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35.31KB ,
资源ID:1185136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85136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水源地补给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水源地补给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水源地补给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水源地补给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章 总论 41.1项目摘要 41.2编制依据 41.3项目提出的背景 41.4可行性研究工作原则和范围 51.5立项目的 61.6建设内容 7第2章 项目立项的目的和意义 82.1项目立项的背景 82.2项目立项的目的及意义 10第3章 供水现状 143.1供水水源 143.2供水范围 143.3水源地情况 14第4章 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概况 154.1自然环境简况 15第5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实施方案 175.1项目工程内容 175.2实施方案 18第6章 投资概算 246.1投资概况 246.2投

2、资估算 246.3资金筹措 25第7章 项目建设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 267.1项目建设环境效益 267.2项目建设社会效益 287.3项目建设经济效益 28第8章 项目进度计划 31第9章 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 329.1组织措施 329.2技术措施 329.3经济措施 329.4质量保障措施 339.5资金保障 339.6法律法规保障 33第10章 结论及建议 3410.1结论 3410.2建议 35第1章 总论 1.1项目摘要项目名称:*市*镇水源地补给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 建设地址:*镇 组织实施单位:*镇人民政府 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年限:2011年2013投资估算:项目概算总投资405

3、5万元。建设内容:建设隔离墙,污水防渗,水源地防护。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国家环境保护局、卫生部、建设部、水利部、地矿部(1989年7月10日)(4)国务院颁发2011119号国务院关于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的批复(2011年10月10日);(5)*镇城市总体规划;(6)*市*镇地形图、行政街区图、现场踏勘资料。1.3项目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镇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镇经济的不断发展,水源地周围村庄居民对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随意

4、堆存、排放,违章建筑层出不穷,对水源地的卫生安全产生了威胁。 本可研针对*镇水源地卫生安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治工程措施。改善水源地水质,降低水源环境安全风险,建立安全供水的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生活用水安全,已成为*镇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鉴此,*镇决定实施*市*镇水源地补给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1.4可行性研究工作原则和范围1.4.1研究工作原则(1)以“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为目标,认真贯彻国家关于饮用水源地管理规定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和政策,使*镇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城市供水与水质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2)采取工程措施,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减少保护区域污

5、染源对饮用水源的环境影响,优先安排实施水源地监管项目和直接影响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的污染防治工程,降低水源地的环境安全风险,提高水源供水水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采取工程措施,尽量避免水源地区域工业生产及道路运输中存在的环境污染事故风险,以达到水源地区域供水水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4)遵循*镇供水长远发展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工程项目近期以工程治理措施为主,远期以科学规划,加强管理为主;实现水源地的长期安全运行。(5)采取的水源污染整治工程符合国家关于水污染防治和水源地保护管理的有关规定,选用的工程措施符合当地实际、切实可行。(6)在满足整治要求的前提下,选用经济、可行、运行费用低的工

6、程技术,以达到工作经济化原则。1.4.2研究工作范围依据项目工作原则和城区水源地环境状况,本次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工作范围为:(1)明确水源地监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对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范围内现有污染源进行调查,具体分析采取相应的污染整治工作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提出污染防治工程项目的建设内容和规模;(3)对污染防治工程进行技术和经济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污染整治工程建设的合理方案;(4)提出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计划,研究项目的建设进度安排;(5)对建设项目进行工程技术可行性分析和社会、环境以及经济效益分析。1.5立项目的为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

7、境,满足生产、生活用水的需要,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对饮用水源地实施污染防治建设工程,保护和改善水源地水质,保障饮用水的供水安全。1.6建设内容为了保障该水源地所服务的1.66万人的生活用水安全,针对*镇安全供水水源地水质现状以及影响水源地安全运行的环境风险因子,*镇安全供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工程从降低环境污染风险,提高水源地供水安全性两方面入手,实施以下五大综合防治工程:(1)水源地周边建筑征迁;(2)水源地垃圾收集处理工程;(3)水源地雨流、污水导排及处理工程;(4)水源地围栏隔离、警示标志工程;(5)水源地保护宣传教育及其他工程。*市*镇水源地补给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共需投资4055

8、万元。全部申请国家专项资金。第2章 项目立项的目的和意义 2.1项目立项的背景水源安全是人类发展、健康的基本需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饮用安全保障包括水时安全和水质安全两个方面,由于我国水污染总体态势还未能得到有效遏制,水污染程度仍然在加剧,局部地区的水环境状况极其恶化,大量因水媒疾病呈频发态势,水污染突出事件屡有发生。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安全保障在现阶段显得尤其紧迫。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水量仍然困扰着城乡发展。我国水资源短缺,很多城市仍然存在资源性或工程性缺水问题,在饮用水优先保障方面缺乏工程和制度保证,也缺乏应急能力建设,抗风

9、险能力脆弱。城乡间、地区间、行业间、用户间争水问题十分突出和普遍。据调查,我国相当一部分大中城市存在缺水问题,主要原因:一方面,当地水源水量不足;另一方面。因污染导致水质性缺水。根据城市饮水安全调查表统计,全国调查城市人口约3.8亿人,661个建制市中有200个城市水源水量不足,受缺水影响的城市人口达1亿以上。例如:吉林省长春、四平一带由于水短缺,不得不定时供水,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除日常性缺水外,饮用水水源抗风险能力十分脆弱,水资源战略储备不足、备用水源设有得到落实,相当一部分城市没有备用水源,也没有开展有关的规划。松花江污染事故暴露了我国城市水源应急能力的薄弱,很多城市缺乏应急情况下的生

10、活水量保障工程或管理性长效机制。其二,水质问题突出,危害严重。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取决于区域水资源总体质量。2003年,全国污水排放量680亿吨,近60%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导致江河湖泊严重污染。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这四个流域的劣于类的污染河长比例分别达72%、61.4%和66.5%。在地表水污染严重的总体背景下,在大面积农药化肥长期施用影响下,地下水也呈现区域性污染。在200多万平方公里平原区上,受污染的地下水比例已经高达四分之一,海河、辽河、淮河、太湖等流域平原区,地下水污染面积超过或接近一半,呈现大面积的扩散态势。区域性的地下水水质污染使以浅层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得

11、不到保障。从对1073个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进行的常规水质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合格水源地比例仅75.3%。被污染的水源地中,水质为类的水源地占11.8%同,类的占4.5%,劣类的占8.4%。全国水源地以氨氮、化学需氧量和高猛酸盐指数等耗氧有机物污染为主。汛期水源地水质评价的合格率更低,表明面源污染问题比较突出。根据最新的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调查初步结果表明,全国661个建制市中,有130个存在水质安全问题。这130个城市中受水质安全影响的人口超过20%。可见,我国城市不仅水量紧张,水质问题也很突出。其三,水污染给城乡居民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危害。根据卫生部门统计,2001年,卫生部门市级医院病人的前十位

12、高发病中,消化系统疾病排第二位,占总病例的14.36%,恶性肿瘤例已经从1990年的第8位,到2000和2001连续两年保持在第6位,恶性肿瘤排在市级卫生部门十大死因之首,占市级医院死亡人数的25.47%。癌症的致病因素十分复杂,但水污染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淮河等严重污染地区的癌症村现象已经显现出水污染和癌症之间的相关性。近20年来,我国尚未进行全国范围水污染和疾病之间相互关系的普查和研究,应在今后工作中加强。饮用水源污染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但是,目前水质监测还没有覆盖到全部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水源的整治和污染源治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饮水优先保障设有真正落

13、实,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2.2项目立项的目的及意义2.2.1项目立项的目的近年来,*镇建设速度加快,镇区面貌焕然一新,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大大提高,投资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有力地促进和带动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供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及管理滞后,使供水水源水质及供水可靠性、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供水区域的居民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环境安全隐患。*市*镇水源地补给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的实施,将起到改善投资环境,满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高镇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保护和改善水源地水质,保障饮用水的供水安全作用。2.2.1项

14、目建设的意义*市*镇水源地补给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的建设与实施,旨在综合治理现有水源地保护中存在的突出环境、安全问题,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项目是贯彻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需要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已具有一定基础,已初步掌握了饮用水源的基本情况,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我国水污染防治法明确了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及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责。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进一步细化了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与防护的有关规定。环保部还先后印发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纲要,指导各地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保护工作。按照饮用水

15、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要求,申请实施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工程,正是贯彻执行生活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需要。(2)项目是建立安全供水保障体系、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安全的饮用水是人类发展、健康和福利的基本需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部署,曾培炎副总理指示精神、遏制区域水污染趋势、改善水环境质量、建立安全供水的保障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3)项目是优化农村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2010年人均国民经

16、济翻两番。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环保的压力很大,环境与经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保工作在实现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城镇化、西部大开发、提高国人环保意识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将大有可为。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和城镇建设的发展,优化农村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持续发展,已成为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内容。当前,我国环境保护逐步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而且正在发生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从工业污染治理转变为工业与生活污染治理并重;二是从环境综合整治转变为污染治理减排与生态补偿治理并重。从根本上讲,环境保护为了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和可靠是农村发展最基本的要求,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

17、成部分。水源地污染防治项目的实施,将在增强人民体质,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安全保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第3章 供水现状 3.1供水水源*水源地,是现用地下水水源地,位于*镇内G11国道东侧,处于松花江流域。3.2供水范围水源地服务城镇为*镇,服务人口1.66万人,2011年实际取水量为33.86万吨/年。3.3水源地情况水源地保护区总面积为0.0036平方千米,其中1号井及2号井相距140米,保护区半径均为30米,东西长及南北宽均为60米的正方形保护区域。区内主要污染源以非点源为主,2006至2011年水源地没有发生污染事故。第4章 区域自然

18、环境和社会经济概况4.1自然环境简况*镇成立于1937年,1958年划归*市管辖。2007至2010年,经省政府批准,先后将西安区所辖的沿江乡和宁安市宁安镇桥头、双龙、富民三村行政区域区划并入*镇管辖。辖20个行政村(其中江北部分6个,江南部分14个,共40个自然屯),分别是*村、敖东村、黑山村、新立村、烧锅村、共荣村、东河村、楼房村、南江村、立新村、共民村、西苑村、新安村、卡路村、海浪村、小莫村、大莫村、桥头村、双龙村、富民村。9个居民委员会,分别是镇内一委、镇内二委、农经学院、农技校、果树场、林场、畜牧场、科研所、第八居民委。行政区面积299平方公里,*镇镇区建成面积286平方公里。总户数

19、8,960户,总人口36,687(农业人口33,528人)人。水泥集团常住人口13,250人。年末常用耕地面积11.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813公顷,林地面积2218公顷,森林覆盖率60%。*镇拥有区位交通优势,在*城市整体规划和大*城市圈发展规划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新一轮城市规划整体修编中,*镇被列为近期重点建设的卫星城镇之一。201国道、牡图铁路纵贯全镇,是*市通往珲春口岸、吉林东部和辽南、环渤海地区的主要通道。*火车站是国家二级国家火车站,年货物吞吐能力1500万吨。区域内的*机场是东北地区第六大民航机场。镇政府驻地*村距市区22公里。*镇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有相当数量的非金属矿资源

20、,为发展水泥新材料等非金属矿制品提供了资源条件。山产林产资源比较丰富。有老黑山、龙头山、宝山湖水库、凤凰山等一批待进一步开发的重点旅游景点。三间房水电站项目正在建设中。*镇驻镇中、省直及市直单位较多。水泥集团公司年产水泥170万吨,是黑龙江省东部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对本镇水泥工业配套产业和非金属矿开采业发展有很大的辐射带动作用。黑龙江省农经职业学院、省农科所、*农业机械化学校和国家空军联勤农场等坐落于*,使本镇成为*地区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中心,为建设现代化、外向型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提供了便利条件。*镇域内产业分工较为显著,形成了各具产业特色的北、中、南三大板块。北部江北六村地处城乡结合

21、部,城乡交错,工业、建筑开发和为城市服务的第三产业较发达,基本形成了以建筑开发为龙头,建材加工、石油配件、木业加工、化工制品、汽车维修与交易为组成部分的六大支柱产业。中部十三村则是农业区,农业经济在产业中占居绝对优势,烤烟、油豆角、绿色无公害蔬菜、西香瓜、双孢菇等生产基地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南部*村是*镇政府所在地,是*水泥工业基地和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所在地,是*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地区,为水泥工业配套的产业有一定的基础。第5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实施方案5.1项目工程内容5.1.1项目工程内容设定原则(1)指导思想*镇水源地补给区为地下水,水源地位于*镇内G11国道东侧,是整个*镇农民生产、生活供

22、水的主来来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影响城市饮用水供水安全的主要因素,本治理工程将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环境保护工作,要着眼于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的要求,通过实施以水源地污染治理为主的饮用水源保护项目,可以保障*镇1.66万人的饮用水质安全。(2)基本原则落实国家有关水源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优先解决影响水源安全的突出问题,建立并完善饮用水源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以饮用水源保护区为主,兼顾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预防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促进饮用水源保护。坚持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合理确定饮用水源保护工程建设项目,坚

23、持工程治理和宣传教育并重原则。5.1.2项目实施内容为保障*镇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针对*镇水源地水质污染现状以及影响水源地安全运行的环境风险因子,*市*镇水源地补给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从解决现有水质污染问题以及降低环境污染风险、提高水源地供水安全性两方面入手,实施下述污染防治工程内容:(1)水源地周边建筑征迁;(2)水源地垃圾收集处理工程;(3)水源地雨流、污水导排及处理工程;(4)水源地围栏隔离、警示标志工程;(5)水源地保护宣传教育及其他工程。5.2实施方案5.2.1征地拆迁由于人口的增多,现1号井与2号井串联到一起供应居民用水。1号井一级保护区内有邮局及锅炉房等违章建筑,2号井一级保护区

24、内有闲置的粮库、烘干窑等违章建筑。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中相关规定,对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违章建筑进行清理拆迁,保障饮用水源水质。在一级保护区范围内(保护区边界总长240米,面积3600平方米)共有违章建筑面积合计10000平方米。动迁: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需动迁居民73户,每户估算100平方米,拆迁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该部分需支付拆迁补偿费。征地拆迁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系统工程,既关系到本工程能否顺利实施,同时又关系到广大农牧户的切身利益。因此,应把此项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来抓,要由政府专门机构进行走家窜户摸底调查,多方征求意见,研究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安置方案。安置方案

25、要突出:1、安置地选址;2、房屋重建标准;3、安置就业;5.2.2水源地垃圾收集处理工程5.2.2.1工程实施范围与规模依据水源地保护区村民分布,项目建设简易垃圾堆放场,定点集中收集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村镇街道和农村住户生产生活产生的垃圾。由垃圾清运车集中清运至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项目共设10个简易垃圾堆放场,就近堆放设置在镇区、街道周围垃圾收集点的运送的垃圾,各垃圾收集点附属设施每天收集街道居民及农村住户产生的垃圾。5.2.2.2简易垃圾堆放场工程设计根据村镇居民点多少及现有道路分布,项目共设置10处简易垃圾堆放场,每个垃圾堆放场占地300-350立方米,并配置垃圾清运车辆4台和垃圾装载机

26、2台,定时清运至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场。简易垃圾堆放场工程设计:占地面积:300-3500立方米;结构及要求:修建高2米厚50厘米砖混结构档墙,混凝土衬砌地面,防渗漏;附属设施:垃圾台10个,垃圾仓40个,垃圾箱300个;3、垃圾收集点管理各垃圾堆放场统一由项目实施单位监管并实施垃圾清理工作,要求垃圾日产日清,夏季定期灭蝇、灭鼠、除嗅。各堆放场垃圾集中运输至县城垃圾处理厂。5.2.3水源地雨流污水、导排及处理工程5.2.3.1水源地污水、雨水导排工程*镇水源地在设计时均未考虑污水、雨水导排工程,根据水源地的运行实际,为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提高饮用水源地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水源地急需建设污水、雨水

27、导排工程。根据现场调查统计,穿越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的村庄道路均未设雨排渠,为保障水源地供水安全,为防止公路雨积水任意排放对水源地产生污染,预防由于公路突发性交通事故引起环境污染,提高水源地在污染事故下的应急保护能力,尤其是化学有毒有害品泄漏,致使污染物进入水源保护区,影响水源地水质,在镇区道路及公路水源保护侧建设水泥衬砌防渗渠系,将镇区道路雨排水或突发环境污染物排出饮用水源地。具体工程量及设计方案如下:导排渠系“U”形设置,渠深0.6m,宽0.8m,道路两侧平行设置,采取混凝土防渗衬砌处理,衬砌工程量见表52表52 水源地道路导排渠工程内容及规模序号水源地紧临道路走向衬砌排水渠长度(m)备注1*

28、镇水源地雨流、污水导排渠。南北6000导排渠系“U”形设置,采取混凝土防渗衬砌处理5.2.3.2水源地污水、雨水处理工程建设简易污水处理站一处。将雨流、污水导排渠排出的污水通过简易污水处理站净化处理后用作农田灌溉或排入汭河。 污水处理站建设3级沉淀池和2级厌氧塘氧化处理,厌氧塘主要利用细菌和藻类寄生关系来分解有机污染物。雨流、污水通过3级沉淀池和2级厌氧塘氧化池氧化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多余水排入汭河。(1)3级沉淀池:共建设3个并联沉淀池,每个沉淀池长20米,宽10米,深10米,容积2000立方米,沉淀池采取混凝土衬砌处理。(2)2级厌氧塘氧化池:共建设2个并联厌氧塘氧化池。厌氧塘氧化池设计:

29、设计为矩形,上部长度为12米,宽度为10米,深度4.5米(其中有效水深4米,储泥厚度0.5米),单塘面积120平方米,塘内坡度设计为1:1.5;塘外坡度设计为1:2。进出水口设计:厌氧塘进口设在底部,高出塘底0.61.0米,以便使进水与塘底污泥相混合,进水管直径一般为200300mm,出水管应在水面以下,淹没深度不小于0.6m,并要求在浮渣层或冰冻层以下。进口和出口均设计为2个,污水处理站工程量及设计见表53。表53 水源地污水处理站工程内容规模工程内容数量建设规模工艺处理设计投资(万元)沉淀池3长度20米,宽10米,深10米,容积2000立方米混凝土防渗衬砌220厌氧塘氧化池2矩形上部长12

30、米,宽10米,深5米,水深度4.5米,面积120平方米。四壁用混凝土防渗衬砌,底部夯实。1005.2.4水源地围栏隔离、警示标志工程5.2.4.1围栏隔离(1)围栏隔离建设范围水源地建设围栏隔离带,范围设置如下:围栏主要设置在水源地的一、二保护区东西边界地带,在一级保护区范围内设隔离带。(2)围栏规格、标准实行铁丝网围栏,4道纬线用8号铁丝,经线缠绕线8号铁丝,经线间距40cm,立柱用水泥制作,立柱为70mm70 mm2100mm。(3)网围栏建设技术要求立柱每2m栽一根,地下埋深为50cm,应压紧、夯实、垂直。围栏挂网、必须绷紧拉直,固定牢固。(4)围栏隔离工程量城区水源地隔离带需设置围栏长

31、度为4600m。5.2.4.2警示、标志工程在水源保护区各村庄范围内各设置12个“禁止倾倒垃圾”字样红色警示标志,在水井周边共设置水源保护区界桩200个,水源地简介牌20块,水源地保护警示、宣传标牌20块。5.2.5水源地保护宣传教育及其他工程。加大水源地保护宣传工作力度。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和各种宣传途径,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保护水源的声势。让所有单位和个人意识到保护水源的重要性,提高公众保护水源的自觉性,形成全民动员、全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主要对水源地保护区及周边居民宣传在划定的一、二级及准保护区范围内应采取的保护措施、生产生活注意事项等。(1)编辑出版*镇水源地环境保护小报,社会约稿,委托发行。发行范围包括*镇有关企事业单位。印刷数量为5000份左右;(2)编辑出版通俗易懂的饮用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