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2.11KB ,
资源ID:1185911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8591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创新实验设计与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创新实验设计与分析.docx

1、创新实验设计与分析专题七 创新实验设计与分析能力提升训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2003年江苏、广东高考题,3)生长旺盛的叶片,剪成5毫米见方的小块,抽去叶内的气体,作下列处理(见图171),这四个处理中,沉入底部的叶片小块最先浮起的是 图171解析:此题有一定的难度,由于与物理的浮力结合在一起,学生必须明确光合作用的过程、浮力产生情况才能得分。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需要光、二氧化碳和水的参与。无光,光合作用不能进行,也就不能产生气体,因而叶片不能上浮,故B和D被排除;A和C中,A中是煮沸的自来水,其中气体的含量少,相比之下C中气体含量多,光合作用进行得强烈,产生

2、的O2多,氧气最先附着在叶片的表面,使叶片的浮力增大,所以C中叶片最先上浮。答案:C2.为鉴定可溶性糖的存在,下列中较理想的选材以及中用于检验的试剂分别是 苹果或梨 花生种子 黄豆种子 玉米种子 苏丹溶液 双缩脲试剂 斐林试剂 龙胆紫溶液A. B. C. D.解析:该题考查实验材料及试剂,要求识记水平。苹果或梨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玉米种子内含有淀粉,淀粉必须经水解产生麦芽糖、葡萄糖后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花生种子、黄豆种子则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苏丹溶液能鉴定脂肪的存在,双缩脲试剂则用来鉴定蛋白质,龙胆紫溶液可对染色体进行染色。答案:

3、C3.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将生物园里的二倍体黄瓜分为四组,处理方法如下表:组别甲乙丙丁处理自然状态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柱头开花前套上纸袋,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柱头,然后再套上纸袋开花前套上纸袋,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柱头,然后再套上纸袋注:黄瓜是雌雄异花植物。下列选项中对上述处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都不能得到二倍体无籽黄瓜B.乙结的黄瓜染色体将加倍C.只有两组可获得二倍体无籽黄瓜D.丙组和丁组结果将一样解析:本实验考查学生依据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的能力。我们知道,生长素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授粉的雌蕊柱头,可以促进未授粉的子

4、房发育成无籽果实。甲、乙两组处理产生的果实仍是有籽果实,由于秋水仙素具有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抑制细胞分裂的作用,所以丁组处理与形成无籽果实无关。答案:C4.(2003年上海高考题,8)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检视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A.没有用龙胆紫染色 B.试剂破坏了染色体结构C.无染色体形成 D.显微镜倍率不够 解析:此题考查内容简单,但创设了一定的情境,只要学生抓住了染色体存在于分裂期,明确洋葱表皮细胞是成熟细胞无分裂能力,该题就不会出现错误。染色体存在于分裂旺盛的细胞中,且只在分裂期出现,而洋葱表皮细胞无分裂能力,染色体在细胞中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故不能检视到染

5、色体。答案:C5.(2000年广东高考题,3)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172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图172A.a B.b C.c D.d解析:显微镜视野中细胞数目的多少取决于显微镜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反之,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多。要想清楚地看清载玻片上的物体,显微镜的物镜与载玻片之间要有适当的距离,放大倍数越小,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越大,反之则小。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及常识。答案:D6.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30 %蔗糖溶液中,光镜下所能看到的现象是 液

6、泡变小,颜色由浅变深 液泡变小,颜色由深变浅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 细胞膜、液泡膜结构清晰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溶液A. B. C. D.解析:当把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30 %蔗糖溶液中时,由于蔗糖溶液的浓度高于洋葱细胞液的浓度,同时由于蔗糖是大分子,不能透过原生质层,所以细胞液中的水分会通过渗透作用向外渗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液泡变小,颜色由浅变深,及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所以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液体是蔗糖溶液。答案:D7.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其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B.物像小,视野暗

7、,看到的细胞数目少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解析:这是考查学生是否使用过显微镜,是否真正理解视野亮度,物像大小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的视野大小几乎一样,但高倍物镜一般放大倍数为40,低倍物镜一般为10,即使使用同样大小的目镜,前者物像大,所以视野中看到的细胞少。高倍物镜的透镜小,曲度大,离玻片近,进入透镜的光线少,所以视野暗,为了保证视野的亮度,这时一般要选用大光圈或凹面反光镜。答案:C8.图173为显微镜下看到的几种细胞图,其中是分生区细胞的是 图173解析: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近似正方形,细胞核大,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8、A图细胞近似圆形,有大液泡,为根冠细胞。B、C图是已经长大或正在长大的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依次为伸长区和成熟区细胞。答案:D9.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可以对植物细胞进行多种鉴定。下列各项中质壁分离实验不能鉴定的是 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B.细胞液的浓度C.细胞中有无大液泡 D.蛋白质的吸水力比纤维素强解析:成熟的植物细胞可以看作是一个渗透系统,这是因为原生质层可以看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是活细胞的标志,二是细胞液具有一定浓度,能够使细胞从外界吸收水分,因此,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只有D选项不能通过质壁分离实验鉴定。答案:D10.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

9、A.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B.无色浅蓝色棕色C.砖红色浅蓝色棕色 D.棕色绿色无色解析: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Cu(OH)2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因此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答案:A11.某校生物小组为了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花盆种大豆(粒)光照温度水A10向阳光20充足B10暗室20不充足在这一实验设计中,应改正的错误是 A.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向阳的地方 B.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黑暗的地方C.两个花盆的温度都应该维持在5 D.两个花盆都应浇充足的

10、水解析: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单因子变量原则。对于该题是要求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因此其变量应是阳光,即一组有阳光,一组没有阳光(黑暗),浇水量应一样。答案:D12.叶绿素不溶于 A.水 B.石油醚 C.丙酮 D.苯解析:叶绿素的化学性质是不溶于水但能溶于有机溶剂。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B、C、D都是有机溶剂。答案:A 13.用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观察细胞质流动时,由于根细胞的细胞质无色透明,难于观察到细胞质的流动,这时需采取的措施是 A.缩小光圈,用弱光线 B.开大光圈,用弱光线C.缩小光圈,用强光线 D.开大光圈,用强光线解析:显微镜观察用的是透射光,如果标本无色透明,往往难于分辨。

11、这时如果使视野变暗,效果会好些。为使视野变暗,可采取的措施有平面镜反射、缩小光圈、使用较弱光线等。答案:A14.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将提取获得的含DNA黏稠物(还含有较多杂质)分别处理如下,其中含DNA少的是 第一,放入0.14 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滤液和黏稠物;第二,放入2 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滤液和黏稠物;第三,放入冷却的95 %的酒精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滤液和黏稠物。A. B. C. D.解析: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DNA的溶解度不同。在0.14 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最小,DNA析出,呈丝状物,过滤后存在于黏稠物中;在2

12、 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最大,所以DNA呈溶解状态,过滤后存在于滤液中;酒精溶液可使DNA分子凝集,因此,在冷却的95 %的酒精溶液中DNA凝集,呈丝状物,过滤后,存在于黏稠物中。答案:B15.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幼年动物发育”的作用,某试验小组的同学将一只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并缝合后进行观察。作为对照,他们还应该 A.用一只成年的家兔作同样的实验B.用一只幼年家兔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环境中观察C.用一相似的幼年家兔在颈部切开伤口并缝合,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D.用一幼年家兔作相同处理后,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解析:根据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将一只幼年家兔的甲

13、状腺摘除的对照实验应是用一幼年家兔作相同处理后,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答案:D16.将洋葱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其细胞便发生质壁分离,不久这些细胞又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其原因是 A.细胞液的溶质透出细胞 B.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只允许水分子进入C.K+和NO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质 D.水分和溶质自由地进出细胞解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有质壁分离现象和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原理、细胞对矿质元素的选择吸收等。根据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原理分析,发生了质壁分离的细胞之所以复原,根本原因是它有选择地从外界溶液中吸收了无机盐离子,使得失水后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的缘故。答案:C17.

14、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A.进行纸层析制取滤液在滤纸条上画线将实验材料研磨B.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在滤纸条上画线制取滤液再画线C.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在滤纸条上画线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D.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制取滤液在滤纸条上画线进行纸层析答案:D18.(2002年上海高考题, 16)下列四项中,能用于观察四分体的实验材料是 A.蓖麻籽种仁 B.洋葱根尖 C.菠菜幼叶 D.蝗虫的精巢解析:四分体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一个时期,其染色体变化是联会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只有蝗虫的精巢进行减数分裂时,可出现四分体这一细胞分裂时期。答案:D19.验证酶的高

15、效性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A.试管是否干净 B.肝脏是否新鲜C.卫生香(或火柴梗)是否点燃 D.是否有对比实验解析:该题必须结合试测要点加以分析,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只有新鲜肝脏中含较多的过氧化氢酶,才能使实验现象明显,而A、C、D项都不起决定性作用。答案:B20.(2002年上海高考题,10)常温常压下,要使过氧化氢溶液迅速放出大量的氧气,应投入 A.新鲜猪肝 B.煮熟猪肝 C.冰冻猪肝 D.生锈铁钉解析:过氧化氢在无机催化剂Fe3+和生物组织中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氧气和水。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生锈的铁钉能催化该反应,但释放的氧气少;生物体内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所以新鲜的动、植物

16、组织中的过氧化氢酶对该反应的催化作用最强,释放氧气最多;冰冻的猪肝含有过氧化氢酶,但由于温度低,酶的活性受到影响,催化效率低,释放氧气少;煮熟猪肝内的过氧化氢酶失去活性,加入后不释放氧气。考查酶的高效性。答案:A21.下列关于细胞质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质流动的标志是叶绿体等颗粒位置的移动B.细胞质流动的方式是多样的,有沿细胞壁的环形流动,也有管状或线条状细胞质的流动C.有的植物的细胞质能流动,有的不流动,所以实验时要选好材料D.细胞质的流动速度,在不同的温度等环境条件下有所不同解析:细胞质的流动是细胞的一种生命现象,其流动速度有差别,所以观察起来,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总的来说,

17、流动速度很慢。但不易察觉,并不是不流动。为了便于观察流动现象,应在目镜中加一指针做参照物。流动速度随温度、水分等条件的不同而不同。细胞质的流动是多方向的,请仔细观察教科书中的插图,实验时也要留心。答案:C2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参照下表应选择下列哪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植物种别(选项)细胞周期时间(小时)分裂间期分裂期合 计A物种10.60.411B物种180.518.5C物种16.5218.5D物种10.42.312.7解析:细胞周期我们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历时较长,而分裂期占时间较短。所以我们应选择分裂期时间比较长的材料,进行有丝分裂过程的观察。答案:D23.下列

18、哪组是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A. B. C. D.解析: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有内因条件和外因条件。内因条件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当细胞开始失水时,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一起收缩,随着细胞继续失水,细胞壁不再收缩,而原生质层能继续收缩,这样就出现了质壁分离。外因条件是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一般情况下,仅考虑外因条件。答案:A24.把叶绿体作为细胞质流动的标志物是因为 A.叶绿体在不同强度的光下会以不同的面朝向光源B.如果没有标

19、志物,细胞质的流动就难以察觉C.只有叶绿体等颗粒可以移动,细胞质基质不流动D.细胞质基质是流动的,细胞器是不运动的解析: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是不断流动着的,悬浮在基质中的细胞器会随之运动,所以叶绿体等颗粒位置的改变证明了细胞质是流动的。因为细胞质流动的速度慢,所以没有标志物难以察觉。为了观察的方便,要选择体积较大的细胞器如叶绿体等作为标志物。而叶绿体随光照强度不同以不同的面朝向光源,是对光照的适应性反应,虽与细胞质流动相关,但能依此作为细胞质流动的标志。答案:B25.匈牙利学者帕尔在1914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

20、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如图174),这个实验主要证实 图174A.顶端产生某种“影响物” B.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C.“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效应 D.使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解析: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这个实验主要证实了顶端能够产生影响植物生长的“影响物”。答案:A26.将一株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小时,然后将一片叶的主脉中部切断,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将此叶片脱色处理后,再用碘液处理,结果叶的上部呈棕褐色,下部呈蓝色,这个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需要 A.光 B.CO2 C.H2O D.叶绿素解析:叶片的主叶脉中部切断,使上部的供水量减少

21、,从而影响光合作用,所以产生淀粉少,遇碘呈棕褐色,而下部由于水量供应充足,故遇碘呈蓝色。答案:C27.图175所示的试管中盛有等量的指示剂(中性呈红色,酸性呈蓝色),若在绿色灯光照射下,试管中指示剂由红转蓝最快的是 图175解析: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A为1片叶子,B是2片叶子,C是3片叶子,D试管内不含叶片。我们知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CO2,而呼吸作用则产生CO2,正常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即光合作用消耗的CO2多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但在绿光的照射下,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即产生的CO2多于消耗的CO2。CO2可以与水结合成H2CO3,H2CO3,H2CO3 H+HC,从而

22、使溶液中的酸性增强,所以C试管中指示剂由红转蓝最快。答案:C28.假定在一个维持平衡的密闭生态系统中,有一条鱼、一株水草和一只田螺,如果把鱼去掉,下列情况最先发生的是 A.光合作用加快 B.水的酸性增加C.植物会死掉 D.水中的氧气浓度增加解析:密闭且平衡的生态瓶,说明其生物类型合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稳定。人为去掉鱼(消费者),就会破坏该生态瓶中的食物链,水生植物休眠体由于消费者鱼的除去而会增多,从而产生O2多,所以会使水中氧气浓度增加,但并非会使光合作用加快。答案:D29.下列操作中,对DNA的提取量影响较小的是 A.使鸡血细胞在蒸馏水中充分破裂,放出DNA等核物质B.搅拌

23、时,要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轻缓搅动C.在析出DNA黏稠物时,要缓缓加蒸馏水,直至溶液中黏稠物不再增多D.在用酒精沉淀DNA时,要使用冷酒精,甚至再将混合液放入冰箱中冷却解析:在B所述的操作中,可以保证DNA分子的完整性,但不影响提取量。除了A、C、D 及在DNA的溶解和再溶解时,要充分搅拌影响DNA的提取量外,使用塑料器皿也可以减少DNA在操作中的损失。答案:B 30.(2003年江苏、广东高考题,8)阳光通过三棱镜能显示出七种颜色的连续光谱。如将一瓶叶绿素提取液放在光源和三棱镜之间,连续光谱中就会出现一些黑色条带,这些条带应位于 A.绿光区 B.红光区和绿光区C.蓝紫光区和绿光区 D.红光区和

24、蓝紫光区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这些色素对不同光质的光吸收不同:叶绿素a、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橙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所以该光谱通过叶绿素后,红橙光、蓝紫光被大量吸收,不能透射而形成黑色条带。答案:D31.(2004年上海高考题, 31)在生物学实验中,关于引流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盖玻片一侧滴加试剂,然后将装片倾斜B.引流的目的是让试剂渗到盖玻片下C.还原性糖鉴定实验中需要用引流法D.引流法可防止装片中产生气泡解析:考查常用的实验操作方法,能力要求A。引流法就是在盖玻片一侧滴加试剂,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材料进一步浸在试剂中,在此

25、过程中有可能产生气泡,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用到这一实验方法,而在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没有用到这种方法。答案:B32.在DNA的粗提取实验过程中,两次向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的作用是 A.稀释血液,冲洗样品B.使血细胞破裂,降低NaCl浓度,使DNA析出C.使血细胞破裂,增大DNA溶解度D.使血细胞破裂,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解析:第一次加入蒸馏水的作用是使血细胞过度吸水而破裂,以便核内物质释放。第二次加入适量蒸馏水,是为了降低NaCl浓度,使DNA因溶解度达到最小而析出。答案:B33.(2004年辽宁、广东大综合高考题,19)在适宜时期取材,能观察到植物细胞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的实验材料是

26、 A.根尖 B.茎尖 C.花药 D.种子解析:考查减数分裂的特点及进行部位,能力要求B。同源染色体配对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特有现象,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只有花药能够进行减数分裂,出现这一现象。答案:C34.(2004年辽宁、广东大综合高考题,20)检验苹果中是否有还原性糖,可选用的试剂是 A.碘液 B.苏丹染液C.双缩脲试剂 D.斐林试剂解析:考查几种常用试剂鉴定时的颜色反应,能力要求A。斐林试剂与班氏试剂都可以做糖的鉴定,在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两者的主要不同是前者必须现用现配,而后者可以保存一段时间。碘液可以鉴定淀粉的存在,淀粉遇碘变蓝色;苏丹染液可以鉴定脂肪的存在,脂肪可以被苏丹染

27、成橘黄色;而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的存在,可以与蛋白质产生紫色反应。答案:D35.(2004年广东高考题,8)如欲观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可选用的材料是 A.马蛔虫受精卵 B.成熟花粉粒C.小鼠睾丸 D.叶芽解析:考查减数分裂进行的部位,能力要求A。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A、D选项只能进行有丝分裂,B选项的减数分裂已经完成,C选项可以进行减数分裂过程。答案:C36.对圆形滤纸中央点的叶绿体色素滤纸进行色素分离,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圈色素环,排在最外圈的色素是 A.橙黄色的胡萝卜素 B.黄色的叶黄素C.蓝绿色的叶绿素a D.黄绿色的叶绿素b解析:由于四种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不同,在滤纸条

28、上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答案:A37.某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见视野中有甲、乙、丙三异物。为判断异物的位置,他先转动目镜,见甲异物动,然后转换物镜,三异物仍存在。据此,乙丙异物可能在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装片解析:当转动目镜时,甲异物动,说明甲异物在目镜上。转换物镜后,三异物仍存在,说明乙、丙异物在装片上。答案:D38.下列哪种材料不能直接放在载玻片上观察叶绿体 A.藓类叶片 B.黄杨叶横切片C.菠菜叶下表皮上的少数叶肉细胞 D.种子植物的叶片 解析:上述四种材料的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但用来镜检观察

29、叶绿体的最好只有一层细胞。种子植物的叶片都由多层细胞构成,不透明,所以无法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叶绿体。答案:D39.对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下列有关实验材料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无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解析:选材时,首先要考虑生物组织中鉴定的物质的含量,其次考虑是否对材料大小有特殊要求。B、C、D所选材料均是适宜的,A项中甘蔗、甜菜虽含糖多,但主要为蔗糖,而蔗糖为非还原糖,所以不能作为本实验的材料。答案:A40.温室栽培的茄果类蔬菜,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用的补救方法是 A.喷洒N肥 B.提高CO2浓度C.喷洒P肥 D.喷洒生长素类似物解析: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60分)41.(5分)(2004年上海高考题,35)反射是在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应答。有人做了脊蛙反射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须将蛙头部剪去,其目的是_。(2)将浸有0.5硫酸溶液的小纸片贴在蛙右后肢下端的皮肤上,可看到_现象。(3)若破坏蛙的脊髓,再重复上述(2)中的操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