以及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3、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4、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5、如何理解时空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14、6、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如何?7、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如何?四、论述题1、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2试用质量互变规律原理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把远大的革命目标与脚踏实地的工作结合起来的必要性。3试论矛盾同一性 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这一原理对于我们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大指导意义?4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何重要意义?5、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单项选择题1、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在于它具有 ( C ) A、普遍性 B、社会性 C、直接现实性 D、创

15、造性2、在实践的四个基本环节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初始环节是 ( C ) A、实践的组织、管理 B、实践目标(计划、方案等)的制定 C、实践决策 D、实践结果的检验、预测4、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C) A.认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5、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 D ) 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B、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 C、社会制度决定的 D、生产实践发展的需要决定的6、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A、不真实性 B、欺骗性 C、表面性 D、全局性7、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16、() A、是否与客观对象一致、相符 B、是否被多数人所接受 C、是否能付诸实践 D、能否满足人的需要10、2005年12月6日,南方都市报C26版文章就业,拿什么来拯救你?中指出:据日本的一项科学统计,人一生中所用的知识92%是通过社会实践学到的。( ACDE ) A、这证明拿破仑希尔关于普通知识与专门知识的划分是有道理的 B、大学生们应立即放弃学校学习生涯走向社会 C、应该想办法把学校学到的普通知识转化为社会实用的专门知识 D、在校大学生们应重视各门科学知识的学习,更应重视社会实践 E、围绕目标学习,形成自己的专门知识系统11、要实现由感性认识飞跃到正确的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BC

17、) A、在实践的基础上观察大量生动的现象,尽可能地占有丰富和真实的感性材料 B、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加工制作 C、深入实践,掌握大量的、丰富的、全面的感性材料 D、必须依赖伟大的理论家、学者 E、一定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12、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包括( AB ) A、对客体的属性、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B、对主体的规定性、需要和发展规律等的认识 C、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 D、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E、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18、标准?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4、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四、辨析题1、假象就是一种错觉。2、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3、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4、绝对真理就是绝对不变的真理。5、有用就是真理。6、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想统一的。7、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8、认识开始于经验。五、论述题1如何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运用这一原理批判唯理论、经验论和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2怎样理解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运用这一原理,说明为什么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

19、 单项选择1、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 (C)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C)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3、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义的根本标准是 ( D )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 B、是否承认人们的思想对社会历史发展有重要作用 C、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D、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4、构成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并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要素

20、是 ( B ) A、地理环境 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C、人口因素 D、政治和思想文化5、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B)A.产品的分配形式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6、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口状况是() A、人口多、密度大 B、人口少、增长慢 C、人口不增也不减 D、与物质生产相适应7、政体是指()A、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 B、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里C、统治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的组织和管理形式D、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作用8、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另一对是()A.

21、领导和群众之间的矛盾 B.先进和落后之间的矛盾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9、社会革命是 ( A ) A、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B、社会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 C、社会政治体制的根本变革 D、同一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10、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C ) 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D、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11、下列说法中,正确表述了人的本质的是( C ) A、人之初,性本善 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 C、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

22、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自由、平等、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12、人的自我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D ) A、人对社会财富占有的多少 B、人的才能的大小 C、人的文化水平的高低 D、人对社会贡献的多少13、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 ( C ) A、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地创造历史 B、不受必然性制约的自觉创造活动 C、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D、按照人们共同拟定的计划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14、社会形态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 C ) A、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完全一样 B、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客观的、有规律的运动过

23、程 D、社会形态的发展与主体的选择无关15、杰出人物的产生是(C) A.纯粹是必然的 B.纯粹是偶然的 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18、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C)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19、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 A科学技术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管理方式20、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 C )A.社会意识形态 B.政治法律思想C.国家政权 D.政体2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24、A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D. 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二、多项选择题 1. 构成社会发展动力系统因素的有(ABCDE) A.阶级斗争 B.科学和教育 C.社会革命和改革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7、社会进步的标准是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下列各项属于社会进步的标准的有() A、先进的社会意识代替腐朽的社会意识 B、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C、先进的生产关系代替落后的生产关系 D、进步的政治制度代替反动的政治制度 E、良好的道德风尚代替腐朽的道德风尚8、下列各项属于群众路线内容的有 ( ABCD )

25、 A、一切为了群众 B、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 D、到群众中去 E、满足群众的一切要求三、简答题1、 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2、 怎样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3、 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4、 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哲学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重大指导意义。5、简述社会进步的必然性。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四、 辨析题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2、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3、时势造英雄。4、一言兴邦,一言丧邦。5、任何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6、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的。7、社会存在决

26、定社会意识,因此,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思想理论水平也越高。五、论述题1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原理,说明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2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原理,说明当前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3运用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原理,说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4.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坚持这一原理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什么重要意义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单项选择:1、商品经济是() A、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B、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C、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形式 D、一

27、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经济形式2.商品是:( B )A.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 B.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C.一切物品; D.一切有用的物品;3.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C )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4.价值的本质是( A )A.一般人类劳动; B.抽象劳动; C.具体劳动; D.社会生产关系;5.一定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 A )A.使用价值构成; B.交换价值构成; C.价值构成; D.货币构成;6.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D )A.商品; B.货币; C.价格; D.使用价值;7.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D )A.两种劳动; B.两次劳动

28、; C.两个过程的劳动; D.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8.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C )A.劳动生产率决定的; 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9.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C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10、决定着商品生产者命运的矛盾是 ( A)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1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因此( A )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

29、价值; 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使用价值;C.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 D.产品中只要有劳动就一定有使用价值;12.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 D )A.必要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3、价值规律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是通过 (B )A、商品价格始终与价值相一致实现的 B、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C、商品价格经常高于价值实现的 D、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实现的1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C )A.不等价交换; B.劳动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货币所有者把货币投入生产领域;15.劳动力成为商品是( D )A.一切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B.私有制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C.商品经济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D.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16、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 C )A、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 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C、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D、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17.剩余价值来源于( C )A.不等价交换; B.工人工资的扣除; C.工人的剩余劳动; D.劳动力的价值;18、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依靠 ( D )A、延长工作日获得的 B、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C、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 D、增加工人的剩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