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55.39KB ,
资源ID:1192859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92859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码头工程防洪评价.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码头工程防洪评价.docx

1、码头工程防洪评价码头工程防 洪 评 价 报 告二八年十一月1 概述1.1项目背景*地处环鄱阳湖经济圈,县城傍鄱阳湖而建,是*重要的水上门户,县域面积26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9万亩,全县以农业种植为主,是*的农业大县;同时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石灰石、河砂等矿产资源的储量巨大。*焱东装卸中转服务站主要经营、生产、加工、销售水泥、石灰石、砂与其它货物的接驳、中转、仓储。该中转服务站预计码头建成后将每年经营各类件货、散货在20万吨以上,由于业务对象均位于长江与鄱阳湖沿岸,货物运输量大,因此水路运输为公司货物的主要运输方式。目前,都昌港以货物码头为主,而公用性码头泊位少,设施简陋,储运能力差,

2、因此没有满足该货物装卸的码头泊位,而通过下游XX港码头与本港其它货主码头装卸又将增加企业的成本和在运输繁忙时易受制于人。为解决货物港口装卸这一难题,该服务站计划在都昌镇鄱阳湖岸线择址建设专用码头。*焱东装卸中转服务站码头为灌注桩基础现浇梁板透空式码头结构,建设500吨级兼顾1000吨级泊位2个,岸线长200米,占地约30亩,年综合货运吞吐量为20万吨/年。由于货物装卸码头的建设,需要占用河道断面和河床滩地,对鄱阳湖该河段的防洪工程与河势演变必然产生一定影响。根据中华人民XX国水法、中华人民XX国防洪法、水利部河道管理X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水利部水建管2001618号文关

3、于进一步加强和规X河道管理X围内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的通知、*河道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和法规规定,对于河道管理X围内的建设项目占用沿河岸线和滩地时,必须严格进行防洪与河势影响论证,上报主管部门审批。受*焱东装卸中转服务站委托,我公司就兴建*焱东装卸中转服务站码头对区内防洪与河势的影响进作了具体分析,并编写了本报告。1.2评价依据法规、规X、规程与规定1中华人民XX国水法 20XX10月1日;2中华人民XX国防洪法 1988年1月1日;3中华人民XX国河道管理条例 1988年6月10日;4防洪标准GB50201-94;5堤防工程设计规XGB50286-98;6河道管理X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利部

4、、国家计委水政19927号文;7河道管理X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水利部建管办2004109号文;8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XSL278-2002;9有关本工程设计文件与国家其它法律、法规、规X等。参考资料1*焱东装卸中转服务站码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XX10月,*港航XX。2*焱东装卸中转服务站码头工程建设项目申请报告20XX10月,*港航XX。1.3技术路线与工作内容1.3.1技术路线本次*焱东装卸中转服务站码头工程防洪与河势影响评价采用有、无建设项目对比法进行分析和评价。根据新建工程进占河道断面情况,利用水流的连续性和能量守恒原理,分析码头工程兴建以后,引起工程附近上下游水力因素

5、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变化对防洪安全的影响。分析时,按明渠恒定、非均匀渐变流的水位沿程变化的微分方程式,建立数学计算模型,逐步由下游向上游推算水面线,然后按照新建建设项目进占河道断面后造成水位壅高、流速变化等具体情况,对工程的防洪和河势影响进行具体分析。工作内容根据河道管理X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的要求,本建设项目防洪评价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收集、了解新建工程所在湖区X围内的水文、泥沙等资料,结合工程现状,分析工程河段的设计洪水情况。2、收集、了解建设项目所在湖区X围内有关水利设施分布、规模、防洪标准、现状防洪能力、社会经济等基本情况,分析建设项目对有关水利设施的影响。3、收集新建工

6、程所在河段历史和现状湖盆地形、地质等资料,结合水文特征、水力条件与历史演变过程和特点,分析湖盆冲淤变化特性和河势演变规律情况。4、根据新建工程进占河道断面情况,近似进行壅水分析计算,分析建设项目对防洪安全的影响与河势影响。5、根据新建工程实际情况与运行特点,分析其对防洪工程的影响、对航运的影响和对河道规划的影响等。说明;本报告如无特殊说明,水位与高程资料均采用冻结吴淞基面都昌:1985国家高程基准=冻结吴淞基面-1.893m。2 基本情况2.1建设项目概况根据规划设计,*焱东装卸中转服务站码头位于*都昌镇矶山村委会的现风力发电站正背面狮子山尾处,地理位置为东经11608,北纬2914,溯水而上

7、30km,抵赣江和修河交汇处的吴城镇,顺水而下90km,抵湖口进长江。河道右岸12.0m以上为凹岸浅滩,为回水区域,码头右侧紧邻大矶山山脚边滩见附图。设计码头为500吨级重力式实体码头,码头岸线为顺岸式,港池采用顺岸式布置,前方作业平台采用靠船墩式结构,共布置五个,平面尺度为17m15m,靠船墩之间由简易钢引桥衔接,并通过一线钢引桥于后方陆域衔接。码头位于凹岸浅滩上,长200m,宽115m,占用凹岸滩地面积约30亩,码头泊位为2个500吨级兼顾1000吨级,设计年综合货运吞吐量为散货装卸20万吨/年详见:码头工程平面布置图。为了方便码头货物的储存、运输与管理,在码头出口山地通过场地平整,相应建

8、设港区堆场、道路、办公楼、仓库与给水、供电等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将发挥水路运输成本低廉和运输量大的优势,充分利用鄱阳湖潜在的运能,为企业产品的外运提供便捷运输通道,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缓解区域交通运输压力。根据码头设计与地形情况,码头所处滩地地面高程为12.020.8m,纵坡为1:36,码头陆域部分在滩地延伸长115m,占用滩地行洪断面805 m2,5个靠船墩深入主河道40m,为桩基础梁板式透空结构。2.2河道基本情况河道概况鄱阳湖是我国最大淡水湖,纳*内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水五大河流与滨湖地区的清丰山溪、潼津河、漳田河和博阳河等河来水,经湖盆调蓄后,由湖口注入长江,总流域面积16.2210

9、4 km2。鄱阳湖形似葫芦,以永修县吴城镇松门山为界分南、北两部分,南部为主湖区,湖面宽广,较浅;北部为人江水道,湖面窄,湖水较深,整个湖区南北长173 km,东西宽16.9 km,湖面最宽处达70km。鄱阳湖洪、枯水位时湖面积和湖容积相差很大,1985年湖水位为22m时,湖面面积为3291.5km2,容积295.2108m3,湖水位为11m时,湖面面积仅857 km2,容积仅14.0108m3。新建焱东装卸中转服务站码头位于都昌镇矶山村委会大矶山鄱阳湖边,属于鄱阳XX北湖区的分界河段-松门山河段。该河段为鄱阳湖中部凹颈,全长约6500m,水面相对狭窄,枯水期束水如带,丰水期水面宽度约2500

10、4200m,其中最窄处位于河段出口的大矶山灵峰寺松门山河段,丰水期水面宽度约2500m;最宽处位于该河道进口的都昌南山塘吴城龙头山,丰水期水面宽度约4200m。该河段两岸均为低山丘陵谷地,植被发育良好,山脚矶石稳定,其中北岸大矶山地势起伏,大矶山紧临鄱阳湖边,山势陡峻,山顶高程为202.7m,冲沟发育;南岸的松门山地势相对较为平缓,山顶高程为92.7m。码头位于松门山河段出口处,距鄱阳湖入长江口约90km,上距*城4.5km。码头所在湖区断面为不对称型复式断面,呈W形状,湖床变化平缓,丰水期水面宽度约2800m,枯水期河槽水面宽度约600850m。主泓紧贴右岸下行,为该断面的主航道区域,呈U型

11、,宽约8001200m,底部高程为2.012.0m;在断面左侧偏中间部位为次级航道,湖面宽浅,呈舒缓U型,底部高程为4.014.0m,码头即位于该河道主泓右岸。码头所在河段右岸12.0m高程以下的主河道岸线顺直,12.0m高程以上有一凹岸浅滩,呈不规则四边形,底部高程12.020.8m,外沿长约1.5km,总面积约0.6km2见码头平面位置图,码头即位于该凹岸浅滩下游侧,傍矶山山脚浅滩修建。鄱阳XX部湖区水流进入北部湖区时,除了东面的松门山河道外,在吴城镇还有一条汊道,位于松门山河道西南约30km,松门山河道与吴城汊道之间有下岸洲、令公洲、后山洲、梅西湖、东河村和松门山等。吴城汊道河道蜿蜒弯曲

12、,水面狭窄,两岸洲滩发育,河汊纵横,丰水期水面宽度约700m,主要排泄赣江和修河来水。根据*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水利规划XX,丰水期吴城镇汊道与松门山河道的分流比约为1:3.8。河道边界条件在大地构造上,工程区位于扬子准地台、江南台隆、修水都昌台陷之都昌穹断束构造单元之中,基底褶皱强烈,覆盖层褶皱微弱,多属宽展型向斜,轴向近东西向、北东至北北东向。断裂发育,主要有两组北北东向断裂和近北东向断裂。码头所在大矶山松门山河段,河道断面狭窄,湖岸岸线顺直,两岸多为稳定的山矶,山体植被覆盖茂密,山势稳定,河岸边界控制性较强,两岸岸坡基本保持稳定,右侧主泓近岸,水流平顺,河槽冲淤变化稳定,水

13、深条件良好。水文、泥沙、气象特征 1水文 鄱阳湖区洪水是由暴雨形成。每年49月为汛期,10月次年3月为枯水期,赣、抚、信、饶、修等五河洪水一般发生在3月下旬7月上旬。鄱阳湖水位涨落受五河与长江来水的双重影响,汛期49月长达半年之久,其中46月为五河的主汛期,五河最大流量一般出现在6月,当五河出现大洪水时,鄱阳湖水位一般不高;79月五河来水减少,长江进入主汛期,鄱阳湖水位受长江洪水顶托或倒灌影响而维持湖区高水位。湖区最高水位一般出现在79月,据湖口站19501998年资料统计,79月年最高水位出现的几率达83.7%,其中7月出现几率为65.3%。鄱阳湖水位变幅大,湖区各站水位最大年变幅达8.91

14、14.04m,最小年水位变幅为3.549.73m。湖口站特征水位统计见表-1。表-1 湖口站特征水位统计表 水位:吴淞高程123456789101112系列实测最大13.8213.1817.0017.1619.8821.7722.5822.5521.6219.3617.5613.7622.58实测最小6.835.907.539.8913.2814.5515.2214.1912.8910.889.957.915.90 鄱阳湖水系入江控制站为湖口水文站,鄱阳湖五大河流的水文控制站分别为:赣江外洲水文站、抚河李家渡水文站、信江梅港水文站、饶河虎山水文站和渡峰坑水文站、修河柘林水文站现为虬津水文站和万

15、家埠水文站。 湖口水文站为国家基本水文站,该站地处湖口县双钟镇,控制集雨面积为162225km2,于1922年10月由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设立,观测水位,但时断时续;1951年改为水文站,观测水位、流量、含砂量至今。本站观测河段位于鄱阳湖出口末端,呈一收缩河段,向上游河面逐渐展宽,测流断面位于上下石钟山之间,为复式河床,河床较为稳定,左岸有一宽达3km的滩地,右岸为砾石略有粘土,高水时最大河宽达4.7km。中高水测流断面距河口5.0km,中低水测流断面因控制条件较差,而移至距河口0.7km处。因测流断面距河口很近,受长江水流顶托影响显著,水流较为紊乱,在长江高水位时,江水倒灌鄱阳湖,在测流断面

16、会出现正向流、负向流或横向流等复杂流场。水位观测为自记水位记,测流用流速仪精简法或积深浮标法,洪水期选用高水测流断面。湖口水文站实测最大流量31900m3/s,发生在1998年6月26日,实测最高水位22.58m,发生在1998年7月9日。 外洲水文站是赣江入鄱阳湖的重要控制站,位于XX市桃花乡外洲村,1949年10月设立,控制流域面积80948km2,观测项目有水位、流量、降水量和泥沙等,自设站以来有连续的水文观测资料,该站水位流量关系受鄱阳湖水位顶托影响较大。 李家渡水文站,位于进贤县李渡镇鉴良村,控制流域面积15811 km2,1952年8月设站,观测水位、流量、泥沙、降水量等。 梅港水

17、文站控制流域面积15535 km2,1952年4月设站,观测水位、流量、泥沙、降水量、蒸发量等。虎山水文站位于乐平市鸬鹚乡石里村,控制流域面积6374 km2,1952年4月设站,1952年以后有连续水文观测资料。渡峰坑水文站位于乐平市鸬鹚乡石里村,控制流域面积5013 km2,1941年设站,1952年后有连续水文观测资料。 柘林水文站经历两次搬迁,1953年1月设立了三拱滩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9081 km2,观测水位、流量、泥沙等,因修建柘林水库,1959年该站改为柘林水库实验站,观测水位、流量、泥沙等项目,控制流域面积9497 km2,1981年10月迁至虬津观测水位、流量、降水量、蒸

18、发量等,虬津站控制流域面积9914 km2。 万家埠水文站位于安义县万家埠镇桥南街,控制流域面积3548 km2,1952年1月设站,主要观测水位、流量、泥沙、降水量等。 2河流泥沙 鄱阳湖入汇长江使鄱阳湖与长江的水位、泥沙关系相互影响,鄱阳湖汛期一般比长江早13月,来水量集中在47月,径流总量占全年的55%;多年月平均流量最大值和历年最大流量均出现在6月份,因受长江水位顶托的影响,多年月平均水位最大值和历年最高水位则出现在7月份,江水倒灌现象几乎年年发生,江水倒灌现象主要发生在每年的7、8、9三个月。鄱阳湖各河均属少沙河流,由于湖面宽阔,大部分湖底较浅,水流流速缓慢,泥沙的沉积作用明显,输沙

19、量很小,据50年代至20XX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含沙量各河在0.0870.136 kg/m3之间,以赣江最大,饶河最少,五河七站多年平均悬移质入湖沙量为1569.9104t,五河与湖区多年平均悬移质总入湖沙量为1843.6104t,各河入湖沙量年际年内变化规律与其径流变化规律一致,年际变化大,一般是丰水年多沙,中水年中沙,枯水年少沙。泥沙年内分布极不均匀,泥沙入湖量主要集中在49月,占全年的85.3%,其中汛期46月占66.6%。 据湖口水文站资料统计,鄱阳湖多年平均出湖入长江悬移质泥沙量1016.5104t,最多的一年为2170104t,出现在1969年,最少的是1963年,该年长江710月倒

20、灌入湖沙量699.2104t,减去其它月份出湖沙量,则湖口站出湖输沙量为-372104t,泥沙出湖入江集中在长江汛期前的16月,占全年的95.9%,34月占全年的52.2%,79月长江中上游主汛期,长江主流含沙量相对较大,长江泥沙随水流倒灌入湖,多年平均倒灌泥沙量为123.3104t。 3气象特征鄱阳湖流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具有春季雨多湿润,夏季炎热,秋季干旱、冬季少雪寒冷干燥等特点。据码头所在区域内的湖口气象站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94mm,最大降水量1937mm,最小降雨量为776mm。该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大,丰水年1

21、954年是枯水年1978年的2.5倍,主汛期46月降水量占全年的44%,枯水期10月至次年2月降水量占全年的22.4%。湖口站气象特征值详见表-2。 表-2 湖口站气象特征值表项目湖口站多年平均气温16.8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0.3相应出现时间年、月、日1958年8月23日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2.4多年平均风速m/s3.1历年最大风速m/s34相应风向NE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8多年平均蒸发量mm1596.1多年平均无霜期天258多年平均日照小时数1853.8多年平均降水量mm1394.2最大年降水量mm1937最小年降水量mm776.4工程地质工程区位于扬子准地台、江南台隆、修水都昌台陷之都昌穹

22、断束构造单元之中,基底褶皱强烈,盖层褶皱微弱,多属宽展型向斜,轴向近东西向、北东至北北东向。断裂发育,主要有两组北北东向断裂和近北东向断裂。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的界定,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都昌地区属少震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 港址区地处都昌镇,地质情况较简单,自北面湖底向南,陆上分布地层为志留系、上泥盆系、中石炭系与二迭系、三迭系,基岩主要为砂岩、页岩,局部为粉砂质泥岩,岩面较低,高程为-41.39-34.09m,岩面向两侧湖岸逐渐抬升,河岸表层多为第四系亚黏土沉积层,两岸坡脚多有页岩出露,岩石呈强弱风化,节理裂隙发育

23、;河床的直接边界由疏松沉积物组成,厚度约3045m,全部由全新世松散沉积物组成,上部为较细的亚砂土亚粘土,厚度数米至十几米,下部为粉细砂与中砂,厚约2030m,以下为砾石直至基岩。河床沉积物以细砂、中砂为主,河床泥沙平均粒径0.11.81mm,中值粒径0.660.414mm。 港址区地下水主要可分为第四系孔隙式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水。孔隙式承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纪砂砾层中,水量较丰,具微承压性,补给来源于湖周围山体中的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则主要赋存于裂隙发育和构造破碎带中,水量较小,补给主要来源于其上砂砾层中的孔隙水。2.3现有水利工程情况与其他设施情况*焱东装卸中转服务站码头附近主要水利工程有新

24、妙圩、矶山圩、周溪圩、枭阳圩等万亩圩和红卫百亩圩。 新妙圩堤长2000m,堤顶高程23.523m,最大堤高12.1m,设计洪水位为21.72mP=10%,校核洪水位22.53mP=5%,堤顶宽度为4.5m,内坡比12.5,外坡比13.0,圩堤保护面积76.5km2,保护耕地5.21万亩,保护人口5.6万人。 矶山圩位于港址下游约2.5km处,堤长5060m,堤顶高程23.5m,最大堤高11.5m,设计洪水位为21.71 mP=10%,校核洪水位22.53mP=5%,堤顶宽度为5m,内坡比12.25,外坡比12.75,圩堤保护面积22.5km2,保护耕地1.82万亩,保护人口7.05万人。 周溪

25、圩堤长5200m,堤顶高程23.523m,最大堤高11.0m,设计洪水位为21.71mP=10%,校核洪水位22.53mP=5%,堤顶宽度为3m,内坡比12.25,外坡比12.75,圩堤保护面积13.66km2,保护耕地1.14万亩,保护人口2.4万人。枭阳圩堤长6600m,堤顶高程23.5m,最大堤高12.0m,设计洪水位为21.71mP=10%,校核洪水位22.53mP=5%,堤顶宽度为6m,内坡比12.5,外坡比13.0,圩堤保护面积4.8km2,保护耕地1.10万亩,保护人口0.06万人。红卫圩位于码头东侧约0.6km处,鄱阳湖凹岸,堤顶高程23.5m,最大堤高12.0m,设计洪水位为

26、21.71mP=10%,校核洪水位22.53mP=5%,堤顶宽度为4m,内坡比12.5,有砌石护坡,外坡比13.0,圩堤保护耕地340亩,保护人口0.03万人。2.4水利规划工程1995年7月*水利规划XX编制的*鄱阳湖区综合利用规划报告水规部分对鄱阳湖控制工程进行了规划设想,拟定了全控制和分控制两个人工控湖方案,经比较选择了全控制方案。该方案是在鄱阳湖入江水道的屏峰山长岭之间建一座集防洪、发电、水环境保护、航运等综合功能的枢纽工程和两处新建的分蓄洪区,该工程位于鄱阳湖入江口上游约27.0km,20XX7月由*水利规划XX完成了鄱阳湖控制工程课题研究报告,目前长江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水利规划XX

27、正在进行鄱阳湖控制工程的防洪专题研究。另外,在距鄱阳湖入江口上游约6.0km处修建XX至XX铁道干线,干线通过鄱阳湖需修建跨湖大桥-鄱阳湖特大桥,大桥全长5.0km,为铜九铁路关键性工程之一,目前该工程已完工。该两规划建设工程均位于本码头的下游,码头的建设对该两工程均不产生影响。3 河道历史演变3.1河道历史演变概况鄱阳湖在地质时代湖盆地区的地质地貌几经沧桑,变化很大。全新世开始湖盆虽逐渐下沉,由于泥沙沉积量和湖盆下沉量基本均衡,故仍呈现为河网割切的景观。新石器时代这一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公元前201汉高祖六年公元421年X宋永初二年在令鄱阳湖中心设置了鄡阳县,古城已经考古发现在今鄱阳湖中心的四

28、山,其周围有彭泽、鄱阳、海昏等县,所辖土地也有部分位于鄱阳湖中,可见在公元5世纪20年代以前,鄱阳南湖地区并不存在庞大水体,而为地势低平、河网割切的湖积平原,而鄡阳县为河网支汇的中心。过去有人因鄱阳湖在古代曾有彭蠡泽之称,而认为古代彭蠡泽即今鄱阳湖,其实彭蠡古泽的形成与古长江在XX盆地的变化有密切关系。更新世中期,长江出武穴后,主泓经太白湖、龙感湖、下仓浦至望江县与从武穴南流入XX盆地南缘的长江汊道会合。更新世后期,长江主泓南移至今长江道上,而原来被废弃古河道因全新世以来倾掀下陷作用,逐渐扩展并与XX盆地南缘宽阔的长江水面合并,形成一个大面积的湖泊,即先秦禹贡中所载的彭蠡泽。当时长江出武穴摆脱

29、两岸山地的约束,形成了以武穴为顶点,北至黄梅,南至XX,东至鄂皖边界的冲积扇,江水在冲积扇上分为多支,即禹贡中所谓“XX,东至扇前洼地汇入彭蠡泽,可见古彭蠡泽主体部分在江北,相当今龙感湖、大官湖和泊湖等湖沼地区,江南仅为今鄱阳湖的颈部。 由于古彭蠡泽是长江新老河段在下沉中受XX潴汇而成的湖泊,水下新老河段之间脊线分明,以后由于长江泥沙经XX段时,受到赣江的顶托在主泓北侧堆积起来,日久新老主泓道之间自然逐渐高出水面,XX主泓道和江北彭蠡泽即被分割开来。时间约在西汉后期,距今20XX以后,每逢长江泛滥泥沙溢出,彭蠡古泽逐渐缩小,形成了几个由水流连通的湖泊,史称雷水和雷池,即今龙感湖、大官湖的前身,

30、此后,江北彭蠡泽之名逐渐消失。 自全新世开始,本区第四次断块差异运动,在XX一湖口一线有较大的相对下陷,尤以湖口断陷为强烈。西汉后期,湖口断陷的古赣江区已扩展成较大的水域,即今鄱阳北湖的前身。因为江北彭蠡泽之名出于经典禹贡,班固在汉书。地理志里就附会江南的鄱阳湖为古彭蠡泽,但在记载到湖汉水和豫章水均指令赣江时,却又说注入长江,而不是注入彭蠡泽,估计当时江南新彭蠡泽洪枯水位变率大,枯水时束狭如江之故。汉晋时代的新彭蠡泽晋时又称宫亭湖南界不超过今星子县南婴子口一线,而婴子口则是赣水入湖口,也称彭蠡湖口。江南彭蠡泽形成后,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比较稳定,其后随XX湖口断层下陷自北而南的发展,河网交错的平

31、原逐渐向沼泽化发展。X宋永初二年公元421年,鄡阳县的撤销当与此有关。唐末五代至北宋初年彭蠡泽迅速向东南方向扩展,宋初彭蠡湖区已超过婴子口、松门山,迫近鄱阳今波阳县城,彭蠡湖开始有鄱阳湖之称,这种扩大的结果使原在湖边上的山峰先后沦为湖中小岛,附近的小湖也相继和鄱阳湖连成一片,古鄡阳县周围平原几平沦没殆尽,但其时鄱阳南湖仍为吞吐型湖,洪水时茫茫一片,枯水期束水如带。 明清时期鄱阳湖演变的特点是湖汊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特别是鄱阳XX部地区,如今军山湖、青岚湖都形成于此时,而清代以来,吴城以北鄱阳湖逐渐淤浅,特别是主航道两侧的洲滩逐渐发育,但主航道河槽基本保持冲淤稳定态势。由于赣江、抚河、信江的口外沙洲向东北延伸,鄱阳南湖西南部湖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