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4 ,大小:277.20KB ,
资源ID:1186327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8632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执业中药师《药一》复习资料打印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执业中药师《药一》复习资料打印版.docx

1、最新执业中药师药一复习资料打印版执业中药师药一复习资料-打印版第一章中药与方剂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本草经集注陶弘景著,南北朝,载药730种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大量药物采收、制剂、“诸病通用药”、“服药食忌”等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系统、全面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内容,反映了魏晋南北朝的主要药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书成于公元659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欧洲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887年。以本草经集注为祖本,新增药物120种,共850种;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

2、撰药学专著的先例。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唐慎微,在嘉祐本草、图经本草的基础上,广泛采集医家常用和民间习用的验方单方,又从经史百家文献中整理出大量有关医药学资料编写此书。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以前。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本草纲目拾遗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作者:赵学敏补遗、正误本草纲目,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716种;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又称药性,即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与特征的高度概括。药性理论 即有关药性的理论,包括四气、

3、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四气四气的所示效用1.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2.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3.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而温热性则有伤阴助火之害。五味(重点)一、五味的含义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其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此外还有淡味、涩味。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二、所示效用与临床应用三、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荆芥、薄荷;治疗气滞的香附;治疗血瘀的川芎,都有辛味。四、 副作用:辛味药大多

4、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五、甘:能补、能缓、能和,即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等作用。如治虚证的黄芪、熟地、枸杞子;治挛急作痛、调和药性的饴糖、甘草等;六、 某些甘味药还能解药、食毒,如甘草、蜂蜜等。此外,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七、 副作用:甘味药大多能腻膈碍胃,令人中满,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酸: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乌梅敛肺止咳等。 副作用:酸味药大多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苦:能泄、能燥、能坚。能泄的含义较广,通泄:如大黄泻热通便,用于热结便秘;降泄:如杏仁降泄肺气,用于肺气上逆之咳喘; 清泄:如栀子、黄连清

5、热泻火,用于火热上炎等证。苦能燥即燥湿,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区别。 温性的苦燥药如苍术、厚朴,用于寒湿证;寒性的苦燥药如黄连、黄柏,用于湿热证。“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 以知母、黄柏等苦味药用治肾阴亏虚、相火亢盛等证为例,认为苦能坚阴,并以“泻火存阴”之理解释。 坚厚脾胃:增进食欲,黄连。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便作用。如治瘰疬、痰核的昆布、海藻,治癥瘕的鳖甲,治热结便秘的芒硝等。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作用相似。龙骨涩精,赤石脂涩肠止泻,乌贼骨收敛止血、固精止带等。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多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猪苓、茯苓等。三、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

6、苦、咸属阴。升降浮沉一、升降浮沉: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这种趋向与所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疗疾患的病位相同。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二、确定依据1.药物的质地轻重:凡花、叶类质轻的药多主升浮,如菊花、桑叶等;种子、果实及矿物、贝壳类质重的药多主沉降,如苏子、枳实、磁石、石决明2.药物的气味厚薄:凡气味薄者多主升浮,如苏叶、金银花;气味厚者多主沉降,如熟地、大黄等。3.药物的性味:凡性温热、味辛甘的药为阳性,多主升浮,如桂枝等;而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为阴性,多主沉降,如天花粉、芒硝等。4.药物的效用八、影响因素 炮制: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下行。配伍:在复方配

7、伍中,性属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反之,性属沉降的药同较多的升浮药同用,其沉降之性亦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归经一、归经的含义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以说明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依据。二、理论基础脏象学说、经络学说。三、归经的确定依据1.药物特性每种药物都具有不同的形、色、气、味等特性,有时以此作为归经的依据,其中尤以五味多用,如辛入肺,陈皮、半夏、荆芥均味辛,故归肺经;甘入脾,饴糖、甘草、党参均味甘,故归脾经等。2.药物疗效如苏子、白前能治疗咳喘,而

8、咳喘为肺脏功能失调所致,故归肺经;茯神、柏子仁能治疗心悸、失眠,而心悸、失眠为心脏功能失调所致,故归心经,等等。有毒与无毒一、毒的含义 有毒与无毒,从狭义上讲,是指药物用于人体后能否造成伤害而言。从广义上讲,除指药物的作用能否对人体造成伤害外,还应包括药物对人体治疗作用的强弱。也就是说,药物的有毒与无毒反映了其偏性对人体的两面性。一般说,药物的有毒与无毒和“毒”的大小,与其对人体伤害程度的轻重及治疗作用强弱成正比。二、毒的特性 所谓狭义的“毒”,即指药物可以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性质。有毒的药物,大多性质强烈,作用峻猛,极易损害人体,常用治疗量范围较小,安全性低。药量稍微超过常用治疗量,即可对人体造

9、成伤害。“凡药物云有毒及大毒者,皆能变乱,于人为害,亦能杀人”广义的“毒”主要有两种涵义:药物的总称。即“毒”与“药”通义。 “毒”即是指“药”。药物的偏性。广义的“毒”是指药物偏性的总称。三、确定依据1.含不含有毒成分:一般有毒药主含毒性成分,如砒石、马钱子等;无毒药不含毒性成分或含毒性成分甚微。2.整体是否有毒:中药大多为天然药,一药中常含许多成分,成分相互制约,有毒成分也不例外,致使有些含毒性成分的中药在整体上不显示毒性。3.用量是否适当:使用剂量是否适当,是确定药物有毒无毒的关键,未超出人体对药物的最大承受量即为无毒,超过则为有毒。四、影响有毒无毒的因素药物的有毒与无毒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10、。主要有品种、来源、入药部位、产地、采集时间、贮存、加工炮制、剂型、制剂工艺、配伍、给药途径、用量、用药次数与时间长短、皮肤与黏膜的状况、施用面积的大小、病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种属、证候性质,以及环境污染等。第三节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既是组方遣药的依据和防治疾病的基础,又是临床中药学的核心内容和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中药功效与主治病证的含义、认定、表述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等,有助于学习、研究临床中药学。请自学!第四节配伍一、配伍的含义 配伍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病情、治法和药物的性能,将两种以上药物配合同用。二、配伍的目的 1.通过配伍,能增强药物的疗效。如麻

11、黄配桂枝,增强发汗解表的作用2.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3.通过配伍,减少不良反应。如半夏配生姜,半夏的毒性被生姜所降低或消除。三、内容(一)七情配伍1.含义:所谓“七情配伍”,又称配伍七情、药物七情。除“单行”外,皆从双元配伍用药角度,论述单味中药通过简单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它高度概括了中药临床应用的7种基本规律,是中医遣药组方的基础。2.内容(1)单行 即应用单味药就能发挥预期治疗效果,不需其他药辅助。如独参汤,单用人参一味补气固脱等。(2)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石膏与知母配合,能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3)相使即性能功效有某些共性的药物,以一种药为

12、主,另一种药为辅的形式配伍,辅药增强主药疗效。 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 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说法,是药物间相对而言的。(6)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因莱菔子能削弱人 参的补气作用。(7)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乌

13、头反半夏、甘草反甘遂等。七情配伍总结七情中,相须、相使属于增强疗效的配伍关系。七情中,相畏、相杀属于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的配伍关系。 七情中,相恶、相反属于避免配伍(配伍禁忌)的配伍关系。(二)中成药配伍1.功似配伍2.功异配伍第五节方剂与组成 (一)八法:即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二)君臣佐使1.含义:所谓“君臣佐使”,即从多元用药的角度,论述各药在方中的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它高度概括了中医遣药组方的原则,是七情配伍的进一步发展,对学习研究中药成方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内容(1)君药:即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它体现了处方的

14、主攻方向,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药物。(2)臣药:意义有二: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3)佐药:意义有三:一为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为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 毒性或烈性的药物;三为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4)使药:意义有二:一是引经药,即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驱邪。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第一节中药材的品质与栽培 一、品种对药材质量的影响1、在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中,品种是至关重要的因

15、素2、具体表现是1)中药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2)一药多基原情况普遍存在柴胡、大黄、秦艽、川贝母、石决明二、栽培对药材质量的影响1、药农分散种植,种植技术粗放,再加上盲目扩大种植范围,造成种质不佳,种质特性退化的情况严重。2、栽培过程中滥施农药、除草剂,过量使用化肥,造成中药材中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偏高,影响药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成为影响中药材 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二节中药材的产地一、产地对药材质量的影响产地是影响中药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中药有效成分的形成和积累与其生长的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二、道地药材的特点1、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所产的药材2、生产较为集中3、具有一

16、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4、质优效佳5、为中医临床所公认6、道地货真价实,质优可靠常见的道地药材如下:四川、重庆:川贝母、川芎、附子、黄连、川乌、黄柏、川麦冬、川丹参广东、广西和海南: 砂仁、广藿香、穿心莲、广金钱草、槟榔、肉桂、巴戟天、珍珠云南:三七、木香、重楼、茯苓、河南: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四大怀药)浙江: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浙八味)、温郁金东北三省:人参、细辛、防风、五味子、龙胆、平贝母、升麻、桔梗、鹿茸、鹿角、蛤蟆油甘肃:当归宁夏:枸杞河北:黄芩江苏: 薄荷福建:泽泻山东: 阿胶安徽宣城:木瓜江西: 枳壳贵州:天冬、天麻、黄精、白及、杜仲

17、、吴茱萸甘肃、青海:大黄山西、陕西:党参内蒙:麻黄“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浙八味”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四大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藏红花广药的主产地:广东、广西、海南、台湾关药的主产地: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北药的主产地: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中部第三节中药材的采收一、采收对药材质量的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好坏,与其所含有效成分的多少密切相关。有效物质含量的高低取决于药用植物品种、药用部位、产地、 生产技术外,药材的采收年限、季节、时间、方法等直接影响药材的质量、产量和收获率。中药材的适时采收是生产优质药材的重要环节。二、药材的

18、适宜采收期确定中药的适宜采收期,一般以药材质量的最优化和产量的最大化为原则。中药材适宜采收期确定的一般原则:1、双峰期,例:莪术、姜黄、郁金、天花粉、山药等。2、有效成分含量有显著高峰期,药用部分产量变化不大时,此含量高峰期为适宜采收期。例:三颗针根落果期3、有效成分含量无显著变化,药材产量的高峰期为适宜采收期。例:牡丹皮三年生者为最佳采收年限4、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产量高峰期不一致时,有效成分总含量最高时期适宜采收期。例:人参6年生秋季采5、含有毒成分的药材,应在药效成分总含量高,毒性成分含量最低时采收。三、各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一)植物药类1、根及根茎类:应秋、冬地上部分将枯萎时春初发芽

19、前、刚露苗时采收。牛膝、党参、黄连、大黄、防风等夏季采收的:浙贝母、延胡索、半夏、太子参2、茎木类:秋、冬两季:大血藤、鸡血藤、首乌藤、忍冬藤等全年可采的:苏木、降香、沉香3、皮类:春末夏初采收:黄柏、厚朴、秦皮等少数秋冬两季采收:川楝皮、肉桂杜仲、黄柏采用“环剥技术”剥皮4、叶类:应在光合作用旺盛,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例:艾叶、梧桐叶等。少数宜在秋、冬时节采收:桑叶5、花类:多含苞待放时采的-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花初开时采的-洋金花 花盛开时采的-菊花、西红花 红花-花冠由黄变红时采6、果实种子类:多自然成熟时采瓜蒌、栀子、山楂 成熟经霜后采的-山茱萸经霜变红、 川楝子经霜变黄未成

20、熟的幼果-枳实、青皮 种子完全成熟7、全草类: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时采的青蒿、穿心莲、淡竹叶 开花时采的-益母草、荆芥、香薷连根挖出的-金钱草、蒲公英 茵陈(春季采的绵茵陈、秋季采的花茵陈)8、藻、菌、地衣类:茯苓-立秋后采 马勃-子实体刚成熟时采冬虫夏草-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 海藻-夏、秋两季采捞(二)动物药类全年可采的:龟甲、鳖甲、五灵脂、穿山甲、海龙、海马昆虫类:掌握孵化期桑螵蛸(三月中旬前)土鳖虫活动期 红娘子、青娘子、斑蝥清晨露水未干时采蟾酥、各种蛇类春秋两季 哈蟆油霜降期采 鹿茸清明后4560天(三)矿物类:全年可采石膏、滑石、龙骨、轻粉等四、采收中的注意事项 保护野生动物、

21、计划采药、合理采挖、采大留小、采密留稀、合理轮采。第四节中药材的产地加工要求鲜用的药材:生姜、鱼腥草、石斛、益母草、地黄一、产地加工的目的1、除杂及非药用部位,保证纯净度。2、按药典规定进行加工或修制,使药材尽快灭活,干燥,保证药材质量。对需要鲜用的药材进行保鲜处理,防止霉烂、变质。3、降低或消除毒性刺激性,保证用药安全。 附子降毒;狗脊、枇杷叶除毛4、有利于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化。 5、有利于包装、运输与贮藏。二、常用的产地加工方法1、拣、洗具有芳香气味的药材不洗薄荷、细辛、木香 2、切片适宜药材是:大黄、鸡血藤、木瓜 注意:具挥发性成分和有效成分易氧化的不切当归、川芎3、蒸、煮、烫适合:富含浆

22、汁、淀粉和糖分多的药材 白芍煮至透心 天麻、红参蒸至透心 太子参沸水中略烫 五倍子、桑螵蛸蒸至杀死虫卵或蚜虫4、揉搓干燥过程中皮、肉易分离而使药材质地松泡的-皮肉紧贴,达到油润、饱满、柔软或半透明。如:玉竹、党参、三七5、发汗: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6、干燥中国药典对干燥方法的规定: 烘干、晒干、阴干均可“干燥” 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晒干”或“低温干燥”(一般不超过60)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阴干”或“晾干” 药材需短时间干燥的“曝晒”或“及时干燥 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第一部分提取与分离常见溶剂分类与极性顺序水 甲醇 乙醇 丙酮 正丁醇 乙酸乙酯 乙醚 氯仿 苯 四氯化碳

23、石油醚“水醇性大,氯苯醚小”引申知识点(1)“相似相溶”溶剂被提取成分水苷、生物碱盐、鞣质、氨基酸、蛋白质、糖甲醇、乙醇除蛋白质、多糖以外的各类成分正丁醇苷乙酸乙酯、乙醚、氯仿、苯甾类、萜和挥发油、生物碱、各种苷元石油醚油脂2.不同提取方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1)溶剂提取法提取方法特点与适用范围:煎煮法 优点(1)可以明火提取,适用于提取对热稳定的成分;(2)操作简单;(3)提取效率高。 缺点(1)提取溶剂只能用水;(2)含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热易分解、含淀粉多的中药的提取不宜用回流提取法 优点(1)用挥发性提取溶剂加热提取,适用于提取对热稳定的成分;(2)提取效率高。 缺点(1)溶剂消耗量大;

24、(2)操作麻烦。连续回流提取法 优点(1)用挥发性提取溶剂加热提取,适用于提取对热稳定的成分;(2)提取效率高;(3)节省提取溶剂。 缺点(1)提取液受热时间长;(2)受热易分解的成分的提取不宜用。浸渍法 优点(1)不加热,适用于提取对热不稳定成分;(2)适用于提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中药。 缺点(1)提取率低;(2)提取时间长;(3)以水为提取溶剂时,提取液容易发霉。渗漉法 优点(1)不加热,适用于提取对热不稳定成分;(2)提取效率高于浸渍法。 缺点(1)溶剂消耗量大;(2)费时长。2)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用于提取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

25、。即:(1)挥发性;(2)热稳定性;(3)水不溶性。适用成分:挥发油挥发性生物碱(如麻黄碱、伪麻黄碱等)小分子的苯醌和萘醌小分子的游离香豆素3)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是二氧化碳(CO2)。 多用于脂溶性成分,挥发性成分,如挥发油的提取,尤其适用于提取不稳定、易氧化、受热易分解的挥发性成分。4)升华法固体物质在受热时不经过熔融而直接转化为蒸气,蒸气遇冷又凝结成固体的现象叫做升华。适用成分:游离的醌类成分(大黄中的游离蒽醌)小分子的游离香豆素等属于生物碱的咖啡因属于有机酸的水杨酸、苯甲酸属于单萜的樟脑等。3.不同分离方法的原理(1)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利用温度不同引起溶解度的改变

26、进行分离结晶与重结晶利用两种以上不同溶剂的极性和溶解性差异进行分离水提醇沉法、醇提水沉法、醇/醚法、醇/丙酮法利用酸碱性(不同)进行分离酸提碱沉法、碱提酸沉法(生物碱等碱性成分;黄酮、蒽醌类等酸性成分;含内酯或内酰胺结构的成分。)利用沉淀试剂进行分离沉淀试剂(雷氏铵盐:季铵碱;明胶:鞣质)(2)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分配系数)不同进行分离液液萃取法(pH梯度萃取法)液液分配色谱(LC或LLC)(3)根据物质沸点差别进行分离分馏法(4)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简单吸附(活性碳)吸附柱色谱(硅胶、氧化铝、聚酰胺、大孔树脂色谱)(5)根据物质分子大小差别进行分离凝胶过滤色谱膜分离法(6)

27、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离子交换色谱引申知识点(1)结晶与重结晶(1)原理:利用温度不同引起溶解度的改变进行分离(2)常用的重结晶溶剂:水、冰醋酸、甲醇、乙醇、丙酮、乙醚、三氯甲烷、苯、四氯化碳、石油醚和二硫化碳等。(单用或混用)引申知识点(2)判断晶体纯度的方法(1)具有一定的晶形和均匀的色泽;(2)具有一定的熔点和较小的熔距(12);(3)薄层色谱(TLC)或纸色谱(PC)色谱法显示单一的斑点;(4)高效液相色谱(HPLC)或气相色谱(GC)分析显示单一的峰; (5)其他方法:质谱、核磁共振等。4.不同色谱分离方法的分离原理、填料特点与适用范围原理填料特点分配色谱纸色谱正相色谱,以纸为

28、载体,以纸上所含水分或其他物质为固定相。柱色谱正相、反相色谱吸附色谱硅胶中等极性、酸性适用于中性或酸性成分氧化铝极性、碱性适用于碱性或中性亲脂性成分的分离活性碳非极性适用于亲脂性成分,常用于脱色聚酰胺氢键吸附不溶于水、甲醇、乙醇、乙醚、三氯甲烷及丙酮等常用有机溶剂对碱较稳定,对酸尤其是无机酸稳定性较差大孔树脂吸附与分子筛两种原理一般为白色球形颗粒状,通常分为非极性和极性两类,对酸、碱均稳定。凝胶过滤色谱(排阻色谱)葡聚糖凝胶只适于水中应用羟基葡聚糖凝胶除具有分子筛特性外,在由极性与非极性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常常起到反相色谱效果离子交换色谱离子交换树脂基于混合物中各成分解离度差异进行分离的球形颗

29、粒,不溶于水,但可在水中膨胀(1)聚酰胺吸附色谱对碱较稳定,对酸尤其是无机酸稳定性较差(2)大孔吸附树脂性质:一般为白色球形颗粒状,通常分为非极性和极性两类,对酸、碱均稳定。吸附原理:选择性吸附(由于范德华引力或产生氢键的结果)分子筛性能(由其本身的多孔性网状结构决定)(3)凝胶过滤色谱(分子筛过滤、排阻色谱)分离原理:分子筛作用,根据凝胶的孔径和被分离化合物分子的大小而达到分离的目的。(4)离子交换色谱性质:球形颗粒,不溶于水,但可在水中膨胀。引申知识点(1)聚酰胺吸附规律形成氢键的基团数目越多,吸附能力越强;易形成分子内氢键者,其在聚酰胺上的吸附即相应减弱;分子中芳香化程度越高者,吸附性越强; 洗脱溶剂的影响。(1)聚酰胺吸附色谱对碱较稳定,对酸尤其是无机酸稳定性较差聚酰胺色谱以水乙醇为洗脱时,黄酮类化合物的洗脱顺序。黄酮苷比游离黄酮先洗脱;苷元相同,洗脱顺序:叁糖苷,双糖苷,单糖苷,苷元;母核上羟基越多,吸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