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6 ,大小:240.90KB ,
资源ID:1194365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9436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儿童心理学生态系统发展理论.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儿童心理学生态系统发展理论.docx

1、儿童心理学生态系统发展理论生态系统理论一概念界定生态一词,现在通常是指生物的生活状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学(Ecology)的产生最早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生态学”这个词最早是由德国的动物学家、比较解剖学教授厄恩斯特.黑克尔(Ernst Haeckel)提出的。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被生物学家用来描述个人在社区中与他人日常互动关系;社会行为科学家使

2、用生态学来描述人类生存与社会中的综合性与系统性结构;文化人类学家使用人文生态学来描述田野工作的整体性质;心理学家也强调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认定个人和社会及物理环境的关系。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连接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随着生态学的发展,生态学家认为生物与环境是不可侵害的整体,以至后来欧德姆(E.P.Odum)认为应把生物与环境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研究一定区域内生物的种类、数量、生物量、生活史和空间分布;环境因素对生物的作用及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规律

3、等,他的这一理论对大学生态学教学和研究有很大的影响,他本人因此而荣获美国生态学的最高荣誉-泰勒生态学奖,也是首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的人。生态系统简称ECO,是ecosystem的缩写,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生态系统,在自然界任何生物群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

4、通过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与其生存的环境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共同形成一种统一的整体,这样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ecosystem)。生态系统的概念由英国生态学家Tansley于1935年明确提出,指生态系统是一个的系统的整体。这个系统不仅包括有机复合体,而且包括形成环境的整个物理因子复合体这种系统是地球表面上自然界的基本单位,它们有各种大小和种类。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它把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看成是互相影响、彼此依存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组成部分(自然): 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 System

5、 Theory)有时也被称作背景发展理论或者人际生态理论,将人际关系分成了四套依次层叠的环境系统。这些系统彼此之间又相互影响。该理论1979年由尤里布朗芬布伦纳(UrieBronfenbrenner)于人类发展生态学中提出并完善,现时被普遍接受为发展心理学领域的领导性理论。布朗芬布伦纳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发展的主要影响源,这一点往往被人为设计的实验室里的研究发展的学者所忽视。他认为,环境(或自然生态)是“一组嵌套结构,每一个嵌套在下一个中,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换句话说,发展的个体处在从直接环境(像家庭)到间接环境(像宽泛的文化)的几个环境系统的中间或嵌套于其中。每一系统都与其他系统以及个体交

6、互作用,影响着发展的许多重要方面。 二哲学基础 (一)现象学 现象学(Phenomenology),20世纪在西方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狭义的现象学指20世纪西方哲学中德国犹太人哲学家E.胡塞尔(E. Edmund Husserl,18591938)创立的哲学流派或重要学派。其学说主要由胡塞尔本人及其早期追随者的哲学理论所构成。胡塞尔及其他哲学家之所以将其学说称之为现象学,是因为他们关心的首先是现象,甚至无非是现象。 1.胡塞尔简介: 胡塞尔,EdmundHusserl(18591938)德国哲学家、20世纪现象学学派创始人。1859年,埃德蒙德胡塞尔出生于普罗斯尼兹的莫拉维亚省,他的父母都是犹

7、太人。1884年4月24日 父亲去世,胡塞尔从小和寡居母亲生活,形成带有女性特点的性格,受被他称之为精神父亲的老师布伦塔诺的影响,走上了现象学的道路。1938年,在经受几个月的病痛折磨之后,他在布莱斯高的弗莱堡死于胸膜炎,终年79岁。 2.何为现象? (1)一般的现象:一般而言,现象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呈现给我们的外部形态。在柏拉图看来,现象是实在的不完整的、不完美的摹本。在笛卡尔看来,现象是令人遗憾的、甚至是虚假的东西。康德认为,我们只能认识现象,其背后的物质体我们是无法认识的。黑格尔认为,现象是精神的外部表现,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认识其本质。中国古代:现象即谓神、佛、菩萨等现身于人间。西游记第

8、十一回“五祖投胎,达摩现象”总的来说,一般意义的现象与其背后的东西是二元对立的;我们靠感官获得现象;现象在其价值上是低于本质、实在、内在的东西。(我们常挂在嘴边的话:透过现象看本质) (2)胡塞尔的现象: 现象不是事物外部的表现,而是事物本质的呈现;不是通过感官得到的,而是通过直觉得到的;不是虚假的东西,而恰恰是最真实的东西。现象,就是“显现自身的东西”,是事物呈现给人的、人通过意识直觉到的东西。所以,现象和本质是一回事,现象就是事物的本质;现象是完善的、真实的、具有重要价值的。胡塞尔后期现象学所关注的中心课题是先验意识的构成作用及主体在其特殊视界内经验到的“生活世界”。他指出,从个人生活世界

9、向人类共同世界的过渡,是通过 所谓“主体间关系体”来完成的。 3.现象学:直觉主义学说 唯有直觉直接经验到的东西是可靠的,而通过间接经验到的东西是不可靠的。所以,现象学是一种以直觉的方式、直接体验事物本质的学说。Eg:九方皋相马秦穆公问伯乐,有可以接替他相马的接班人吗?伯乐就推荐了九方皋。秦穆公命九方皋寻找千里马。三个月后,九方皋说找到了。秦穆公问是什么样的,九方皋说是黄色的母马。秦穆公亲自看时,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很生气的召见伯乐说,你推荐的人连雌雄颜色都不分,怎么会相马呢?伯乐叹道,九方皋所看见的是内在的素质,发现它的精髓而忽略其他方面,注意它的内在而忽略它的外表。像九方皋这样的相马

10、方法,是比千里马还要珍贵的。 马到,果然是千里马(直觉Intution:一般指心灵无需感觉之助,无需先行推理和讨论,就能看见或直接领悟真理的天生能力,是通过瞬间的洞察对普遍中的特殊事物的认知,是对那些无法言表的东西的直接把握。) 4.现象学主张换个视角看世界:回到意向性(意识的基本特征是意向性,即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如“我们不可能简单空洞地说我感觉、我想象、我高兴、或者我爱我憎,而必须涉及到我经验获得中我预支发生关系的那种东西,必须言有所指地说:我感觉某物、我想象某物、我高兴某物、我爱或我憎某物”。因此,意识都是指向对象、关于对象的意识。意识不是一种自我满足的封闭系统,而是一种积极外求对

11、世界开放的关联领域。现象的世界:1.世界不再是作为“自在之物”的自在的世界,而是作为“为我之物”的为我的世界。例如:“君未看花时。花与君同寂;君来看花日,花色一时明”、“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2.世界不再是冰冷的物理世界,而是具有温度的“主客合一”的世界。唯物主义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唯心主义的世界是精神的世界,现象学的世界是既有物质,又有精神的世界。人们既会为感动中国的现实人物叫好,也会为了来自星星的你悲伤。3.世界不再是灰色单一的世界,而是具有色彩的缤纷的世界。理性主义眼中的世界是单一的,现象学的世界是具有多幅面孔的。例如物理学界眼中的水是液体,化学家是H2O,老子眼中的水是

12、“上善若水”。 5.换个视角看他人:胡塞尔构成他人的三步法(1)联想:对他人的、异己的身体的构成。通过这种联想,他人的物理身体的显现方式使我回忆起我自己身体的显现方式,即“如果我在那里,我的身体会是什么样的”,从而使他人的“那儿”变成了我的“这儿”。(2)移情:对他人的心灵的构成。这种移情可以使我由此及彼推心置腹与他人。“我可以根据在类似处境下我的自己的行为举止而很容易理解某个愤怒或快乐的人的行行为举止”,进而领悟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3)主体间性:对于客观世界的主体间的构成。通过先验的移情对于另一个自我的揭示必然导致两种可能:一方面,由于他人对我来说是异己的,那么他人对我所意向构成的世界对

13、我来说也是异己的。另一方面,既然他人和我在身体心灵上是同类的,那么tarnish所意向的世界与我所意向的世界必然是同一个世界。这种一致性是说该世界是“我们”共同构成的世界,是一个“主体间”的世界。胡塞尔于晚年提出对“生活世界”的研究,转向真实生活的研究体现了对人的生存的关注。而在研究方法上,现象学的方法是现象学还原,强调对象在意识经验中对人呈现的直接意义,主张具有生态效度的实验或直接观察,而生态系统理论也反对某些实验室研究对人的经验与行为的扭曲与限制。 三、社会学基础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事实(客观事实:社会行为、社会结构、社会问题等;主观事实:人性、社会学心理等)的拥有多重范式的学科,起源于

14、19世纪末期。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了由微观层级的社会行动(agency)或人际互动,至宏观层级的社会系统或结构,因此社会学通常跟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并列于社会科学领域之下。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感念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社会学作为对现代性突出矛盾的回应出现于19世纪。这个现代性矛盾是: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和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个人的世界经验却变得越来越分裂和分散。社会学家不但希望了解什么使得社会团体聚集起来,更希望了解社会瓦解的发展过程,从而作出“纠正”。今天,社会学家对社会的研究包括了一系列的从宏观结构到微

15、观行为的研究,包括对种族、民族、阶级和性别,到细如家庭结构个人社会关系模式的研究。社会学系分成更多更细的研究方向,包括像犯罪和离婚,在微观方面例如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学家还常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从数量上来描述一个社会总体结构,以此来研究可以预见社会变迁和人们对社会变迁反应的定量模型。 1.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是从角色的观点出发,来分析和研究一个人的社会行为活动,在心理学中,就成为角色理论。角色理论主要包括角色的认知、角色的学习和角色的期待等内容。 (1).角色认知在社会组织活动中,各种社会角色总是不断地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一个人对自我行为和地位的认识,总是根据对他人的行为和地位的认识获得的,因为

16、角色的行为总是以对应的另一角色的行为为基础的。一个人在扮演某一个角色时,既要知道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也要知道对方的身份和地位。所以对角色的认识,只有在角色的相互关系中才能更加明确。由于明确了自己的地位,也就加深了对对方地位的认识,例如,母亲和孩子的关系、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厂长和员工的关系等等,都是在与对方的相互关系中才明确了双方的地位。 (2).角色的学习在社会组织活动中,每个人经常分配到不同的权利和义务。因此,一个人的社会角色,也是在不断地变化的。有时,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下,一个人往往要扮演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所以每个人都必须在个人社会化的历程中,不断地学习符合各种角色的社会行为。角色的学习主要

17、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角色的责任和特权(义务和权利),二是学习角色的态度与感情。例如一个企业的经理,他必须明确地知道经理的职责、地位和权力,同时还要学习管理的技能,懂得决策和规划,组织和用人,以及协调各种人际关系,既注意关心员工的生活,又注意自己的领导方法,并注意从各种反馈信息中了解员工的反应,从而调整自己的角色行为。 (3).角色的期待所谓角色期待,就是组织中的每个人,在组织中总是占有一定的“职位”,对于占有这个“职位”的人,人们对他总是赋予一定的期望,而人们对他所应具有的行为期望,就称为角色的期待。角色理论阐释社会关系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强调人的行为的社会影响方面,而

18、不是心理方面。认为人既是社会的产物,又能对社会作出贡献。是一种试图从人的社会角色属性解释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取向。 四、理论背景(布朗芬布伦纳在1979年发表人类发展生态学,提出生态系统理论)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ecological psychology)理论是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逐渐发展而来的,布朗芬布伦纳在介绍人类发展观的时候也一再强调生态心理学领域对其思想的影响。 (1)达尔文物种起源生态系统理论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特别是“适者生存”观念的影响。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指出物种呈现出一种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的形式,其进化过程受到环境的

19、影响,其生存条件即环境一直在变化,如果物种的变异适合于变化的环境,那么就在生存斗争中取得胜利而发展;如果物种的变异不适宜于它当时生存的条件,那么就趋于衰减或灭亡。他把进化论的观点引入社会争论和学术讨论致使此后的诸多社会发展理论和发展心理学理论都可以看到进化论的影子。 (2)厄恩斯特.黑克尔(Ernst Haeckel)/恩斯特海克尔“生态学”概念的提出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黑克尔(Ernst Haeckel)初次把生态学定生态环境义为“研究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特别是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有益和有害关系。从此,揭开了生态学发展的序幕。 (3)斯坦利霍尔“问卷方法”的运用 斯

20、坦利霍尔是美国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普及儿童研究和教育改革的领导人之一。19世纪末倡导“问卷方法”,运用了邀请教师,家长在生活中观察儿童,记录儿童的问题,行为和语言等方法。这一方法已经包含了生态研究的因素,对日后远在欧洲的皮亚杰的“谈话法”有不小的影响。 (4)“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影响 “格式塔”一词在德语中意指“完形”,它反映了欧洲理论家在许多科学领域中典型的整体观。格式塔心理学以现象学为理论基础,认为心理现象的基本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所显现的结构性和整体性,反对构造心理学的元素主义与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公式。格式塔心理学采取了胡塞尔的现象学观点,主张心理学研究现象的经验,也就是非心非物的中立

21、经验。在观察现象的经验时要保持现象的本来面目,不能将它分析为感觉元素,并认为现象的经验是整体的或完形的(格式塔),所以称格式塔心理学。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知觉到的东西要大于眼睛见到的东西;任何一种经验的现象,其中的每一成分都牵连到其他成分,每一成分之所以有其特性,是因为它与其他部分具有关系。由此构成的整体,并不决定于其个别的元素,而局部过程却取决于整体的内在特性。完整的现象具有它本身的完整特性,它既不能分解为简单的元素,它的特性又不包含于元素之内。A.库尔特勒温20世纪二三十年代,纳粹德国对犹太人进行迫害,德国的犹太科学家大都流亡美国。勒温先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康奈尔大学访问,后在爱荷华州立

22、大学任教。勒温相信,环境有其“力场”(force fileds),“力场”作为一个物理学概念被勒温赋予心理学意义,即“场论”。勒温将其格式塔观称之为“拓扑心理学”(拓扑心理学:是德国格式塔心理学家勒温根据动力场说,采用拓扑学及向量学的表述方式,研究人及其行为的一种心理学体系。勒温否定了刺激-反应的公式,认为行为可表示为人和环境的函数,行为是随人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勒温的“场论”的基本概念是生活空间,认为个人活动于其中的空间是一个心理场。人的行为表现是由人以及其所处环境共同影响决定的。心理场由一个人的过去、现在生活的经验以及未来的思想愿望组成,它包括一个人已有生活的全部和对将来生活的期望,

23、这个场内的全部情况决定着某一时间内的个人行为。心理场并不必然是物理场,即不同于物质世界,不只是指物质世界,也不是指他人的世界,而是包括影响某个个体行为的世界,因此生活空间包括的是个人和个人感知到的他人和客体,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因而对他的行为没有影响的客体,不在他心理环境之内。同样地,这个个体认为存在的东西,并好像它存在着一样地作出行为反应,那么即便这种东西在物质上是不存在的,它也是在他心理环境之内的东西。例如,一个小孩以为有一只老虎在他床上,并作出惊怕的反应,那么这只老虎就是他心理环境的一部分,尽管其他所有人都坚持认为这纯粹是幻觉。勒温的场论本是一个普通心理学理论,后来应用到社会心理学问题上。

24、他的团体动力学概念就是场论的应用。正如个人与其环境构成心理场一样,群体与其环境构成社会场。群体的特征在于其成员的动力相互依赖性。个人的地位取决于个人区域与其他区域(群体成员)的关系。群体具有凝聚力和破坏力,破坏力来自于群体成员间妨害沟通的大障碍。群体就是一个力场,个人受欢迎或受排斥依赖于群体内各种效价的性质。勒温在1943年提出心理生态学的术语。他所建议的这一新的学科,专门研究个体行为界限或群体行为界限是如何依赖于非心理的环境因素而变化的。B.罗杰巴克和赫伯特赖特巴克和赖特是勒温的学生,1947年勒温去世后接受了堪萨斯大学的学术学位。在那里他们强调儿童生活空间中环境的力量,使得拓扑心理学特别重

25、视环境的作用。(R.默里托马斯,2009)巴克在他的开创性研究中,把心理和生态换了位置,开拓了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即提倡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环境系统中的心理与行为的一种研究取向,他的研究将对方法和概念的探究重点放在生态环境上,采用了追踪观察研究的方法。(谷禹,王玲,秦金亮. 布朗芬布伦纳从襁褓走向成熟的人类发展观J. 心理学探新, 2012(2): 104-109.)对于巴克而言,单个儿童生活中大部分变化可通过共同采取行动的环境或行为背景来解释。生态学家认为,如果我们了解儿童当前的环境,那么我们就能解释某一儿童的大多数行为。巴克和赖特比布朗芬布伦纳早30年就已经提出了一整套生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即

26、便在今天,他们的研究对于人们理解生态研究仍具有深刻的影响。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和勒温的心理生态学属于同一个时代,勒温的理论对生态心理学、人类发展生态学等理论的产检和发展具有启发性。布朗芬布伦纳曾说,勒温的理论中“很多似非而是的东西:感受到的比实际存在的更重要,不真实的比真实的更可行,动机通过环境起作用” 这些认识构成了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的基本要素。至此,发展心理学家已经提出各种观点以理解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最系统的图式之一是布朗芬布伦纳的理论。五、生态系统理论的发展过程(一)布朗芬布伦纳生平介绍布朗芬布伦纳(1947-2005)是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 他的生态系统

27、理论为人所熟悉。他也是美国“开端计划”的创始人之一,这个项目研究美国有各种学习障碍的学前儿童。他关注儿童的社会环境和无力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并将其对环境因素的关注归因于自己的童年环境。1947年布朗芬布伦纳出生于苏联,6岁时,随父母迁往美国,后定居纽约。其父亲在纽约州立智力障碍研究学院当临床病理学家和研究主管,除此之外,其父亲还拥有动物学的博士学位,本质上是一位田野自然学家。布朗芬布伦纳童年时期,其父亲经常带着他在其父亲工作区域散步,无论到哪里其父亲都会向他指出生物和周围环境之间功能上的相互依赖,提醒他去注意大自然的杰作。(其父亲的工作和精力为其敏锐的观察力提供了丰富的生物学和社会学视野,

28、因这种优越的条件,年轻的布朗芬布伦纳发现了动植物的环境是如何影响其成长的,以及某一公共机构的社会环境和无力环境是如何影响该机构所在地居民发展的。特别是,他注意到公共机构中人们的社会行为、人格和测验所得的智力水平等的变化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环境影响生物发展命运的这一理念的早期入门对布朗芬布伦纳后来在康奈尔大学的发展心理学生涯具有强烈的影响。)布朗芬布伦纳高中毕业后,获奖学金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并取得心理学和音乐双学位。之后就读于哈佛大学,取得发展心理学硕士学位,并与1942年取得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获得学位仅仅24小时,他便被征召入伍,在美国空军团和策略服务局当心理学家,做各种相关工作。完成

29、了军官训练后,他在美国军队医疗团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朗芬布伦纳在退伍军人事务局当过一阵的助理临床心理学家,之后到密歇根大学当心理学的助理教授。1948受康奈尔大学邀请,任职教授。1960到1970年布朗芬布伦纳都是康奈尔大学董事会成员。直至死时,他是康乃尔大学人类生态学院的荣誉教授,教人类发展和心理学。布朗芬布伦纳是第一位关注“儿童研究和儿童政策之间的相互影响”。他认为在政策鼓励自然研究和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时将促进对儿童的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布朗芬布伦纳在发展心理学,儿童抚养以及人类生态学三个交叉的学术领域中被公认为是大师级的学者。他认识到儿童生活环境多种多样、错综复杂,以致理解它们对

30、儿童产生何种影响的任务是极为困难的。为简化和系统化这一任务,他提出了发展的生态学理论。(二)布朗芬布伦纳主要研究成果布朗芬布伦纳著作等身,曾发表过300余篇论文和14本专著,最为著名的是人类发展生态学(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让人类成为人类(Making Human Beings Human)两个世界的儿童:美国和苏联(Two Worlds of Children: U. S. and U.S.S.R.)以及美国人的国家(The State of Americans)等,他的出版物为他在国内外赢得了不菲的声誉,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奖项。他被授予六个荣誉学

31、位,其中三个是欧洲的大学授予的。他在1996年被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奖项,现在以“布朗芬布伦纳奖”的名义每年都连续颁发,为的是纪念他毕生为科学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发展心理学所做的贡献。1.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布朗芬布伦纳相信要了解儿童的发展方式,必须要在自然环境中,当他们正与熟悉的成人长时间互动时,来观察他们的行为。六、人类发展生态学 (一)人类发展生态学定义 布朗芬布伦纳认为,人类发展生态学是“对不断成长的有机体与其所处的变化着的环境之间相互适应过程的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有机体与其所处的即时环境的相互适应过程受各种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环境赖以存在的更大环境的影响。”(二)人类发展生

32、态学的三个特征 布朗芬布伦纳进一步指出了他的这个定义的三个特征:第一,发展着的人不能被看作是环境对其任意施加影响的一块白板,而是一个不断成长,并时刻重新构建其所在环境的动态实体;第二,由于环境有其影响作用,并需要与发展主体相互适应,因此,人与环境之间的作用是双向的,呈一种互动关系;第三,与发展过程相联系的环境不仅是指单一的、即时的情景,还包括了各种情景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这些情景所根植的更大的环境,这些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环境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具有中心又向四处扩散的网络,即布朗芬布伦纳所谓的生态环境,包括微观系统(microsystem)、中间系统、(mesosystem)宏观系统(exosyetem)和巨观系统(macrosystem)等四个部分,前者逐个地被包含在后者之中。(三)生态环境系统 布朗芬布伦纳于1979年发表著作人类发展生态学一书。在文中布朗芬布伦纳集中表述环境在塑造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个体外在物理与社会环境中各种作用力对个体如何产生影响。布朗芬布伦纳认为生态环境是一套鸟巢式的结构,每一个都在另一个里面,像一套俄罗斯套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