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你正在下载:

图论.docx

[预览]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196.96KB ,
资源ID:1201520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0152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图论.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图论.docx

1、图论图论模型的建立与转化安徽 徐静关键字:图论模型、建立、转化摘要本文主要写图论模型的建立与转化,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引言说明了图论建模在整个信息学竞赛中的地位,以及图论模型与其它数学模型的异同,并指出很有研究总结图论建模的思想、方法及技巧的必要。第二部分提出了图论模型建立中的两个要点:对原型中的要素进行适当的取舍和选择合适的理论体系,并分别举例加以详细分析,然后从中总结出了图论建模的总的原则:准确、清晰、简明。第三部分主要讨论了在图论模型的转化中,应用得较为广泛的两种方法:拆分转化和补集转化,并着重分析了前者。文中把前者分为三类:点边、点点、边边,其中详细分析了第二类。第四部分总结了全文,并

2、指出了进一步研究图论模型的必要性。目录一 一 引言 2二 二 图论模型的建立 2I. I.要素的取舍 2II. II. 选择合适的理论体系 4三 三 图论模型的转化 7I. I.拆分转化 7II. II. 补集转化 10四 四 结语 11正文一. 一. 引言信息学竞赛以解题为主,整个解题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数学建模,本文要讨论的就是数学建模的一个分支图论建模。图论建模是指对一些客观事物进行抽象、化简,并用图1来描述事物特征及内在联系的过程。建立图论模型的目的和建立其它的数学模型一样,都是为了简化问题,突出要点,以便更深入地研究问题的本质;它的求解目标可以是最优化问题,也可以是存在性或是构造

3、性问题;并且,和几何模型、运筹学模型一样,在建立图论模型的过程中,也需要用到集合、映射、函数等基本的数学概念和工具;但图论模型和其它模型在它们的研究方法上又有着很大的不同,例如我们可以运用典型的图论算法来对图论模型进行求解,或是根据图论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图论模型的性质,这些特殊的算法和理论都是其它模型所不具备的,而且在其它模型中,能用类似于图这种直观的结构来描述的也很少。我们学习图论,一般都是通过书籍,但书上介绍的往往只限于图论模型的基本要素、一些图论的相关理论和经典算法等,至于如何建立图论模型、如何运用这些理论和算法、如何研究图论问题,都只有靠自己来理解、来领会,并通过实践来验证这些理解,通过

4、摸索总结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建立图论模型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难以建立点、边、权关系,或是原型中的一些重要因素无法纳入现有模型,或是现有模型虽能表示原型,却无法求解等等。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就需要用到某些独特的思想、方法和技巧,本文要写的正是我在学习、实践中得出的这方面的一点认识。二. 二. 图论模型的建立在建立模型之前,我们首先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的调查,将原型理想化、简单化(对于竞赛题而言,这一步大部分已经由出题人完成了);然后对原型进行初步的分析,分清其中的各个要素及求解目标,理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下一步就是用恰当的模型来描述这些要素及联系。I. I.要素的取舍 在用图论模型

5、描述研究对象时,为了更突出与求解目标息息相关的要素,降低思考的复杂度,就不可避免地要舍去部分要素。下面我们就通过例1来分析一下。【例1】 【例1】 导线排布Line7:题目(文档附件:导线排布.doc)中蓝色的一段是问题描述的重点,其中涉及的要素有圆圈、N根导线、2N个端点、编号规则、导线的交叉等,求解目标是构造一种符合所给的导线交叉情况的导线排布方案。起先,我们对题目描述的导线排布并不熟悉,或许我们能够画出几个无解或是多解的例子,但竞赛时我们不可能花更多的时间在熟悉题目上了,这时只有尽快地把我们不熟悉的、难于思考的原型转化成我们熟知的、便于思考的模型。先来分析求解目标:所谓的构造导线排布方案

6、,也就是找出每根导线两个端点的编号;而编号要满足的条件就是导线交叉的情况。那么下一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编号与导线交叉之间的关系。记第i根导线两端点的标号为Ai和Bi(AiB1,A2B2,A1A2(根据编号规则),不同的是(a)满足A2B1,B1B2,(b)满足B1A2,而(c)满足B2B1。显然,这是一种偏序关系(有点不确切,它只满足反对称和传递性,但不是自反的),而我们的任务就是根据这种偏序关系求得全序关系,即拓扑排序。我们用图中的有向边来表示偏序关系,若有向边构成环,则问题无解。以上三种情况对应的有向图如图二所示,若两导线交叉,则如(a);若不交叉,则必是(b)、(c)其中之一,至于选择哪一

7、个,就要看它们中哪一个不会导致无解。若(b)无解,就表示图中除了B1A2这条边之外,还存在着一条A2B1的路径,可能的两种情况如图三(1)(2)中红色有向边所示:(1)表示有编号大于2的导线((1)中的导线3)与导线1交叉;(2)表示虽然它们都不与导线1交叉,但其中有选择图二(c)表示的。显然,如果情况(1)出现,那么选择(b)必然无解;但如果(1)不出现,那么(2)就可以改成图三(3)(即改用(b)表示导线1、3不交叉,而不是用(c)),这样就有解了。也就是说,如果导线i与导线j(ij)不交叉,那么是否有编号大于j的导线与导线i交叉决定了(b)是否无解。类似的,我们可以分析出:如果导线i和j

8、 (ij)不交叉,那么是否存在一个序列L1m (L1=i,Lm=j),使得导线Lk -1与导线Lk(11也可以),收益为0;经过上述转化之后,原问题的求解目标就对应于新模型上流量为M的最大收益流2。上面举的两个例子都是把一个点拆成两个点,但这与“拆点为边”是截然不同的。这里是为了把一个点具有的各种性质分离开,有几种性质需要分离,就要拆成几个点;而“拆点为边”是为了使点具有边的性质,所以总是固定地把一个点拆成两个,并在两个新点之间添边。3 3 边边:这是“拆分转化”的第3类:把一条边拆成若干条边。它和上面的第2类一样,也是用于因素分离。下面就只简单地举例分析一下。【例5】 【例5】 容量有上下界

9、的网络流:这是一个标准的网络流问题,许多书上都有该问题的解法和相关证明,所以这里就只简述一下把原图转化为一般的最大流模型的过程3:1 1加两个新顶点:附加源s和附加汇t,作为新的源和汇;2 2把原图上的弧(i,j)拆成三条新弧:(i,j)、(s,j)、(i,t),令Ci,j=Ci,j-Bi,j,Cs,j=Ci, t=Bi,j(Ci,j、Bi,j分别为原图上弧(i,j)的容量上、下界,Ci,j、Cs,j和Ci, t为新弧的容量上界);3 3在原来的源和汇之间添加两条容量为+的新弧:(s,t)和(t,s)。在以上三步中,第二步最为关键,它实现了把原图上的容量上界和下界分离开的目的(如图十四(a)所

10、示)。图十四(b)和(c)分别是转化前的原图和转化后的新图。更进一步地,如果点(或边)的性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着,我们也可以用类似于第2类或第3类的方式把它们拆成许多点(或边),以表示不同时刻不同性质的点。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这类“拆分转化”是如何应用到例6上的。【例6】 【例6】 家园Homeland(CTSC 99,下面只简述建模的过程,具体算法分析请见文档附件:homeland.doc):仔细分析了题意之后,不难想到建立网络流模型来解决这题:1 1以太空站为点;2 2以往返于太空站之间太空船为边;3 3以船的最大载客量为容量上界;求解目标就是在最短时间内把固定流量(人)从源(地球)送到汇

11、(月球)。但这里的时间不同于费用,而且边随着时间t的变化存在于不同的点对之间。因此按时间拆点就很有必要:把每个点都拆成t个点;把边按照时刻的不同分配在相应的新点对间。如此一来,原本动态变化着的模型就被转化成了静态不变的新模型了。从上面举的几个例子可以看出,要分离的性质不同,拆点(边)的方式也就随之不同,只有准确地分析出点(边)要表示的性质,才能转化得到合适的模型。通过对这三类点和边的“拆分转化”的分析和总结不难发现,它们的目的和应用范围各异,但方法都是一个“拆”字。在它们的应用上,我们完全不必拘泥于具体形式,只要是建模的需要、解题的需要,就可以按需“拆分”。只要“拆分”得当,上面的三类“拆分转

12、化”就可以应用得更广。除了“拆分转化”之外,“补集转化”也是一种不依赖于特定模型的转化方法。前面在例4的分析中,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把流量固定的最大收益流转化为最小费用流求解。这就要求对边权进行一定的修改:改所有表示“平地”的点对之间的弧(图十三中黑色的弧)的费用为1;改所有指向“岩石”或从这些点指出的弧(蓝色的弧)的费用为0。这样,原模型上每条流路径的收益就等于P+Q-2(该路径的长度)减去路径上的费用的差。如此也就实现了把最大收益转化为最小费用的目的。这种用某个特定值减去原权值的转化技巧,我们就称作权的“补集转化”。既然有权的“补集转化”,自然也有点和边的“补集转化”。点和边的“补集转化”

13、是指用全集(如图的点集、边集或是其它集合)减去某个特定的集合(如题目给定的集合或求解目标集合等)的转化技巧。下面我们就通过具体例子来分析一下。【例7】 【例7】 最大独立集问题及其等价问题:最大独立集的问题描述如下:给定无向图G(V,E),其中AV,且E(i,j)i,jA=,求A,使得A最大。它还有两个与之等价的问题:1 1最小覆盖问题:一般地,我们都把最大独立集转化为最小覆盖集,然后根据逻辑运算定律求解(见参考书籍6P57):令B=VA,则BV,且对于任意一条边(i,j)E,有iB或jB,所以B是图G(V,E)的最小覆盖集。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就用到了点的“补集转化”用点集V减去求解目标集合A,

14、以得到新的目标集合B。2 2最大完全子图问题:问题描述 给定无向图G(V,E),其中CV,对于任意两个点i,jC,且ij,有(i,j)E,求C,使得C最大。当我们已经知道并且能够证明这个问题是NP完全问题(见参考书籍3P658)时,只要能够把它转化为最大独立集问题求解,也就证明了后者是NP难度的,而这一步转化中就要用到边的“补集转化”:令全集U=(i,j)i,jV,E=UE,则在无向图G(V,E)中,有CV,且E(i,j) i,jC=,所以C也是图G的最大独立集。例如图十五G中,黑色的点构成了最大独立集,而白色的点就是最小覆盖集;图G的点集与G一样,而边集E则是E的补集,图中黑色的点构成了该图的最大完全子图的点集。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补集转化”往往都是等价转化,而且往往都会使求解目标产生一定的变化。无论是点、边还是权的“补集转化”,目的都是使模型向着更便于思考和求解的方向转化。除了上面分析的“拆分转化”和“补集转化”外,图论模型的转化方法和技巧还有很多,而且它们还可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