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35.99KB ,
资源ID:1186078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86078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东北师范大学《211政治经济学》答案16.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东北师范大学《211政治经济学》答案16.docx

1、东北师范大学211政治经济学答案16政治经济学练习题一答案一、填空题 1.揭示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经济规律)2.生产资料和劳动力3.使用价值和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4.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6.抽象劳动、交换价值、价格7.待售商品的总量、商品的价格、货币的流通速度8.价值规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9.剩余价值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10.按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按资本价值周转方式不同1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生产12.生产、分配、交换、消费13物质资料生产14.自然15.生产资料所有制1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7.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18

2、.自然分工、社会分工和个别分工19.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20.交换21.使用价值、价值22.劳动生产率23.人与物24.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25.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二、单选题 BCBD D ACBCB CBC C B A DCD D B A A C B A C BA C BB AAA CBAAA 三、多选题: 1、AC 2、ABCDE 3、DE 4、BCD 5、ABCDE 6、ABCD7、ADE 8、ABCD 9、ABCD 10、BE 11、DE 12、BD 13、BC 14、CE 16、ADE 17、BC 18、ABDE 19、ACDE 20、AD 21、ABC 21、ABCD 22、AB

3、D 23、ABE 24、BD 25、BD 26、BD 25ABDE 26BDE 27AB 28ABD 29ACE 33、ABC 34,AD 37、ACE 38、ABCDE 39、ABCD 40、ACDE四、名词解释 1、 生产: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生产指直接生产过程,广义生产指生产的部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体。 2、 使用价值:指物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4、 通货紧缩:是指

4、纸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 5、 社会分工:是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社分分工有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之分6.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7.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8.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9.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10.商品: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它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11.价值:是指凝结在或者说物化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1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

5、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13.货币:是指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14.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进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15.剩余价值率:也称剥削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五、简答题: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1)经济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它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生作用。(2)人不能违背、制定、改造、消灭经济规律。(3)人们能够发现、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2、为什么说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答:(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首要的

6、、决定性要素。(3)科学技术本身是潜在的生产力。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必须通过成为人化的科学和物化的科学,即提高主体要素劳动力的科技素质,提高客体要素生产资料的质量水平。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是什么关系?答:(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变化。(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有反作用:表现在一是适应就推动生产力发展;二是不适应就阻碍生产力发展。不适应有两种情况,即落后于生产力或“超前”于生产力。(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4.货币的价格标准和价值尺度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答:(1)货币的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在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7、之一。货币的价格标准是指被确定的货币单位及其等份。(2)联系: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的,价格标准是为了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而做出的技术规定。(3)区别:第一,价值尺度用来衡量各种不同商品的价值;价格标准则代表一定的金属重量,用来衡量货币本身的数量。第二,作为价值尺度,货币金属本身的价值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而变动;作为价格标准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无关。第三,价值尺度是在商品经济发展中自发产生的,而价格标准则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5.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决定因数及其变动与货币需要量变动的关系是什么?答;(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下列因素:一是待流通的商品数量;二是商品价格

8、水平;三是货币流通速度。(2)商品价格与商品数量的乘积就是商品价格总额。在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这就是金属货币流通规律。6纸币流通规律及其基础是什么?答:(1)纸币流通规律是指流通中纸币总量所代表的价值量决定于货币需要量的规律。(2)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由于纸币是金属货币的符号,它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因此,纸币流通规律是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纸币发行量应根据金属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货币需要量来确定。7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有何特点?答:(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初级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因

9、此,价值规律不再是唯一的调节者。(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可以通过有效的宏观调节和对国民收入实行再分配,来削弱价值规律的消极影响,使两极分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8为什么说剩余价值的产生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答:(1)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无论是等价物交换,还是不等价物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2)在流通之外,商品生产者之间没有接触,他们只是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这种关系只能是一定量的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但不能在这之外增加价值量。(3)货币到资本的转化,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的条件。9为什么说劳动力成

10、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答:(1)货币要转化为资本,就必须带来剩余价值,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2)剩余价值是在生产领域中产生的,它是由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但它的产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3)只有通过流通领域,资本家才能购买到特殊商品劳动力,它的使用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才可能使货币转化为资本。10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有何区别?答:(1)从一般劳动过程考察,生产劳动是劳动者为创造物质财富而付出的劳动,它包括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劳动、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中继续的那部分劳动(如包装、保管以及货物运输等);所有与创

11、造物质财富无关的劳动都是非生产劳动。(2)从商品生产过程考察,一切加入商品生产的劳动,不管这个劳动是体力劳动还是非体力劳动、个体劳动还是团体劳动、直接劳动与间接劳动,只要所投入的是必要的和有效的共同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劳动就是生产劳动;否则是非生产劳动。 (3)从生产关系角度考察,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为资本家生产或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就是生产劳动,否则是非生产劳动;在公有制经济条件下,一切为公有资本提供公有剩余价值或公有利润的劳动视为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劳动。11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有何意义?答:(1)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不是物,是一种生产关系,是一个历史的范畴。(2)

12、以生产资料形成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它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不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它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并且生产出大于它自身的价值,从而使价值发生了增值,所以叫可变资本。(3)意义:第一,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资本主义制度就是榨取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剥削制度。第二,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剩余价值率科学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12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1)相对剩余价值:在劳动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2)超

13、额剩余价值: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3)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都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剩余价值。(4)相对剩余价值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而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13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怎样?答:(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的革命。(2)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发展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使得劳动者从形式上隶属于资本发展到实际上隶属于资本。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两种方法,是经常相互结合

14、和互相补充的。(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社会主义主要是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来满足扩大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14为什么说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答:(1)如果劳动是商品,价值量就无法计算;劳动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不能作为商品出卖;把劳动看作商品,不是违反价值规律,就是违背剩余价值规律。(2)劳动不是商品,劳动力才是商品,劳动者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因此,工资不过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3)马克思在将劳动和劳动力加以区分的基础上,创造了科学的工资理论。15工资的本质及其在社会主

15、义制度以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性质与形式有何不同?答:(1)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反映着不同的生产关系。(2)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体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3)社会主义工资是社会主义市场型按劳分配的结果和实现形式,其实质是按劳分配制度下归劳动者用于个人生活需要的必要劳动的转化形态。现阶段,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劳动报酬的基本形式是货币工资。农村集体经济采取的是联产计酬形式。16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它包括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的直接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所形成的社会关

16、系。 (2)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去研究。 17如何正确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答:(1)经济规律和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存在的。所谓经济条件,是指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也就必然相应地存在什么样的经济规律,而一旦经济条件改变或消失时,经济规律也随之退出历史舞台。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有什么样的经济规律,就产生什么样的作用。不论人们对它认识不认识,喜欢不喜欢,它是客观存在的并必然按照

17、其本身固有的要求起作用。它表现为一种客观的强制力量。人们不能消灭它、改造它,更不能创造出新的经济规律;无论任何人都不能违反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如果违反它的要求,凭主观意志办事,经济发展过程就会受到干扰遭到破坏,人们就会受到惩罚,就会碰得头破血流。 (2)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并不排除人在客观经济规律面前的主观能动作用。这种主观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人在发现、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方面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经济规律是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联系,这种本质联系必然要通过现象反复地表现出来。因此,如果人们善于调查研究和总结经验,就有可能较早地发现客观经济规律,掌握客观经济规律,自觉地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避

18、免在客观规律面前陷于被动,受规律自发力量所支配。人们还可以研究在各种经济条件下经济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结合现有的经济条件,选择有利的实现形式,为自己谋福利。18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指物的有用性、即商品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指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构成了商品体。 (2)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由劳动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首先表现为具体劳动,即人们在不同的具体形式下所从事的劳动,也就是指劳动目

19、的、劳动对象、劳动手段、操作方式以及生产结果等都不相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还表现为抽象劳动,即抛开劳动的具体形式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3)正是由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才决定了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两个因素。 19如何理解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答:(1)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存在的,它只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金银则是自然界的产物,在货币产生之前就已存在,货

20、币消亡之后,金银仍然存在。 (2)货币天然是金银。因为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易于分割、耐磨损、抗腐蚀等优点,这说明金银的自然属性最适合充当货币商品,因此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20试用劳动二重性原理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答: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劳动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是在资本家购买劳动力以后实现的,因此,劳动过程具有以下的特点:工人的劳动力使用权已属于资本家,他是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支配下进行劳动的。由于生产资料和工人的劳动都已属于资本家,劳动过程的全部产品,也都为资本家所有,工人自己不能占有自己的劳动成果。

21、(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另外一个方面是价值增值过程或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为了说明价值增值过程,首先必须考察价值形成过程,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工人一方面通过具体劳动消耗和改变了生产资料,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并使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或保留在新产品中;另一方面他消耗了体力和脑力支出了抽象劳动,创造了新的价值。所以,价值形成过程一方面是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过程,一方面又是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 (3)价值增值过程的基础是价值过程,它不过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一定点是指工人用于补偿自己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即必要劳动时间,由此可见。剩余价值就是资本家把劳动时间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即工人

22、的剩余劳动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 六、论述题: 20%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1)经济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它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生作用。(2)人不能违背、制定、改造、消灭经济规律。(3)人们能够发现、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2、为什么说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答:(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首要的、决定性要素。(3)科学技术本身是潜在的生产力。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必须通过成为人化的科学和物化的科学,即提高主体要素劳动力的科技素质,提高客体要素生产资料的质量水平。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是什么关系?答:(

23、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变化。(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有反作用:表现在一是适应就推动生产力发展;二是不适应就阻碍生产力发展。不适应有两种情况,即落后于生产力或“超前”于生产力。(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4试述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学说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答:(1)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2)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目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关系,是劳动的永恒

24、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历史范畴。(4)劳动两重性理论是马克思的重大贡献,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首先,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理论基础;最后,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等等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5试分析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答:(1)以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存在条件,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有性质,是私人劳动;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又是相互联系和互相依赖的,私人劳动的总和构成了社会总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又具有社会性质。(2)私有劳动要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只有通过交换。(

25、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4)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6试述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答:(1)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2)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是由当时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市场上这种商品的社会必需总量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3)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使其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而成为价值规律在价值实现中的表现形式。(4)一般作用:第一,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第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

26、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调节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分配。(5)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具有局限性和破坏性,并不能保证社会生产“自然地、和谐地”进行。在不同社会制度下,价值规律作用范围、程度和形式都有所不同。7.试述通货紧缩、产生通货紧缩的原因和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的危害。答:(1)通货紧缩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即物价出现负增长。(由于货币价值含量上升而造成的名义物价下降)(2)两种价格下降不构成通货紧缩;一是由于生产效率和竞争成本优势,产品到达最终消费者的流通成本更低,致使产品价格趋于下降;二是企业通过增加产品数量并提高产品质量,使相对价格有所下降。(3)产生原因:与货币政策、生产能

27、力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政府支出缩减和放松管制等因素有关。(4)危害:一是持续的通货紧缩会使消费者推迟购买,以等待更低价格的出现,使产品销售困难,生产信心缩减;二是产品供给过剩的矛盾会迫使企业削减生产,从而造成开工不足,导致就业减少;三是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因失业增加会相应减少,并出现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四是会引发银行业危机,大大提高实际利率水平,引发企业破产的浪潮,以至于使局部的债务链条中断,从而导致整个信用体系的紊乱甚至崩溃,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或萧条。8试述通货膨胀及其后果。答:(1)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价值符号过度发行而引起的通货贬值和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2)通货膨胀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增加一部分

28、需求,从而刺激生产,出现经济的虚假繁荣。但通过增发货币所增加的需求,由于没有相应的物资供应作保证,因此不能根本解决生产和有支付能力需求之间的矛盾。(3)在私有制社会,通货膨胀是剥削阶级及其国家掠夺社会财富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财政发生大量赤字,银行贷款失控,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4)严重的通货膨胀将危及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甚至引发社会动荡。9 试述资本主义和初级社会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答:(1)市场经济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2)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作为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体现两个特点:一是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为

29、资本家劳动;二是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而与直接生产者无关。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体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经济关系。(3)在初级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成为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凭借自己的劳动取得报酬的主人,由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形成公有利润或公共财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体现了劳动者之间共同利益的关系。(4)价值增殖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表现为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私人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公有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生产过程。10试述初级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的商品性。答:(1)在初级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劳动力具有双重身份:一方

30、面,劳动者作为公有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是公有企业和社会的主人,并通过社会保障和公用事业的受益来体现;另一方面,由于公有资产不能量化到个人,劳动者只能通过劳动合同的形式与企业发生劳动交易关系,劳动者在一定的期限内将自己的劳动力支配权转让给企业。这说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劳动力具有商品的属性。(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承认劳动力的商品性但不是说劳动力就是商品,有利于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促进个人效率和社会效率的提高。11试述资本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答:(1)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是一个历史的范畴。(2)从资本的价值运动形式看,资本具有一般共同属性:一是垫支性;二是运动性;三是

31、增殖性。(3)资本与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表现为不同的社会属性,这体现资本的特殊性质。(4)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是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结合在一起的,其性质就是能带来私人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了资本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私人资本及其带来的剩余价值属于资本家所有。(5)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与生产资料公有制结合起来的资本,是由国家或集体所有,表现为国家资本和集体资本,是由公有企业占用的能带来增殖的价值。资本增量中的一部分作为利税上缴国家,其余部分转化为垫支资本,构成劳动者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源泉。因此,它反映着国家、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1215参考答案略政治经济学练习题二答案一、填空题 10%1、平均利润2、存款利息3、剩余价值4、I(vvm/x)=(cc)5、直接动力、自我完善6、生产要素市场7、经营权8空间上9剩余价值规律10股票控制额11财政收入政策12生产相对过剩13垄断竞争型14资本对更大利润和利息的追求15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6金融手段17消费18空间上 19剩余价值规律20生产相对过剩21企业收入22、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