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5.04KB ,
资源ID:1197913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9791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毛概考试内容整理.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毛概考试内容整理.docx

1、毛概考试内容整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具体内容整理上课老师讲的五大专题:专题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答:产生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 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落足点.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进行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

2、宁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于1943年提出。1945年5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它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毛泽东思想正确地揭示了中国革命的一般规律,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任务、对象、力量、道路等一系列问题。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被确认为党的指导思想,标志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熟。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专题二.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第一要

3、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专题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基本路线。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专题四.社会主义本质论。答: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涵及如何理解这一内涵。内涵: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理解: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

4、出的特点。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也是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具有更高概括性的重要原因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邓小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共同富裕,是走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所必经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专题五.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答:1.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2.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3 我国对外放的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4

5、.对外开放是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上课老师名单:余燕飞丁英宏张冠军曹培强杨晓峰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所产生的理论成果?P4 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

6、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产生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首要的基本问题、精髓?形成条件这一理论是在和平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首要的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主要内容?形成条件:(1).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党成立80多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三个代表

7、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 (3).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党的现状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现实依据.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4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内容。社会历史条件:(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2)我国新时期新阶段性特征是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3)当代世界的发展时间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科学发展观

8、是我们党在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科学审视国际形势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来)主要内容: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1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实事求是(实质和核心),一切从实际出发(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标准和动力)2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记得要联系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1)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2)党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是我们党制定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思想

9、基础。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了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品格,是我们党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在新的历史阶段,(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把与时俱进纳入党的思想路线,必将为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的指导地位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必将极大地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使我们党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涵及如何理解这一内涵。

10、内涵: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理解: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也是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具有更高概括性的重要原因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邓小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共同富裕,是走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所必经阶段。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

11、生产力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及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联系与区别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表明了现阶段的社会性质)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表明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程度)联系与区别:联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继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它同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多种经济成分有某些相似之处。区别:()、社会性质不同()、所处阶段不同:前者属于马克思讲的第二个阶段,后者则是第一个阶段()、最根本的在于它们的经济基础不同,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国营经济虽然居领导

12、地位,但不占优势、对整个国民经济还没有起到主导作用。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基本路线。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3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哪些新要求。1)增加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3)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 4)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5)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

13、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第六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1.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2.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3 我国对外放的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4.对外开放是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第七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原因:从客观条件看:第一,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实行这一体制便于国家直接参与经济生活,壮大公有制经济,从而巩固政权;第二,在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的情况下,计划经济体制也能够比较顺利的运行。主观条件: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

14、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特点:(1)具有非常强的资源动员能力,它能够利用行政手段在较短的时期内集中有限的资源进行重点建设。(2)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和控制人、财、物资源,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主要的经济活动按计划规定进行,国家计划不仅调节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运行,而且覆盖社会主义企业和居民个人的微观经济活动弊端(重点掌握)(1)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2)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

15、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3)经济增长缺乏效率,高增长主要依靠高投入获得;技术创新速度缓慢,许多产品几十年不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商品短缺。2.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第一,经济关系市场化。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第二,企业行为自主化。所有企业都具有进行商品生产经营的全部权利,从而自觉地面向市场,自主地开展市场经营活动,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第三,宏观调控间接化

16、。政府部门通过各种经济杠杆宏观调控,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第四,经营管理法制化。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和科学的法制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个性: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企业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各类不同的企业都进入市场,国有经济在市场平等竞争中发挥主导作用。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运用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第三,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

17、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4、公有制经济的成分及其主体地位体现成分: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体现: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些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公有制企业职工收入是否都是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8、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职工持股、法人持股以及同各种非公有经济的合营等各种形式分成多样。因此,企业内部的分配形式也呈现多样化,企业职工收入来源和形式已经不仅仅是依靠按劳分配。但是,只要企业仍然是公有制或公有控股企业,按劳分配就应当仍然是企业内部职工收入的主要形式,职工收入的主要部分仍然来自按劳分配。6、当前和今后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两个坚持”,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2)“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

19、、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8、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核心)、社会救济(最低层次)、社会福利(最高层次)、优抚安置(特殊层次)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9、邓小

20、平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思想就是处理“先富”与“共富”关系的基本指导准则。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要求。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我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的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宪法的规定,各少数民族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享受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综合民族和地区为一体的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我国

21、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城市居民委员会制度和农村村民自治委员会制度。此外,还包括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等。3依法治国涵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4.社会主义人权。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组织扶贫开发,解决了几亿人

22、口的温饱问题。它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对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高度重视。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民主。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第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人民群众。 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及其地位)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

23、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3.现阶段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我国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共同理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铸就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4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1)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

24、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2)发展科学和教育,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要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紧迫性: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

25、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标的必然要求。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以及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内涵: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往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二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这四者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26、,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三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两者相互包含、相辅相成。作为社会建设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有继续为构建高水平的和谐社会长期奋斗。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第三,必须

27、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1台湾问题的实质。台湾问题是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不允许外国干涉。台湾问题是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直接产物,是我国历史遗留问题。2“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形成基本内容。提出:是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但最早在香港得以实现。邓小平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从实际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

28、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形成与发展:第一阶段;“一国两制”构想的初步形成: 以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和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为标志。 第二阶段:“一国两制”构想的成熟: 以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的谈话和1982年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的会谈为标志。第三阶段:“一国两制”构想的进一步发展和法制化阶段:以1984年邓小平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代表团的谈话为标志。1984年5月,在第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并获得大会通过。这样“一国两制”就成为一项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基本内容:(1)、一个中国。“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2)、两制并存。实行“

29、两种制度”长期不变(3)、高度自治。保证香港、澳门和台湾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建国初期外交方针、60年代我国外交战略、70年代外交战略建国初期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60年代我国外交战略:“两条线作战”即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到处侵略扩张、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的霸权主义政策。70年代外交战略:“一条线”的外交战略,即从东边起,日本、中国、欧洲、美国,加上同一条线上的第三世界各国,联合努力,共同对付苏联霸权主义2、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原因)(1)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2)和平、发展、开放、合作

30、、和谐、共赢是我们的主张、我们理念、我们的原则、我们的追求。(3)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4)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5)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6)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7)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3、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独立自主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之一。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第三,坚持

31、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4、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工人(领导阶级)、农民(人数最多,最基本)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2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3. 爱国统一战线在新时期的内容。新时期统一战线两个范围的联盟(1)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2)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