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6.17KB ,
资源ID:1195889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9588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民族社会学.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民族社会学.docx

1、民族社会学第一章 导言 学习民族社会学的意义1. 西方族群社会学的主要内容与特点是什么?1.关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族群关系演变的宏观理论。2.对于族群分层及其演变的宏观分析。3.对于人们的族群认同及其演变的微观分析。4.关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族群关系的专题或个案的实证研究。2. 族群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 族群及族群观念形成与发展的理论。(3) 多族群社会的族群关系发展目标。(4) 族群集团的结构性差异分析。(5) 衡量族群关系的主要变量。(6) 族群关系专题研究。(7) 现代化进程中族群关系的演变。(8)政府的族群政策对族群关系的影响。3. 我国社会学

2、最需要开展、也比较容易积累基础资料、最容易做出成果的研究工作的六个方面是哪些?语言使用 人口迁移 居住格局 族际通婚 族群意识 影响族群关系的因素分析第二章 关于“民族”和“族群”的定义1. 孙中山五族共和的五族是那五个民族?汉、满、蒙、回、藏2. 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是什么?“民族首先是一个共同体,是由人们组成的确定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不是种族的,也不是部落的,总之,民族不是种族的共同体。民族 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1913)。这些特征只要缺少一个,民族就不成其民族。”3.斯大林

3、的“民族”定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什么?v 1、宁骚说(P17):保留对中国56个“民族”的称呼,将“中华民族”改称为“中华国族”v 2、一般观点:v (1)民族(主义)nation(nationalism); (2)国内各民族意义上的“民族”改称为“族群”ethnic group,“少数民族”改称为“少数族群”ethnic minorities;(3)56个民族,改称为“56个族群”,将各族群称为汉人、蒙古人、藏人等;(4)取消“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提法;(5)取消“民族问题”、“民族关系”“民族矛盾”、“民族冲突”等提法,而改称为“族群问题”、“族群关系”等 斯大林的“民族”定义

4、和民族产生的历史阶段的观点,由此而来的逻辑理论,既然中国处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阶段,汉族就必须定义为民族,因此也必须把同时居住于中国境内的其他族群也定义为民族。(不确定)第三章 族群意识1.族群意识的概念?(不确定)族群成员之间建立相互认同,确认自身身份及划分族群“边界”的重要因素,它随着内部、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同时维系着族群的制度。2.族群意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在现实生活里,每个人会很自然地以自己为主体和中心而形成并确立自身与他人之间不同层次的相互关系,有亲有疏,有远有近,而且这种相互关系的格局会在彼此交往的不断重复过程中逐步稳定甚至固化下来。个人自身与周围不同层次人员之间的交往活动,相

5、互交织,形成一个以个人为中心的“关系网络”。如果把这个思路的主体从个人延伸到群体,我们就可以观察和讨论群体意识,分析一个“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依其相互关系的远近、和“群体”自身定义所覆盖范围的不同,而形成的或远或近的许多层次关系。家庭、家族、地方小社区、族群、民族等,都可以被视为不同层次(反映远近不同、规模不同)的群体或群组。“族群”是这些群组层次中间的一个层次。人们对于自身所属“族群”的认同和对于其他族群的认异,就是族群意识的核心内容。3.族群意识是如何产生的?1. 族群之间交流的客观需求 费孝通:“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可以有深浅强弱的不同。为了要加强团结,一个民族总是

6、要设法巩固其共同心理。 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上的特点,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这民族的标志”。 在一定的社会场景下,一个族群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需要加强本族群的团结和凝聚力。有了客观的需求,族群的领导人和知识分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加强本族成员的族群意识。(+)所以说:对于一个群体而言,只有当它与其他群体相互接触并在接触过程中鲜明地感觉到彼此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和利益冲突时,才会去强化“本群体”的意识,不管当时人们是否用自己的语言给它什么称谓(如中国古代文献中出现的“人”、“族”、“群”、“部”等等),族群意识即是在需要明确区分开“本群体”与“他群体

7、”这样的客观要求下而产生的。2. 外在因素对族群意识的影响 外在的因素有时也会促进族群意识的强化或淡化。如历史上元朝把臣民分为4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这种等级划分和不同的待遇,在客观上强化了汉人的族群意识,同时契丹人、女真人又因同被划入“汉人”而加速与汉族相融合。又如满清入关以后,清朝统治集团极力强调满人才是汉人传统儒家文化和“中原王统”的捍卫者和继承者,努力淡化满族与汉族在文化传统上存在的差异,努力促进汉族对于满族的文化认同,以平息汉人士绅与民众对满清统治集团的不满和反抗。 注意:上一条主要是从不同族群交往的层面看问题,即不同族群的交往,将特定族群所具有的一些特质彰显出来了,所以可

8、以看成是内部性的。而本条则是关于外在因素对某一特定族群的定位或政策对待等,对族群意识所赞成的影响。3. 对待其他族群的态度 具有比较强烈的族群意识的族群,在如何对待其他民族方面往往有着鲜明的态度。希特勒曾努力强化日尔曼民族的民族意识,手段之一是歧视和迫害犹太人。 在种族偏见和歧视的背后,有几种动机在起作用:(1)种族、文化优越感,自认为在生理上就是“优等种族”,而其他民族则是“劣等民族”。(2)希望保持本族群对资源的垄断,使“社会分层”变成“族群分层”。4. 族群间的差异程度与族群意识 在区分族群时所依据的主要差别包括:(1)体质差异(包括外貌、肤色、毛发、体形等,体质差异是与血缘关系的远近密

9、切关联的),(2)文化差异(最突出的是语言差异,其次是宗教差异,还有价值观念差异、生活习俗差异等等),(3)经济差异(传统经济活动类型、经济活动中不同的角色、分配方式中的本质性差异等),(4)居住地差异(不同的地域,或者同一个地区中不同的自然或人文生态区域、居住流动性等等)。(+)因为中国绝大多数族群之间在体质外表上没有明显差别,各个族群之间又有着几千年的文化交流、经济交流、人员交流的历史以及一定程度的族际通婚,因此中国各族群之间相互区别的意识与其他多民族国家的情况相比较相对来说是较为淡漠的。汉族作为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族群复合体”,族群意识是更为淡漠的,其余那些能够讲汉语并与汉族生

10、活习俗差别不大的少数族群成员,族群意识也较为淡漠。 总之,一个族群与周围其他族群具有差别的方面越多,差别程度越大,它所具有的独立的族群意识也就越强;反之,差别越少越不明显,自身的族群意识就越淡漠,越容易与周围的族群产生认同.4.中国开展民族识别的原因是什么?A.新型国家建构的原因;B.向苏联学习的户籍管理制度和贯彻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原因5.中国民族识别的四特点是什么?A.以共同文化特征(主要是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心理)为基本识别标准;B.行政区划和管辖边界等政治层面非重点;C.体质差别非重点;D.重视当地群众愿望。6.中国民族识别标准统一化带来的问题是什么?6亿多人口的汉族和十几个人口还不到万人

11、的小“民族”。第四章 理解中国族群关系的理论框架1、“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地理单元:东亚大陆“四周有自然屏障,内部有结构完整的体系, 这一片地理上自成单元的土地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而民族格局似乎总是反映着地理的生态结构”。(2)族群溯源:提出了中华民族各族群起源的多元论和本土说。从各族群起源的多元性来说明我国几千年来延续至今的族群“多元”现象有它的历史渊源,也说明今后我国族群结构中“多元”现象的历史长期性。(3)考古发现:表明自新石器文化时代即开始了中国各地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渗透,“从多元之上增加了一体的格局”。(4)核心族群: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代,“是汉族前身

12、华夏这个民族集团从多元形成一体的历史过程。汉作为一个族名是汉代和其后中原的人和四围外族人接触中产生的,当时中原原有的居民在外来的人看来是一种族类而以同一名称来相呼,说明了这时候汉人已经事实上形成了一个民族实体”。“汉族的形成,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产生了一个凝聚的核心”。(5)演变分期:中华民族各族群统一成为一个政治实体的过程,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中原农业区和北方草原游牧区分别形成了两个并立的统一体,第二个时期是这两大区域统一体的汇合。万里长城一度是两个区域之间的分界,在两者之间始终存在着政治、经济、文化、人口诸方面的密切往来。由清朝最后实现了完全的统一。(6)族群融合: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

13、是一部族群融合的历史。北方、南方各族群不断向汉族输入新的血液,部分汉族人口也融入了边疆各族群,汉族之外的其他族群之间也存在相互融合的现象。2、“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这一形成过程)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接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费孝通先生总结了六个特点:(1)这个多元一体格局有一个凝聚的核心,就是华夏族团和后来的汉族,汉人在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了一个点线结合、东密西疏的网络,这个网络正是多元一体格局的骨架”;(2)相当部分的少数民族从事畜牧业,汉族以农业

14、为主,形成内容不同但相互补充的经济类型;(3)“汉语已逐渐成为共同的通用语言”;(4)汉族的农业经济是形成汉族凝聚力的主要来源;(5)各民族之间在人口规模上大小悬殊;(6)中华民族成为“一体”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 程,先有各地区的“初级的统一体”,又形成北牧、南农两大统一体,最后以汉族为核心汇成一个“大一统”的格局。最后“这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在共同抵抗西方列强的压力下形成了一个休戚与共的自觉的民族实体”。3、费老所说的多元一体能简单地归纳为“政治一体”吗?4、政治一体的内涵应该包含哪几方面?你是否同意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之“一体”,归结为“政治一体”,理由何在?5、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历史发展的

15、三个阶段是什么?1. 第一个历史阶段:形成时期2. 第二个历史阶段:危机时期(鸦片战争至1949年)3. 第三个历史阶段:重建时期(1949年以来)第五章 族群关系的社会目标(I)1. 中原王朝处理与四周番邦之间关系的主要策略是什么?教化;和亲;互市(恩赐)2. 区域自治和国家联盟的异同是什么? 区域自治是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的“民族区域自治”。 而国家联盟是平等国家之间的联盟。(+)区域自治或者国家联盟 1914年列宁曾经反对过联邦制,“马克思主义者是坚决反对联邦制和分权制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资本主义为了自身的发展要求有一个尽可能大尽可能集中的国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觉悟的无产阶级将始终

16、坚持建立更大的国家。它总是反对中世纪的部落制度,总是欢迎各个大地域在经济上尽可能达到紧密的团结,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地域上,无产阶级才能广泛地展开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1917年修改党章时,列宁指出“国内各民族都有自决权。国内各民族都有自由分离和建立自己的国家的权利。俄罗斯人民的共和国不应当用暴力,而应当完全通过自愿的协议,来吸引其他民族建立一个共同的国家”。 1920年列宁根据俄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修订了对于联邦制的观点,指出“联邦制是各民族劳动者走向完全统一的过渡形式。 联邦制已经在实践上显示出它是适当的。既然承认联邦制是走向完全统一的过渡形式,那就必须力求达到愈来愈紧密的联邦制同盟”。

17、3. 怎样理解斯大林的民族语言发展三阶段说?第一,承认语言的多样性现实,并且允许、甚至由于基于各民族平等的前提鼓励丰富各民族语言的发展;第二,最终统一语言的追求。而吸收各世族精华而创造的统一的语言设想之提出,并不能完全看成是斯大林在撒谎(一方面实质推行俄语化,另一方面又在用美好的愿景欺骗其他非俄罗斯民族),因为苏维埃联盟的设想,是世界性的,另外,民族平等、民族自决是俄国革命的原则并为苏维埃联盟的宪法所确定。4.“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的区别是什么? “同化”指的是一个民族的成员集体(或个体)完全接受了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 “融合”则一般指两个或多个民族、族群之间的相互融合,而且这种融合并不

18、以其中一个民族或族群的文化模式为“模本”或“范本”。4. 什么是形式上的平等和事实上的不平等?1、对少数族群来说:形式上的平等是指具有政治权利、法律上的平等,但在教育、职业、收入等方面,仍处于事实上的不平等。2、对于大族群的来说:列宁在1922年口授的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一文中明确表明,先进民族的无产阶级“不仅在于遵守形式上的民族平等,而且在于压迫民族即大民族要以对待自己的不平等来抵偿生活中实际形成的不平等”。注意,要正确理解这里将大族群指称为“压迫民族”的提法中所包含的历史与现实的差异,以及苏联和中国的差异。不能简单地认为“大族群”就是“压迫族群”。再有注意区别列宁这种观点,与毛泽东所提

19、出的“反对大汉族”的观点的联系与区别。6.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包括当地人民政府、人民代表大会等机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2)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上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生效。经过上报批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拥有对国家有关法律的变通执行权利。(3)民族自治地方拥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和自主发展民族教育和民族文化的权利。

20、可以决定本地区的教育规划、学校设置与学制、教学用语、招生办法等。(4)民族自治地方拥有培养干部的权利,可以采取各种措施从当地少数民族中培养各级干部、科学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并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5)拥有发展本地区经济、开展贸易活动、管理财政的权利,并且在对外贸易的一些方面享受国家的优待政策,在财政上得到中央财政的定期补助,在税收上享受一定的优惠待遇。(+)问题:列宁为什么提出“民族自决权理论”?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1.共产主义学说之基本理由(消灭阶级、剥削,民族、国家消亡说); 2.革命的策略性考虑。 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1.从列宁所发展的共产主

21、义理念看,民族自决是各国无产阶级摆脱世界帝国主义的有力手段甚至必经的阶段,所以在国家还未消亡前,可以说是绝对的。 2.但从根本上说是相对的:(1)从民族、国家消亡说来看;(2)从苏维埃联共的非民族性区分来看;(3)从革命的策略性来看,强调相对性。第六章 族群关系的社会目标(2)1. 美国族群关系大约经过了哪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盎格鲁萨克森化”(Anglo-conformity),它的文化导向明确以强化盎格鲁萨克森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中心;“A + B + C + = A”第二阶段:“熔炉(主义或政策)”(“Melting-pot”),主张族群之间彻底相互融合;“A + B + C + = E”第

22、三阶段:“文化多元主义”(Cultural Pluralism),主张承认并容忍“亚文化群体”的存在。“A + B + C + = EA + EB + EC + ”2.“内部殖民主义理论”有哪两种分析视角? 1以族群为单元的“内部殖民主义”。 “民权运动”之后美国种族主义最重要的形式是“制度性种族主义”,在制度的形式上标榜族群平等,但是由于一些少数族群在历史上处于不利地位而在竞争中其结果仍然处于劣势。“制度性种族主义是一种称为国内殖民主义的经济剥削形式的结果。 按照支持国内殖民主义观点的人的看法,非裔美国人实际上仍是一个被殖民的民族,处于从属地位,制度性种族主义的持续存在就反映了这一点”。2以

23、族群-地区的复合体为研究单元的“内部殖民主义” 赫克托(Michael Hechter)1975年出版内部殖民主义(Internal Colonialism)提出两种模式。(1)“扩散模式”(Diffusion model)“扩散模式”,整个的发展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两个地区之间基本没有联系,在经济活动上各自有自己的传统,各自有自己的传统市场,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有很大差距,各自的社会结构和分层有自己的特点。第二阶段:是在工业化过程中相互之间的联系逐渐增加,核心地区的行政机构、经济商业机构、各类社会组织机构、文化形式、消费方式逐渐向边缘地区扩散,原有的地区经济差距在缩小,边缘地

24、区开始步入工业化的进程,扩散的过程也就是先进族群控制的核心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逐渐渗透到周围的地区的过程。第三阶段:边远地区的工业化和经济得到了充分发展,各个地区的财富均匀分布,在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方面的差异已经消失,残存的文化差异也随着失去了其社会意义,建立起全国性的政党,各族群、各地区都平等地有代表参与,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完成了整合。通过以上三个发展阶段,其结果是两地区和两族群之间的差异逐渐消失。(2)“内部殖民主义”模式 (Internal colonialism) 是指中央政权采取一种与殖民主义相似的统治形式。欧美国家的殖民主义政策,原来是施诸海外殖民地的,但

25、是政府也完全可以把这种思路引入对境内一些边远地区的治理。由国内发达族群控制的中央政府,可以把这些少数族群居住的地区也当作“殖民地”对待,“核心地区”与“边远地区”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立法、司法、行政、经济等机构)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核心地区”对“边远地区”在政治上进行控制,在经济上进行掠夺。 据赫克托的理论,可以将欧洲资产阶级的压迫、剥削对象分为三个层次: 本族群的无产阶级群众;本国边缘地区的族群和少数民族;国外殖民地的土著民族。第七章 衡量与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族群关系1.衡量族群同化程度的自变量时,社会的变量包括哪些因素?(1)人口因素:包括族群人口的绝对规模、相对规模、相对自然增长率、地理分布

26、、城乡分布格局等等;(2)价值观的差异程度:对这些差异存在的范围需要进行界定,并分析这些差异对于形成“失意感”的影响;(3)文化差异:语言、宗教、生活习俗等等;(4)关于族群关系的意识形态性质方面的差异:在对于族群、族群差别的认识方面是否存在平均主义、人道主义观念,是否具有多元化的传统以及对于族群同化看法;(5)族群间权力分配状况及影响因素:竞争性权力、政治性权力、破坏性力量在各族群之间的分布,以及各族群对于本族力量资源的动员能力;(6)少数族群进入社会酬赏制度的能力:这里有平等进入和不平等进入两类;(7)社会的政治性质:可用“民主-专政”的尺度衡量。2.在对族群关系进行实际调查时可操作的变量

27、指标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1语言使用。我们可以通过问卷户访在调查各个族群相互学习语言的情况:(1)是否学习当地其他族群的语言与文字;(2)如果学习,学习其他族群语言与文字的主要学习途径(正规学校、政府办的学习班、与他族居民日常接触、族际通婚的配偶);(3)掌握其他族群语言的熟练程度和文字的熟练程度;(4)本族语言和他族语言的使用场合(家庭内部、工作单位、公共场合等);(5)对待自己子女学习其他族群语言文字的态度(是愿意自己子女熟练掌握双语还是只掌握本族语言,是否愿意送自己孩子去汉语授课学校读书,以及这样做的原因等等);(6)询问居民如何看待政府的语言政策和当地学校的具体设置(有无少数民族学校、有

28、无汉语授课学校)对于当地居民相互学习语言的影响与限制;(7)各代人间在其他族群语言的学习和掌控能力方面的差异和变化。 2.宗教与生活习俗的差异 不同的宗教对待“异教”的排斥程度可能不完全相同,所以需要在问卷中询问:(1)被访者的“宗教信仰”(具体的宗教派别);(2)他们信仰的虔诚程度(如参加宗教活动和做礼拜的频率、向寺庙布施的金额等)。(3)宗教信仰与生活习俗(饮食)之间的关系;(4)历史上本地宗教集团之间的关系;(5)政府的宗教政策与实际执行程度;(6)各宗教信徒的人口规模,及在族群中占有的比例;(7)是否有改变宗教信仰的现象,其原因是什么;(8)当地宗教组织与宗教活动主要内容。3人口迁移

29、通过当地户籍登记得到以下数据:(1)常住居民中各族群人口的相对规模与比例;(2)暂住人口、流动人口中各族群的相对规模与比例;(3)一定统计时期内迁移人口中的各族群人数与比例。 在此基础上得到当地人口中族群比例的概貌,并确定户访调查的抽样方法和样本量。 在户访问卷调查中,如被访者包括了移民和本地户两类,对于移民:4居住格局 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可以大致分为学习场所、工作场所、娱乐场所、宗教场所、居住场所交往、朋友往来等几个方面,居住格局是社会交往客观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族群关系时具有特殊的意义。第一是因为人们通常“同类相聚”,居住社区的形成往往与这种“相聚”和“排他”的趋势有关,第二是这种居

30、住格局一旦形成,就会对居民与其他族群成员的日常交往形成一个稳定的客观条件。在族群混居的社区有助于各族群成员之间的交往;在族群隔离的社区则进一步带来族群之间的疏离,“成见”和“偏见”更容易蔓延与延续,而且使得居住社区之间的“资源之争”(如市政府的基建投资、福利的分配)带有族群之争的色彩。 5.交友情况 在收集资料以说明“社会结构的同化即实质性的社会结构的相互渗入”这个融合程度的指标时,我们可以在实地调查里包括“朋友往来”这样的调查内容,如在户访问卷中提出问题,然后结合被访者本人的个人背景资料,分析这些背景因素(如性别、年龄、教育、职业、社会阅历等)如何影响人们与其他族群的成员进行社会交往。6族群

31、分层 官方统计资料只按行政管辖区域进行统计,没有按族群分类进行统计。 在户访问卷中,我们如果得到被访者的个人背景信息,包括族群、教育、职业以及收入、消费情况等,我们就可以进行族群分层的专题定量分析,以考察各个族群之间在教育结构、经济结构、收入结构等方面的群体性结构差异。使用社会学有关“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视角,来分析一个地区的“社会分层”是否具有某种族群背景,也就是在社会中是否存在着美国民族社会学理论中所强调的“族群分层”。7族际通婚 从前,各地民政部门未对族际通婚进行分类统计。近年来,数据库的不断完善,得到族际通婚数据的可能性增加。 我们可以通过户访问卷调查中所得到的被访者中与异族结婚的人员的家庭背景、个人经历与社会经济状况等信息,把族际通婚人员与族内婚人员进行比较,同时可以归纳出影响族际通婚的各种因素。我们可以询问被访者中已经与他族成员通婚者,他们当时结婚的原因,当时有没有顾虑,是否遇到阻力以及阻力的来源,现在对婚姻是否满意。同时我们还可以向被访者询问,他们对于自己未婚子女将来如与其他族群成员结婚的态度,以及同意或反对子女族际通婚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于这些与族际通婚相关情况的具体调查,我们还可以从当前这些影响因素的状况和变化来预测今后族际通婚的前景。 8族群意识 族群意识是人们后天形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