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职业化与企业文化职业化态度与企业文化(*公司员工培训班上的讲课稿)跨入21世纪,加入 WTO,特别是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后,“职业化”与“企业文化”两个名词频繁地出现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和各级党政领导、企业家、管理者的报告讲话中,充分反映了对“职业化”与“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今天就“职业化”、“企业文化”和怎样塑造自己的职业化态度,为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做贡献。谈一些个人的看法。第一部分职业化和职业化态度先在这里为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国有一家企业从德国引进的生产设备,安装完毕试车,产品却无论如何达不到应有的精度标准,惊诧不已的德方生产厂家派来了一位20多岁的技师,当他看到中国技
2、师蹲在设备侧旁拧紧设备底部的螺帽时,一下子变的怒不可遏,严厉批评违反了设备安装规范要求。中方已经60多岁德高望重的老技师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希望德国技师给演示一下,一身整齐工装的德国技师二话不说,像士兵般的仰卧在地上,将身体平移到设备底部,头部位于螺帽位置的下方,用专用扳手将螺帽不多不少板三圈半,在德国技师的示意下,中方人员才发现螺帽与设备底部都有相应的标志。德国人解释,只有平卧才能够保证螺帽与设备底部平行,用力均匀,而这个三圈半是经过严格的安装测试得出的标准结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螺丝的紧松适度,不会因为运行中的应力使设备部件产生难以察觉的轻微变形。 在整个安装调试中,类似的安装问题频频出现
3、,譬如,我们的技师安装一个齿轮,装不进去时,就抡起锤子把它敲进去,而德国技师是拿着砂纸、小锉刀,一点地修补加工,直到丝毫无差完全吻合为止,轻轻一推齿轮严密合在一起。经过德国技师的安装调试,设备神奇般的恢复了应有的效能,完全达到设计标准。最让人们感到惊讶的是,这位德国技师并没有显赫的学历,都没有大学文凭,他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他认为这一切是如此的平常,因为他一直都在接受这样的职业化训练,按照职业要求工作。中方那位60多岁德高望重的老技师与德方派来20多岁的年轻技师之间的差距,就在于职业化态度修养上的差距。暴露了我国在推进“职业化”上的不足和问题。在我国开始提出和推行“职业化”还
4、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职业化”的推进速度尤其在我们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更是十分迅速。在宁波无论是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最近这几年都对在职员工和新招聘员工提出了“职业化”的要求。作为我们“*”超市公司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强、做大,特别是要打造“百年*”,更需要我们全体员工尽快塑造“职业化”态度,以良好的“职业”形象,为顾客、客户提供最佳的服务。一、职业、职业化和职业化特性。(一)什么叫“职业”?所谓“职业”,是指由于社会分工而形成的,具有特定专业和专门职责、并以此所得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一份工作。简单地说就是:“以此为生,精于此道、不可替代”。教师、律师、医生、护士、驾驶员、工程师是
5、职业,我们商贸企业的经理、店长、会计、记账员、理货员等等也与教师、律师、医生一样也是一种职业,就职业来讲,他们之间是没有区别的。(二)什么是职业化?任何职业都是社会分工中的一个类别,每一种职业都必定有其自身必需具备的专业。因此,“职业化”可以理解为是职业素养的专业化,也就是指从事职业、胜任职业,并达到该职业的标准和要求。如果讲通俗一点,就是“干一行要爱一行;干什么要像什么。” (三)职业化有哪些特性?以我的理解其主要的特性有以下几条:1、有明确的职业标准。职业标准有职业人的共同标准与各职业特有的职业标准。职业人的共同标准,就是党和国家制定和倡导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
6、、奉献社会”。这一共同标准,作为职业人必须首先遵从做到。特有的职业标准,根据不同职业特有的要求,标准也各不相同。一般的职业标准包括:职业的基本概况(职业名称、定义、等级、工作环境条件、职业能力特征、培训和鉴定要求)、劳动者应具备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要求等等。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提供的资料截至到2004年6月,劳动保障部已颁布了325个国家职业标准,这些标准涉及20多个行业。也包括营业员、采购员、质量监督管理员等等。2、不同职业之间存在职业壁垒,相同职业有着职业阶梯。常言所说:“隔行似隔山”指的就是不同职业之间存在着职业壁垒,要想改换自己所从事的职业,除了有自身条件、目标追求
7、以外,还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包括钱财和时间),付出艰辛的努力,不然是很难达到目的的。相同的职业中有着十分严格的职业阶梯。如医生就有见习医师、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就以营业员为例,就有低、中、高级营业员直至服务大师(上海一百的营业员马桂宁就是服务大师)之分,等等。在职业阶梯的攀升中,也必需投入一定的财力,付出相应的精力和时间,做出艰苦的努力。3、要求每一个人必须正确选择职业,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把握自己的人生道路。在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必须根据自身条件、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正确选择自己的职业,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并且根据职业要求及时调整、充实和完善自己,把握自己的人生道路,在自己选择的职业
8、中做出前人从未做出的成绩,达到本职业的顶峰。如若试图用“万金油”去应付应付,那么碰壁而告终是必然的,不去改弦更张必将一事无成。二、职业化的基本要求职业化的核心就是职业素质,即:自身修养、高效工作、团队与协作。就其职业化的基本要求来讲,主要有以下六条:第一,要有生存的能力。一个从事某一职业的人,他不仅在这个企业能做、做好,也能在其他企业把事情做好。第二,要有成事的能力。不仅能够做事、做好事,重要的是要有相当的业绩。第三,要有负责的精神。对服务的企业、投资人、合作共事的员工、客户,包括对自己,都要有负责的精神。 第四,要有一定的胸怀和境界。一定的胸怀和境界是职业化的一项很重要的基本要求,是团队精神
9、与协作精神的基础。我们商贸零售行业其与其他行业相比,与外界交流的面更广,接触的人更繁杂,要为各种各样的顾客、客户服务好,要与社区、街道等各方面打交道,还要与经销商、供货商沟通,胸怀和境界就显得更为重要。 第五,能理性地对待工作。一个职业人没有权利因为自己情绪高低、个人好恶,来左右自己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准,他必须用理性的态度来对待本职工作。 第六,有法制观念。能依法办事,按企业的规章制度办事。三、作为在职员工为什么必须实现职业化?(一)是企业用人标准的要求。企业不是教学单位,不是慈善机构,任何一家企业都是把赢利作为他的唯一(或最终)目标。因此,任何一家企业按照工作岗位需要,招聘员工都是有严格要求
10、和标准(岗位说明书或职务说明书)的,十分注重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在岗位与职务设置上都是“一个罗卜一个坑”,一般都是要求到岗(职)就能上岗并能适应岗位工作,不会允许新进员工有太长的学习适应期。即便是不上规模的夫妻老婆店门口贴的“招聘启示”上,也有“熟练工优先”这一条。这对于一个就业(职)者来说似乎是残酷的,但这是客观现实,任何个人都无法改变。(二)是本人实现职业化的必需。作为一个职业人,不仅是在为谋生养家而工作,更是为自己的荣誉和理想而战斗,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慢慢升华为个人一生追求的事业。这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潮流,是大势所趋。在这时代潮流面前,对于每一个人只能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现在我们每一位
11、员工都在公司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对此有两个基本点必须明确:其一我们所从事的本职工作,实际上就是一种“职业”;其二,我们在公司上班的每一位员工都是“职业人”。在明确两个基本点的前提下,我们不妨作如下的分析。我们每一位员工现在的职业,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对于应聘来公司的员工,你必定是在众多企业招工广告中,经过慎重选择的,必定先是用自己的工作能力去衡量,“我对此职业,这项工作吃得消吗?”,再对企业的现状、发展趋向、前途命运、工资福利待遇进行比较,权衡左右才做出到*应聘的决定。有些是从国企买断工龄转过来的员工,我相信这些员工是进行过选择比较,肯定是对自己的工作技能、工作条块,以及现在从事的工作与其他企
12、业同样工作的工资福利待遇等等进行比较以后,还是选择了继续在*就职。既然如此,你作为一名“*”的在职员工,作为一个职业人,怎能不去顺应时代潮流,实现“职业化”呢?!(三)是实现人生目标自我价值的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无非有高低的差别而已。有人说“我有什么目标?也没有什么追求,就是混口饭吃吃,苦苦阿狗大。”这种说法,虽然有点自暴自弃,但有口饭吃,把孩子拉扯大,这也是目标呀!只不过低了一点而已。我以为,这样讲的人当中,有不少是心口不一的,口中这样说,内心何尝不在想他自己的目标,比如,钱能挣得多一点,生活能好一点。“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前者说的是人的追求,后者是自然规律,联在一起
13、就是说,“人往高处走”与“水向低处流”这一自然规律一样是必然的。每一人都渴求受到别人的尊敬,希望社会公众对自己能有一个完美的评价,这就是希望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而实现自我价值的载体就是自己的职业,如果一个人没有职业,连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何来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实现人生目标、自我价值的基础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地工作,在自己的职业中做出突出(至少是应有的)贡献,而要把本职工作做好,能在自己的职业上做出突出贡献,就必须实现职业化,提高自己的职业修养。四、塑造职业化态度的主要内容上面已经讲到,“职业化”是职业素养的专业化,是指从事职业、胜任职业,并达到该职业的标准和要求。简单地说,就是做工作的“
14、本事”。光有“本事”还不行,还要有对待工作的态度,这就是“职业化态度”。作为职业员工要具备“职业化态度”必须进行自我修养,必备的自我修养主要应包括以下六方面内容:(一),确立正确的职业观念。1、充分认识自己从事职业的职业价值。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在社会上的地位、性质、作用以及服务对象、服务手段要有充分的认识。这是职业化的基础。2、树立职业情感。“情感”亦称“感情”,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所谓职业情感,就是指人们在处理自己和职业的关系及评价职业行为过程中形成的荣辱好恶等情绪和态度。主要包括对所从事职业荣誉情感、责任感,对服务对象的“亲如一家”情感,热爱本职工作,敬业乐业等。3、有坚强的职业意
15、志。“意志”是指人确定目的并用选择手段以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所谓职业意志就是指人们在履行职业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力量和坚持精神。有没有这种坚毅果敢的职业意志,是衡量从业人员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二),确立完美的职业意识1、确立职业信念所谓“信念”是指对未来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也是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应遵循的原则和信仰。信念通常跟情感和意志融合在一起,表现为人的生活立场,支配着人的行动。所谓职业信念,是指人们对所从事职业应具备的职业观念、职业准则和职业理想发自内心的真诚而强烈的责任感。从业人员一旦牢固地确定了职业信念,就能自觉地坚定不移地
16、履行自己的职业义务,并能据此来鉴别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确立职业信念,是每个从业者职业化的中心环节。2、树立服务群众观念。服务群众是职业化的要求,在社会上,每个职业人都是群众中的一员,既是为别人服务的主体,又是别人服务的对象。每个人都有权享受他人职业服务,同时又承担着为他人做出职业服务的义务。因此,服务群众是对所有职业人的要求。3、要坚持“顾客至上,公平交易”和“诚信,公平,情义,服务”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商贸行业的工作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便利店更是以“首先出售的是时间和服务,其次才是商品”经营理念,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的业态,因此,顾客的需要在工作中居于主导地位,我们的工作是开始于顾客
17、的要求,结束于顾客的满意。只有始终“围着顾客转”,为顾客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我们才能与顾客达到互惠互利的完美结合。(三),保持良好的职业心理人的角色是随着时间、地点在不断地变化的。相对于“职业人”的是“自然人”,“职业人”与“自然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所谓“自然人”是指人之父(母),父(母)的子(女),其行为只受公民道德规范的制约,在家中个人的喜怒哀乐、荣辱好恶可以毫无顾忌的流露和表达,可以尽情倾诉心中的郁闷,可以在家人面前撒娇,等等,因此,人们把家称为生活中的“温馨港湾”。而“职业人”就与“自然人”不同了,作为“职业人”就应当有良好的职业心理,个人的行为必然受到职业道德的制约,由就职
18、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规章制度来规范,个人的喜怒哀乐、荣辱好恶等情感上的流露与表现,应以所从事职业荣誉感、责任性和服务对象的“亲如一家”感情作为唯一标准,来决定取舍,理性地对待本职工作。(四),具备必需的职业知识。职业知识是因职业和岗位不同而各不相同。作为商贸零售企业的员工,以下的职业知识是必须具备的:1、经销商品的商品使用、保管、养护知识;2、消费者购买心理与接待方法;3、商品经销分析与库存商品的合理摆布;4、营销手段、促销方法;5、商品陈列原则和方法;6、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等等。作为处在门店店长等管理岗位上的员工,还应具备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 (五),具有精湛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与职业知识
19、一样,因职业和岗位不同而各不相同。作为商贸零售企业的员工,以下的技能是必须具备的:1、电脑与POP的操作技能;2、收货、验货,进仓保管、上架陈列技能;3、真、假钞的鉴别技能;4、接待好不同心态、不同购买行为顾客的技能;5、有与顾客很强的亲和力与沟通能力;等等。作为职业技能要达到精湛的地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就拿鉴别真、假钞的技能来说,不仅速度要快,鉴别要准,而且不能让顾客感觉到你对顾客的钞票有不信任感,引起顾客的反感。(六),养成创新的职业思维。作为一个职业人必须以客户(顾客)为中心。衡量一个职业人“职业化”程度的高低,是否尽职尽责的唯一标准,就是让客户(顾客)满意。因此职业人的职业思维只能定
20、向为一条,即:把让客户(顾客)满意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时时刻刻思考自己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等等是否符合自己的“职业”行为,千方百计把本职工作做好。在职业思维中,一定要以“创新”作为永恒的课题,创新意识是职业人必须具备品质,以“创新”作为职业思维的前提,让顾客、客户对你的服务出于他的意想之外,有一种惊喜感。第二部分企业文化与*文化宪章一、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被全体员工所认同并自觉遵守的,具有本企业特点的使命、宗旨、意景、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观念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和对外形象体现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
21、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二、企业界为什么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一)是由“企业文化”特有品质和独特作用所决定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理论提出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事情。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令世人刮目相看。其中当然少不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大力扶持,但是同样受到帮助的其他国家并没有出现日本这样的经济奇迹。于是一些管理学家对日本企业的管理进行了研究,发现日本的企业管理重视做人的工作,重视“价值观”问题。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这样的管理方法背后却存在着一个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样,把原本是单纯的管理方法研究,转而为对企业支撑力的探讨。于是,“企业文化”就被明确地提出来了,
22、一经提出就受到世界管理界的重视,并一发而不可收。“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的支撑力,理所当然地为企业家的青睐和重视。有一位哲人说:“在当今时代,如果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那么没有文化的企业就是没有希望的企业。”美国财富杂志曾指出,“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没有卓越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哲学信仰,再高明的管理战略也无法成功。”(二)我国企业面临的新形势所决定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加入WTO已经多年情况下,所有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挑战。这种新形势、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人们的思想观念在更新。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技术、新工具的广泛应用,如“因特网”“IT
23、系统”等的普及和应用,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要求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规则也必需随之而变化。2、现代企业员工的素质在提高,实际工作中的智力因素作用越来越大。在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脑力劳动者人数相对增长,即使是一般的员工他的智力因素的比例也在大幅提高,因此,企业管理者不能再把员工视作为是“机器人”,必须要给员工以感情尊重和理智尊重。3、人的需求层次在攀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就业机会在增多,个人经济收入渠道增多,人们的需求层次在步步攀升。企业必须适应这一新情况新变化,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适合现代人的管理制度和办法。4、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激烈的手段日益高明,技
24、术含量越来越大。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竞争手段和方式越来越向高层次发展,技术含量越来越大。企业要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稳操胜券,除了要想方设法降低成本、提高劳动效率之外,更重要的是,企业必须向社会做出符合人们需要的承诺,把企业自己的价值观(如创新、服务、信誉等等)公布于众,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而承诺的践行、价值观的实现、良好企业形象的塑造,都需要企业的每一位员工有高度统一的思想认识,完全一致的规范行为,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能动作用,这就必须依赖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5、企业规模扩大,跨地区就业人员增加。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跨地区、跨行业甚至跨国界的经营,成千上
25、万的人在为企业服务,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生活爱好的人。共同处在一个企业集团中工作,就需要用“企业文化”去统一思想、统一观念、统一行为。企业要面对新形势,迎接新的挑战,并在竞争中稳操胜券,就必须建设好自己优秀的“企业文化”。三、“企业文化”的结构“企业文化”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即基础部分(核心层次),主体部分(基本层次)、外在部分(表面层次)。(一)基础部分(核心层次)企业文化的基础,是由企业文化中的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企业精神等企业的意识活动组成。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文化的源泉,是全部结构中的稳定因素。就像大树根须吸收水分和土壤一样,以决定树的生长。一旦扎下了
26、根,树就会慢慢成长,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企业文化结构的基础部分是企业文化的决定因素,有什么样的结构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构主体和结构的外在部分。(二)主体部分(基本层次)企业文化的主体,包括企业的组织、制度、环境、经营方式、管理制度和行为准则等。这是企业文化的主体结构,是企业文化的主要承担者,受“核心层”的影响,而又影响于表面层次。就像大树粗壮挺拔的树干和深刻的年轮体现树的生命一样,结构的主体部分以它们特有的形态,来体现企业文化核心结构的内容和要求,并以此形成企业文化的个性特征,形成企业的重要特色。(三)外在部分(表面层次)企业文化的外在部分,是企业的标识、企业的信誉、企业的行为、企业的形象等
27、。这是企业文化结构最表层的部分,是人们可以直观感受到的,从直观上把握不同企业文化的依据。就好比种什么树开什么花、结什么果一样,结构的外化部分以其外在的表层形式体现核心层和基本层的水平、规模和特色。我们通过企业文化的外层结构就能了解到该企业特有的哲学、价值观念、精神风貌和道德规范,就能想象到该企业的精髓如果把企业文化的结构比作一颗大树,那么大树的根是基础部分,大树的躯干是主体部分,大树的繁枝是外在部分。企业文化的结构三大部分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企业文化的完整体系。其中基础部分是最根本的,它决定着其它两个部分。四、“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通常包涵四个方面:企业的精神文
28、化、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和企业的物质文化。(一)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的精神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的核心。它是企业优良传统的结晶,是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由企业的传统、经历、文化和企业领导人的管理哲学共同孕育的,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独特的、鲜明的经营思想和个性风格,反映着企业的信念和追求,也是企业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具有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企业最宝贵的经营优势和精神财富。一般包括: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 (二)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是由企业的法律形态
29、、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桥梁,把企业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企业的制度文化一般包括企业法规、企业的和经营观念、方针和经营管理规章制度。企业的法律形态体现了社会大文化对企业的制约和影响,反映了企业制度文化的共性。企业的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则体现了企业各自的经营管理特色,反映了企业制度文化的个性。她具有企业价值观导向的功能,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保障,是调节企业内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组织企业生产经营、规范企业行为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企业的基本存在和功能发挥的实际根据。(三)企业行为文化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工作、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
30、文化。它是以人的行为为形态的动态企业文化。它包括企业目标、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行为文化,从人员结构上划分,企业行为中又包括企业家的行为,企业模范人物的行为,企业员工的行为等。企业的经营决策方式和决策行为主要来自企业家,企业家是企业经营的主角。在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中,最受人敬重的是那些集中体现了企业价值观的企业模范人物。这些模范人物使企业的价值观“人格化”,他们是企业员工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行为常常被企业员工作为仿效的行为规范。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员工的群体行为决定企业整体的
31、精神风貌和企业文明的程度。(四)企业物质文化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其显著的特点是以物质为载体,物质文化是它的外部表现形式。企业物质文化,就商贸零售企业而言,由企业销售的商品质量,销售全过程的服务质量,以及为顾客提供服务的设备、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它是一种以物质为形态的表层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显现和外化结晶。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通过她来充分体现的。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销售的商品质量,销售全过程的服务质量和营业环境。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是维系我们便利店生存发展的全部之所在,营造优美的营业环境,为顾客提供一个舒适、优美、安全的购物环境,给顾客一种爽心悦目的感受,才能
32、引发顾客的购物欲望,这三个方面,是体现顾客至上的价值观。五、浙江*商厦集团公司*文化宪章解释*文化宪章是以*董事长的致辞作为开篇。致辞中说:无论你乘坐在公交车上,还是走在大路上,你都能听到这样的对话:“你到哪里去?”“我去*。”听到这样的对话,作为*人应当引以为傲!因为,*经过十二年艰苦的跋涉,已经成为余姚人心中的商场!在具有七千年悠久文化的这块土地上,已经树起了商业航母的旗帜。忆往昔,雄关漫道真如铁。看今朝,风卷云翻竞争激。综观国内外成功企业,都有着相同的秘诀,这就是具有自己优秀而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长期形成,并倡导的一种价值观,它是企业的精神的灵魂。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产生某种文化氛围,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每一个人价值的完美体现,*文化要在“我的*我的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