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沿江商业内脚手架施工方案海成滨江国际A区高支模内脚手架搭拆施工方案为了保证施工安全,防止高处坠物、物体打击,文明、有序的进行施工,特编制本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项目:海成.滨江国际 子项目:海成.滨江国际A区2)建设地点:奉节县李家沟3)建设单位:重庆海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4)建筑面积:23864.28m5) 建设工程等级:一级6)设计使用年限:50年7)建筑层数:4层 建筑高度: 18.6m8)耐火等级:一级 建筑防火分类:一类9)屋面防水等级:级10)抗震设防烈度:六度 结构类型:框剪11)地下室防水等级:级 防水砼设计的抗渗等级:S6本方案为商业楼d2-5轴至d4-3轴交d2-a轴
2、至d2-b轴的高支模脚手架,建筑总高20m.二、材料选用1、搭设材料选用483.5的钢管脚手架,立杆46m,小横杆选用长度为2.12.3m为宜,大横杆的长度44.5 m为宜,其重量控制在每根25以内,便于操作。锈蚀、变形超过规定的禁止使用。2、垂直封闭材料选用绿色密目式安全网,水平封闭采用楠竹跳,上铺木板。3、扣件本身所具有的抗滑,抗旋转和抗拔能力必须满足实际使用要求。三、搭设要求(一)、脚手架、立杆与基础处理1、搭设满堂脚手架立杆和横杆必须横平竖直、 连接牢固。2、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与建筑物的升高而逐渐升高,但脚手架每次的搭设高度必须高出建筑物作业面1.5 m。顶层立杆应低于板底。3、脚手架搭
3、设应根据现场地耐力情况采用回填土分层夯实达到要求时,用木方支垫,长度为直于墙面位置,长度大于3m时平行于墙面设置。4、搭设时,立杆纵距为0.6-0.8m,立杆横距为0.8-1.0 m,大横杆间距为1.5m,小横杆间距为0.8-1m,跳板接头处应搭设两根小横杆,沿高度3.0m,沿水平每4.5m与墙体柱子进行牢固连接,转角处搭剪刀撑。5、每层的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错开搭设,首层平杆和立杆分别为36m杆交错使用,以上各层立杆可统一使用m的杆,顶层水平杆应双杆搭设,确保架子整体牢固性、稳定性。搭设时扣件必须紧固(约40-50m,不大于65m)脚手架,搭接重叠长度不小于100mm,水平封闭采用楠竹跳板满铺
4、设,每块竹跳必须与脚手架固定。6、当立杆埋设时,离地面20处,设置纵向横向扫地杆,设置扫地杆的做法与大、小横杆相同,其作用以固定立杆底部,约束立杆水平位移及沉陷。(二)、杆件间距及边墙杆设置位置1、立杆、大横杆、小横杆等杆件间距符合规定和施工方案要求。当遇门口等处需加大间距时,应按规范规定进行加固。2、剪刀撑设置:每组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为57根(6m),斜杆与地夹角在4560之间。横向和纵向都应设置剪刀撑。高度在25m以下的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设一组剪刀撑,由底部至顶部随脚手架的搭设连继设置;中间部分可间断设置,各组剪刀撑间距不大于2m。剪刀撑斜杆应与立杆伸出的小横杆进行连接,底部斜
5、杆下端应置于垫板上。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均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0.5-0.8m,设置3个旋转扣件。横向剪刀的撑,为增强脚手架横向平面的刚度,可在脚手架拐角入及中间沿纵向每隔6跨在横向平面内加设斜撑杆,使之成为“之”字形或“十”字形,遇操作层时拆除,转入其他层时应及时补设。3、架体与建筑结构拉结:脚手架必须连接在原有建筑物框架柱上,以确保脚手架的牢固性。连墙杆必须与建结构部位连接,以确保脚手架整体稳定性及承载能力。4、小横杆设置小横跨杆应设在立杆与大横杆的交点处,当遇作业层时,应在两立杆中间再增加一道小横跨杆,以缩小脚手板的跨度,当作业层转入其他层时,中间处小横杆可以随脚手板一同拆除,但交点处
6、小横杆不应拆除。高支模脚手架搭设的小横杆,必须在小横杆的两端与里外排大横杆扣牢,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间小横杆两端应固定在立杆上,大横杆搁置在小横杆上固定,大横杆间距40-60。3、结构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得大于0.6-0.8 m ,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0.8-1.2m,小横杆间距不大于1-1.2m。4、脚手架必须按楼层与结构拉结牢固,拉结点垂直距离不得超过4m ,水平距离不得超过6m ,拉结点处设可靠顶撑。5、脚手架操作面必须满铺脚手板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脚手板下兜设水平网。操作面外侧应有防护栏杆,并立挂安全网,下口封严,防护高度1.2m严禁用竹笆作脚手板。 6、脚手架必须保证整
7、体结构不变形,凡高度在20m以上的脚手架,纵向必须设置剪刀撑,其宽度不得超过7根立杆,与水平面夹角应为45-60度,高度在20m以下的必须设置正反斜支撑。7、结构用里、外承重架、荷载不得超过6KN/,装修用里外脚手架荷载不得超过2000N/。8、各种脚手架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有关支搭和使用脚手架的负责人及安全人员共同进行检查,签盖交接验收手续。9、搭设人员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六)脚手架的拆除1、拆除脚手架时,应设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监护。拆除顺序由上而下,严禁上下同时作业。2、拆除脚手架,剪刀撑,大横杆,应先拆中间扣件,再拆两端扣件,由作业人员往下吊顺钢管。3、拆下的钢管、跳
8、板、扣件、安全网等必须用绳子往下吊,严禁往下抛掷,拆下的材料按品种、规格分别堆码好。该保养、维修的配件及时保养、维修,以备使用。本工程采用满堂钢管脚手架高18m,立杆横距b=1.0m,立杆纵距L=0.8m,内立杆距建筑外墙皮距离b1=0.35,脚手架步距h=1.8m,脚手板铺设,层数4层,脚手架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点的布置,其竖向间距H1=2h1.8=3.6m,水平距离L1=3L1.2=3.6m;钢管为483.5,根据规定均布施工荷载QK=2.0KN/(装修架)承重架为QK=3.0KN/。计算书附后 模板高支撑架计算书 高支撑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
9、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 支撑高度在4米以上的模板支架被称为扣件式钢管高支撑架,对于高支撑架的计算规范存在重要 疏漏,使计算极容易出现不能完全确保安全的计算结果。本计算书还参照施工技术2002.3. 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供脚手架设计人员参考。 一、参数信息: 1.脚手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0.90;纵距(m):0.90;步距(m):1.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脚手架搭设高度(m):18.00; 采用的钢管(mm):483.5
10、 ; 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钢管支撑; 板底钢管的间隔距离(mm):300.00; 2.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0.000; 楼板浇筑厚度(m):0.180;倾倒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2.0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1.000; 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二、纵向支撑钢管的计算: 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5.08cm3 截面惯性矩 I=12.19cm4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
11、板自重(kN/m): q11= 20.0000.3000.180 = 1.080 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12= 0.3500.300 = 0.105 kN/m ;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q2 = (1.000 + 2.000)0.300 = 0.900 kN/m; 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q1 = 1.2 (q1 + q2) = 1.21.080+1.20.105 = 1.422
12、kN/m; 活荷载:q2 = 1.40.900 = 1.260 kN/m; 最大弯距 Mmax = (0.1001.422+0.1171.260 ) 0.9002 = 0.235 kN.M; 最大支座力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支座力 N = ( 1.1 1.422 + 1.21.260)0.900 = 2.769 kN ; 截面应力 = M/W= 0.235106/5080.0 = 46.180 N/mm2; 纵向钢管的计算强度为 46.180小于205.0 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 q1 = q11 + q12
13、= 1.080+0.105=1.185 kN/m; 活荷载 q2 = 0.900 kN/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 (0.6771.185+0.9900.900)900.04/( 1002.060105121900.0 ) =4.424 mm;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90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 三、横向支撑钢管计算: 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取最大支座反力2.769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 最大弯矩 Mmax =
14、0.665 kN.m ; 最大变形 Vmax = 1.538 mm ; 最大支座力 Qmax = 9.044 kN ; 截面应力 = 0.665106/5080.000=130.832 N/mm2 ; 支撑钢管的计算强度小于 205.000 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900.0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P96页,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 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80kN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R=
15、 9.044 kN; R 12.80 kN,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五、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 = 0.12918.000 = 2.324 kN; 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 双排架自重标准值,设计人员可根据情况修改。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500.9000.900 = 0.284 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20.0000.1800.9000.900 = 2.916 kN; 经计算得到,静荷
16、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5.523 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1.000+2.000 ) 0.9000.900 = 2.430 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 + 1.4NQ = 10.030 kN;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10.030 kN;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1.58 cm; A
17、 -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 = 4.89 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5.08 cm3;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000 N/mm2; Lo- 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由公式(1)或(2)计算 lo = k1uh (1) lo = (h+2a) (2) 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55; u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 1.700;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100 m; 公式(1)的计算结果:
18、 立杆计算长度 Lo = k1uh = 1.1551.7001.500 = 2.945 m; Lo/i = 2945.250 / 15.800 = 186.000 ;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0.207 ;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10029.960/(0.207489.000) = 99.088 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 = 99.088 N/mm2 小于 f = 205.000满足要求! 公式(2)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 Lo = h+2a = 1.500+0.1002 = 1.700 m; Lo/i = 1700.000 / 15.800
19、= 108.000 ;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0.530 ;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10029.960/(0.530489.000) = 38.700 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 = 38.700 N/mm2 小于 f = 205.000满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 lo = k1k2(h+2a) (3) 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1.243; k2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h+2a = 1.700 按照表2取值1.049 ; 公式(3)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 Lo = k1k2(h+2a) = 1.
20、2431.049(1.500+0.1002) = 2.217 m; Lo/i = 2216.642 / 15.800 = 140.000 ;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0.349 ;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10029.960/(0.349489.000) = 58.771 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 = 58.771 N/mm2 小于 f = 205.000满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以上表参照 杜荣军: 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 七、梁和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工程经验: 除了要
21、遵守扣件架规范的相关要求外,还要考虑以下内容 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a.梁板模板高支撑架可以根据设计荷载采用单立杆或双立杆; b.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c.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 方向不变。 2.立杆步距的设计: a.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 b.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置, 但变化不要过多; c.高支撑架步距以0.9-1.5m为宜,不宜超过1.5m。 3.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 a.当支撑架高度20m或横向
22、高宽比6时,需要设置整体性单或双水平加强层; b.单水平加强层可以每4-6米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须与立杆连接,设置 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3; c.双水平加强层在支撑架的顶部和中部每隔10-15m设置,四周和中部每10-15m设竖向斜杆, 使其具有较大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 d.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 4.剪刀撑的设计: 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 b.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设置。 5.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a.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40
23、0mm; b.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200mm; c.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当设计荷载N12kN时,可用双扣件;大于12kN 时应用顶托方式。 6.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a.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b.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 c.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 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d.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7.施工使用的要求: a.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 展的浇筑方式; b.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 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c.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