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40.46KB ,
资源ID:1181394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81394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实验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内容.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实验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内容.docx

1、实验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内容实验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范围终极版一、名词解释考试卷上只呈现英文,先翻译,后解释1.额外变量(extraneous variable):又叫控制变量,它是与实验目的无关,但又对被试的反响有一定影响的变量。舒华108页2.量程效应(range effect):主要是指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这两种效应是指反响指标的量程不够大,而造成反响停留在指标量表的最顶端和最底端,从而使指标的有效性遭到损失。郭秀艳64页3.多因变量设计(multiple dependent variable design):是指在一个实验中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变量的实验设计。郭秀艳75页4.要求特征(

2、demand characteristics):被试会自发的对主试的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测,然后再以一种自以为能满足这一假想的实验目的的方式进行反响。郭秀艳66页5.被试间设计(between-subjects design):指每个被试组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对另一被试组进行另一种自变量水平处理的情况。6.被试内设计(within-subjects design):是指每一个被试都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水平处理的情况。郭秀艳76页8、随机化法(randomization method):使被试随机地分派到各处理组中的技术。它不仅能应用于被试,也能应用于刺激呈现和实验顺序的安排。郭P69

3、张P789、ABBA(ABBA design):适用于自变量水平只有2个的情况,按照ABBA顺序接受四次实验,A水平两次B水平两次。郭 P79 张P14010、拉丁方设计(Latin square design):自变量水平2个以上时,用平衡的拉丁方设计。一个平衡的拉丁方是一个两维矩阵,列表示自变量水平,行表示被试。郭P80 舒华P14111、直线内插法(linear interpolation):计算绝对阈限和差异阈限的方法之一。将刺激作为横坐标,以正确判断的百分数作为纵坐标,画出曲线,然后再从纵轴的50%处画出与横坐标平行的直线,与曲线相交于点a,从点a向横坐标画垂线,垂线与横轴相交处就是

4、阈限。郭P236 舒华P18612、平均差误法(method of average error):也叫调整法。费希纳提出的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之一。实验程序让被试任意调节比拟刺激,使之与标准刺激相等。舒华P18413、等级排列法(rank-order method)把许多刺激同时呈现,让许多被试者按照一定标准,把这些刺激排成一个顺序,然后把许多人对同一刺激评定的等级加以平均。郭P240,舒华P19514、对偶比拟法(method of paired comparison)把所有要比拟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地呈现,让被试依据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拟,并做出判断:这种特性在两个刺激中的哪一个表现上更

5、为突出。第五章郭P242,舒华P19515、费希纳定律(Fechners law)也称对数定律。它预测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呈对数关系,心理量的增长慢于物理量的增长。P=K log I郭P255,舒华P17916、数量估计法(method of magnitude estimation)在数量估计中,要求被试参照某个刺激所对应的数值,直接用数字估计由其他强度刺激产生的感觉量值。郭P247,舒华P19217、史蒂文斯定律(Stevens law)也称幂定律。心理量与物理刺激强度呈幂函数的关系,即感觉量的大小与物理刺激强度的乘方成正比例。P=KIn舒华P180,郭P26018、速度-准确性权衡(spe

6、ed-accuracy trade off)在一般的反响时实验研究中,要求被试对刺激的反响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越快越好,尽可能防止以牺牲正确率为代价提高反响速度,或者是以降低反响速度为代价提高正确率的情况。舒华P257,郭P19119、双侧任务范式(flanker task paradigm)在双侧任务中,要求被试报告呈现于画面中央的字母而忽略呈现于目标两侧的字母即要求被试注意中央的字母。属于过滤范式一个例子。郭P33820、Stroop范式(Stroop paradigm) Stroop效应指在单词的颜色与词义一致或者不一致情况下,对颜色的认知速度的快慢。舒华P461郭P34921、负启动范式

7、(negative priming paradigm)启动刺激对探测刺激的加工起到抑制的作用。属于过滤范式的一个例子。舒华P259,403郭P33823、闪光临界融合频率(critical flicker frequency)舒华P331人眼对闪光感觉为一个稳定的连续光的临界频率叫做闪光融合频率。郭369闪烁刚刚到达融合时的光刺激间歇的频率称为临界闪烁频率。24.等响曲线:由响度水平相同的各种频率的纯音的声压级连成的曲线。郭20026、运动知觉上阈(upper threshold of motion perception) 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刚刚可以识别出的最慢的运动速度称为运

8、动知觉上阈。27、运动知觉下阈(lower threshold of motion perception)运动速度快到刚好无法感知时即为运动知觉下阈。二、问答题1、费希纳对实验心理学有哪些奉献?郭秀艳P2-3)1联系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他提出的费希纳定律深刻反映了某些本质规律。首先,这一定律证明了内部世界心理和经验的世界与外部世界物理和环境刺激之间存在练习,而且这种联系是可以进行简单的数学表达。其次,费希纳定律还说明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存在差异,刺激强度增加的效果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已有的感觉强度。2费希纳在心理物理学研究中创造了三种感觉测量方法,它们分别是: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和均差法。使心

9、理现象得以被精确量化的描述。3奠定了心理学中的一个新兴分支,心理测量学的根底。4费希纳阈限思想的缺乏和缺陷出发,后人开展出了新的心理物理学方法-信号检测论。信号检测论是现代实验心理学最有力的研究工具之一。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信号检测论反对费希纳的阈限观念,但从量化研究人类心理这个大方向而言,却依然与费希纳的工作一脉相承。2、艾宾浩斯对实验心理学有哪些奉献?1证明了实验法可以用来研究高级心理过程。2创造性地使用无意义音节作为研究记忆的材料。3首先提出节省法 节省的练习次数初次学习次数-再次学习练习次数/初次学习次数100(4)建立时间与遗忘的函数关系遗忘曲线3、谈谈实验心理学的伦理道德问题。郭P5

10、253为了保障被试的权益、平安,顾及被试的意愿,不违背伦理道德,心理学的研究者必须在实验中注意以下问题:1保护易感人群。在挑选被试的时候应当注意到被试本身的个体差异,根据其本身的特点施加以特别的保护。2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保障被试自觉自愿平等地参与到实验中来。3保障被试退出的自由。4实验后及时向被试提供反响5实验结果保密。一般情况下,未经被试同意,实验者不能公开被试在试验中的表现,没有得到许可也不能泄露被试的个人信息。6、常用的因变量客观指标有哪些?(郭秀艳P61) 对于因变量的测量有客观指标也有主观指标。其中客观指标主要有:1反响速度 例如,简单反响时、或潜伏期,走完一个迷津所需要的时间,

11、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项作业的数量等。2反响速度的差异 在现代认知心理学实验中,经常以反响速度的差异作为考察被试各种高级认知机能的指标。例如:在内隐学习的研究中,被试对随机组字母和规那么组字母的反响时之差就可以作为内隐学习量的指标。3反响的正确性 例如,选择反响的正确次数、走迷宫入盲巷的次数、跟踪盘离靶的次数或距离等。4反响的难度 有些作业可以定出一个难易等级,看被试或动物能到达什么水平,如斯金纳箱就有三个难度等级。7、实施匹配法经常遇到的问题(郭秀艳P78)(1)实验者不可能在每一个特征都进行匹配,常常是只在一些特征上进行匹配,而在另一些可能相关的特征上那么有差异。因此,匹配往往是不完全的。(2

12、)匹配法往往消耗大量的工作量。因为一些相关变量很难测量,即使实验者进行了必须的额外测量时,也不太可能对被试进行匹配。(3)在实验者同时匹配多个特征的时候,这些特征之间如果存在交互作用,就可能混淆实验结果。4匹配法需要防止回归假象的介入,回归假象是指在许多测量情形中,第一次测验时的高分组和低分组这两个极端组的分数在第二次测量时向平均数回归了;高分组的得分比第一次低些,低分组的那么高些。8、被试间设计的优缺点舒华136优点:由于每个被试只接受一个水平的实验处理,在一个水平上就可以获得大量的实验数据 使单一水平的实验处理在短时间内完成,防止被试因为时间过长而引起厌烦情绪或失去兴趣 排除了学习迁移效应

13、不需要进行顺序平衡 通过不同实验处理组被试的匹配,降低实验处理组间的变异性,保证各实验处理为等组被试 被试的随机分配可以减少被试的反响偏向缺点:虽然有匹配和随机化分配,但是,分配给各组实验处理的被试之间仍然有存在差异的可能 组间实验设计需要更多的被试 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和时间 被试匹配的过程是有前提条件的,及匹配过程不存在练习效应和迁移效应,否那么,匹配结果不可靠,且匹配的过程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9、利用图解说明减数法的原理舒华260-261减数法是荷兰心理学家唐德斯提出的,是一种利用减数方法将反响时间分解成各个局部,然后分析信息加工的方法。他把反响时划分为三类:即简单反响时A反响时、选择反

14、响时B反响时和区分反响时C反响时。A反响时B反响时C反响时图1 A、B、C反响时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简单反响时A反响时中间没有其他的认知加工过程,因此也称基线时间,任何复杂刺激的反响时间都是由基线时间和其他的认知加工过程所需时间合成的;选择反响时B反响时包含了简单反响时基线时间、区分时间和选择时间选择不同刺激的加工时间;区分反响时间包含了简单反响时和被试区分时间在假设干个刺激中区分出目标刺激的加工时间。可以得到如下公式:选择时间=选择反响时B区分反响时C区分时间=区分反响时C简单反响时A10、谈谈加数法的原理斯腾伯格首先提出了加因素法的主要假设,也即加因素法的实验逻辑。斯腾伯格认为

15、,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系列进行的而不是平行发生的。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由一系列有先后顺序的加工阶段组成的。这是加因素法的一个根本前提,加因素法的采用是在假定这个前提成立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在加因素法反响时间的实验中,研究者通常认定,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这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总和。加因素法反响时间实验的逻辑是: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互相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而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是各自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的。也就是说,加因素法假设:如果两个因素有交互作用,那么它们是作用于同一个加

16、工阶段的;而如果两个因素不存在交互作用,即相互独立,那么它们那么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根据这个逻辑,在应用加因素法进行实验时,研究者在影响反响时间的各种因素变量中找出其中独立的因素。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一些因素,那么单独地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时的时间变化。当两个实验因素影响两个不同的阶段时,它们将对总反响时间产生独立的效应,即不管一个因素的水平变化如何,另一个因素对反响时间的影响是恒定的模式如图 4-19,图中g1、g2为g因素的两个水平,f1、f2为f因素的两个水平。这样称两个因素的影响效应是相加的。加因素法就是这样通过探索有相加效应的因素,来区分

17、不同的加工阶段,从而尝试找出某信息加工的所有阶段,以推断整个的信息加工过程。可见,加因素法实验所侧重的,不是区分出每个阶段的加工时间,而是证实不同加工阶段的存在,以及识别它们各自的前后顺序。14.提示范式的的根本原理郭秀艳P328-329 原理:用刺激或者指导语来引导被试注意一个明确的输入源,然后把对这一输入源的加工和对其他输入源的加工作比拟。其实提示范式就是对注意指向的引导。15、解释暗适应的生理机制以及红色护目镜的设计原理:Ps:书上没有这些内容,XX的。1、暗适应的生理机制 人从亮处进入暗室时,最初看不清楚任何东西,经过一定时间,视觉敏感度才逐渐增主,恢复了在暗处的视力,这称为暗适应。暗

18、适应的产生机制与视网膜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恢复有关。人眼接受光线后,椎体细胞和棒体细胞内的一种光化学物质视黄醛完全脱离视蛋白,产生漂白过程;当光线停止作用后,视黄醛与视蛋白重新结合,产生复原过程,复原过程使感受性升高而产生暗适应。视觉的暗适应程度是与视紫红质的合成程度相应的。2、红色护目镜的设计原理在不同的是应色光中,只有红色光暗适应保持的最好,即在红色光的视场中,视杆细胞的感受性比视锥细胞的感受性高很多。戴上红色护目镜既能使视锥细胞在敏感视场中都有较高的感受性,又能使视杆细胞相对的不受到视场光线的变化而保持暗适应状态,所以红色光不会伤害视杆细胞。17、画图说明什么是加色法。郭194红+绿=黄

19、 红+蓝=紫 蓝+绿=青 红+蓝+绿=白18、画图说明什么是减色法。郭19519、说明混色三定律1补色律,指每一种颜色都有另一种颜色与它相混合产生白色或灰色,这两种颜色称为互补色。2居间律,指混合两种非互补色,就会产生一种介于它们之间的颜色。3替代律,指每一种被混合的颜色本身也可以由其他颜色混合而成20、纯音的遮蔽有什么特点纯音遮蔽:指的是先以某个特定频率的纯音来掩蔽其他不同频率的纯音,再来观察后者阈值提高的情况。据佛莱奇尔Fletcher,1953的实验结果,纯音遮蔽的特点如下:1掩蔽音强度提高,掩蔽效果随之增加,而且掩蔽音愈强,它的影响范围也愈大,即能掩蔽更多种频率的声音。 2掩蔽音对于频

20、率相近声音的影响最大。3低频音对高频音的掩蔽效果大于高频音对低频音的掩蔽效果。22、人耳如何进行听觉定位 郭205听觉定位是指利用听觉器官判断发声体的空间方位。对声源方向的判断,主要有三种双耳线索:强度差、时间差和周相差。1、双耳强度差当双耳离声源的距离不同时,会产生强度上的差异。声源很少发自人体的正中面,这样它与双耳的距离之差就产生双耳声强差。来自一个侧面的声音必须绕过头部才能到达另一耳朵。在声音到达之前,许多声波已被头部与其周围物体吸收,因此到达另一耳的声音强度相比照拟弱。当耳轴水平面上和前方成 60 度和120 度时,双耳强度差最大。强度差不仅和方向有关,还和波长有关。波长愈短即频率愈高

21、,双耳强度差亦愈大。2、双耳强度差来自非正中面的声音,不仅会产生双耳强度差,而且还会产生双耳时间差。双耳时间差是区分声音方向的重要线索。人体头部近似球形,两耳间的半圆周约为 27.6 厘米,声音到达两耳的时差的最大值即与人体正中面成 90 度时约为 0.5 毫秒。假设声源位于正中面上,声波同时到达两耳的时差为零。其他情况那么介于零和最大值之间。3、双耳周相差如果声源不在正中面上,不仅会产生双耳强度差和双耳时间差,而且还会出现双耳周相差。这是因为声波是由一系列的正压和负压组成的,因此任何瞬间,最大的正压到达两耳的时间不同,声调在两耳可能产生周相差。在日常生活中,双耳周相差线索在低频上较有效,因为

22、两耳的距离有 27.5 石厘米,距离相当大,容易显出周相差;相反,高频的波长短,周相差出现在高频的机率就较小,可靠性差些。23、什么是间接知觉论,它得到了哪些实验的支持?定义:间接知觉理论认为刺激本身的信息是模糊的、不完整的和不能对外界事物进行全面描述的,所以个体必须在过去经验的根底上,对刺激信息做出推断、评价和解释,才能实现对刺激的真正知觉。P357郭实验:不可能图形、三维图形的知觉测验、错觉图 P361郭秀艳25、时间知觉测试仪能够操纵哪些自变量。网上 时间知觉测试仪可以操纵的自变量有:刺激的间隔时间,时距的类型时距类型是动物时距知觉研究要操纵的主要变量,为实时距和空时距,时距长度,刺激通

23、道,时距分割水平,被试的心理状态。26、什么是双眼视差,表达一下立体镜的工作原理。郭秀艳版P390双眼视差是当人们用双眼注视某一物体时,由于双眼观察角度不同而使两个视网膜影像之间产生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双眼视差。在双眼视野中的物体两眼都能看到,但是由于人的两只眼睛相距约65 毫米,物体在两眼视网膜上的影像并不是完全重叠的。这些不重叠信息通过视神经到达视交叉,,来自两眼的不重叠信息在视觉皮层处会聚,这就导致了双眼视差,对由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对双眼视差进行整合后,就能产生单一的具有深度感的视觉。借助于双眼视差比借助上述各种线索更能精细地知觉相对距离。特别是在缺乏其他线索来估计对象距离的时候,双眼视差更

24、为重要。距离和深度视觉主要是双眼的机能。立体镜的特点是它可以把左眼和右眼的视线分开,使左眼只能看到左图,右眼只能看到右图,但却能使两只眼睛辐合。如果把两个照相机的距离放得和两只眼睛距离相同的话,那么把拍摄下来的两张照片放在实体镜的一个平面上观看会产生立体感。如相机位置远于眼睛距离拍摄,那么深度感可以夸大。虽然两个图差异越大,立体感越增加。但如果两个图完全不相同时,也不能产生立体感。由此可以证实双眼视差在深度知觉中的作用。 27、利用图例说明什么是双阈限理论。郭秀艳419-420奇斯曼和梅里克尔提出了双阈限理论:一为主观阈限,即被试“声称不能觉察知觉信息而能进行判别反响的水平;另一个为客观阈限,

25、即被试的判别为完全随机操作的水平,主观阈限的测量方法为言语报告,客观阈限的测量方法为迫选测验。29、谈间接测量的实验逻辑。(郭秀艳P464P465) 间接测量是指借助于某一中介变量或中介反响来测量,比方恒定刺激法、最小变化法、调整法。 间接测验:在指导语上不要求被试有意识地提取过去学习的信息,而是通过他们在一些特定任务上的表现 来间接推断其行为背后的心理过程。任务别离中的间接测验:1. 词干补笔:指被试学习一系列单字后,测 验时提供单字的头几个字母,让被试补写其余几个字母而构成一个有意义的单字。2. 知觉识别:指在实验 中,被试首先学习一系列单字,然后要求在速示条件下对学过的单字以及另外一些未

26、学过的单字进行识别。30、谈谈加工别离程序的实验逻辑。(郭秀艳P467P469) 一加工别离程序是关于意识与无意识别离思想中最富创造性和影响最大的研究范式。在实验逻辑上 彻底摆脱了以往所有别离逻辑所必须要求的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这两种测验形式。 二实验逻辑: 再认可以分为给予熟悉性的和基于意识提取的两种内部心理加工机制。通常,在在一个再认过程中, 两种心理机制同时起作用,基于熟悉性的加工以刺激表征的感觉和知觉整合为根底,这种整合能提高个体 对客体的熟悉感进而导致把刺激知觉为“旧,而基于意识提取的加工以精细加工为根底。雅各比认为, 基于熟悉性的加工依赖于刺激的知觉特征,反映了自动地和无意识地利用记

27、忆,它根本不需要注意,称为 自动提取。自动提取能提高个体对客体的熟悉感进而导致把刺激知觉为“旧,而意识性提取那么是一种有 意识的回忆,需要分配注意资源的控制加工,一般认为改加工过程对于概念加工的编码操纵较敏感,概念 加工的深度越深,意识性提取效果越好。34、试述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郭秀艳P67P69)1额外变量:与实验目的无关,但又对自变量产生影响的变量,由于实验者必须控制其对因变量的 影响,因此又叫控制变量。2额外变量的控制:在心理学实验中,对额外变量的控制技术主要有: 1)排除法:指把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 2)恒定法:指在使额外变量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 3)匹配法:是使实验组

28、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等的一种方法。使用匹配法时,先要测量所有被试身上与 实验任务成高相关的属性;然后根据测得结果将被试分成属性相等的实验组和控制组。 4)随机化和平衡法:指把被试随机地分派到各处理组中去。 5)统计控制法:属于实验后控制技术,即在实验完成后通过一定的统计技术来事后防止实验中额外变量的 干扰,常用的统计控制法包括:协方差分析,剔除极端数据,或分别加权等事后控制技术。但是需要牢记, 统计控制是在实验前控制难以起到完全效果时的补充手段,而不可能取代实验前控制的重要地位。36、最小变化法中常见的误差及其控制方法。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阈限产生的误差主要有四种: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练习误差

29、和疲劳误差。习惯误差是指由于被试在长序列中有继续作同一种判断的倾向所引起的误差。如在下降序列中继续说“有或“是,在上升序列中继续说“无或“否。 由于习惯误差的存在,递增系列中,阈值就会偏高,而在递减系列中,阈值就会偏低。而期望误差那么是指由于被试在长的序列中给予相反判断期望转折点的尽快到来的倾向所导致的误差。由于期望误差的存在,递增系列中,阈值就会偏低,而在递减系列中,阈值就会偏高。为了让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尽可能相互抵消,最小变化法的递增和递减序列要做到数量一致。练习误差是由于实验的屡次重复,被试逐渐熟悉了实验情景,对实验产生了兴趣和学习效果,而导致反响速度加快和准确性逐步提高的一种系统误差。

30、与此相反,由于实验屡次重复,随着实验进程而开展的疲倦或厌烦情绪的影响,而导致被试反响速度减慢和准确性逐步降低的一种系统误差,称之为疲劳误差。随着时间的进展,练习可能使阈限降低,而疲劳可能使阈限升高。为了平衡练习和疲劳的影响,要求最小变化法的递增和递减系列按照 ABBA 法安排,交替进行。具体做法是:如以“代表递增,以“代表递减,并以四次为一轮,就可以按照“或“排列。这样,即使整个实验过程中存在练习效应或疲劳效应,也会平均作用在递增或递减系列上,不至于产生额外的干扰。37、三种传统心理物理法的差异。郭秀艳最小变化法p书231-232、恒定刺激法p书235、平均误差法p书238最小变化法minim

31、al-change method又称极限法 limit method、序列探索法method of serial exploration、最小可觉差法或最小差异法method of least difference等,是测量阈限的直接方法。它的特点是: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响到另一种反响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根本的实验过程:在测定绝对阈限时,刺激系列分为递增和递减两种。递增系列的起点安排在被试根本觉察不到的物理刺激强度范围内,随机选择;递减系列的起点安排在被试根本觉察到的物理刺激强度范围内,随机选择。在实验时,每个刺激系列都从起点处沿递增或递减方向,依次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报告表示是否感觉到刺激,假设被试感觉“说不准,那么要求其进行猜测。主试以“有“无或“一记录被试的反响。对于递增系列,到被试第一次报告有,便停止实验;对于递减系列,到被试第一次报告“无,停止。恒定刺激法或固定刺激法method of constant stimulus又叫正误法true-false method、次数法frequency method,它是心理物理学中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