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5 ,大小:90.32KB ,
资源ID:1192323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9232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杭州市西溪湿地保护区旅游专项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杭州市西溪湿地保护区旅游专项规划.docx

1、杭州市西溪湿地保护区旅游专项规划杭州市西溪湿地保护区旅游专项规划说明书(一)默认分类 2008-09-30 10:25:15 阅读191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一章 基础现状分析一、地理位置西溪湿地保护区位于杭州市西部,主要属于西湖区的蒋村乡,小部分属于余杭区的五常乡,距市中心武林门约16公里。西湖区位于杭州市西南,北与余杭区接壤,西与富阳市交界,东连杭州城区,南临钱塘江与滨江区隔江相望。地理坐标位置介于东径120026至120927,北纬30335至302128。地形为东西向短、南北向长,东西向最长距离约20公里,南北向最长距离约30公里左右。地处杭嘉湖平原南端、天目山山脉余脉末端,是

2、平原与丘陵的过渡带,属平原、丘陵地貌;整个区域的中部为丘陵、南北部为平原。 西溪湿地保护区坐落在西湖区的西部,天目山路延伸段从其南边经过,北边为文新路延伸段,东临蒋村商住区和古荡小区,西接五常;是离杭州最近的旅游区之一,名列杭州市著名的“三西”(西湖、西溪、西泠)之一。历史上的西溪风景区,指西溪河流经留下古荡段两岸的宽阔地带。其南岸包括今日老和山灵峰山北高峰龙门山小和山山脊线北侧的丘陵坡麓地带;北岸包括余杭塘河以南五常蒋村乡一带的水网平原,面积约60平方公里。目前的西溪湿地,大致指东起紫金港,西至五常港,南接沿山河,北界文新路延伸段的一片鱼塘水网平原。杭州市政府2003年一月正式批复的杭州市西

3、溪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将西溪湿地保护区的空间范围,总体划分为三个层次,即西溪湿地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周边景区控制区。其中:西溪湿地保护区的范围是:东起紫金港路绿带西侧,西至绕城公路绿带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新路延伸段,总面积1008平方公里。保护区以外为外围保护地带,东至紫金港,南至老和山麓,西至绕城公路绿带西侧,北至余杭塘河,总面积157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以外为周边景区控制区,主要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湿地水网区域,总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二、自然概况(一)地质地貌西溪湿地的地质单元属三墩凹陷,下伏白垩系杂色砂岩,上覆厚约4050米的第四系亚砂土和亚粘土,第四系上部25米厚的亚粘土属全

4、新统,是浙北地区经二次海侵海退形成的。全新统上层厚约56米亚粘土层,在全新世中晚期钱塘江河口平原已存在;而苕溪古河道两侧当时尚处于洼地,因为五常蒋村古荡一带水流排泄不畅,从而形成一片湖泊沼泽,是由冲积和湖积形成的。卫星相片和航空相片上也明显地反映出:五常蒋村古荡是一个构造洼地,而且是以蒋村为中心的。简言之,西溪湿地是第四纪地质作用的产物。西溪湿地保护区的自然地形,为低洼的水网平原。周围村庄、桑田等高出原始地面11.5米,地面标高在25.5米之间,地势略呈南高北低状。农地主要为池塘、柿林、桑地、茭白田等。目前已没有原生湿地景观,而是在长期的江南渔桑农业的改造下,逐步形成的以鱼塘为主、并由大面积的

5、河港湖漾水网及狭窄的塘基和面积较大的洲渚相间构成的次生湿地地貌景观;它属于“自然人工复合型湿地”。(二)水文气象西溪湿地主要有纵横交错的六条河流在此围合汇聚。它们分别是沿山河(西起于五常化龙桥,东止于蒋村周家门,全长约11.7公里,宽约11米,不通航)、五常港(南起于留下镇,北止于余杭塘河,全长约5.95公里,宽约25米,水深约2.5米;可通农用船只)、紫金港(南起于沿山河,北止于余杭塘河,全长约3.4公里,宽约20米,水深约2.3米)、顾家桥港(南起于五常白浪,北止于五常天竺桥,全长约1.8公里,宽约15米,水深约2.5米;可通农用船只)、严家港(西起于蒋村南高桥,东止于千斤洋,全长约2.2

6、公里,宽约15米,水深约2米;可通农用船只)、蒋村港(南起于蒋村何家河头,北止于余杭塘河,全长约3.75公里,宽约20米,水深约2.3米。可通农用船只);河流总长28公里。区内约70是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陆地面积仅占30;水网密度高达25公里平方公里,以致村庄、田野之间,非舟莫渡。区内河水受西边的五常港补给,缓缓东流,流速为003007米秒,常年平均水位约115米。本区属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季风交替规律明显,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一年中,随着冬、夏季风的逆向转换,控制云团和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明显的季节变化,形成“春季多雨、夏季闷热、秋季气爽、冬季干冷”的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冬夏长

7、,春秋短。年平均气温为162C。年平均降雨量约1400毫米,以春雨、梅雨、台风降水为主,降水量月份主要集中在39月份:36月是第一个雨季,其中56月为梅雨期;第二个雨季在89月。历史上洪涝灾害较为严重,千百年来水患不断:以1963年的苕溪决口为例,当时洪水泛滥,蒋村绝大多数人家的庭房中积水约一米,持续近一个月。(三)环境质量从总体上看,西溪湿地尚保持着次生湿地较好的环境质量(包括声音、空气、水质、放射性等);但伴随着杭州城市发展的快速西进,本区域的水域面积渐渐萎缩,水质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据调查发现:秋雪庵、章家塘、茭芦庵等三处重要地方的水质,已分别处于三类、四类、五类水质。保护水质,已是

8、西溪湿地保护区工作的燃眉之急。西溪湿地的部分区域经过整治和恢复,已经初显清静和幽深的景观。但是,居民点附近的环境质量仍然不高,主要表现为:杂乱,污染。如:卫生死角多;通讯、电力、交通线路架构零乱,视廊不净;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等污染严重。区内居民人口较多,居住地点比较分散,部分地块人居过于密集;而且,现代住宅楼建设与传统民居风格不相协调。上述种种,影响了整个环境质量。三、历史延革西溪湿地是第四纪全新世时期地质作用的产物,它经历了海侵海退湖泊沼泽化最后形成原始湿地的漫长演变过程。近千年来,因为人工渔耕经济的强力改造,又演变成为次生湿地。西溪湿地的风景名胜开发建设,在其历史演进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东晋

9、发现、唐宋发展、明清全盛、民国开始衰落的四大发展阶段。唐代以前,杭州西北皆水,水中有洲居人;西溪就存身于这片水乡之中。至唐代,西溪开始繁兴,出现贸易集市,故神州古史考云:“唐有西溪市。”约演延在北宋以前,西溪南侧山上已建立了不少寺院,出现了诸如古夕照庵、法华寺、喜鹊寺、永乐庵等名寺名庵。至北宋,西溪市改为西溪镇,成为当时的钱塘四大镇之一(元丰九域志);时人继续在西溪及其周围建寺造庙。南宋时,就行政区划而言,西溪分别属于蒋村里、西溪里、西溪市;整个西溪属于钱塘县留下镇。南宋时的西溪,风景名胜有了很大发展:高宗开辟西溪“辇道”,在辇道两边育梅栽竹;后人又在蒹葭里一带营造寺庙;同时,开始大面积培育柿

10、树,柿树景观由此开始渐为南宋文人所喜爱。南宋的西溪,梅景观文化也迅速发展,泛舟西溪,临水赏梅,在当时成为杭人时尚;西溪由此而与灵峰、孤山并列齐名,被称作杭州的三大赏梅胜地。明代,除了维修宋时景观、增新佛刹外,还开发许多旅游项目:明代中期,“西溪探梅”已成杭州一大特色景观;明代后期,蒹葭里周边建造起了许多名园名庵,如西溪梅竹山庄、西溪草堂、洪园等,在寺院旧址上又建有茭芦庵、秋雪庵,并新建了曲水庵;“西溪观芦”也是在明末成为杭州的特色景观的,至于后世著称的“秋雪八景”,此时业已形成。清代康熙年间,西溪湿地增添了西溪山庄等许多新建筑。康熙、乾隆南巡到杭州时,又为西溪留下了多篇宸翰诗作。清代文人大都喜

11、爱西溪,不少名人雅士皆先后以它为题,创作了不少艺术成就很高的诗词和诗意画等。正是在清代,西溪一跃而与(西)湖上、南山、北山齐名,上升为杭州四大景区之一。清末民初,许多名园古刹因年久失修而倒塌。日寇侵华,西溪风景区遭到极大破坏。解放后,西溪逐渐衰落:1958年,法华寺、老东岳先后被毁;经过“文革”,多数景点已不复存在。如今,由于房地产开发热潮及农民房的大量建造,湿地面积已大量减少。西溪风景区内虽然还保留着不少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但由于许多居民长期居住在这一区域之中,数量过度的人居生活压力超过了西溪环境生态的承载能力,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了明显的侵害。当前,随着杭州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杭

12、州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一个全面保护西溪湿地生态环境、恢复江南水乡人家的风貌乡情和重要历史人文景观、合理开发湿地旅游休闲的综合工程,正在启动之中。四、社会经济状况西溪湿地保护区涉及西湖区蒋村乡的王家桥、包建、合建、深潭口、龙章、三深、蒋村、登云、周家等九个行政村,合计农户2520余户,人口12000余人;还有余杭区五常乡的白庙村,农户200户,人口约1000人;总计人口约13000余人。现状居民生产与生活大致平衡,产业经济主要以农业和渔业养殖为主,传统农业主产谷物、莲藕、瓜菜、柿子、畜禽和淡水鱼。蒋村的近万亩鱼塘素有“活鱼库”之称,不仅开展家常鱼的养殖,而且还利用秋冬旺季,通过蒋村水产品交易市

13、场的鲜鱼囤积,进行春夏淡季调节,收益颇丰。近年来,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不断涌现,经济发展较快。2003年,蒋村乡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达4.04亿元,其中工业收入1.48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6588元。五、周边景点景区分布状况西溪湿地保护区在杭州市新一轮总体规划中占据有重要的地位,它是2004年杭州市旅游西进的重大项目之一。在杭州及其周边旅游网络中,从西溪湿地出发,可以东达西湖,西攀天目山(包括白水涧、天荒坪),南登余杭区的径山,北入湖洲德清的下渚湖、莫干山,四通八达,进出自如。西溪的南边,又有龙坞风景区、灵山风景区、长安沙风景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等景点景区;周边还有美女峰、小和山、白龙潭、大清

14、谷、风水洞、佛殿湖盆地、大坞盆地、桑园岛等大量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些众多精彩的景点景区,或远或近地环绕着西溪,构成了以西溪为轴心的丰富多样的杭州市郊外围景观圈。如今,在杭州市区的西部,林木葱郁的午潮山、一马平川的大坞盆地、银珠飞溅的白龙潭瀑布、滩平沙细的长安沙洲,与河网纵横的西溪湿地等五大景区,沿着绕城公路由北至南呈线状排开,已初步构成了杭州西部“休闲旅游景观带”的雏形,这使西溪占尽了杭州城西独特的区域旅游网络优势。 第二章 资源特点评价一、资源分布位于杭州西湖区的西溪湿地保护区,总规划面积为10.08平方公里,大部分(约9平方公里)属于西湖区蒋村乡,小部分属于余杭区五常乡境内。西溪湿地的

15、旅游资源,分布广泛,类型丰富,可谓移步换景,四处皆景;而且相对集中,围绕景轴,特色鲜明,一步多景,形成了自然生成、分门别类的多样景观。这种独特的资源分布格局,有利于旅游线路的组合及专项特色旅游市场的开发,为西溪湿地资源的综合保护与旅游利用,奠定了良好的空间基础。实际调查状况表明,西溪湿地资源的空间分布,大致可以分为三大区块,即:西部、中部和东部。保护区的西部区块,东起长家滩港,南起五常大道,西至绕城公路绿地东侧,北至新开河,面积约有2.80平方公里。这一区域属于鱼塘湿地,除五常港从中穿越外,其他河港较少,历史人文旅游资源也不多。东部区块,东起紫金港路绿带西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新路延伸段,西部

16、的界线为千斤漾至包家塘港(蒋村港),面积约有2.70平方公里。这一区域基本上也是鱼塘湿地,北部有少量河港,区内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也极少。中部地区,面积约有5.90平方公里,东起千斤漾至包家塘港,南起沿山河,北至文新路延伸段,西部的界线北段起自绕城公路绿化带东侧、向南折至年家港(新开河)、朝天暮港,再往南至长家滩。这一区域的湿地资源分布相当丰富和广泛,除鱼塘湿地外,河网稠密,尚有较多的河港湖漾、洲渚滩涂、沼泽皋坡、堤岛岸闸,湿地自然景观最为明显,野趣盎然,环境宜人;而且,历史人文遗址较多,有秋雪庵、曲水庵、烟水庵等历史胜迹,还有多个水乡村落或小镇。这一区域将成为西溪湿地旅游资源科学保护、合理利用

17、所关注的重点区域。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和评价标准指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被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现象、各式事物、各类因素,都属于旅游资源,都可以进入旅游资源的利用开发视野之中。根据实际调查考察,西溪湿地保护区内的旅游资源分布极为广泛,开发利用的潜力也很大。“西溪之胜在于水”。它拥有数十条蜿蜒曲折、纵横交错的大小河流港汊,相互贯通,穿行自由;港汊之间的衔接处,分布着规模连片的、开阔宽广的湖漾水面,可以随心所欲地组织各种水上活动,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西溪湿地景观的最优之处(也是其最有魅力之景境),当推“河渚”蒹葭里(南漳湖)

18、。此处景点甚多,河道纵横,山抱水合,局象宏阔,实为“仙境天开”之域。周围自然景观有“西溪探梅”、“秋雪听芦”、“芦荻散花”、“蒹葭泛月”、“秋雪八景”、“淇上初夏”、“云栖曲水”等。其中,以“秋雪八景”最为出名,它们分别是:仙岛荡、幔芦港、秋雪滩、莲花幢、杨柳城、薝葡篱、护生堤、弹子楼。“秋雪八景”位于西溪水域的中心(,也是西溪河的派生支流之间),它们形成了西溪江南水乡文化的精华。尤其是“秋雪八景”的核心景区,即河渚胜地的静幽之境秋雪庵一带,水面宽阔,野趣盎然:东面秋雪滩上芦花飞荡,南面一水之隔的长廊状杨柳城柳絮飞扬,前面的百家楼又有着地势起伏平缓又开阔透远的青草地,它们以丰富的层次和典型的湿

19、地景观,构成了以天空为背景、以水域为主体的极为宽阔的大视野,集中展示着西溪湿地堪称不菲的游览休闲价值。这是西溪浅水湿地的绝胜区块,其湿地资源相当典型和相对集中,2003年的杭州市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将其列为四级旅游资源。这种湿地资源相对集中、态势良好的分布格局,为西溪湿地保护区湿地旅游实施“重点突破”的科学战略,提供了比较理想的现实基础。二、资源类型西溪的旅游资源,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分布广泛,主次分明,有着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和发展前景。国家有关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将我国旅游资源划分为7大主类、46亚类、229种基本类型。据调查所得,西溪旅游资源的总数(包括西溪周边地带可以被西溪湿地旅游所利用者)

20、共有190项之多(详见“附录一”西溪湿地保护区旅游资源现状一览表)。以此为基础,加上其他调查统计分析,根据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区旅游开发利用的实用需要进行系统梳理,本规划将西溪的旅游资源主要划分为三大类型(系列):即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这些不同系列、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在西溪的现实空间存在中,既相对独立、相对集聚,又互为交融、相互渗透,由此构成了西溪湿地独具个性而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体系。(一)自然景观资源西溪自然景观资源即是“湿地”景观。西溪湿地是中国江南平原水网湿地,它以独特的风光和生态,形成了富有吸引力的一种湿地景观旅游资源。 清代大文人厉鹗,曾写下不少西溪诗篇,对西溪的湿

21、地景观作过极其生动的描述。其中最著名的,有:泛舟河渚,过曲水、秋雪诸庵两道【清】厉 鹗芦锥几顷界为田,一曲溪流一曲烟。记取飞尘难到处,矮梅下系庳蓬船。纵观西溪的湿地景观,主要由三个亚类组成:1、山前平原洼地地貌景观西溪属于浙北杭嘉湖平原的一部分,是平原上的一块积水洼地。它既具有视野开阔的平原特点,又具有变化无穷的水曲景色。同时,西溪处于浙北平原与浙西山地交界处的边缘位置,位居西湖北山诸峰老和山、灵峰山、北高峰、龙门山等山体北坡中的山间溪流汇聚地,上述诸峰由此构成了西溪南部一道逶迤起伏的翠绿屏障。因此,从大环境、大视域看,西溪地区,实在是一幅有山有水、风景美丽的长轴画卷。2、湿地水域景观“西溪之

22、胜,独在于水”。水域景观是西溪自然旅游资源中的核心部分。西溪的水域景观又可分为三类:(1)河流主要是上述的沿山河、五常港等六条河流,它们组成了西溪水网纵横交错的湿地景观基本格局,是西溪湿地的主动脉。可喜的是:这六条河流除了沿山河外,其余的现在均能通船入游,可以成为西溪湿地主要的水上游览线;至于沿山河,只要予以科学有力的整治改造,也有望成为水上游览的一道亮丽风景线。(2)湖漾港汊这是西溪水域景观中最精华的部分,也是其最具有湿地特色的部分。其中,以南部的南漳湖和北部的朝天暮漾一带最为突出。南漳湖一带港汊纵横,水陆围合,岛渚芦荡,视线开阔,是水上观光游览的首选胜地;脍炙人口的秋雪八景就散布其中。朝天

23、暮漾是西溪湿地中最大的湖漾,整体水域宽阔,周边岸线曲折,湖上有岛,岛中有水,堤围岛峙,水波荡漾。它为西溪未来开展水上休闲游览活动,提供了理想的去处。(3)池塘西溪保护区内鱼塘密布,据不完全统计,大小数量约有2000多个。这些渔塘重叠交错所形成的“鱼鳞状”自然“肌理”,如画似图,线条清晰,节奏起伏,韵律悠然,是西溪成为江南独特的农耕渔业湿地的“神来之笔”,记载着千百年来西溪人于此生产、生活的众多丰富的人文信息。这是西溪最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水景旅游资源之一。3、湿地生物景观湿地生物景观包括植物和动物两类。(1)植物西溪湿地现分布着维管束植物85科,182属,221种。其中:蕨类植物9种(占4.07

24、%),裸子植物5种(占2.26%),被子植物207种(占93.67%);以被子植物为主。这些维管束植物又可分为木本和草本两大类。木本中包括常绿和落叶乔木、灌木及藤木;草本中包括12年生、多年生和草质藤本等。这些植被构成了湿地十分丰富的生态景观,是我们开展生态旅游和生态科普教育极其重要的自然景观资源。在植物资源中,西溪湿地最具有观赏价值的,是:芦苇、柿林、梅花。芦苇,是湿地的标志。西溪现尚存300亩芦苇,主要分布在秋雪庵附近的岛渚上。每至秋日,芦絮迎风摆舞,漫天纷扬,月下如雪似银,登高凭望,煞是好看。千百年来,“河渚芦花”,堪称一绝,名列西溪湿地景观群之首。柿林,也是西溪湿地的一大特色植物。据文

25、献记载:南宋淳熙年间,五常、蒋村一带开始大面积嫁接、培育柿树。以后,历代都对之进行栽育,不断优化,使柿林面积日渐扩大,遂成后世之规模。西溪现有百年以上的老柿树约4000株,主要分布在蒋村水网的塘基上,形成了一种“鱼塘柿基”的特色景观。秋日柿林成熟之时,村人纷纷摇舟采摘,到处洋溢一片丰收喜悦。每逢此际,柿林与芦荻互为映照,芦白柿红,令人心醉。梅树,曾经是西溪景区历史上极重要的观赏树种,是文人墨客笔下着力歌咏的对象。南宋高宗时,官家在西溪南岸开辟“辇道”,两边育梅栽竹,开始形成沿溪梅景。至明代中期,“西溪探梅”一大景观已经形成。据称,当时的西溪,与灵峰、孤山,共同构成杭州的三大赏梅胜地。衍至清代,

26、“西溪探梅”又被推评为“西湖十八景”之一;嘉庆道光年间,龚自珍在其著名的病梅馆记中,将杭州西溪与苏州邓尉、江宁蟠龙并列为江南三大赏梅区。西溪观梅,全然不同于杭州的灵峰、超山等处,其最富韵致、也是最大特点所在,就是:水上观梅、摇舟观梅。西溪杂咏记载:“居民以梅为主。种梅处不事杂种,且勤加修护。本极大而有致,又多临水。早春花时,舟从梅树下入,弥漫如雪;更有红英绿萼,花种不一。”古人曾有“香雪十八里”、“梅开十万家”的佳话相传。西溪南部的梅竹山庄、兼葭里一带,每至春时,遍地梅花,迎宾盛开,呈现出一片梅海飘香的醉人景观,是西溪探梅的绝佳去处。西溪的梅花,因地域小环境所致,花时较迟,还可与西湖梅花构成“

27、错时开放”的观赏之妙。故僧大绮西溪梅墅诗尝咏叹曰:“孤山狼籍后,此地香未已。花开十万家,一半傍流水。”这一景色,常常给惜春赏春、热爱梅花的游人带来意外的惊喜。可惜的是,至清末民初,随着居民耕作业的改变,西溪人不再培育梅花,原有的梅树因此而渐渐枯萎消失。1925年陆曾藩在其西湖秋雪庵诗中作注云:“西溪本以梅得名,近梅林已悄悄变为桑田矣。”1926年胡颖之泛舟西溪诗亦有云:“秋雪庵前真似雪,茭芦庵畔已无芦。待寻曲水苍凉境,更种梅花十万株。” 现在的西溪,梅花已经不多,需要予以重点恢复。另外,竹林、桑林、杨柳、莲花、“詹匐”(桅子花)、樟树、槐树等,都是西溪素有的本土植物。如深潭口村具有数百年历史的

28、老樟树和茭芦庵前的两棵百年盘槐,如今依然生意盎然,古苍翠郁,更是属于珍贵稀少的古树名木资源。(2)动物西溪湿地的动物,有鸟类及其它野生动物。西溪湿地的鸟类区系十分丰富,包括湿地鸟类、平原鸟类、山地鸟类、农田鸟类和城郊鸟类等多种类型,分别隶属于12目、26科、89种。鸟类中极具观赏价值的,有树林中的夏候鸟,如杜鹃科的大杜鹃,雨燕科的针尾雨燕,黄鹂科的黄鹂和鸦科的喜鹊等;河网地带中能见到的游禽、涉禽及冬候鸟,有白鹭科的白鹭,鸭科的白额雁(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绿头鸭、斑嘴鸭、秋沙鸭、翠鸟科的翠鸟,鸥科的银鸥等。其他野生动物,兽类有食虫目、翼手目、啮齿目等3目、6科;爬行类有龟鳖目、蜥蜴目、蛇目3

29、目、6科;两栖类只见蛙形目1目、3科。另外尚有浮游生物、浮游动物、底棲动物等。鸟类和各种动物,均构成西溪湿地旅游、生态旅游的宝贵资源。西溪湿地中的野生动物及人类放养的各种鱼类,如鲤、鲫、鳊、鳙、青鱼、草鱼等及泥虾、龙虾、溪蟹和螺蛳等,分别是人们观赏和美食的丰富资源。(二)人文景观资源西溪的风景名胜,自东晋发现开始至今,已前后经历了千余年的发展历程,其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人文景观资源也有众多值得发掘的地方。它主要表现为西溪湿地中存在着大量的文人墨客和历史人物的活动遗迹、宗教文化以及建筑遗址等。1、文人墨客和历史人物的活动遗迹由于西溪拥有优美如画的山水景色和质朴野趣的田园风光,历来是文人墨客的休

30、闲、养生和隐居的理想佳境,也因而留下了吟诵歌咏它的大量的诗词、字画、碑文等。北宋元祐四至六年(10891091),任杭州通判的杨蟠曾写过一首颂美西溪的诗歌西溪,这被公认为是最早咏写西溪的古代诗歌;南宋文人喜爱西溪,当时曾辑有西溪百咏集子(收录于四库全书);元代大书画家、也是当时著名的文人鲜于枢等,曾寓居于西溪,并作有不少诗画。明清时,西溪的名人文化活动发展到了鼎盛阶段。著名的文人如唐寅、董其昌、陈继儒、张岱、华岩、奚冈、高树程、改琦、戴熙、钱杜、余之鼎、张熊等,他们或寓居,或卜筑,或以诗画歌之、咏之、绘之、图之。如:唐寅绘有西溪图,戴熙绘有茭芦庵和溪流延月阁等图,章次白绘有梅竹山庄图;僧大善重

31、辑有西溪百咏集。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南巡到西溪,御笔题留“竹窗”两字和五言诗一首。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南巡到杭州,又为西溪留下西溪探梅诗一首。清代学者都雅好西溪,尤以博学鸿词的厉鹗和杭世峻为最,两人先后为西溪留下不少艺术成就很高的田园诗。如厉鹗有泛舟河渚,过曲水、秋雪诸庵两道的名诗,深为当时文人所喜爱,道光十年(1830),著名画家戴熙即以其诗“一曲溪流一曲烟”的意境,创作了茭芦庵山水画长卷(210*26.7,现存于上海博物馆)。晚唐的著名诗人罗隐、历代词坛的两位坛主:南宋姜白石、清代厉鹗,死后都葬于西溪。民国时期,湖州周庆云于1919年重建秋雪庵,并在庵内增设两浙词人祠。于每年霜降以后,为以张志和为首的历代七十二名家、一千零四十四位词人等,专门举行祭祀,以示彰显追怀。从此,西溪成了中国独有的词人圣地。近代名人康有为、孙中山、郁达夫、陈三立、于右任等,也均在西溪留有飞鸿雪迹。现代画坛大师黄宾虹,曾过访西溪草堂遗址,画过一幅西溪草堂图。由于历史的原因,现有的前人诗句、匾额、碑刻等存留较少,但仍有不少内容可供发掘利用。2、宗教文化遗迹西溪宗教文化场所的建设,由来已久。早在北宋以前,人们就在西溪南侧的山上,陆续建立了不少寺院。至北宋,继续建寺。南宋时期,当地军民又在蒹葭里一带营造寺庙。明代后期,蒹葭里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