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近中国人造卫星和神舟飞船的摇篮走近中国人造卫星和“神舟”飞船的摇篮大漠凑凯歌,天宇铸辉煌。2月30日,中国航天器及其应用技术研制开发的核心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已经走过了35个壮丽春秋。35年间,作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的主力军,几代航天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勇于攀登,先后研制发射了50余颗人造地球卫星和4艘“神舟”号飞船。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定点、宇宙飞船研制等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国际前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空间事业发展道路。中国空间技术的发展作为20世纪重大事件而被载入人类文明的史册。浩瀚太空,耸立起中国空间事业的巍巍丰碑。响彻天宇的东
2、方红乐曲,揭开了中华民族进军太空的天幕历史将永远铭记住这一天,1957年10月4日。在离莫斯科两千多公里的哈萨克大荒原一个神秘的角落里,随着一声沉闷的轰鸣,一枚顶上载着一个直径58厘米铝制圆球的火箭,梦幻般地升上了星空。从这一天起,人类开始了开天拓疆、挺进太空的悲壮历程。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震动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挥动了他那扭转乾坤的大手:“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面对天疆的呼唤,中国人向太空发出了挑战,踏上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空间事业征程。1968年2月20日,经聂荣臻副总理提议和毛主席、周总理的批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成
3、立。首任院长钱学森带领第一代航天人翻开了中国空间事业的崭新一页。历史注定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将是一部叱咤风云、气吞山河的奋斗史和创业史,历史同样也注定中国的航天事业要走一条自主创新的探索之路。刚则组建起来的卫星队伍两手空空,别说有资料和经验可借鉴了,就连卫星是啥模样谁也没见过。困难挡不住中华民族迈向太空的步伐,为了中国空间事业的开天序曲,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勇挑重担!多少技术难关,多少个拼搏的日日夜夜!钱学森、赵九章、钱骥、杨其堂、孙家栋、戚发轫一个个熟悉的、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正是他们,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才突破层层阻力飞向太空。“东方红一号”上天后能不能听得见、看得见,有着十分重
4、要的国际影响和历史意义。为了实现“听得见”,刘承熙跑到北京火车站聆听钟楼的报时声,又跑遍北京大大小小的乐器店,最后决定用电子音乐把北京车站钟声的节奏和铝板琴的琴声合二为一,凑出音乐纯正、节奏明快、格调高雅的东方红乐曲。为了实现“看得见”,忍辱负重的史日耀在国外有关资料严重封锁的情况下,从雨伞上得到启发,又几易方案,在不改变卫星和火箭原技术状态的情况下,研制出了特殊的卫星“观察球”,让全世界的人们在地球上看到闪闪发光的中国人造卫星。卫星总装厂的女专家孙立言,带领全厂职工从零学从零干,从卫星的初样、试样到正样的生产、组装、测试,经过无数道工序,终于让亟待上天的“东方红一号”诞生了在长久的期盼和等待
5、中,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扬眉吐气的一天。1970年4月24日,随着西北戈壁滩的一声巨响,“东方红一号”载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徐徐升空15分钟后,国家广播事业局报告,由“东方红一号”卫星播送东方红乐曲已经收到,声音清晰宏亮。这宏亮的声音,是中华民族向太空进军的宣言!这宏亮的声音,是中国卫星“零”突破的呐喊!4月25日6时,新华社受权向全世界宣布: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四百三十九公里,最远点二千三百八十四公里卫星重一百七十三公斤,用二十点零零九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喜讯顿时传遍大江南北,人们纷纷争看关于“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的号外。东
6、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自行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在中国空间事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4月30日下午,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接见了研制卫星的有功人员代表。领袖的关怀,极大地鼓舞了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初战告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又向更高的目标攀登。1970年5月,以试验长寿命供电系统为主要任务、体现“综合利用”和“一次试验,全面收效”原则的实践一号卫星方案正式确定。不到一年,实践一号卫星便发射成功。返回式卫星是一种复杂的人造卫星,要突破调姿、制动、防热、软着陆等多项关键技术,空间技术研究院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从不退却。在王希季、孙家栋的领导下,他们制定了既先进又可行的返回式遥感卫
7、星总体方案。经过无数不眠之夜,攻克道道技术难关。1975年11月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终于冉冉升起。三天后,卫星成功返回地面,带回了摇感照片。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1年9月20日,实践二号第3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由一枚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进入各自轨道,我国成为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卫星回收、一箭多星、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定位、极地轨气象卫星、载人飞船研制技术等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建立了返回式遥感卫星、“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风云”气象卫星、“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资源”地球资源卫星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等六个卫星系列,征服了低、中
8、、高所有的卫星轨道,形成了小批量生产的能力,构筑了水平较高、功能配套的应用卫星研制体系中国的空间技术研究,在经过曲折而又艰难的探索后,逐步走向成熟、走向强大。从科学实验到系列应用,我国空间技术完成了由量到质的飞跃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加快征服宇宙进军太空的步伐,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逐步成为世界各国空间技术研究的主题。从“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至今,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并发射了15种类型、5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从“零”的突破到诸多第一,从当初的科学实验到如今的系列应用,这绝不是一个量的变化,而是中国空间事业发展史上质的飞跃。1978年3月,对于中国科技界来说是一个充满阳光的春天。全国科学大会上,空
9、间技术研究院被授予全国先进集体称号,研究院承担的80个重大科研项目受到表彰。会上提出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中国的空间技术研究又扬帆新征程。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通信广播、国土普查、气象等一系列应用卫星的发射成功,迎来了我国卫星工程技术从试验走向应用的新阶段,实现了空间技术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的飞跃。当代国际上以卫星为中继站的现代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现代化通信手段。为跟踪世界先进的通信技术,科研人员向更高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空间技术高峰攀登。他们奋力攻克了统一载波测控、发射整星管路密封等诸多技术关键后,在1984年4月8日,将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定点于东经1
10、25度赤道上空。卫星升空后便开通了电话、数字传真、图像传递、广播电视转播,不仅使我国的通信事业发生了质的变化。还实现我国首次发射的试验通讯卫星就具有实用性,这是世界通信卫星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纪录。80年代以来,中国卫星研制不断突破型号单一,实现多型号并举的局面,卫星品种不断增多。继70年代发射成功科学试验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试验型返回卫星,在卫星家庭中,又增添了测绘型返回卫星、新型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传输型对地遥感资源卫星、现代小卫星、导航卫星、海洋卫星等在国民经济建设,促进科技进步,加速我军现代化建设等众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社会
11、和经济效益。一系列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基本上改变了边远地区及海防收视难、通信难的状况;风云气象卫星为天气预报提供可靠、优质的气象服务;返回式卫星为国土普查、地质调查、石油勘探、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地震预报、考古等领域提供了重要信息。利用返回式卫星作为空间微重力试验平台,已为国内外科研单位完成了100多项搭载试验。空间育种试验的成功突破,也为实现“科技兴农”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经过几十年的拼搏,中国的卫星研制技术日臻成熟,卫星研制技术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卫星的可靠性大大增强,卫星的寿命也在不断地延长。“神舟”试验连连报捷,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把加加林送入太空
12、后,人类就开始了最摄人心魄的登天乐章。载人航天是高技术密集的综合性尖端科学技术,它不仅可以带动和促进科学技术多方面的发展,更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1986年3月,由邓小平同志倡导制定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把载人航天技术的预先研究工作列为重点发展项目。载人航天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事关载人航天发展前景。中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时,人类已经研制出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三种航天器。航天科技人员没有盲目跟踪别人走过的路,而是根据中国国情,多次讨论,反复论证,最终达成了从载人飞船起步的共识,走有中国特色的“飞天之路”。1992年1月,中央作出了发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江泽民明
13、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这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都有重要意义。中国的载人航天,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1993年,江泽民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题词“发展航天技术,开发空间资源”。当得知载人航天工程前期准备工作连获喜讯时,他又十分欣慰地为第一艘试验飞船题名“神舟”。江泽民的题词,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科研人员的斗志,他们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向载人航天技术的制高点发起冲击。短短10年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科研人员相继攻克了环境控制、生命保障等一系列尖端核心技术。飞船有效载荷应用中心、现代化的航天发射场、航天测控网、飞船着陆场相继建成。载人飞船,重点技术是保障航天员的安全。中国进行载人航
14、天工程试验时,根据科技的发展,选择了携带“模拟人”进行拟人装置试验,避免了动物试验不能完全反映人体生理指标变化的局限。201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一枚新研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托举着中国的“神舟”一号腾空而起,奔向太空,划下了中国载人试验飞船的第一条航迹。4天之后,江泽民来到北京航天城,语重心长地寄语航天人:抓住机遇,努力驾驶新科技革命的趋势,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先进水平,坚持自主创新,奋起直追,加快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把中国的科技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在飞船的研制试验过程中,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科研人员继承和发扬了“两弹一星”的航天传统精神,始终严字当头,敢于向各种极限挑战。在研制神舟飞船返回舱
15、时,科研人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返回舱体积大、外形不规则,局部焊拉接易变形,发动机安装面及对接密封面精度要求极高。当时,年仅33岁的神舟飞船的副总指挥、现任院长袁家军和大家一起攻关,经过多少不眠之夜,中国航天史上第一个飞船返回舱终于诞生了。为了攻克建设真空环境模拟器的技术难关,他又和同事们没日没夜地找资料、绘图纸。与时俱进,自主创新,“神舟”工程硕果迭出。短短三年,神舟4次发射成功和回收,与载人有关的功能、指标、数据都经受了考验。“神舟”四号完成了飞船最重要的飞行实验,不仅为实施载人航天飞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已完成了跨越式的大发展。“神舟”一小步,中国一大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必将书写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伟篇章。雄关漫道,劲风扬帆。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空间技术院将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使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再谱中国空间事业的新篇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