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水泥市场区域解析图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 更多资料请访问.(.)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更多企业学院:./Shop/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Shop/40.shtml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Shop/38.shtml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Shop/39.shtml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Shop/41.shtml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Shop/44.shtml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Shop/49.shtm
2、l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Shop/42.shtml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Shop/43.shtml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Shop/45.shtml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Shop/46.shtml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Shop/47.shtml2008水泥市场区域解析图2007年12月份在数字水泥独家刊登的2008水泥第一梯队扩张路线图中,笔者曾对我国各个区域的第一梯队水泥企业并购扩张做了详尽的评述。在本文中,笔者将继续对各个区域的水泥市场状况、价格走势和发展空间进行论
3、述,以形成一个综合的、整体的水泥市场区域概览,供广大读者借鉴。华北区域:启动前期回顾:华北地区是全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水泥市场,水泥需求量占全国12%。“十五”期间除内蒙古,其他四省市市场需求动力不足。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周边企业看好北京水泥市场,河北、山西、山东和河南水泥都有进入,造成市场水泥供大于求。实际上奥运会水泥需求并没有大幅增加,价格在2003年“非典”后走低,市场持续低迷,企业间竞争加剧,被迫采取赊账销售。以北京为例,04年的应收账款净额达14.85亿元,一时间“赊账销售”成了北京水泥市场的主导。浙江民营企业立马水泥进入北京,对此不认同,坚持低价现金,通过立马水泥的努力,现金提货逐
4、步为市场所接收。2006年市场回暖,该区域的水泥价格有所提升,主要是:一方面,企业为回流资金,转而采取“现金微涨+应收账款回收”的组合销售策略;另一方面由于之前市场不好,加之公路限载,“外地水泥”撤离北京市场;第三,这几年产能增长不大,供需逐渐趋于平衡。河北:北京、天津都在河北境内,区域的优势并没有给河北省带来多大的发展机会。因此,几年内新投生产线有限,和相邻的河南省截然不同。2005年北京金隅率先整合内部,又将触角伸向河北,先后将太行、鼎鑫纳入旗下,沿京广铁路连接北京保定石家庄邯郸;冀东利用在京津唐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唐山再建3条5000 t/d生产线,保证在核心市场的绝对规模优势。 山西:近
5、几年经济发展迅速,水泥需求在不断加大。然而在水泥产量和需求量都增加的情况下,山西水泥利润除2004年略有盈余外,全行业一直处于亏损处境。因此,山西一直没有出现具有影响力的企业,狮头的影响力仅限于太原,北部大同和南部晋牌水泥都是当地老牌龙头企业,由于机制和经营问题,一直债务在身,两家的亏损直接影响了全行业。山西水泥市场封闭落后的局面在2007年被打破。先是07年初,河南孟电集团投资建设一条3000 t/d生产线。11月18日,冀东水泥高调与山西省南部的闻喜县海天公司签订协议,计划建设两条4500 t/d生产线。天瑞集团、海螺集团都曾调研山西市场。内蒙古:资源、能源优势成就了内蒙古成为华北地区经济
6、增长的火车头,蒙西、乌兰的熟料产能都超过了300万吨;冀东在呼和浩特和包头之间锲入了一个钉子,占据了内蒙古市场有利的位置。水泥价格:低位运行华北地区水泥平均价格低于全国水平,仅高于华东地区。内蒙古价格在华北表现最佳,石家庄是河北落后产能集中之地,产能过大,价格最低,也是全国价格最低地区。随着市场的启动,价格开始上行。发展空间:潜在的最大成长性水泥需求市场从企业来看:金隅在华北12条生产线,冀东已建5条生产线,在建3条,两大企业在北京市场起到主导作用。中国中材和金隅是战略合作伙伴,在控股冀东后,使这个区域局势更加明朗。从市场来看:天津滨海新区、唐山曹妃甸科学发展试验区、南堡油田以及整个黄渤海经济
7、区的开发都处于前期的建设和规划之中,特别是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的通过,是今年两会期间最具有含金量的政策,将使其成为继深圳、浦东后的第三大特区。经济建设加速将带动水泥市场升温。华北是我国潜在最具成长性的水泥市场。可以说,是“十一五”甚至是“十二五”期间最看好的水泥市场。华东区域:市场动力不足回顾:华东区域经济建设发展快于全国,是中国最大的水泥消费区,占全国40%。其中,上海、江苏、浙江和山东在“十五”期间是全国水泥市场的火车头:上海市是全国最大的消费城市;其他三省的消费量都超过1亿吨。但随着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完成,该区域需求逐渐减弱,市场发出回落信号。另一方面,华东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房价最
8、高的区域,也是水泥价格水平最低的区域,形成了巨大反差。主要原因在于:由于市场完全开放,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特点等条件,吸引了众多投资者。2002年后大规模建线,新投入的供应量远超出市场需求量。尤其长三角,面对市场巨大压力,不仅本地供需关系失衡,只要价格上涨,周边地区水泥便会很容易的进入,致使价格一但提升,便遭打压。为解决该问题,浙江不得已采取限产保价,以避免全行业亏损。可以说,该地区价格上涨面临巨大的产能释放压力。江苏:海螺在江苏全境布局,产能达到3,000万吨,地处江苏的盘固似乎看到了经济发达地区生产水泥的潜在危机,重步浙江上峰之路,移师安徽巢东建线,是否明智之举,有待时间考验;而江苏的第一把
9、交椅金峰走的是另一条路,高举大旗再建3条5000 t/d生产线。苏南的巨大市场,诸侯割据的局面也让正在扩张的两大央企看到了市场整合的机会。中国中材已拿下恒来,上文已说到苏南是中国建材淮海水泥和南方水泥之间的飞地,中国建材不会轻易放弃对该区域的角逐。浙江:“浙江现象”的讨论已成为过去,但不时被人重新提起,作为市场轮陷的启示。但中国建材将浙江作为市场整合机会的切入点,作为南方水泥的核心区域进入,其市场整合理念迅速被本地企业所接受。一时激起千层浪,据不完全统计,有60家企业意向加盟,可见其势头。随之,业内及社会关于中国建材整合能力提出种种质疑。实际上,整合需要时间,只是刚刚开始,更大的考验在等待着中
10、国建材。实际上,中国建材已积累了中联水泥在市场整合的经验,并不是新手,但南方公司以及其后的并购规划已远超出了当时中联水泥的范围。近期,由于三狮的改制工作进展缓慢,中国建材收购三狮的计划被迫搁置。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建材收购三狮计划的搁置,其在浙江势如破竹的兼并势头有所减弱。前期处于观望的企业开始有所动作,浙江最具实力的水泥企业红狮集团率先出手,兼并本地企业青狮水泥,趁机扩大其市场占有率。看来中国建材能否按自己意愿来整合市场,坐稳浙江水泥市场龙头老大的位子,答案在近期还难以揭晓。安徽:海螺的大本营,海螺“十一五”期间还将再建19条生产线,熟料产能4,000万吨。无疑,水泥是区域性产品,其目标市场是
11、在华东地区,海螺的大规模、精细化管理、低成本优势为业内所公认。产能的增加必然会加大市场的份额,进一步加强市场的话语权。福建:台湾水泥通过福州已抢占了进军福建的桥头堡,其华南区域(福建、台湾、广东和广西)战略已初显端倪,福州是其重点市场区域。台湾水泥在福州的水泥二期工程已投产,水泥粉磨能力达到225万吨,位居福州第一,三期工程正在建设,投产后将形成水泥粉磨能力400万吨。台泥通过华东、台湾、广西多渠道的供应,将保证长期、稳定的熟料供应源,为大工程的连续施工提供可靠的保证。福建水泥的去处为多家所关注,但至今还是“独身”。台湾的政治形势已明朗,无疑是利好消息。江西:江西万年青通过与中国建材的合作,使
12、企业的能力迅速提升,借助“万年、玉山、瑞金”三个水泥生产基地600万吨/年的水泥产能,并通过收购迅速奠定了在江西全区域的主导地位,是目前南方公司组建以来,进展最快的区域,这主要得益于江西万年青在该区域的良好背景。海螺、台湾亚泥也不会放过江西经济发展的机会,都在加紧建线,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在形成。山东:全国产量大省,水泥巨无霸,但由于企业众多,都具一定规模,相持不下,水泥价格长期上不去。山水和中联在去年纷纷发力,极大地改变了市场格局,中联先后将泰山、金鲁城、德州大坝、港源、东华落入囊中;山水毫不示弱,三大市场青岛、济南、烟台的主导权掌握在手中。两大企业新型干法熟料产能已达全省65%,随着落后产能的
13、加快退出,有利于市场进一步的整合。山东低价的局面如何改变取决于两家的走势。水泥价格:价格洼地华东地区的低价格使企业深陷其中,山东济南一直是全国最低的地区,浙江杭州2004年走低后,至今还面临着限产保价的境地。福建虽然价格在高位,但开采、运输成本都很高,福建的高价格、高成本状况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通过海上运输运入熟料已为有远见的企业看到机会所在。发展空间:逐渐恢复该地区的水泥市场如何走出低谷,是大家关心问题。笔者认为:一是,随着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市场向好,流入华东的水泥逐渐减少;二是,本地企业新增产能放缓,加之受市场压力,适者生存,落后企业出局;三是,央企发力,中国建材进入浙江后,会加
14、速市场整合,有利于市场的恢复;四是,中国建材和山水去年加大了对山东的整合力度,两家对市场的控制度加强,同时,山东省出台政策,将加大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可以看到,华东地区产能过剩的状态正处于逐步被消化的过程,市场在进入恢复的过程。福建、江西、安徽三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为华东地区的新增长点。特别是安徽市场发展势头迅猛,水泥企业不但立足于本地市场,同时供应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随着原燃料的成本增加,社会压力加大,安徽省水泥生产的区域优势愈发明显),水泥产量会保持高位增长。但同时看到,自中国建材组建南方公司后,企业间的并购整合将会加快。海螺是华东水泥市场的领军,市场的划分和企业的定位将
15、会发生很大变化。中南区域:市场稳步上行回顾:中南区域是全国第二大水泥消费区,水泥消费量占全国的26%。河南:地处中原的河南是一匹黑马,水泥需求增速连续4年冲高,2007年增速为全国第三。河南北部产能已经过剩;郑州地区正在成为投资者角逐的市场,一旦新投产能全部发挥,产需关系失衡,随之是价格的走低,这恐怕不会是耸人听闻,也是大家都不原看到的,但确实是正在做的事实。因为现在无作为,就不会保持规模优势,但企业的“规模优势”又和“市场容量”不相容。河南是并购热点区域,12家中的几家都十分看好同力这块资产,看来同力的“退出”故事还未了结。中国建材核心企业中联水泥几度欲联手同力,却失之交臂,在目前并购的形势
16、下,不会甘居于南阳,可以说河南最后格局取决于同力的动向。湖北:是华新的水泥大本营,截止2007年底,已在湖北建设11条生产线,熟料产能超过1,500万吨,占本省新型干法产能60%以上,在该区域占有绝对优势;居第2位的是浙江民营资本京兰集团,虽然在2005年成立,但发展迅速,成为鄂中地区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水泥60强;本地老牌企业葛洲坝水泥焕发新春,启动新一轮发展战略,在宜昌、宜城、老河口、嘉鱼、荆门和当阳建设6条生产线,产能将超过1,000万吨。江西起家的台湾亚东看准了湖北市场的前景,先在武汉建设粉磨站,今年在黄岗动工兴建生产线。湖南:继2006年鹞子翻身后,2007年水泥产
17、量再次走高,增速为全国第六。市场的向好,使海螺、华新、冀东、中国建材和中国中材都在此集结,“冲锋号”还未吹响,但“武装”都在加紧进行,中国建材在并购运作方面显然技高一筹,湖南一线企业韶峰、兆山新星、金磊先后加盟中国建材,先拔头筹。两广:海螺、华润、台泥凭借水路,在两广都建设了大型水泥生产基地,几年内已成为地区龙头企业;中国中材和本地企业亨达利联手整和广东西部市场,又有消息报中国建材进入广西;本地企业塔牌、越秀、鱼峰也不会就此沉默。海南:海南老牌企业国投现有两条2000 t/d生产线,准备再建一条 5000 t/d生产线,焕发新春;海南华盛做煤出身,因水泥厂欠款进入水泥业,2005年建成海南第一
18、条5000 t/d生产线,而后,一发不可收,二线年内投产,三线开工,届时三条5000 t/d生产线的规模将占据海南市场的主导地位。水泥价格:高位运行中南区域的波动较大,尤其是广东省,继2005、2006年的价格低潮之后,2007年很快回升,出现了多年没有出现的市场好光景,价格同比增长了11.76%。主要得益于广东在对“浙江现象”进行大讨论之后,及时刹车,放缓新增产能的速度,市场消化了前两年集中释放的产能,供需逐步平衡;加之2007年受电力供应吃紧、西江运输受阻等原因,广西水泥受阻,使市场水泥供应紧张,价格上扬。海南去年年底的吨水泥价格上冲到700元,以至政府出面限价。发展空间:“十一五”期间最
19、看好的水泥市场之一河南、湖南、湖北是中南城市群建设的主要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加速,水泥需求将持续增加:其中河南水泥市场持续保持繁荣景象;湖南是新兴市场,特别是长株潭城市群成为中南发展引擎;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将带动湖北经济建设加速。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进一步建设,拉动广东、广西两省水泥市场:广东淘汰落后产能速度加快;广西依靠能源优势,面对两个市场本地区和珠三角加速发展。东北区域:快速增长回顾:东北水泥市场仅占到全国6%,但水泥市场风云变换:前几年以冀东、亚泰为主的市场格局在2006年得到改变,海德堡、CRH等外资强势进入;不出一年格局再度变化:2007年海德堡退出东北市场,山东山水强势进入东北,终于圆
20、多年的梦;亚泰联手CRH可谓一步高招,既减少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又保证了资金来源,提高了抗风险能力。辽宁:正处于群雄四起,进入划圈建设阶段。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做大规模,加快布局。山东山水在辽宁区域强势推进,势在必得,与冀东、河南天瑞、香港昌兴、辽宁富山都准备在辽阳建设25000 t/d生产线;成为和南部湖南相呼应的兵家必争之地。和湖南一样,众多企业的并购、扩张,布局和市场供求关系和已引起业内人士所关注,业外媒体已毫不客气指出,这种竞争格局不利于行业发展,势必造成产能过剩。吉林、黑龙江:亚泰联手CRH进一步巩固了在吉林和黑龙江的地位,已无太大悬念。辽源金刚、宾州水泥的去向值得关注,宾州水
21、泥厂是浙江民营企业,在黑龙江建设的首条5000 t/d生产线,于2005年投产,效益颇丰。但由于目前水泥工业发展所处的大环境,非常有利于大企业集团的发展,本打算建设的二线迟迟未开工,看来也在观察市场动向。水泥价格:高位运行中南区域的波动较大,尤其是广东省,继2005、2006年的价格低潮之后,2007年很快回升,出现了多年没有出现的市场好光景,价格同比增长了11.76%。主要得益于广东在对“浙江现象”进行大讨论之后,及时刹车,放缓新增产能的速度,市场消化了前两年集中释放的产能,供需逐步平衡;加之2007年受电力供应吃紧、西江运输受阻等原因,广西水泥受阻,使市场水泥供应紧张,价格上扬。海南去年年
22、底的吨水泥价格上冲到700元,以至政府出面限价。发展空间:东北地区具有高度的产业集群,重化工业基础雄厚,国家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高度重视,该区域市场已经启动。2007年国家发改委将东北地区等跨省区的经济区发展纳入国家层次的规划,列入“政策关照区”,2008年经济必将进一步增长,带动水泥市场发展。西南区域:市场上行回顾:西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交通运输等原因,成为价格最好的水泥市场之一。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加快,二是落后产能的退出。2007年底,成都关闭了44条立窑生产线,900万吨落后产能出局,造成供需关系紧张,价格迅速攀升。和内地形成强烈反差,内地企业扩张造成市场下滑,四川落后
23、企业出居,价格扶摇向上。可以说,供需是价格浮动的先决条件。西南地区的主导者是拉法基瑞安,在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的比重都超过了20%,贵州的份额最大,超过30%。拉法基瑞安表示,在中国的水泥产量将从2006年年底的2,000万吨发展到2012年的5,000万吨。而2007年四省的水泥产量接近15,000万吨,新型干法熟料产能5,000万吨,若拉法基瑞安的目标实现,一是促进了上述地区新型干法水泥的生产比重,同时加大了对该地区的话语权。民营企业在西南地区十分活跃,如重庆小南海、四川峨眉山;四川金顶、云南昆钢嘉华、逆江而上的台湾亚东都占有一席之地。从价格上来看,西南区域的水泥价格一直高于全国,主要是
24、由于法国拉法基在联手瑞安收购四川双马之后,成为区域霸主,占到20%的市场份额,尤其在重庆和四川的市场话语权。发展空间:从市场来看:成渝经济区(成都、重庆)是中西部地区最大的都市经济区,凭借着良好的交通枢纽、资源基础、产业基础、城市基础成为西南经济区发展的亮点。成都市位于西部最富庶的川西平原,是成渝经济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其水泥市场对周围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带动功能和辐射作用,同时能够加速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相呼应的成渝经济区的崛起。成渝经济区在“十一五”期间将成为新的增长亮点。从企业来看:随着拉法基收购四川双马的手续全部完成,其对西南区域的控制力将进一步增强,2007年10月拉法基和
25、云南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打开了全面进入云南的通道。近期内终于听到了海螺、华新大集团发出的声音,表示要进入西南地区,看来独占一隅的拉法基瑞安也要面临新的挑战,西南市场的高利润回报必将吸引新的投资者。西北区域:市场启动西北是我国最小的水泥消费市场,需求量占全国5%。地理位置偏远,建设落后于内地。但最大的特点是,由于区域较为封闭,这里的市场整合早于内地,大企业主导市场的能力较强,所取得的成效也非常明显。进入“十一五”,西北经济启动开始加速,水泥需求增长速度加快。陕西:陕西被国家列为能源基地,加快建设,市场需求旺盛,利润走高。随着冀东海德堡生产线的相继投产,在陕西的地位将逐渐明显,紧随其后的
26、是浙江民企声威,秦岭(已成为第二家被华伦收购的水泥上市公司),在英国上市的陕西尧柏,2007年进军中国的意大利水泥,通过收购浙江水泥进入西北陕西,央企中国中材在汉中也占有一席之地,陕西市场不大,但各种背景的水泥企业在这里悉数登场,如何上演大戏,还有看点。甘肃:祁连山是甘肃地区的龙头企业,在20012005年,水泥销售价格每年都有十几元的下滑,究其原因,是业内竞争所至。2007年收购大通河后,逐步加强了对市场控制力,控制了兰州周边40%的市场,陇东南地区50%以上的市场。压成本、提价格将成为祁连山目前企业的两大主题。最新消息报道:中国建材取代海螺,成功参股祁连山。宁夏:依照政府关于培育和发展大企
27、业大集团的战略要求,由赛马水泥与青铜峡水泥重组,对北、中、南三个区域对市场进行整合;2006年通过收购宁夏瀛海建材集团,进一步确立了在宁夏市场的主导地位;2007年在央企发力的背景下,中国中材持有宁夏建材集团51%的股权,随着中国中材的入主,赛马在的该区域的地位已牢固确立。青海:青海的水泥市场规模小,仅有三条生产线,祁连山一直希望开辟第二战场,在甘肃收购大通河后,为进入青海也打下了伏笔,大通河在青海有条2500t/d生产线。同时祁连山计划在青海湟中再建一条2500t/d生产线,保证在规模上的领先地位。但祁连山将面临新的竞争对手,浙江民企金圆经过深度调查,决定将青海作为公司的水泥生产基地,建设两
28、条3200 t/d 生产线。金圆在本世纪初进入青海,产品在市场已有很高的认知度。新疆:新疆地广人稀、相对封闭,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导致水泥市场发展动力不足。但与国内大部分地区不同的是,新疆水泥的盈利能力并不完全依赖于市场发展,而与两大寡头企业天山和青松的博弈步伐基本上保持一致:两大企业由平衡走向竞争再转向竞合,带动新疆水泥利润从高回报走向全行业亏损,再回暖的过程。天山借助中国中材,青松借助兵团建制背景,在2008年32号文件的实施背景下,结合疆内外的需求态势延续,同时由天山、青松主导的价格体系将继续发挥作用,新疆迎来新一轮发展。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全国不同的区域,水泥市场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其区域
29、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也会有各自的特点。目前,发展水泥区域市场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企业并购重组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主旋律。如何有针对性地,从市场自身特点出发,有效控制风险,有规划、分阶段的整合区域市场,是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和研究的问题。近两年,海螺集团、外资企业和央企都尝试了大规模的区域市场整合海螺集团通过实施“T”战略,拉开了水泥行业兼并重组序幕。海螺集团通过兼并沿海大中城市周边的小水泥企业,将其改造成粉磨站,通过沿江运送熟料,生产出优质、低成本的水泥,很快便占领了上海等大中城市,实现了海螺集团的跨区域发展,开创了国内水泥企业跨地区发展的先例。“十一五”期间,海螺集团将加大水泥熟料基地建设和粉磨站
30、建设,占据华东地区40%的市场分额,形成对华东市场的掌控。海螺集团的 “T”战略就是从企业和目标市场的特点出发,因地制宜的制定发展战略,因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海螺集团的跨区域扩张模式已被国内企业广泛采用。2005年在国家宏观调控、国内水泥企业纷纷出现经营困难的大背景下,外资借机大举介入,对国内企业实施大规模地并购。典型的案例是拉法基兼并四川双马、豪西蒙控股华新水泥。目前,随着水泥企业的估值升高,以及国家对外资兼并作出一定限制,外资的并购势头开始减弱。外资企业的进入,虽然给国内水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以拉法基为例,拉法基没有遵循国内企业的传统思维模式,去争夺中
31、国三大高速发展地区,即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有海螺,珠三角有台泥和海螺,环渤海有冀东,论拉法基的实力完全可以与这几家企业血拼一场。但是,拉法基的经营理念是不急于赚取眼前利润,而是要实现企业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市场风险放在经营决策的第一位,要争做市场最后一个退出的人。基于这一理念,拉法基没有按照常规套路出牌,而是剑走偏锋,选择了企业实力不强,与外界有相对封闭,发展前景看好的四川成都建厂,这与三国时期诸葛亮三分天下的谋略不谋而合。正是有这样的经营理念,拉法基很快在四川站稳脚跟,并实现了高速发展。2007年业内两大央企,在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
32、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下,积极做大作强,大规模的出手并购水泥企业。中国建材集团投资百亿整合浙江市场,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做中国水泥的老大。中国中材集团也不甘落后,大手笔的拿下冀东水泥,试图做北方水泥市场的霸主。此外,中国建材在山东收购泰山、金鲁城、德州大坝、港源、东华,整合山东市场;在湖南收购韶峰、兆山新星、金磊,力控湖南市场;在江西控股江西万年青,建设万年、玉山、瑞金三个600万吨/年生产基地,迅速掌控江西市场;在河南依托南阳分公司航天水泥,正在与同力集团谈收购事宜,试图拿下河南市场。近期又出资4亿多元,参与祁连山的定向增发,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是中国建材进军西北的前哨战。中材集团在控股天山水泥后,开始加快并购步伐,先后拿下宁夏赛马实业的控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