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1 ,大小:72.67KB ,
资源ID:1184903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8490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中文言文系统复习.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中文言文系统复习.docx

1、初中文言文系统复习新课程文言文总复习第一部分 复习方法1、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应考策略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和课改的施行,2007年开始,中考文言文的分数有所增加,其中默写占8分左右,阅读占20分。显然对文言文阅读加大了考查的力度。纵观近年来中考试题,不难发现文言文阅读题具有以下特点:一、所选语段多以课内的基本篇目为阅读材料;课外阅读多选浅显易懂的且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文章作为阅读材料。课内外兼顾,注重考查阅读迁移能力。 二、考查的知识比较全面,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常用的实词,理解句子的大意。2、文学常识,主要是材料作者的名字和所处年代。3、对于整篇文章所蕴含的思想观点和感情的理解,即中心思

2、想。一些展示个性的开放性试题也已出现,我们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文言文阅读多选课内的基本篇目为阅读材料,因而最可靠的是扎扎实实地掌握课文内容,特别要注重考前复习方法的选择。建议同学们复习应做到:眼中有文,分类归纳:进入综合复习阶段,很有必要对常考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以便宏观地,全面地、具体地掌握知识。首先要学会梳理知识。初中三年学了不少知识,知识是具有系统性的,梳理知识结构是较好的复习方法之一。(一)实词实词中常考的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类活用等。以桃花源记为例:1.通假字。“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的“要”通“邀”,是“邀请”的意思。2.一词多义。“处处志之”的“志”意为“做了标记

3、”;“寻向所志”的“志”意为“做下的标记”。3.古今异义。“阡陌交通”中的“交通”,古义指“交错相通”,现在是“交通运输”的意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指“离开”,现在是“男方的配偶”的意思。4.词性活用。如“复前行,欲穷其林”中的“穷”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走尽的意思。“渔人甚异之”中的“异”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为异。当然归纳时不定局限于某一篇课文,在复习时遇到新的解释不妨就记录下来。(二)虚词文言虚词数量少,但使用频率高,用法也比较复杂。在中考试题中,文言虚词一般不作为测试重点,只要求考生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进行区别,以有助于理解文言语句。复习时应注意归纳常用虚词“之

4、、其、而、然、则、乃、以、于”等的一般用法,并为它们的每一种用法列举二三个典型例句。以“之”为例:1.作代词,代指人、事、物。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代人,代指郭攸之、董允他们。(出师表)肉食者谋之:代指迎战齐国一事。(曹刿论战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指这篇。(捕蛇者说)2.作助词,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表修饰限制关系,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作“的”。永州之野产异蛇。(捕蛇者说)(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目的是突出谓语,可不译。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3)作为宾语前置或宾语后置的标志,都不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陋室铭)马之千里者宾语后置的标志(马说)(

5、4)放在句末,调整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公将鼓之(曹刿论战)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3.作动词,充当谓语,作到、往的意思。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三)句式常见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和被动句。1、判断句。文言判断句的基本形式:“者,也。”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是”,翻译时需要加上。2.省略句。文言文省略比较多,判断省略成分,需要“瞻前顾后”,需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例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是“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的省略。3.倒装句。倒装句有的是为了修辞的需要,颠倒了语序。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是“汝之不惠甚矣”的倒装,强调谓语。

6、4.被动句。主语是所表示行为的受动者,叫被动句。被动句有的借助于被动问“为”、“为所”、“于”、“被”等来表示,例如:“为乡里所患”(周处);也有不借助被动词,直接在句意上表被动,例如“帝感其诚”(愚公移山)。2、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步骤与方法中考语文科考试再度实施改革:文言文考课外文段阅读。我们的同学没有学习过课外文言文。因此,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很多同学感到束手无策。由此看来,有必要指导如何解答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目。根下面总结出解答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目的四个步骤,可供参考: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

7、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

8、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

9、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

10、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份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准确率较高。第二部分 课内文言文知识及考点归纳七年级上册:5、童趣(沈复)(见七上课本20页)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项为之强 项:颈,脖颈。强:通“僵”,僵硬。2、徐喷以烟。 徐:慢慢地。 以:用3、果如鹤唳云端。 果:果真,果然。唳:

11、鸟鸣4、以从草为林。 以为:把当作 把林:树林5、兴正浓。 兴:兴趣6、方出神。 方:正7、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用鞭子打。 驱:赶8、必细察其纹理。 细:仔细。察,观察9、昂首观之。昂:抬。首:头。之:它,代蚊子10、为之怡然称快。 怡然:愉快的样子二、译句。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 译: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译:仰起头来观察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3、神定,捉吓蟆,鞭数下,驱之别院。译: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答:

12、写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虾蟆三件事2、“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答:见藐小之物必察其纹理。3、本文有哪些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答:明察秋毫、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4、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答: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答:恰当。这时的作者已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眼前实物已经被放大千倍万倍,与蚊虫相比,癞蛤蟆自然成了“庞然大物”。它的突如其来,即被形容为“拔山倒树而来”就很好理解了。10、论语十则(儒家经典)(必背课

13、文)(见七上课本44页)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殆:危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齐:相同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6、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知识7、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宽广,刚毅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填空。 1、子曰:“学而时习之, 。” 孔子说:学习知识

14、,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孔子说: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3、子曰:“见贤思齐焉,。”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4、子曰:“三人行, 。 , 。”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5、子曰:“ ,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子曰:“岁寒,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5、、子曰:“其恕乎, ,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了!自己讨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子曰:“由,诲女知乎! , ,是知也。”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话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20、山市(蒲松龄)(见七上课本100页)一、解释加点词语义。1、数年恒不一见。 数,几。恒,经常。2、层层指数。 数,数数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楼,像楼一样。堂,像堂一样。坊,像坊一样。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4、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山市,山中蜃景5、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屑屑,忙碌的样子6、或凭或立,不一状。或:有的人 不一状:不同一个姿态7、相

16、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相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8、倏忽,如拳如豆。 倏忽,突然。二、翻译句子。 1、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 译:公子孙禹年和他的朋友在楼上喝酒。2、或凭或立,不一状。 译:有的靠着,有的立着,形状不一。3、然数年恒不一见。 译:但是这几年总不出现一次。三、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作者是借哪些人的观察描写山市的?答:借孙禹年和他朋友的观察来描写山市的。2、由本文的内容及“危楼”一词,你能联想古代哪一首著名的诗歌?答: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3、为什么蒲松龄时代的人把“山市”叫做“鬼书”? 答:当时的人们不能对“山市”这种自然现象作出正确的理解,所以

17、只能用迷信的不科学的说法来解释4、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答:子虚乌有、历历在目、直冲霄汉、风定天清5、找出文中描绘山市的关键词语,体会山市形成的过程。答:孤塔宫殿城市危楼6、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山市的特点。 答:奇异、奇妙、神秘、瑰丽、变化多端、25、世说新语两则(见七上课本131页)(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片刻。 骤:急速。欣然:高兴的样子2、撒盐空中差可拟。 拟:比,比拟3、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比不上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去:离开。 乃:才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期:约定 。 委:舍弃6、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引:拉 。 顾:回头

18、看7、尊君在不? “不”通“否”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集:集会二、写出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主要阐述的是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三、阅读世说新语回答问题 答案1、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答: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2、为什么样“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答:“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想像力。3、你认为陈纪这个孩子怎么样?他有哪些特点?你受到什么启发?答:陈元方是一个聪颖机智,有礼有节的儿童。待人接物要诚实、守信、尊

19、重他人。30、寓言四则(其中两则)(见七上课本163页)1.智子疑邻(韩非子)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天雨墙坏。 雨:下雨 坏:毁坏2、智子疑邻。 智:以为聪明3、不筑。 筑:修补4、其邻人之父亦云。 亦云:也这样说5、暮而果大亡其财。暮:晚上 果:果然 亡:丢失6、其家甚 智其子。 其家:那富人家二、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答: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2.塞翁失马淮南子一、解释加点的词的含义 答案1、马无故亡而入胡。 亡:逃跑2、人皆吊之。 吊:慰问3、此何遽不为福乎。 何遽:为什么就,怎么就。为:是。4、居

20、数月。 居:过,经过5、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将:带领6、死者十九。 十九:十分之九7、胡人大入塞。 大:大规模二、中心思想。 答:这则寓言以“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的故事,说明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教育人们要顺应自然,不可过分计较得失。三、这则寓言的寓意是: 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人们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 七年级下册5.伤仲永(王安石)(见七下课本37页)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世隶耕。 属于2、未尝识书具。尝:通“曾”,曾经3、父异焉。 对感到诧异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自是:从此。 就:完成5、邑

21、人奇之。 对感到奇怪6、稍稍宾客其父。 把当作宾客7、父利其然也。 认为有利可图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每天。 扳:通“攀”,牵、引 。谒:拜访9、不使学。 使:让10、不能称前时之闻。 相当11、泯然众人矣。 完全12、贤于材人远矣。 比13、则其受于者不至也。 被14、伤仲永。 哀伤、伤感15、养父母。 赡养16、或以钱币乞之。 有人17、从先人还家。 跟从18、卒之为众人。 卒:最终19、如此之贤也。 (有)才能20、固众人。 本来21、即书诗四句。 写二、翻译下列句子。1、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

22、求仲永写诗。2、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译: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3、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译: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4、泯然众人矣。译: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5、余闻之也久。 译: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6、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译: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以前的名声相称。三、回答下列问题。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第一阶段:幼年天资聪慧“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

23、就”。第二阶段:才能渐退,“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泯然众人矣”。2、“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 答:“受于天”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又指什么?指人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3、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怎样看待?答:原因是“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作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的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4、请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提炼出一个观点(不与作者观点雷同)。 答: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活到老,学到老。

24、“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15、孙权劝学(资治通鉴)(见七下课本106页)一、解释加点的词。1、卿今当涂掌事。 当:掌管。 当涂:当权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研究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只。 当:应当。 见:了解4、孰若孤。 孰:谁5、蒙乃始就学。 乃:于是6、即更刮目相待。 更:重新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事:认清事物二、翻译下列各句。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译:只是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译: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长兄怎么知道这

25、件事这么晚啊!5、蒙辞以军中多务。译:吕蒙总是以军中事多来推辞。三、写出自本课的成语。 答: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待)刮目相待、开卷有益四、回答下列问题: 1、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答:要想让人刮目相看,一定要自己善于学习,并学有所成。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3、孙权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答:用自己的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4、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答:“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是侧面描写。作用是:突出表现吕蒙修业,学有所成。 20、口技(林嗣环)(见七下课本140页)一、解释加点的词。1、京口有善口技者。 擅长2、

26、会宾客大宴。 会:适逢。 宴:举行宴会 3、施八尺屏障 设置、安放4、少顷 一会儿5、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只; 闻:听见6、其夫呓语。 呓语:说梦话7、满坐寂然。 “坐”同“座”8、妇抚儿乳。 抚:抚摸 。乳:喂奶9、众妙毕备。 毕:全10、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意:心情 。少:稍微。 舒:松弛。稍稍:渐渐1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夹杂12、虽人有百手。 虽:即使13、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出14、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股:大腿 。 走:跑15、群响毕绝。 毕:全 。 绝:尽、消失二、翻译下列各句。1、 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译: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

27、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译: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三、回答以下问题。1、文章的主旨: 通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展示赞扬了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2、文中多处描述听众的反应,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答:课文三次描述听众的反应: 一是“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惟恐有所遗漏;“微笑”,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出宾客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而又不便拍案叫好

28、的神态。 二是“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正坐”与“伸颈”“侧目”对照。“稍稍”是“逐渐”“渐渐”的意思,细致地表现了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渐变过程。 三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写宾客惊慌欲逃的神态、动作,说明口技表演达到以假乱真的绝妙境界。这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25、短文两篇(见七下课本190页)1.夸父逐日(山海经)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夸父逐日 赛跑2、河、渭不足 黄河3、弃其杖 自己的、他的。4、化为邓林 成为二、中心思想:本文曲

29、折地反映了远古时人们同大自然竞胜的精神。三、本文为我们编织造就了一个怎样的既悲壮又辉煌的结局? 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四、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夸父逐日这则神话故事的内容要点。谈谈你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 答:1.夸父逐日渴死杖化邓林。2.夸父是个有英雄气概的神话人物,即有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但他的行为可以说是一种自不量力,因为人类的理想与追求应该建立在客观实际上,超越自身的能力只是一种空想,是不切合实际的。所以人类更应该有理智地从事个人的奋斗。2.两小儿辩日(列子)(见七下课本191页)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远。 以:认为。去:距离。2、及日中

30、则如盘盂。 及:到。3、及其日中如探汤。 汤:热水。4、孔子不能决也。 决:判断。5、孰为汝多知乎。 孰:谁。为:认为。汝:你。知:通“智”,聪明。二、译句 1、孔子不能决也。译:孔子不能判断谁对谁错。2、孰为汝多知乎。译:谁说你知识渊博呢?三、回答以下问题。1、两小儿“辩斗”的是什么事?他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争辩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这件事。因为他们判断太阳远近的标准不同,一个从视觉出发,一个从肌肤感觉(触觉)出发,所以得出了不同的结论。2、这则故事给你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回答。答: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反映出古人为认识自然,探索真理而大胆质疑、独立思考的精神。 反映出古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可贵精神。人类认识事物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有时标准、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30、狼(蒲松龄)(见七下课本220页)一、解释加点词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