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89.14KB ,
资源ID:1193653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9365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大跨径连续刚构桥设计指南条文.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设计指南条文.docx

1、大跨径连续刚构桥设计指南条文1 总则1.1 目的为避免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在运营期出现跨中下挠、腹板斜裂缝、底板裂缝等病害,特制定本指南。在制订时,充分吸取了现有大跨径混凝土连续刚构存在的跨中下挠、腹板斜裂缝、底板裂缝等病害教训,从而提出主梁的一些应力控制指标,以及改进缺陷的一些经验措施,作为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的补充。1.2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新的大跨径、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设计,有关旧桥加固设计见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加固指南。2 作用2.1 作用及其组合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中的相关条

2、款进行。2.2 设计中必须重点考虑的几个作用2.2.1结构自重和预应力考虑结构自重和预应力时,宜计入施工规范容许范围内的误差对结构的影响。2.2.2 活载活载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取用。在整体纵向计算时,宜考虑偏载的影响;在进行局部及横桥向计算时,除了考虑冲击外,建议根据业主的要求,计入适当的活载超载。2.2.3温度温度荷载是结构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纵向计算时温度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取用,计算结构的均匀升温或降温,以及温度梯度引起的内力;横向计算时,宜计算箱室内外5的温差(见图2.2),必要时建议对结构进行空间应力分析。图2.2

3、2.3.4 徐变建议充分估计混凝土收缩徐变对结构的影响。在有条件时,原则上宜进行混凝土的徐变试验,按照试验得出的徐变系数和终极值进行徐变计算;没有试验数据时,建议徐变按照以下三种计算结果中的较大徐变效应作为徐变对结构的影响,前两种徐变计算方法是分别采用不同的徐变系数和徐变终极值,第一种取徐变系数0.0021,终极值k=2.5,第二种取徐变系数0.021,终极值k=2.0,第三种徐变计算方法采用现行规范中相对潮湿度。2.3.5构件调整力构件调整力通常包括以下两种:连续刚构在主跨合拢前,根据需要在两悬臂端用水平千斤顶互施水平顶推力,以调整主跨及双壁墩身的内力,设计时宜计入调整力对结构的影响。连续刚

4、构在边跨梁处于悬臂状态时,在悬臂端施加竖直荷载,于边跨合拢后卸除,以调整双壁墩身内力,设计时也宜计入其影响。3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3.1 永久作用内力的计算3.1.1计入施工规范允许的误差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同时考虑此部分误差引起的收缩徐变内力的变化。3.1.2要按悬臂施工的步骤,逐步骤计算内力并累加,并计入收缩徐变影响,形成永久作用内力。不应按桥梁形成时的图式一次性地计算内力,以避免根部负弯矩偏小现象的产生。3.2 主梁正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主梁的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按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0-2004)中的相关条款进行。3.3 主梁斜截面承载能力

5、极限状态计算主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按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0-2004)中的相关条款进行计算。3.4 箱梁的剪力滞效应宜考虑箱梁剪力滞效应对于结构正应力的影响,控制结构的最大正应力在规范容许值之内。另外在验算截面强度时也宜考虑剪力滞效应,对截面宽度进行折减来计算截面强度。4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4.1 抗裂验算4.1.1 正截面抗裂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按照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进行抗裂验算,验算正截面拉应力,即在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 (4.1.1)式中在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构件抗裂验算边缘混凝土的法向拉应力,按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

6、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中的公式(6.3.2-1)计算;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的预加力在构件抗裂验算边缘产生的混凝土预应力,按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中6.1.5条计算。4.1.2 斜截面抗裂4.1.2.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按照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进行斜截面抗裂验算,验算斜截面的主拉应力,即在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 (4.1.2.1)式中由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和预加力产生的混凝土主拉应力,按照本指南4.1.2.2条规定计算;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标准值,按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

7、4)表3.1.3采用。4.1.2.2计算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由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和预加力产生的混凝土主拉应力时,应按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的6.3.3条计算,但规范的(6.3.3-3)式中的应按照下式计算。 (4.1.2.2)上式中cy2箱梁自重在腹板产生的应力;cy3箱梁室内外温差在腹板产生的应力;cy4活载在箱梁腹板产生的应力;cy5张拉箱梁顶板横向预应力在腹板产生的应力;cy6底板纵向预应力的径向力对腹板产生的应力。按照(4.1.2.2)公式分别计算腹板内、外侧cy值,取不利的数值作为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

8、TG D62-2004)(6.3.3-1)的中cy来计算腹板的主拉应力。 在同一截面上竖向预应力钢筋的肢数;竖向预应力钢筋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的有效预应力;单肢竖向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竖向预应力钢筋的间距;计算主应力点处构件腹板的宽度。注:对于公式(4.1.2.2)中的、 、 、,当为压应力时以正号带入,当为拉应力时以负号带入。4.2 挠度的计算与控制大跨径连续刚构桥下挠是较普遍的病害,建议在设计阶段作主梁的挠度控制设计,挠度控制设计指结构在永久作用下主跨跨中的挠度控制设计。4.2.1 主梁的主跨跨中在自重、二期荷载、预应力等除混凝土收缩徐变以外的永久作用下的下挠值尽可能小,最大值宜L/40

9、00(L为连续刚构桥主跨跨径)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对于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跨中下挠没有作设计要求,本指南提出的挠度设计作为规范的补充。4.2.2 建议考虑自重施工误差对结构挠度的影响4.2.2.1建议设计中考虑施工规范容许范围内的自重施工误差对结构挠度的影响,包括结构自重误差5%,铺装层超厚L/7000(L为主跨跨径),但不得小于2cm,同时考虑施工误差对混凝土收缩徐变挠度的影响。4.2.2.2建议设计中对于施工规范容许范围外的误差,能够采取措施予以补救,比如设置体外预应力等。4.2.3 宜考虑钢绞线误差对于结构挠度的影响。4.2.3.1建议分析全

10、部纵向预应力误差6%对结构弹性挠度的影响,同时分析此项误差对混凝土收缩徐变挠度的影响。4.2.3.2从工艺上保证有效预应力值。4.2.4 应充分估计混凝土收缩徐变对结构挠度的影响混凝土收缩、徐变对于结构的影响较大、而且复杂不定,建议充分估计混凝土收缩徐变对结构的不利影响。4.2.5 宜考虑活载对于结构徐变挠度的影响。徐变挠度只对永久作用而言。但在繁忙交通的路段上,桥上车流日夜不断,部分活载也实际成了永久作用,也会产生徐变挠度,导致下挠增大。设计时宜考虑部分活载对结构徐变挠度的影响。4.3 计算参数的取用计算参数的取值宜合理,尤其对于预应力筋与管道之间的摩擦系数取值应慎重,施工前应作预应力损失试

11、验,确定预应力筋与管道壁之间的摩擦系数取值。5 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计算5.1 正截面应力计算与控制5.1.1 在运营阶段,主梁宜按照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考虑最不利荷载效应后,跨中下缘应有适量的压应力储备,跨中下缘压应力宜(1+L/100)MPa(L为主跨跨径,单位:m)。最不利荷载效应指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中的荷载组合内容,取荷载标准值进行最不利组合。5.1.2 分析主梁跨中正应力储备时,建议充分估计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5.1.3 进行正截面应力计算时,除考虑结构尺寸、施工荷载和规范规定的各种荷载外,建议考虑施工规范容许范围内的施工误差对结构应力

12、的影响。5.1.4 在计算中考虑箱梁剪力滞的影响5.2 主拉应力计算与控制5.2.1 腹板主拉应力位置的确定各截面腹板最大主拉应力有可能位于腹板中性轴、腹板上倒角下缘或腹板下倒角上缘,建议计算出其最大值,以免遗漏。5.2.2 腹板主拉应力计算5.2.2.1 计算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由作用(或荷载)标准值效应组合和预加力产生的混凝土主拉应力时,按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的7.1.6条计算,但规范的(6.3.3-3)式中的应按照本指南(4.1.2.2)公式计算。5.2.2.2 计算竖向预应力钢筋的有效预应力时,建议考虑竖向预应力由于弹性压缩、混凝土收缩

13、徐变、锚具回缩等因素产生的竖向预应力的损失。5.2.3 腹板主拉应力控制值的确定考虑5.2.2中的各项因素后,按照荷载标准值进行最不利组合后,计算出的主梁最大主拉应力宜满足下列规定: (5.2.3)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标准值。5.3 箱梁横向计算5.3.1 横向分析是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一个重要环节,建议判断整个桥跨范围内的箱梁薄弱断面,对箱梁薄弱断面进行横向分析,确保每个断面在荷载作用下横向的安全性。5.3.2 横向分析时,可以按框架模型计算,必要时采用空间实体单元模型计算。5.3.3 横向分析时,建议考虑自重、桥面铺装超方、活载、活载偏载和超载、底板预应力钢束的径向力及箱内外温差等因素对结构的影

14、响,验算顶板、底板跨中下缘、底板根部上缘、腹板内侧的安全性。建议按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中有关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要求来验算顶板的各项受力,按照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要求,验算腹板和底板裂缝宽度和极限承载能力。5.3.4 横向计算时,箱内外宜考虑不小于5的温差。5.3.5 横向计算时,除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第4.3.2中的考虑1.3的冲击系数外,建议根据业主意见,适当的考虑超载。5.4 必要时进行有效预应力不足的敏感性分析5.4.1 纵向预应力的有效应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降低,对特别重要的桥梁,建议进行预应力敏感性分析,

15、必要时可按某一指定的有效预应力不足比例进行配束。5.4.2 结构设计时除了根据计算荷载需要的钢绞线外,还应考虑预留一定量的备用钢束,确保结构在运营期出现病害而有补救措施。5.5 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计算按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第7.2条相关条文控制。6 构造及施工措施6.1 箱梁一般构造尺寸的规定6.1.1 跨中梁高宜采用1/401/50的主跨跨径,小跨径取大值。根部梁高宜采用主跨跨径的1/161/18。边、中跨比宜为0.540.58。6.1.2 底板最小厚度32cm,顶板最小厚度28cm,腹板最小厚度50cm,悬臂端最小厚度15cm。6.1.3

16、 箱梁刚度宜尽可能的渐变,如零号块与2号梁段的腹板,底板的厚度宜通过1号梁段过渡,在腹板突变处也宜设置渐变段,渐变段以一个梁段为宜。6.1.4 0号块底板、腹板、顶板厚度可较1号块或2号梁段底板、腹板、顶板厚度适当增加,根据计算确定增加值,但最小不能少于20cm。6.1.5 主梁箱宽不宜大于桥面全宽的1/2,且箱梁的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宜大于4,否则应设置成多箱室。6.1.6 箱梁悬臂长度不宜大于5m,否则应考虑活载在悬臂端部引起的双向挠曲效应。6.1.7 梁高曲线和底板钢束曲线6.1.7.1 箱梁底板下缘顺桥向梁段的交结点必须在一条平顺的曲线上,边跨现浇段及中跨合拢段与悬臂端最后一个梁段之间不允

17、许有相对转角。对于主跨跨径小于150m的可采用二次抛物线设置,大于150m的可采用1.51.8次抛物线设置。6.1.7.2 箱梁底板钢束应改变传统的与底板平行设置而造成在梁段节点处形成死弯的缺点,应将底板钢束管道顺桥向各点均设在一条平顺的曲线上,为此每梁段中的管道距离底板的竖向距离应按照钢束曲线计算得出,而不是定值。6.1.7.3箱梁中跨跨中及边跨现浇段与悬臂端相接处底板的纵向预应力管道宜尽量靠近底板上缘布置,即可紧贴箱梁底板的上层钢筋,以增大截面抵抗钢束径向力的抗剪厚度。图6.1.7.36.1.7.4为了控制底板纵向预应力管道的线形,除了提供梁段节点断面管道布置图外,还应提供每一梁段中部截面

18、的管道布置图。6.2 墩身一般构造尺寸的规定6.2.1 当主跨跨径较大时,常采用双薄壁墩,两薄壁间距H可由施工中的不平衡弯矩来确定。6.2.2 空心薄壁墩墩底宜有适当的实心段以便承台和薄壁墩刚度过渡,建议墩底实心段取2.53m。6.2.3 建议双柱式薄壁墩承台做成整体式,不宜做成分离式。6.2.4 主墩桩基宜做成嵌岩桩,在地质条件不允许只能做摩擦桩,且地质条件较差时,对于200m以上的跨径应做试桩。6.2.5 主梁0号块横隔板宜设计成柔性横隔板,每道横隔板厚度宜取5060cm。6.2.6 在墩顶一个墩壁厚度范围内宜增设封闭箍筋以提高该区域的墩身混凝土承压强度。6.2.7 可通过一些手段调整连续

19、刚构桥的桥墩受力。通常调整桥墩受力的措施有:合拢前顶推主梁、边跨合拢前后加卸载等措施。6.2.8 当桥墩满足下列条件时建议验算桥墩的稳定性。即H/B20和h/b20 图6.2.8式中:B双薄壁墩的外宽或单柱式的顺桥向宽度;b双薄壁墩的单片墩的顺桥向宽度;H桥墩总高度;h双薄壁墩外横隔板间距,单柱墩内横隔板的间距。建议双柱式墩的外横隔板与内横隔板对应并联成整体,单柱式空心墩当HB20时设内横隔板,否则应验算局部稳定。6.2.9 宜尽量减小墩底与承台,墩顶与0号块,各梁段间在浇注时的相对龄期差,墩底与承台的浇注龄期差不宜大于30天,0号块各层和各相邻梁段之间的浇注龄期差不宜大于15天。6.3 普通

20、钢筋的构造要求6.3.1 箱梁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15cm,纵向钢筋和底板横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6mm,腹板箍筋直径不宜小于20mm,当顶板设有横向预应力时,顶板上层钢筋和箱内顶板下缘横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6mm,悬臂下缘和箱中承托下缘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6.3.2 关于底板钢束防崩钢筋6.3.2.1建议在两个管道之间及最外排管道的外侧均设底板预应力防崩钢筋,防止底板预应力钢束张拉时将底板下缘保护层崩裂,每一个管道的防崩钢筋的面积按照下式计算: (6.3.2)式中;一束预应力的张拉力,单位:kN;钢束的曲率半径,取沿管道的最小值,单位:m;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单位:MPa;

21、s沿管道一米长度内的防崩钢筋面积, 单位:m2/m。6.3.2.2防崩钢筋大样防崩钢筋可做成“ ” 形和封闭箍筋,如果采用“ ”形钢筋,则应确保卡住底板上下缘横筋,如为封闭箍筋则应将开口端向上设置。若为底板的齿板防崩钢筋,则箍筋的开口向下设置。图6.3.2.2用于防崩钢筋的箍筋开口方向与径向力方向相反,图6.3.2.2中中间开出向上的箍筋适用于底板钢束的防崩及顶板钢束齿板的防崩,右边开口向下的箍筋适用于底板钢束齿板的防崩。6.3.2.3防崩钢筋布置防崩钢筋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几点:1在钢束两侧均应设置防崩钢筋。防崩钢筋设置在钢束两侧,距离钢束较近,能起到防崩的作用,若防崩钢筋距离钢束较远,则效果较

22、差,甚至起不到防崩的作用,建议在每根钢束两侧均应布置防崩钢筋,没有钢束的地方,底板的架立钢筋的横向间距按照构造要求设置。2防崩钢筋顺桥向间距不宜超过两个横向钢筋间距,也不宜梅花形布置,避免部分钢束两侧没有防崩钢筋。3防崩钢筋不能等同于底板的架立钢筋,不能缺少。6.4 预应力的构造要求6.4.1 预应力管道间净距不得小于6cm,在直线段两管道竖向可以叠置。6.4.2 建议箱梁顶、底板纵向预应力设备用管道,且不少于二束,如施工中未动用,则将喇叭口封闭以后备用。6.4.3 竖向预应力宜对称腹板布置。6.4.4 建议边跨底板预应力钢束有20且不少于2束的预应力钢束按直束布置通过支座外,其余底板束一律上

23、弯锚固。6.4.5 顶板纵向预应力钢束宜通过平弯及竖弯锚固在顶板与腹板交界处,底板纵向预应力宜通过平弯及竖弯锚固在底板与腹板交界处,否则应验算锚前和锚后的局部应力。6.4.6 纵向预应力钢束尽量布置在靠近腹板处。6.4.7 纵向预应力管道的平弯和竖弯半径在有足够空间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较大半径,以减小管道平弯和竖弯引起的局部拉应力。顶板的平弯半径R不宜小于按下式计算的半径。即 (6.4.7)式中:R预应力钢束的平弯半径,单位:m;一束预应力钢束的张拉控制吨位,单位:kN;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单位:MPa;顶板(底板)厚度,单位:m;管道外直径,单位:m。表6.4.11给出了不同张拉吨位对

24、应的最小弯曲半径,建议采用。表6.4.11张拉吨位(kN)最小弯曲半径(m)10004200083000124000166.4.8 在布置主梁纵、横、竖三向预应力钢束时,应错开位置,避免钢束的锚头、管道相互干扰,或锚头管道与普通钢筋干扰,而不能准确到位,从而影响预应力的效果。6.4.9 预应力钢束的张拉龄期除满足混凝土强度条件外,建议对加载龄期提出要求,加载龄期最少不得小于5天,主跨跨径大于200m的桥梁,加载龄期不得小于7天,以减少收缩徐变的影响。张拉时,对于加载时的混凝土弹性模量提出要求。6.4.10 建议尽可能增大主梁的预应力度,控制主跨跨中在永久作用下的下挠。6.5 施工措施6.5.1

25、 悬臂浇筑时两端不平衡自重建议为一个底板自重的一半。6.5.2 建议所有纵、横、竖向预应力锚头在张拉完成并压浆后均应加盖帽,并在盖帽内注入防腐油脂,保持密封。6.5.3 除承台、墩身、0号块可分层浇注外,其余梁段应一次浇注完成,零号块宜分两次浇注,第一次浇注的分界面不宜设在结构刚度突变处,宜放在底板以上45m的位置。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必须大于浇注时间。6.5.4 建议纵向预应力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并对压浆饱满程度进行检查,必要时可开孔检查。6.5.5 建议对纵向预应力的张拉质量做1的抽检。6.5.6 当竖向预应力采用精轧螺纹粗钢筋时,建议在不少于1的竖向预应力下设测力环,并用扭矩扳手做扭力测定

26、,且竖向预应力采用二次张拉工艺完成。6.5.7 竖向预应力宜采用不少于四根钢绞线的圆锚,单根钢绞线用直径为4mm的铅丝捆成整体,并编束,然后穿束张拉。6.5.8 建议竖向预应力顺桥向最大间距s宜满足下列要求,否则应适当加高腹板上承托高度和腹板与底板倒角高度。图6.5.86.5.9 控制梁段施工质量,避免梁段接缝处出现裂缝。6.5.10 严格控制施工中出现的超方,超方包括结构超方和二部恒载的超方。6.5.11 关于边、中跨合拢6.5.11.1 对连续刚构桥而言边跨现浇段、边跨合拢、中跨合拢是三个关键施工工序,建议三个关键工序在如下两个原则下进行:(a)三个工序的全过程均在结构处于稳定变形条件下进

27、行;(b)三个工序的全过程均在结构处于平衡状态下进行。6.5.11.2 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安全、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法浇筑边跨现浇段。6.5.11.3 边跨现浇段宜分为二次浇筑,先浇筑A段,后浇筑长2m的合拢段B段。同时建议设置合拢段,否则无法安装合拢刚性骨架,同时也便于标高的调整,见图6.5.11。图6.5.116.5.11.4 若边跨现浇段采用满堂支架现浇,建议对满堂支架进行预压。6.5.11.5 建议给出详细的边、中跨合拢施工流程图及合拢施工流程说明。6.5.12 关于立模标高确定立模标高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确定出主梁合理的预抬值和桥面线形。6.5.12.1跨中预拱度的设置鉴于

28、一般计算值可能偏小,可以适当放大。6.5.12.2为了方便施工监控,建议给出施工过程中每个施工阶段的节点挠度表, 6.6 其他方面6.6.1 关于齿板设计6.6.1.1建议构造端部与底、顶、腹板表面设置1015的后仰角,以减小齿板端部下部的受拉范围和大小,同时给齿板后部受剪区增加压力。6.6.1.2 在齿板端部宜设置足够的受拉箍筋,并将开口端锚固于原结构内。6.6.1.3 建议齿板长度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6.6.1.3)齿板长度,单位:m一个齿板内钢束总的张拉力,单位:kN;齿板混凝土的容许抗剪强度,单位:MPa齿板宽度,单位:m6.6.1.4在管道竖弯范围内宜设置防崩箍筋,并将开口端锚固于原

29、结构内,防崩箍筋宽度按控制,d为管道外径,不宜太大,每米的总面积按 (6.6.1.4)式中;一束预应力的张拉力,单位:kN;钢束的束弯半径,单位:m;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单位:MPa;沿一根管道一米长度内的防崩箍筋面积, 单位:m2/m。6.6.1.5 锚下的局部承压按规范相应条款确定。6.6.2 建议箱梁设置必要的检查通道,桥墩设置扶梯及进出口,以便后期对箱内及墩内进行检查。6.6.3 人洞边缘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6mm,间距不宜大于15cm。6.6.4 建议维修养护作为设计中的一项内容,应提供:6.6.4.1 检查通道及检查孔的详细图纸及说明;6.6.4.2 检查照明设备及相关说明或图纸。6.6.5 关于桥面线形的控制6.6.5.1建议在设计中考虑设置一定的凸形竖曲线,如果路线纵断面设置困难,也可考虑在不影响两端接线线形的前提下设置局部竖曲线,这对于降低桥梁标高控制的难度,保证桥梁建成后的外观线形均有较大的意义。6.6.5.2 建议桥面铺装以厚度控制为原则,桥面线条圆顺即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