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2 ,大小:76.12KB ,
资源ID:11932301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9323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选择题题库 1.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选择题题库 1.docx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选择题题库 1绪论:一、 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3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原则是( B )A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B理论和实践的统一C分析和综合的统一 D主体和客体的统一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B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

3、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B )A马克思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C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10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11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 B )A费尔巴哈 B傅立叶 C欧文 D圣西门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D)A德国 B奥地利 C中国 D俄国1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

4、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15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C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16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A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时俱进1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

5、大精深 D与时俱进1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A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1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20.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最显著特点是(B)A.阶级性 B.实践性 C.革命性 D.科学性21.马克思主义哲学按其本性来说是(A )A.批判的、革命的 B.运动的、发展的C.时间的、客观的 D.科学的、真理的2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C)A.机械力学、地质学 B.生物学和有机化学C.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6、D.理论物理学、胚胎学、古生物学2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D )A. 古希腊罗马哲学 B. 中世纪经院哲学C. 17、18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哲学 D.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24费尔巴哈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在德国(B)A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B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C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D克服了唯心主义的错误25马克思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在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上(B)A基本一致 B截然相反 C完全一致 D相互排斥26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 )A. 对立统一规律 B. 实事求是C.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D. 为人民服务27第一次把自然、社会和精神描写为处在不断

7、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的哲学家是(B)A费尔巴哈 B黑格尔 C马克思 D恩格斯28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 A )A科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29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 C )A经验材料 B理论结论 C一般方法论 D具体方法30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间的关系是( A )A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二、 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ABC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18世纪60年代至1

8、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D垄断资本主义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BCD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3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BCD )A巴黎公社 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5德国古典哲

9、学的代表人物( ABC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6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AB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马尔萨斯 D西斯蒙7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ABC )A昂利圣西门 B沙尔傅立叶 C罗伯特欧文 D托马斯莫尔8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CD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9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 ABCD )A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B争夺和瓜分世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C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奥地利皇太子菲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遇刺身亡10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ABCD )A

10、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AB )A阶级性 B实践性 C客观性 D人民性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BCD )A李大钊的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3“八荣八耻”的“八荣”是( ABCD )A热爱祖国、服务人民 B崇尚科学、辛勤劳动C团结互助、诚实守信 D遵纪守法、艰苦奋斗14“八荣八耻”的“八耻

11、”是( ABCD )A危害祖国、背离人民 B愚昧无知、好逸恶劳C损人利己、见利忘义 D违法乱纪、骄奢淫逸15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BCD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三、辨析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错)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错)3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4 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错

12、)5 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错)6 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错)7 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错)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错)9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错)10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 单项选择题1. 恩格斯认为,全部

13、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C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2. 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C )A.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性C.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3.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4.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C )A. 实践性 B. 运动

14、性 C. 物质性 D. 客观性5.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D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 “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B )A. 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 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 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 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B )A. 运动 B. 实践 C. 精神生产 D

15、. 物质生产8.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C)A. 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 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 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 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A)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事物是变化的C. 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 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10.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

16、质和现象的统一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1. 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D)A.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 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2. 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D)A. 抛弃 B. 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 纯粹的否定 D. 既克服又保留13.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A. 方向和道路 B. 形式和状态 C. 结构和功能 D. 源泉和动力14.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A. 反映与被反映

17、的关系 B.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 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15. 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C)A. 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 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 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 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6. 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D)A. 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 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 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 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17. “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B)A.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C. 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

18、点 D. 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18. “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A)A. 归纳与演绎 B. 分析与综合 C. 抽象到具体 D. 实践到认识19. 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D)A. 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B.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 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 D. 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20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如何回答(C)A世界的运动和发展问题B世界的统一性问题C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D世界的可知性问题21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D )A唯心论 B二元论 C诡辩论 D不可知论22哲学史上的二元论认为世界有两个彼此独

19、立、互不依赖的本源,所以它是( D )A介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一个独立的中间派别B唯物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C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D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但最后往往倒向唯心主义23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是指( D )A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对立与斗争B可知论同不可知论的对立与斗争C无产阶级世界观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对立和斗争D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24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质是指( C )A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B事物属性的直接表现C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D事物本身固有的程度、数量等规定性25辩证法所回答的问题是(C )A.世界的本原问题 B.世界是否可知的

20、问题C.世界的状况问题 D.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的问题26把金木水火土看成万物本原的观点是(D )A.辩证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27“万物存在吾心中”的观点是(B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科学主义28下列现象中属于辩证否定的是( )A昆虫被踩死 B禾苗被太阳晒死C麦粒被磨碎后给人吃掉 D稻谷种在田里发芽生长、开花结果29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与感觉相近的反映特性,这是一种( A)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30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D )A.先有

21、闪电,后有雷鸣 B.夏天过去,秋天到来C.白天过去,黑夜降临 D.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3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 C )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坚持一点论和均衡论的统一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一3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A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C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不起作用33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 B )A本原和派生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34在意识的本质问题上,

22、唯心主义( B )A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B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C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承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35质变指的是( B )A事物的连续性变化 B事物根本性质变化C非爆发式飞跃 D事物数量的增减36矛盾是指( D )A对立面的互相联结,互相转化 B对立面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C思维的前后不一致 D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37“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表明了(D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C、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D、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8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 ( D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认识事物的量C.确定事物的质 D.把握事物的

23、度39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 A )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规律的客观普遍性和复杂性40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最基本的观点即唯物辩证法理论的总特征是 ( A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质量互变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C.联系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 D.联系的观点和系统的观点41“贝克莱主义”是( B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42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 C )A事物的消亡 B外部因素对事物的作用C事物自身的转化 D无保留抛弃的过程43物质和意识的同一性问题,是指( B )A两者何者为第

24、一性的问题 B后者能否反映前者的问题C意识的能动性问题 D实践和认识关系问题4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 C )A根本属性 B运动方式 C存在形式 D时空坐标45主要矛盾是指( A )A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B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C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D对事物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的矛盾46质变和量变的关系是( C )A进步和保守的关系 B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C相互制约和转化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47所谓结果,就是( D )A引起现象的现象 B事物主要矛盾C已经发生的现实 D被现象引起的现象48运动是( A )A绝对的 B相对的C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

25、的对立统一 D有条件的49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B )A运动 B客观实在性 C可感知性 D统一性50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B )A 普遍性和特殊性B 同一性和斗争性C 绝对性和相对性 D 共性和个性51事物发展的道路是( C )A 直线性与循环性的统一 B 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C 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 真理与谬误的统一51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D )。A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 B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复性C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 D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52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

26、体现了( B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53“一切以地点、时间、条件为转移”的观点是( A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C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D否认主观能动性的形而上学观点54抽象的可能性是指( D ) A永远不能实现的东西 B实质上是一种不可能性 C在现实中有充分根据的东西D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东西55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C )A.事物变化范围的大小 B.事物是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的范围D.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56唯物辩

27、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D )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永恒运动的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57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D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C.否认静止的存在 D.设想不运动的物质58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D )A.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B.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59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 ( B )A.是否受多数人的拥护 B.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C.在形式上是否新奇 D.出现时间

28、的先后60对发展的实质的确切理解是( D) A事物的不断运动 B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互相联系和转化 C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二、多项选择题1.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BC)A. 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C.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D. 画饼不能充饥2. “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AB)A. 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 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3. 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

29、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BC)A. 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C.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 运动是静止的总和4. 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CD)A.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C. 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D. 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5. 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指(ABC)A.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 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C.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D. 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6. 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