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7 ,大小:1.45MB ,
资源ID:11846406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8464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玉米深加工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玉米深加工研究报告.docx

1、玉米深加工研究报告玉米深加工研究报告1 概述1.1 玉米深加工玉米在世界的粮食生产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的玉米年产量位于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二位。玉米是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用途广、产业链长,不仅可以作为食品和饲料,还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的工业原料,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玉米全身都是宝,其在国外加工业中已达数千个品种,加工回收率高达98%。以玉米为原料的加工业包括食品加工业、饲料加工业和深加工业等三个方面,其中玉米深加工业是指以玉米初加工产品为原料或直接以玉米为原料,利用生物酶制剂催化转化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等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并辅以物理、化学方法,进一步加工转化的工业。经过深

2、加工之后,玉米产品的附加值比卖玉米原粮增加效益3100倍以上。随着消费者购买力的增强以及对自身健康的日益关注,作为健康食品概念的玉米深加工产品市场容量将不断扩大。我国玉米深加工工业比较落后,80%以上的玉米以原粮状态直接上市或者经过初级加工进入消费。与发达国家农产品增值程度相比,我国的差距很大,这昭示着我国玉米深加工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属于朝阳行业。1.2 玉米深加工产品介绍目前世界上已开发玉米加工产品多达几十类、三千多个品种,初加工主要有饲料和食品,深加工主要包括淀粉、淀粉糖、变性淀粉、酒精、酶制剂、调味品、药用、化工等八大系列,其中淀粉、淀粉糖、变性淀粉和酒精四种产品约占这八大系列产品总

3、量95%以上。国内外常规的玉米深加工,一般是先分离得到玉米淀粉,然后糖化制淀粉糖,再进一步将糖用于发酵工业,或氢化制糖醇。深加工副产品除少数企业用胚芽榨油外,一般都作为粗饲料直接销售,缺乏进一步深度加工。玉米深加工产品一般分为以下几大类。1) 淀粉糖类:如怡糖、麦芽糖浆、果葡糖浆、结晶葡萄糖、全糖及各种低聚糖、糖醇等。2) 变性淀粉类:如糊精、淀粉、酸变性淀粉、氧化淀粉、交联淀粉、酷化淀粉、醚化淀粉、阳离子淀粉、抗性淀粉、淀粉基脂肪代用品、接枝淀粉及各种复合变性淀粉等。3) 发酵制品类:如酵母、酒精、甘油、丙酮、丁醉、乳酸、柠檬酸、葡萄糖酸、味精、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天冬氨酸、苯丙氨酸、黄

4、原胶、茁霉多糖、环状糊精、酶制剂、单细胞蛋白、红曲色素、抗菌素等。以上产品进一步深加工产品:如维生素C、淀粉降解塑料、乳酸钙、乳酸乙酷、酵母提取物或各种食品添加剂等。具体玉米深加工产品如图1.2.1所示:图1.2.1玉米深加工产品结构图下面介绍几种玉米深加工的主要产品:1.2.1变性淀粉变性淀粉是天然淀粉经物理、化学或酶法处理而变性淀粉是天然淀粉经物理、化学或酶法处理而具有新的性质的淀粉衍生物,也称改性淀粉。目前全世界研制和开发变性淀粉达二千余种,工业化生产有几十种,年产量500万吨左右。由于变性淀粉改变天然淀粉某些不良特性,具有较好使用性能,因而在食品、造纸、纺织、石油、化工、农林业、日用品

5、等领域大量应用,其中在造纸工业用量最大。我国上世纪80年代开始投入变性淀粉技术研究,目前虽已开发上百种变性淀粉产品,但系列化程度还远远跟不上发达国家水平。2004年全国变性淀粉产量已达53万吨,根据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十五”行业规划,至2010年为100万吨。1) 麦芽糊精麦芽糊精,也称水溶性糊精或酶法糊精。是以淀粉为原料,经酶法工艺低程度控制水解转化、提纯、干燥而成。1970年,Veberbacher对麦芽糊精作出如下定义:以淀粉为原料,经控制水解DE值在20%以下产品称为麦芽糊精,以区别淀粉经热解反应生成糊精产品。美国将玉米淀粉为原料水解转化后,经喷雾干燥而得碳水化合物产品取名为“麦特灵”(

6、MALRIN),其系列产品DE值从5%到20%,其商品规格简称为MD50、MD100、MD150、MD200等。2) 多孔淀粉多孔淀粉是将天然生淀粉在低于淀粉糊化温度下经水解处理后,在其颗粒表面形成小孔,并一直延伸到颗粒内部,是一种类似马蜂窝状中空颗粒,可填充各种物质于其中,具有良好吸附性。因此,多孔淀粉是一种高科技新型有机吸附剂和包埋材料,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印刷、日用化工、化妆品、食品等行业。3) 抗性淀粉抗性淀粉也称为抗酶解淀粉,是指那些不被健康人体小肠消化吸收淀粉。抗性淀粉生理功能与膳食纤维相似,但其膨化性能、口感、色泽等加工性能优于膳食纤维。制备抗性淀粉采用的酶主要是-淀粉酶和普鲁

7、兰酶。4) 直链淀粉用异淀粉酶或普鲁兰酶处理淀粉乳能使支链淀粉支叉键水解掉,转变成直链淀粉,有利于制成淀粉膜及其它用途。直链淀粉具有凝结成块,易形成结构稳定凝胶特性,因此可作为食品强韧包装薄膜。这种薄膜对氧和油脂具有良好隔绝性,又因涂布开展性好,故适于作为食品保护层。1.2.2玉米淀粉玉米籽粒含淀粉75%,蛋白质10.6%,脂肪4.9%。玉米在淀粉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世界上大部分淀粉是用玉米生产,美国等一些国家则完全以玉米为原料。近几年,我国淀粉市场发展迅速,2005年我国玉米淀粉产量为90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消费淀粉只有7.2公斤,仅仅是美国人均消费淀粉8%,欧盟32%。估计2006

8、年我国年产玉米淀粉量约1,050万吨,增幅16%以上。国内玉米淀粉业快速发展主要归功于淀粉应用多样性,利用淀粉可生产淀粉糖甜味剂、柠檬酸、味精、肌昔酸、葡萄糖、Vc、及药物青霉素和抗菌素等。以淀粉为原料深加工产品按数量计,味精占首位其次是淀粉糖,主要是麦芽糖和葡萄糖,果葡糖较少;第三位是变性淀粉;第四位是其它发酵制品,包括低聚异麦芽糖、黄原胶、异维生素C钠、乳酸、氨基酸等。玉米淀粉工业化生产的副产品包括玉米胚玉米蛋白水(麸质水)、玉米浆及玉米渣。这些产品若得到合理的利用,一般可收回玉米原料成的50%70%,原料总利用率达99%,如果再这些副产品进一步深加工,经济价值将会更高。玉米胚芽是玉米淀粉

9、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副品,对它的利用最多的就是生产玉米油,国际上玉米油称为保健油。玉米胚芽油是一营养丰富的谷物油脂,组分中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易于人体吸收,有良好的煎炸性和抗化性;另外,胚芽中的油脂出后得到的胚芽饼,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饲料,比米具有更好的适口性,蛋白质含量高10个百分左右,用其饲喂猪、鸡、牛等,具有良好的饲养果,胚芽饼还可以用来提取磷脂。玉米蛋白水经离心分离、脱水干燥可得玉米蛋白粉,用它可生产醇溶蛋白、蛋白发泡粉、L-谷氨酸、玉米黄色素、食用玉米蛋白粉等食品配料。玉米蛋白粉粗蛋白含量20%60%,还可用于猪、鸡等动物饲料,但其赖氨酸含量偏低,应与赖氨酸含量高的饲料原料如豆粕、鱼粉

10、和预混料等搭配使用。从玉米糠皮、玉米渣中可提取玉米膳食纤维,其纤维含量高,可清除体内肠道垃圾,一般用作食品增补剂,起到防止便秘,排毒等作用。玉米膳食纤维的开发可使其提高数倍经济价值,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1.2.3淀粉糖淀粉糖是淀粉经酶转化而制成,与其它淀粉糖相比,玉米淀粉糖具有成本低、副产品多、效益高等优点。近几年,随着全球淀粉糖需求不断攀升,国内饮食习惯转变,我国淀粉糖消费也出现大幅增长,淀粉糖成为发展最快淀粉深加工产业,其中主要源于淀粉糖种类繁多,附加值较大。主要包括葡萄糖浆、葡麦糖浆、麦芽糖浆、果葡糖浆、低聚异麦芽糖、低聚龙胆糖等。2005年我国淀粉糖有26大类产品,生产能力达600万吨

11、,实际产量420万吨,同比增长21%,2006年淀粉糖产量预计达560万吨左右。虽我国淀粉糖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统计显示,美国淀粉糖产量占食糖总量50%以上,年人均消费淀粉糖达38kg,欧盟和日本淀粉糖消费量也占食糖总量40%以上,而我国不足10%,年人均消费淀粉糖仅0.5kg。1.2.4糖醇类糖醇是一种多元醇,因可用相应糖还原生成,所以称之糖醇。糖醇一般比蔗糖有较高吸热性,入口有清凉感,结构中无游离羰基,不会产生美拉德反应。多数糖醇在人体代谢第一步可不经胰岛素,不易被口腔链球菌所利用,具有良好口感与甜味,热值很低,所以可作为蔗糖替代品,以降低肥胖症、心血管病发生率以预防龋齿

12、。醇类还有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赤藓糖醇、低聚异麦芽糖醇、氢化淀粉水解物等产品。例如:木糖醇是利用玉米芯为原料,经水解加氢制取一种多元醇。它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晶状新糖料,其甜度与蔗糖相当,对于治疗糖尿病和肝炎等具有一定疗效,木糖醇还有抑制口腔细菌,防止牙齿酸蚀和龋齿等作用。因此,木糖醇在饮料、糖果、牙膏、医药等领域广泛应用。目前,世界上只有俄罗斯、美国、日本、芬兰和意大利等少数工业发达国家生产木糖醇,年产量约为5万吨,其中俄罗斯产量2万多吨,约占40%。我国木糖醇年产量不足2000吨,远远不能满足我国日益增长市场需求,目前产不足需,市场缺口较大。随着木糖醇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13、预计世界木糖醇市场年总需求量将达到10万吨。与我国工业化生产其它品种多元醇,如合成甘油、季戊四醇和山梨醇相比,木糖醇成本相对较低,市场竞争力强,极具开发价值。1.2.5玉米酒精玉米酒精是以玉米为原料制取酒精,酒精是食品工业饮料、酒类及化工产品基本原料。近年来,由于石油能源危机,美国、巴西及我国已着手进行用酒精替代部分汽油作燃料的研究和试验。研究表明,乙醇加入汽油后,不仅可起到节能效果,且还具有良好环保效应,因此,乙醇汽油有望成为新的替代能源,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我国已将产业政策向酒精行业倾斜,大力支持和发展酒精产业,目前已形成年产120万吨玉米燃料酒精生产能力。1.2.6玉米油玉米油是由玉米胚芽

14、加工制得植物油脂。玉米胚芽脂肪含量一般在17%45%之间,约占玉米脂肪总含量80%以上,所以,玉米胚芽是一种很好的资源丰富制油原料。玉米油是一种高品质食用植物油,含有86%不饱和脂肪酸,其中56%是亚油酸,亚油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是构成人体细胞组成部分,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功效。玉米油含有丰富维生素E,对抗氧化、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玉米油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成为家庭消费主流油种,但在我国还是一个年轻油种,目前全国玉米油年生产总量在45万吨左右。随着人们对玉米油优点认同,玉米油在2007年消费量将会提升到70万吨左右,玉米油将成为未来食用油市场不可替代一部分。1.2.7氨基酸类1) 柠檬

15、酸柠檬酸为无色、无臭、半透明结晶或白色粉末,带有水果酸气味。柠檬酸是食品加工业重要食品添加剂,也广泛应用于医药、染料及其它工业。以玉米为原料,用微生物发酵方法制取柠檬酸,是柠檬酸生产主要途径。我国是全球最大柠檬酸生产国和出口国,目前,国内柠檬酸产能约70万吨,柠檬酸产量80%用于出口,占全球柠檬酸贸易总量60%以上。2) 氛基酸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基本单位,除蛋氨酸和甘氨酸外,其它氨基酸基本上都可采用发酵技术生产。氨基酸主要用途作为调味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及应用于药用和保健品、化妆品中。谷氨酸和赖氨酸是产量最大两种氨基酸,目前全球谷氨酸年产量已超过200万吨,赖氨酸年产量超过80万吨。谷

16、氨酸主要用作调味品,用以改善食品风味赖氨酸主要用作饲料添加剂,用以促进动物生长发育,降低饲养成本。3) 聚乳酸“玉米塑料”是生物降解塑料,其成分为聚乳酸(PLA),由玉米淀粉发酵产生乳酸,再经化学合成方法而制得,其具有生物互容性、生物降解性,可广泛应用于医疗、药学、农业、包装、服装等领域,以替代传统材料。例如,在美国,聚乳酸已被用作外科手术缝合线。“玉米塑料”废弃后,可在堆肥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它既解决塑料带来白色污染问题,又节省不可再生石油资源,是世界公认环保、可持续发展材料。1.3 玉米深加工技术玉米深加工技术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湿法加工,其主产品有淀粉、乙醇和高果糖浆,而副

17、产品有玉米油、玉米蛋白饲料、谷朊粉和二氧化碳。二是干法加工,其主产品为乙醇(饮用乙醇、和燃料乙醇),副产品为饲料DDGS和二氧化碳。1.3.1湿法加工技术湿法加工尽管有产品附加值较高、产品种类较多,因而能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而及时调整生产计划等优点,但其流程相当复杂,建厂的投资费用颇高,玉米的浸渍时间很长,水的处理量大(通常以蒸发器浓缩),因而是耗能的大用户。湿法加工技术的新趋势主要涉及加酶湿法加工和膜分离技术的应用。玉米浸渍过程的耗资量(投资和能耗)高达湿法加工过程的1/5。其原因是:现有的浸渍时间长达30小时;浸渍时又需加入二氧化硫,这为后序工段带来麻烦。已对湿法加工方法提出多种改进方案,其中

18、有前景者首推加酶湿法加工法。其具体过程如下:1) 玉米粒用水进行短暂浸泡以使胚芽完全水合而变软,在紧接着的玉米粗磨阶段胚芽不会断裂。2) 玉米粗浆加酶培养。以后的流程与传统方法相同。此法消除了酶渗透进入胚乳的扩散障碍,并与蛋白质发生反应,故浸渍时间仅为传统方法的30%或甚至更短。加酶湿法加工的优点为:浸渍时间短,故投资小,耗能低;用水量大大减少;酶可反复使用。目前加酶湿法加工的主要问题是酶价太高。但随着生物技术的进展,酶价问题将在几年内解决,因而加酶湿法加工技术的工业化亦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在传统湿法加工中,玉米浸渍水的分离和利用存在较大问题:浸渍水在蒸发器浓缩,浓缩物经干燥并入玉米蛋白饲

19、料(一种价格低廉的副产品);大量水蒸发的耗能极大;浸渍水所含的长链蛋白质和糖常常会污染蒸发器,故维修费用颇高。膜分离技术的应用,为浸渍水的分离和利用打开了新的途径。浸渍水的膜分离一般遵循两种路线:1) 用无机膜分离浸渍水。截留物包含长链蛋白质,干燥后并入谷朊粉(一种价格为玉米蛋白饲料四倍的副产品)。透过液在蒸发器浓缩,在此很少发生污染。透过液亦可经消毒而直接进入发酵工段。2) 浸渍水在进入蒸发器前,先用反渗透膜除去57%的水,由此大大降低蒸发所需的能耗。蒸发浓缩物经干燥后并入玉米蛋白饲料。在传统湿法加工中,谷蛋白的浓缩采用离心机,从而导致谷蛋白的大量流失。用膜分离取代离心机之后,能截留全部不溶

20、性的谷蛋白和部分可溶性蛋白质,由此而使谷朊粉的产量大增,而透过液则可用来洗涤纤维和胚芽。玉米淀粉水解液(玉米糖浆)传统的澄清方法采用真空回转过滤器,尽管此法的投资费用较低,但却涉及助滤剂的分离、填埋和其他处理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操作成本。另外,由于玉米糖浆经膜分离,消除了蛋白质和其他非糖物质,因此还会降低后序单元活性炭的消耗量并延长离交树脂的使用寿命。在改性淀粉的生产过程中,总涉及化学品的分离问题。传统的分离方法会损失5%8%的淀粉,而膜分离法却无淀粉损失,同时还省却了清除工艺水中残存淀粉的费用。1.3.2干法加工技术1) 我国玉米干法加工概况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通过技术引进,在玉米主产地

21、辽宁、吉林等省兴建了一批代表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玉米干法加工厂,主要采用水汽调节的半湿法联产加工工艺,生产的产品种类多、质量优。这次引进使我国的玉米干法加工技术有了质的飞跃。随后我国自行开发出全干法生产玉米粉工艺和玉米提胚制粉工艺,但由于下游产品开发力度不够,需求量过小,导致供远大于求,这些厂先后因市场问题和经营不善停产,生产相关设备的粮食机械厂也随之转行。目前国内玉米干法加工工艺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提胚制粉工艺,主要用于生产食品级玉米粉,另一类是干法脱胚工艺,主要用于生产燃料酒精。现有的生产食品级玉米粉的玉米干法加工厂大多是私营企业,日处理量50t,少数达100t。采用的工艺是省略了着水调质的

22、玉米提胚制粉工艺,流程1.3.1所示:图1.3.1干法加工工艺流程省去着水调质的目的是为了省略后续的烘干设备。该工艺要求原粮水分基本控制在14%15%,为自然晾干或陈化的角质率高的玉米,这样可减少筛理步骤;脱皮工段选用三道立式金刚砂脱皮机或是两道卧式金刚砂脱皮机;破糁脱胚机采用双辊卧式破糁脱胚机,提胚机使用国内产品;筛理部分采用双仓平筛,处理量大时使用高方平筛;研磨采用国产气压磨粉机。工艺效果来看,产品质量好,糁和粉的油脂含量和纤维含量都小于1%,但因省去了前道脱皮与脱胚时的筛理,易造成提胚机及其他部位的下脚料中存在大量玉米糁,导致总得率仅为52%,浪费严重。从企业效益来看,采用简易的提胚制粉

23、工艺完全可以满足私营业主的要求。例如,日处理50t的加工厂投资仅50万,1到2年内就能收回成本。目前产品品种包含大、中、小糁,中、小糁销路好,主要用于制作玉米粥和膨化食品。对于生产用于燃料酒精的玉米干法加工厂,脱胚车间采用半湿法联产工艺,并简化了筛理工段,最终产品是既含胚乳又含皮的混合物,且由于处理量大,相应所得胚芽量也比较大,加上玉米胚芽油有较高的副价值,企业更关心胚芽的提取率和纯度。目前采用干法提胚加工生产燃料酒精的仅黑龙江肇东华润燃料酒精有限公司。总体看来,国内玉米干法加工技术水平仍停滞在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下游产品的需求量不大,国内还没有用于生产食品级玉米粉的半湿法联产加工生产线。

24、2) 国外玉米干法加工概况非洲大部分地区及拉丁美洲地区的居民多以玉米干法加工的产品为主食;在欧洲和非洲,很多的啤酒厂用玉米糁作为糖浆原料;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燃料酒精的国家,为世界第二大燃料酒精生产国,2004年产量达到160亿L,其中大部分都采用干法。国外的玉米干法加工厂大都采用世界著名粮机制造商生产的脱胚机及相关辅助设备,以下简单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设备与工艺。(1) 瑞士布勒公司瑞士布勒公司最早开发的脱胚机为MHXG型,该脱胚机有A、B两种型号,其中A型为脱皮机,B型为破糁脱胚机,随后又推出了新的MHX 型。MHXK型与MHXG型结构上有很大不同,它集脱皮与破糁脱胚于一体,对应这两种脱胚

25、机的工艺是玉米联产工艺:玉米清理后,经水汽调节,润玉米,二次着水,脱皮脱胚,分级,提胚,研磨,筛理等,提胚主要通过重力式提胚机,还有一部分使用高方筛。这种工艺能够同时生产出多种粒径的产品,副产品需要烘干。2002年布勒公司又推出了最新的玉米脱胚机MHXL,该机与以往的脱胚机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结构都有明显不同,与其相应的工艺最大的特点是副产品无需干燥,部分产品无需二次着水,无需蒸汽调质。布勒公司的提胚机集重力式提胚机与清粉机的功能于一体,主要用于生产高质量的玉米粉产品,如用作啤酒糖浆的玉米粉(要求脂肪含量与纤维素含量都小于1%)。由于MHXL可以应用到各种不同产品的工艺中,因此工艺随着产品的不同

26、而不同,其中用于生产高质量的食用玉米粉的生产工艺可以大为简化,只需使用高方筛提胚,道道制粉,道道提胚。流程如下:图1.3.2布勒公司玉米脱胚机MHXL加工流程图1.3.3瑞士Buhler公司MHXL型玉米脱胚机(2) 意大利奥克里姆公司意大利奥克里姆公司是最早研究玉米干法加工技术的公司,其设备与技术是世界一流的。但由于意大利奥克里姆公司于2000年撤出中国后,我们对他们的认识还局限在上个世纪90年代该公司来中国推广玉米干法加工技术的时候。已获得的信息显示,奥克里姆公司的脱胚机为DGC型锥形脱胚机、DGF型撞击脱胚机和DGS型星型脱胚机。因采用的工艺路线是玉米加工全过程,该公司开发了许多新的后续

27、设备如新型的烘干机,辊式压片机等。奥克里姆公司玉米干法工艺特点是对于不同的产品,采用不同类型的脱胚机和工艺,最新技术是使用气流分级风选器TRC来替代原有的提胚机。图1.3.4奥克里姆公司DGC型锥形脱胚机图1.3.5 DGF型撞击脱胚机图1.3.6 DGS型星型脱胚机(3) 日本佐竹公司佐竹公司推出的VBF型玉米脱胚机是立式的,配合新型的SHD着水调质机和KB型抛光机,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玉米产品。干法加工装置的投资小,但副产品的价值低。干法加工早期的主要产品是饮用酒。饮用酒注重特色,香味或品牌,其销售价格极高,因而对副产品的价值、生产过程能耗和转化率等很少苛求。但目前干法加工的重点已转向燃料乙醇

28、的生产。燃料乙醇因受汽油制约其价格远较饮用酒为低,以至于很难抵消原料费用(约占生产成本的60%)和生产过程的费用。此类企业若无政府对燃料乙醇生产的津贴和税收优惠则很难生存下去。图1.3.6日本Satake公司VBF型玉米脱胚机对于不同的玉米产品,佐竹公司有着不同的相关工艺,主要是玉米联产工艺。据世界谷物报道,截至2003年全世界有80套玉米干法加工线采用的是日本佐竹公司的玉米脱胚机,主要集中在南非和拉丁美洲。(4) 美国Beall公司美国Beall脱胚机是美国玉米干法加工的代表,广泛应用于美国国内,该脱胚机类似于奥克里姆公司的锥形脱胚机,结构简单,单机产量较低,要求玉米的着水量大,入机水分一般

29、在20%22%,副产品需要烘干。通过分级、提胚、碾磨、筛理等工序,能生产出各种粒径的玉米产品,其相应工艺流程如下。图1.3.7 beall公司玉米干法加工工艺流程3) 干法加工新趋势世界上燃料乙醇的生产主要使用干法加工技术。但是,鉴于如下的各种原因,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干法加工技术已裹足不前,从而影响到燃料乙醇规划的实施:干法加工中,原料成本约占总成本的60%,但干法加工的业者却无力控制原料价格。随着加工技术的改进,每吨产品的能耗已经降得很低,似乎已无进一步改进的余地。高附加值副产品的开发和被市场接纳被认为是干法加工的惟一出路,但这一过程(特别是功能性食品)常常是既费时,又是代价昂贵的痛苦

30、过程。10多年来,已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方法:(1) 改良干法(QuickGermprocess)玉米粒经短暂浸泡(312小时)、粗磨、分离出胚芽和纤维、细磨,再经蒸煮等与干法相同的一系列步骤。与干法相比,此法能取得胚芽(玉米油)和纤维等副产物。(2) 萃取发酵法(Extractive Fermentation)乙醇的生成和回收在同一容器内完成,能提高原料转化率。(3) 发酵蒸馏耦合技术(Biostil)此法能提高原料转化率和降低能耗。(4) 序列萃取法(Sequential Extractionprocess)以含水乙醇从粉碎的玉米中萃取出玉米油,然后再萃取出蛋白质,与此同时,玉米从乙醇中吸收

31、水分,并生成燃料乙醇。以氢氧化钙溶液从淀粉纤维混合物中提取纤维而生成一种阿拉伯树胶的替代品。(5) 发酵渗透汽化膜耦合技术此法能提高原料转化率和降低能耗。但是,以上改进方法,由于种种原因迄今未见有工业化的报道。在以上的改进方法中,除改良干法和序列萃取法以外,均未涉及高附加值副产物的生产,因此其效果相当有限,更不必奢望突破性的进展。2 国内外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就玉米利用而言,大体经历了作为人类口粮、牲畜饲料和工业生产原料的三个阶段。口粮消费占玉米总消费的比重大约在5%左右,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比例有逐步降低的趋势。饲料消费是玉米最重要的消费渠道,约占消费总量的70左右。作为工业原料使用也

32、是玉米消费的主要渠道。玉米不仅是“饲料之王”,而且还是粮食作物中用途最广,可开发产品最多,用量最大的工业原料。以玉米为原料生产淀粉,可得到化学成份最佳,成本最低的产品,附加值超过玉米原值几十倍,广泛用于造纸、食品、纺织、医药等行业。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生产的酒精是一种清洁的“绿色”燃料,有可能在21世纪取代传统燃料而被广泛使用。2.1 国外玉米深加工发展现状世界玉米加工工业在近几十年发展迅速,是玉米增值的重要方式。发达国家的玉米加工企业一般规模较大,所以他们拥有品种繁多的产品系列。在国外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的产品已达3000多个品种,加工回收率高达98%。主要有饲料、淀粉、淀粉糖、酒精、玉米油、淀粉塑料、玉米食品及其它深加工产品。应用在养殖、化工、医药、造纸、食品、燃料等诸多领域上。玉米是强大的再生资源,产量极高,且用其加工产品的成本较低。2.1.1 美国玉米深加工的发展现状 美国年产玉米2.5亿t,居世界第一,是美国最大的农作物,也是世界上玉米深加工最发达的国家,对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