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169.94KB ,
资源ID:1187816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8781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步步高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0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及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步步高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0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及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docx

1、步步高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0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及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步步高】201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0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及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考纲要求(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4)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5)大众传媒的发展。思维导图知识主线1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使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产生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等条件,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2 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迎来短暂的

2、春天。3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获得短暂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及国民政府统治后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涉及到近代和现代两个阶段,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及通信工具、大众传媒等几个方面(1)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2)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3)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考点一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化1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1)原因: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

3、侵,外国商品冲击;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减少;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2)表现:农产品商品化加强;“耕”与“织”的分离。(3)影响: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2 近代中国主要的经济形式(1)自然经济:鸦片战争后,不断瓦解,但在整个近代社会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2)官办经济:包括近代前期的洋务企业和近代后期的官僚资本主义。前者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后者是外国资本主义的附庸,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3)资本主义经济:包括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经济势力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4、经济。考点二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1 含义:19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末洋务派为挽救清朝封建统治而仿造西方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科技而创办近代企业。2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3 指导思想:“中体西用”。4 性质:(1)军事工业: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企业。(2)民用工业:带有极强的资本主义生产特征,但仍具有一定的封建性。5 内容类别旗号活动军事工业“自强”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民用工业“求富”兴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筹划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培养人才兴办京师同文馆,培养军事、翻译和科技人才,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6

5、 影响: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既诱导了本国资本主义的产生,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又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考点三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核心词:近代工业、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实业救国1 诞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南沿海)(1)原因:明清资本主义的萌芽,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企业的诱导,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2)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3)评价: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推动近代化进程。2 初步发展(19世纪末)(1

6、)原因:列强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2)表现:商办企业增加,规模扩大,由沿海向内地扩展。(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3 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背景民国的建立及实行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民族资产阶级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投身实业。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等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2)表现19141919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重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代表人物有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3)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

7、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4)影响:为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民主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提供了阶级和经济基础。4 较快发展(19271936年)(1)原因:国民政府推行币制改革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2)表现:无论是原来较为发达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还是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橡胶等工业,都有较大发展。5 日益萎缩(19371945年)(1)原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官僚资本的压榨。(2)表现:沦陷区大量企业被日军毁灭或吞并;国统区民族工业日益萎缩。6 陷入绝境(19451949年)(1)原因: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官僚资本的摧残,通货膨胀严重。(2)表现:工厂、

8、矿山、店铺纷纷倒闭。考点四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1 动荡变化中的近代社会生活(1)衣:从长袍马褂、布衣到洋布、洋装、中山装和旗袍进入生活。(2)食:从满汉美食、粗食到面包、咖啡等西餐进入生活。(3)住:从中式宫殿、普通民居到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建筑出现。(4)习俗:从蓄发缠足、繁琐婚丧礼仪到断发易服、废止缠足、简约文明。2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衣:由衣着朴素到多彩多样。(2)食:由食物简单到解决温饱,注重吃好。(3)住:由拥挤简单到宽敞舒适,高楼林立。(4)习俗:由革除陋习到婚姻自主,树立新风和休闲方式多样化。3 交通的进步(1)轮船: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首次打破了列强垄断的局面。开

9、始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2)铁路:19世纪80年代,修筑唐胥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到“九五”期末,铁路总里程亚洲第一,世界第四。(3)公路:20世纪初,汽车开始在上海出现。(4)航空:1909年冯如制成了我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航线北京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业拉开了序幕。4 通讯的进步(1)有线电报: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路,甲午战争前夕,形成了电讯网络。(2)无线电报:20世纪初,上海装置了无线电台。(3)电话: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家电话局。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通讯网络。

10、2003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跃居世界第一位。5 大众传媒的发展(1)报刊业:1872年创办的申报是近代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期间的新青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色中华新华日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人民日报等。(2)影视业: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歌女红牡丹结束了中国无声电影的历史。1958年,北京电视台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3)“第四媒介”:互联网,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1 自然经济解体的含义是指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2 经济结构变化主要指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由自给自足

11、的自然经济变为自然经济、外资在华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3 从全球史观看,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经济结构变化是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融入全球化的结果和体现,也是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国农耕文明交流融合的产物。()4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封建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也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点拨洋务经济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封建官僚经济,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5 近代化不单指经济的工业化。近代化包含经济的工业化及与工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6 中国近代资

12、本主义是由封建社会末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 ()点拨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主要是外来侵略势力影响下的产物。7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直接原因是清政府取消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点拨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于甲午中日战争后。8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但其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9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主要原因是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0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民族工业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政策导向。 ()11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早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中

13、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沿海的外商企业中。 ()12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根本原因是西方文明的影响。 ()点拨中国近代习俗变迁的根本因素是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13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14中山装和改良旗袍都体现了中国近代服饰中西合璧的特点,改良旗袍不同于清朝满族女子的旗袍。 ()15淞沪铁路是中国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点拨1881年唐胥铁路才是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16从动力上看,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工具更新发展的过程是从人力、畜力到机械动力。()17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来看,

14、报刊最主要的是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是满足大众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则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18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变化的趋势是由闭关自守转变为面向世界,由固守传统转变为向近代化迈进。 ()考向一社会史观与社会生活变迁典例1(2013浙江高考)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 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 000份,一年后达到1 3000份,最多时销达1 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这一现象说明 ()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知识定位近现代传媒报纸与社会

15、变革的关系辨析选项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排除B项。在维新变法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主要是开启民智、传播维新思想,故C项正确。时务报不属于通俗性报刊,排除A项。D项没有准确解释出时务报发行量由少到多的原因。答案C典例2(2013江苏高考)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知识定位近现代传媒影响辨析选项京华百二

16、竹枝词描述了当时北京报业的发展状况,并且点明了当时报纸的作用为“教民智渐开通”,说明报纸具有传播信息、开阔民众视野的功能,C项正确。报纸宣传能推动社会变革,但不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排除A项;“中央”“大同”是当时报纸的名称,不能反映出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不出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排除D项。答案C深度理解社会生活的变迁1 四个时间关键: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2 变迁原因:“欧风美雨”的影响;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文化;建国后党和政府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经济发展是生活

17、变迁的根本原因。3 变迁规律:随着近现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变化趋势呈现出由闭关自守到面向世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特点;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并逐渐融合,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4 变迁影响:政治上,有利于反封建斗争特别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的发展; 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解放思想。总之,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5 运用史观整合:运用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生活史观整合西方文明在与中国衣、食、住、行、通讯、习俗等各方面碰撞融合中的变迁。考向二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18、典例3(2013重庆高考)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单位:镑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知识定位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冲击材料解读本题要从近代中国的经济基础方面解答。由图表信息可知,18431847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一度增加,但是18481852年又有一定的下降,说明鸦片战争后的一个时期内,中国的自然经济曾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倾销产生了抵抗

19、作用。答案为B项。答案B多视角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知识角度(1)自然经济解体是一个渐进、漫长地过程,在中国近代仍占主导地位。(2)经济结构变化主要指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变为自然经济、外资在华经济、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3)近代企业:主要指采用机器生产的企业,是相对于手工劳动的手工工场或作坊而言的,包括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 史观角度(1)从全球史观看,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经济结构变化是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融入全球化的结果和体现。(2)从文明史观看,则是西方工业资本主义文明与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交流、碰撞、渗透、融合的产物。(3)从近代

20、化史观看,则是近代中国经济向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转型的开始。考向三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及成因典例4(2013江苏高考)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中国轮船统计年份船只吨位其中千吨以上轮船船只吨位19281 352290 791117213 48219302 792415 447138247 96919323 456577 257178342 21119353 895675 173208461 812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知识定位国民政府前期工业发展状况、成

21、因关键点紧扣时间信息19281935年,宏观了解数字变化的变化趋势。辨析选项全面抗战开始于1937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于1946年,由此排除A、D两项。B项描述的现象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本题时间信息不符,排除。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故答案为C项。答案C表格类试题的“三看、两注意、一相联”1 “三看”:一要看表头及出处。确定表格总体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二要看表格中的项目。根据题干设问,阅读表格数据信息中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三要看表格中的数据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

22、有效信息,与已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建立正确的联系,从而作出判断。2 “两注意”:一注意表格数据图形式的不同,不同的图表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和特点,适合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优势,在提取信息时应根据其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取信息。二要注意反映不同历史内容的表格数据图,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类型。3 “一相联”: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典例5(2013福建高考)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年份1912191319141915工厂数(家)4646122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C国货运动的推动D新文

23、化运动的直接冲击知识定位一战期间短暂春天影响因素辨析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时间信息:19121915年。材料内容显示19121915年列强在华创办工厂的数量越来越少。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列强在华的投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国货运动)使列强在华创办企业产品销路不畅;辛亥革命的推动等。A项不符合史实,B项错在“开始”,D项“新文化运动”兴起于1915年,不符合材料反映的时间段。答案C从五个角度深度理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 一个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畸形:地区分布不合理,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2 三个产生原因资本主义的入侵、外商企业

24、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3 三次发展机遇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的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4 三大障碍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5 四个阶段:“春”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夏”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秋”抗日战争时期遭到沉重打击;“冬”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考向四关注区域经济史在命题中的价值典例6(2013浙江高考)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材料一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苏州府“郡城之

25、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嘉兴府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材料二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材料三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

26、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3)阅读材料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知识定位省域经济浙江区域经济结构特征与变迁思路引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结合所

27、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第(1)问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出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从农业经济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与生活,而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入手分析二者的关系;对于“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需要准确、合理地解读材料内容以概括其变化的表现。第(2)问要理解材料并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如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农产品商品化等,阐述长江三角洲村镇经济的变化。第(3)问要从19世纪外国入侵对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和客观上的进步作用两个方面来回答。答案(1)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关系:农业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变化: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纺织业显著发展,市镇经济繁荣

28、,资本主义萌芽。(2)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农产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3)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但使原有经济结构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出现新成分;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创办,民族工业兴起;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市场。解答材料型非选择题的三个关键点1 阅读理解材料。首先,粗读材料,大致了解一下材料的意思,感知一下应属于教材中哪一方面的知识。其次,依据材料认真分析所设的问题,这是关键之处。第三,在完成前两步基础上带着问题再仔细研读材料,应根据问题,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2 体会命题意图。我们应尽力去体会命题者的意图,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29、具体回答问题时,有的设问要求依据材料回答,此时就要根据材料中所反映出来的信息作答,而不要想当然,用书本上的内容来组织答案。3 根据要求组织答案。作答时要注意按问作答,简明扼要,还要做到史论结合。押题1(立意: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诠释)2013年7月20日新闻网中国梦的历史地位:“张謇是近代中国追求独立、富强,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伟大践行者,是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开拓者,是励精图治的实业家。”下列说法不能做为以上论点论据的是 ()A宣扬“实业救国”思潮B践行“设厂自救”观念C抵制列强对华商品输出D与各种反动势力作不妥协的斗争答案D解析张謇作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的代表,也具有典型的革命性、妥协性的双重特点,故D项说法有误。押题2(立意:主干知识经济结构变化)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农村商品开始进入到城市市场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