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19.65KB ,
资源ID:1192458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9245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从《汉语句法引论》得到的启发.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从《汉语句法引论》得到的启发.docx

1、从汉语句法引论得到的启发从汉语句法引论得到的启发摘 要:句法研究的是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它们的排列顺序,即以词作为基本单位,研究的对象是句子。句法中的体态和时态,一直是语言专家们从未停止研究的一个课题。在教学中,句子的时态和体态也是学生普遍存在困惑的问题。汉语动词的特点,决定汉语句式要存在体态和时态两种特点。本篇文章就“体态”和“时态”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关键词:汉语句法引论 启发句法研究的是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它们的排列顺序,以词作为基本单位,句法研究的对象是句子。而句法中的体态和时态一直是语言专家们从未停止研究的一个课题。而时态和体态在教学中也是学生普遍存在困惑的一个问题。汉语动词的特点,决

2、定了汉语句式存在体态和时态两种特点。本篇文章就“体态”和“时态”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现在,我们常说的三个最基本的时态是指:现在、过去和将来。这三个时态的参照系是话语行为的当时。体态的参照系与时态不同,它是用动词来表达事件本身的进程。体态的两个最基本特点是“已然态”和“未然态”。汉语句法引论这本书是由徐丹女士著,张祖建老师译的。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全书共分七章,采用了归纳演绎再归纳的写作思路。第一章主要讲了汉语句法的演变及其后果,阐明了著作本书的主要目的。接着,作者分别从六个方面阐述了汉语句法的应用。这六个方面分别为:“体态”、“时态”、“得字结构”、“把字结构”、“被动式”、“助

3、动词”。笔者用了很长时间阅读此书,笔者觉得书中提到的句法讲得清晰全面,而且对我们以前在教学中遇到的有困惑的问题给予了解答。另外,还有很多我们在教学中没有涉及到的比较深入的部分。看了这本书以后,笔者觉得眼前明亮了很多,头脑也清晰了。对于一些模棱两可的问题,现在,一下子找到了出路,得到了解决。除此以外,对汉语句法的演变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真的是受益匪浅。下面笔者将在本书中学到的,认为比较重要的句法进行总结,并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做出的概括进行比较。本书一开始提到了汉语句法的演变及其后果,这就不能不提到汉语中的两大语法范畴:名词和动词。但汉语与英语及其他的语言不同的是,它没有动词的变化、变位,以及名词

4、的单复数形式,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把它们区分开呢?汉语中有很多词既可作名词,也可作动词,因此也就增加了我们判断它词性的难度。首先,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来判断,这是最基本的方法;其次,我们可以看这个语素的前面有没有数量词来修饰,因为只有名词成分、名词词组才可以受数量词的修饰。同时,要确定一个词是否具有动词的语法功能,我们可以根据其后有无“了”、“着”、“过”来判断,因为只有动词才能受体态的限定。这一点,徐丹女士在本书的第二章中提到了。此外,我们还应知道确定动词的取向还有三方面的手段:语音、句法和语义手段。汉语和汉字都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历史演变,虽然有些句法在词的使用上各不相同,却达到了同一效果,比如

5、下面两个句子:“中国女篮大败南朝鲜队”和“中国女篮大胜南朝鲜队”。 这两个句子的区别是用了一组反义词“败”和“胜”,但是在句义上却相同,可见汉语的博大精深。接下来就主要从徐丹女士书中“论体态”和“论时态”两个方面,阐述笔者从此书中得到的启发。前文提到了一个词是否具有动词的语法功能,可以根据其后有无“了”、“着”、“过”来判断,主要是因为“了”、“着”、“过”表示的是句子的体态。说到这里我们就应该继续说下去,把这个问题说得全面些、系统些。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笔者一直把这三个词当作是时态的象征词,用它们来解释事情发生在过去、现在或将来,是“已然”还是“未然”。看了本书以后才知道,自己进入了对“体态

6、”和“时态”了解的误区。以前,在教学过程中,英语中有时态,而这个时态是在原有动词的基础上把动词进行演变或是变位或附加一些别的词,来代表事情发生的时间,而汉语则是通过在动词的后面加“了”、“着”、“过”来完成这一语法项目的,而且笔者看过别的书上也有这样的比较,显然这种说法是存在问题的。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知道“了”、“着”、“过”在教学中出现的次数非常多,也是hsk考试中常考、必考的知识点。然而,这三个字给我们教师和学生带来困惑最多的就是“了”这个词的用法。另外,“了”、“着”、“过”三者之间的区别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论体态”根据书中的观点,结合教学经验笔者对这几个词的用法进行了归纳:

7、1.“了”、“着”、“过”的用法a.“了”的用法(1)“了”这个词的用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在动词后,本书中叫做“体态助词”;另一种是用在句尾,叫“句尾助词”。前者表示已经发生,跟“过去”的副词有关系;后者表示“起始态”,表示跟“现在”的副词有关系,我们在教学中称后者这种情况为“变化”。(2)结构为:v+了1+ov+o+了2(3)一定要用“了”的情况:表示真实情况必须带“了”的动词都表示某种非出自主观意愿的、人们无法掌握的结果。如“醉、病、死、破、流血、忘、瞎、聋”等。固定格式:“快了”、“快要了”、“要了”、“就要了”、“就了”,除此以外我们还接触过“该了”。在“把”字句和“被”字句中一定要有“

8、了”,表示“已然”。(4)不用“了”的情况:表示状态的动词不用“了”:爱、恨、讨厌、赞成、同情、尊重、羡慕等。重复性或者习惯性动词也不用“了”。如:每年这个时候,他都去昆明看花展;他周末经常帮妈妈做饭。“了”不能用于以下结构:“是的”、“v是/的时候”、“v前”。(5)句子有几个动词同时出现时如何用“了”在连动式中,“了”通常要放在第二个动词后,但其一定不是状态动词。如:他去图书馆参观了。如果强调已完成事件的连续性,那么每个动词都可以带“了”,否则动词不带“了”。如:昨天,她买了菜,做了饭,洗了衣服,忙坏了。b.“着”的用法(1)“着”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用在动词后。(2)结构为:v+着v1

9、+着+o+v2(v1表示v2完成的方式)(3)可以用“着”的动词:动词本身有“持续”体态的,可以和“着”一起用。如:等、看、写、吃、喝、坐等。反之,一些“非持续”性的动词不能用“着”。如:死、忘、来、去、离开、进等。(4)“着”的固定用法:朝(着)、沿(着)、冒(着)、向(着)c.“过”的用法(1)“过”是表示“经历”的体态助词。我们在教学中习惯这样教学生,说“过强调的是在过去的某一时间里有过某种经验以及对现在的影响”。(2)结构为:v+过(3)一定用“过”的词:经常与“过”一起用的词有哪些呢?在教学中学生也颇为困惑,然而在hsk考试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告诉我们一定要用“过”,而且要

10、用在这样的词后面:曾经、曾、不曾、未曾、以前+v+过等。2.“了”、“着”、“过”的区别a.“了”和“着”的区别(1)当表示事情结果时,用“了”、“着”均可。如:黑板上写了一个字。黑板上写着一个字。(2)刚才提到了“持续”和“非持续”,“了”可以用在“持续”和“非持续”动词的后面,表示一个动作的完成;“着”只能放在“持续”动词的后面,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不可放在“非持续”动词后。(3)“v+了”后可以加时量补语,表示动作进行了多长时间,而“v+着”不能加表示一段时间的时量补语,因为它表示的是持续,而不是在某一具体时间停止。b.“了”和“过”的区别(1)“了”表示过去时间范畴内或近期将来时间范畴

11、内的已经完成或发生的状态,而“过”是与现在隔断的,是表示过去时间范畴内“经历”的体态。“过”切断了已经发生的事情跟目前说话行为之间的联系。(2)从认知上看,“了”表示从01的变化。也就是说,从“未实现”到“实现”;而“过”表示的却是从10的变化,是从“存在”到“不复存在”的变化。既然“了”、“着”、“过”表示的是句子的体态,那么句子的时态又是怎么表达的呢?现代汉语里,时态必须在话语行为的当时建立起时间的参照系,而且往往用名词、助词以及副词、连词、介词和方位词表达时态。它们常常是同义词。凡是带助动词的句子都表示一个既可发生在过去,也可发生在将来的尚未实现的动作,关于助动词有哪些及它们的用法,我将

12、会在以后的文章中为您展现。二、“论时态”时态词语的用法最大的特点就是近义词比较多,所以我们要根据动作的时态(过去还是将来)来区分意思相近的词的使用规则。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教学中学生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随便用“不”和“没”,不知道什么时候用“不”,什么时候用“没”,说话也不分“没”、“不”,区分困难。老师在上课时只是纠正学生语病的问题,告诉他们应该用“没”,不应该用“不”;或者反之。学生就“鹦鹉学舌”,按照老师纠正的说,但很少有老师告诉学生为什么这样用。因此我们说,为人师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更多地、最大化地为学生解惑。用时态方面的知识来解释这个问题就很容易,“没”表示已经实现的动作,

13、而“不”表示还没有实现的动作。事实上,汉语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近义词,用时态来解释就简洁易懂了。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些近义词我们很难区分:一是不常用;二是考试考得比较少。所以学生询问这类问题的时候,我们只是找一些意思相近的词语来解释。但是当两个近义词出现在同一道题目中的时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区分清楚用哪一个最合适,这时候用近义词来解释近义词的方法就不奏效了,因此我们要知道近义词在使用方面有哪些不同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就列举一些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经常容易犯错、混淆的词语:1.“才、刚”与“刚才”a.“才”和“刚”两个同义词的语义区别跟时态有关。一个动作不论已经实现还是尚未实现,都可以用“才”。如果是已

14、经实现的动作,“才”的语义是“勉强达到”;如果是尚未实现的动作,“才”表示某种条件,意思是“仅仅”。“刚”则用于一个已经实现了的动作,这就是说,当动词表示一个过去事件的时候,用“才”和“刚”都可以。b.“刚”和“刚才”看上去很像,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也很容易混淆,学生也很难理解两个词的区别。二者的共同点,都属于过去的时间范畴。二者的区别如下:一方面,“刚才”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离说话时不久;“刚”表示过去时间时则可远可近。另一方面,“刚”与过去某个不确定的时间段有关,动作的起始点能够在时间轴上得到确定,但终止点却不一定;“刚才”则相当于过去当中某个确定的时刻,动作的终止点在时间轴上恰好是话语行为之前

15、。如:他的病刚好。刚才他有点头疼。c.位置区别。“刚”必须用在主语后;“刚才”可用主语后,也可用于主语前。2.“后来”与“以后”a.“后来”用于跟过去相关联的语境;“以后”既可用于过去,也可用于将来。b.在句法使用上,“以后”前可以有表示时间的词语,“后来”不可以。c.“以后”的反义词是“以前”,“后来”的反义词是“起初/起先”。他们对于时态里都有不同的反应。如:“以后”不论过去或是将来都可以用,而“后来、起初、起先”只能用于过去,不能用于将来。3.“常常”与“往往”a.“常常”可以用于过去和将来,“往往”不可以。b.“常常”则表达某种习以为常的情况,而“往往”经常暗示某一深藏不露的想法,某种言外之意,因而可以表达某种不寻常或者跟预期相反的事件。前者的效果多属于正常的和自然的,是可以预期的;后者所造成的效果会令人惊讶并超出意料。类似这样的近义词还有很多,在这里不过多列举。本文主要针对汉语句法引论这本书中的“论体态”和“论时态”两大特点进行阐述,本文不仅仅是对本书内容的浅显领悟,更有笔者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相信,这样可以使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都说“开卷有益”,所以笔者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和帮助,让大家有更多的理论依据和可借鉴的平台。参考文献:1徐丹著.张组建译汉语句法引论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4.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