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43.52KB ,
资源ID:1177384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7738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初步探索.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初步探索.docx

1、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初步探索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初步探索我校实现教和学方式多样化的认识和做法青岛市李沧区实验小学 隋玉华课改是基于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而进行的,目的是扬长克短。我们的“短”是什么呢?专家指出,我们基础教育的主要问题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弱。形成这一原因有诸多因素,但以“灌输接受”为主的教学方式和以“听讲记忆练习知识再现”为主的教学方式是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知识有两种形态,即过程和结论。传统教学注重若干个结论,现代教学取其过程。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个道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

2、应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劳动,从中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多是在课堂进行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成为我们在课改中研究的重点。转变观念,积极探讨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和的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我校新的教学方式的探讨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第一步:提供课例,进行评析。近几年来,学校投资购买、自制了相当数量的课堂教学录像带及光盘,对这些教学资

3、源,学校进行了充分的开发利用,有目的地为教师提供实验年级的、非实验年级的、本校的、外校的各个学科的比较有特色的课例,组织有关教师尤其是实验教师进行观看,通过教师参和式的研讨,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第二步:加强集备,取得共识。拿实验年级的新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有许多创新之处;即使是非实验年级,也存在着运用课改理念,创造性使用教材的问题。在无现成经验可借鉴,又缺少教辅材料的情况下,发挥群体效应,全面挖掘教材,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不失为一条捷径。学校要求实验教师不受固定的集体备课时间的限制,时时集备,天天教研,只要有

4、了问题,就提出来研讨。为了寻找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教法,他们曾一起备课到深夜;为了制作各种教具、课件,他们分工合作,牺牲了许多休息时间。教师间的合作、交流,使教学方式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第三步:课堂教学,大胆尝试。教改的过程,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共同参和、同步提高的过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学校领导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宽容,允许教师根据自己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在自己的课堂上尝试操作自认为合理的教学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学校领导分学科、分年级、分专题进行听课,课后及时组织评课,倾听教师的意见,并运用课改的理念,进行评析,符合课改精神的做法,及时给予认可和推广。在探讨的过程中,学校还聘请区教研室的有关领

5、导进行具体的指导。第四步:组织上好研讨课。学校领导通过听课、交谈等途径将教师一些好的教学方式进行梳理、小结,并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通过分专题轮流上研讨课的方式,将一些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在全校乃至全区加以推广。现将我校有特色的教学方式汇总如下:一、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学生的视觉感知,让学生去看、去描、去画。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记忆材料是以视觉加工为主,孩子更喜欢生动直观、色彩缤纷的图画、图片。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师首先较为深刻地领会了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图增趣,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画资料,将看图和学习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合理地运用色彩,为教学服务。如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区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6、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来分类图色,使抽象的拼音符号变成一个个美丽的色彩记号,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第三是鼓励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色彩,想象、描绘自己心目中的世界。神秘的星空,太阳初升的草原、山村、森林、大海等,在孩子的笔下,变得多姿多彩,充满生机。二、在学习过程中,调动学生的语言积累,让他们去说、去读、去讲。拼音教学是枯燥乏味的,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语言积累,从学生熟悉的语言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识,再通过学生的口头语言,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例如,戴老师在教学ai这个韵母时,她先请了一个孩子上讲台和老师一块比高矮,然后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用一、两句话说出来。有个孩子说:“

7、戴老师比xx高,xx比戴老师矮”;还有一个孩子说得更精彩:“老师是a,我是i,老师爱我,我爱老师”。在学生兴趣盎然的表达中,引出了ai这个韵母的教学。在指导学生掌握了ai的发音以后,戴老师又引导学生用这个音节进行组词、说话。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学习了拼音,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实验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选用了大量的传统儿歌,如“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aaa”等,还自编了许多琅琅上口的儿歌:为了让学生记住“ing”的发音,老师自编了儿歌“天上一颗星,树上一只鹰,墙上一颗钉,地上一块冰”。儿歌、口诀大量的合理的运用,调动了学生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新教材选编的课文极富童

8、趣,深受学生喜爱。但识字量明显增大。实验教师翻阅了大量教学杂志和资料,借鉴他人成功的教学方式,采用“听课文读课文讲课文学生字”这样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孩子口头表达的优势,以读、讲为主,在读中理解课文,领悟课文;在反复接触课文的过程中,增加和生字见面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再来学习生字。这样的教学方式,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遵循儿童的学习规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三、在学习过程中,营造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去玩、去动、去演。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课堂教学应顺应孩子的天性,从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出发,设计教学方法。臧老师在上复习拼音一课时,将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皮卡丘引进课堂,以学生喜欢的“打靶开花”、“击鼓传花

9、”、“找朋友”等游戏展示复习内容,以闯关的形式贯穿整个课堂,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情感得以交流,个性得到张扬,自主、实践、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课堂教学轻松活泼,学生学得扎扎实实。在数学活动课愉快的周末一课,教师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题:小明共掷了( )分。每人掷三支,最多能掷( )分,最少能掷( )分。小红共掷了9分,她的三支飞镖掷在哪里?(如右图所示)讲课时,老师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估算,回答上述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将投飞镖游戏直接搬进了课堂。通过亲自实践,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事件的可能性和结论的不确定性,并且得出新的结论:如果一次都未投中,最少能掷0分,而不是3分。艺术

10、课上,即兴表演更多地被采用,随着优美的音乐,学生自编自演,乐在其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多彩,使课堂显出勃勃生机,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四、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魅力。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使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实验教师立足于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开发、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课件。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将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的变得具体,静的变成动的,虚幻的变成真实的,既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又能将学生引入想象的世界,使教材“活”起来,使课堂也“活”起来。勇于实践,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课堂教学应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可持

11、续的发展,使学生富有探究新知,不断进取的精神,这一切,迫切需要教师勇于实践,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一、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具有几方面的特征,对小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过程有内在的动力支持,学生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从教学内容入手,在教学中坚持两个原则,即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引,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课堂教学中,教师将方法交给学生,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如生字的分析、课文的朗读、使用题的解答等,尽可能的尊重学生的理解方法,学生谈出自己的观点后,教师再进行点拨。教师从知识传授着的教色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引导着和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样的学习过程,学

12、生充满成就感,有了自信心,这一切,又激发他们投入到新的学习活动中。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习惯。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自主探索,主动获取,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如何在课堂上落实呢?我校加大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探讨,使生生合作进行讨论交流较普遍地在教学活动中使用。课堂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互教互学,共同提高。为了使这种学习方式不流于形式,教师从细微处着眼,进行指导,让每个学生承担着不同的学习任务:有的当组长,负责整理每个小伙伴的发言,并准备在全班交流时能谈出自己小组的见解;有的当主持,负责协调小伙伴的发言顺序;有

13、的作音量控制员,控制小伙伴发言的声音等等,每人承担的角色随时更变,这样,每人都需要和他人交流、合作。不仅如此,教师对学生如何发言、如何倾听、如何评价、如何质疑等,都给予具体的指导。老师参和其中,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给予必要的提示和点拨。这样,使学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发言做出思考,教学过程即是学习的过程,同时又是学生交往的过程,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较好的培养。不仅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合作也得到充分运用,尤其在数学课上,老师常常运用师生合作的方式进行归纳,形成概念,得出结论。三、课堂教学注重过程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习惯。有关专家认为,儿童有和生俱来的探究

14、的需要和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具有一定的环境和适当的方法。课堂教学中注重过程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面向实际的、进行探究的学习环境,不失为一条好的途径。在六年级的数学课上,吴老师设计了如下的步骤教圆环的面积:第一步:出示一个圆环,认识圆环。第二步:思考,老师手中的圆环是怎样做出来的?请你试着自己做一个圆环。第三步:现在你知道怎样求圆环面积了吗?学生独立总结得出方法,圆环面积=大圆面积 小圆面积第四步:扩展,求圆环的面积,还有别的方法吗?小组试验、讨论,进行思考。(师点拨,对圆环进行合理的变形想象)得出方法,将圆环想象成一个梯形,那么,圆环的面积=(C内+C外)环宽2在这一教学过程中

15、,教师没有把现成的结论交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去操作、去试验、去讨论,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需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需要教师有一定的课堂教学评价艺术,需要教师方方面面无私的付出课改实施一个学期以来,我们进行了探索,有收获,也有困惑。我校有两位教师尝试运用新的教和学方式,分别执教了语文、数学三节公开课;臧雪媛老师执教的复习拼音一课,在全国录像课评比中获一等奖;艺术教师陈艳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了思索和实践,撰写的论文寓教于乐,启发创新,在国家级刊物试教通讯上发表。我们知道,课改试验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一如既往,付出努力,迎接成功。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16、的今天,我们的教师应该能够着眼于社会的大舞台去选择教育资源,并将这些资源有机地组合起来。着眼于培养目标和培养任务,不局限于课堂教学的小天地里,按新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培养,就会开辟出教学的新天地。一、在这样的课程理念指导下,课程改革具有如下的发展趋势:1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放下架子,真正平等地对待教育对象学生。学生既是扶持、帮助、指导的对象,同时又是研究、开发的对象。教师不应居高临下,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现在学生的信息源、知识面很广,教师必须还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和自觉性。这里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新的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

17、大脑发育的过程中,按受外界信息的速度比成年人快得多。因此,成人给予学生相应的扶持和帮助,还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趋势。2强调知识教育重新定位的问题。过去强调“双基”,只满足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满足于学生会的程度。现在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并且要求其能够理解和运用,并且能将所学的知识和其他知识有机地、系统地联系起来。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不一定要具备完整的知识,但是要注重将知识联系起来、综合起来。这种方式的训练和习惯的养成,慢慢形成定势,学生就会具备终身学习的基础。要将知识当成一种载体、一个桥梁、一种工具,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的课程改革中,一定不要停留在知识的简单传

18、授上。3课程改革综合化,注意知识体系、能力体系的综合化、系列化。国外提倡在小学阶段自然科学要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但不强调分科、分方面,而是将知识综合运用于情境中,强调学生动脑、动手,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4课程改革的发展强调课程类型的多样化,除必修课外,还要有选修课、活动课,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哈尔滨市的几所实验小学,正在探索小班额授课制:每班20人左右,根据学生的水平设置课程,打破年级的界限,学生达到一定的级别,就可以进入更高一级,这是很好的尝试,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各地有条件的都应积极试点,不要有空白。如果小学的改革从制度层面上不突破学制和年级、班级授课制的局限,

19、不突破大班额授课的局限,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培养很难落实。每个地市应选择23所学校试点,积累一点经验。这方面的经验对下一步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5注重学科课程中人文知识、科学知识的结合和渗透。教师今后的学习,包括教师自身知识的更新都要注意这一点。教语文的教师,只懂一些汉字和语言写作方面的知识,对从科普著作中选择的文章的内容一无所知,就无法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无法绘声绘色地将教材中蕴含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态度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体验。因此,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结合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教师必须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6注重强调人文精神、道德的培养。过去也强调注重思想教育,但是教师在进行思想

20、教育的时候常常生拉硬套,不能有机结合,很多时候是受教材的局限。现在不论是语文、数学,还是其他学科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都要求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去感知、去体验。教师体验得不深,怎能指导到位呢?希望各位教师把握好课程改革的趋势,处理好教材的有关内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解读和学新课程是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文化、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集中体现,它承载着组织化、制度化、结构化了的教育性经验。它集中体现了教育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它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制约着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体验和感悟,制约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和结果。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从整体上制约着学生的全面主动发

21、展。长期以来,人们对此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可以说学生不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和课程体系有着密切关系。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要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变革,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全面发展。一、课程目标和学生主动发展课程目标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对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定,它对学生素质的全面主动发展起着导向、调控和中介的作用。课程目标规定什么,学生就要向什么样的目标方向发展。因此,课程目标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学校课程的客观要求,通过课程目标把课程设计和实施活动中的要素联系起来,达成教育的目标。课程目标如何,将决定学生身心素质能否达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在课程目标设

22、定上存在着社会政治本位倾向,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得课程编制游离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体差异之外,重视了整体性、统一性,忽视了教育本体的发展,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把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体发展对立起来,严重压抑了学生个体主动发展的积极性,造成了千校一面、千人一面,实际上也没有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课程体系受课程目标、教育目的的制约,课程目标、教育目的中有所规定,课程编制和实施中就会有所体现。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缺乏对建设者和接班人主动发展和创新素质的明确要求,培养目标中也同样缺少这种要求。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

23、)明确提出了小学、初级中学的培养目标,总的目标是:“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小学和初中对儿童、少年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这个目标中虽然提到了让学生得到主动发展,但没有明确提出创新素质方面的要求,在小学学段培养目标的具体规定中也没有见到这方面的要求。现行课程目标注重了对学生基本素质发展的规定,而忽略了对最能反映人的本质属性创新素质的规定。而创新素质的发展对学生的主动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有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就能主动去寻求发展、寻求进步、寻求创造,这时不让他主动活动、主动发展都不可能。所以,现

24、行课程体系目标的不尽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主动发展。正是基于此,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课程内容和学生主动发展课程内容是指由符合课程目标要求的一系列比较规范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组成的用以构成学校课程的文化知识体系。这些文化科学知识是从社会整体文化知识体系中选择出来的,它一方面要受制于社会文化知识体系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受制于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要经加工制作才能成为课程内容。课程是学生展开学校生活、认识世界、体验生活、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媒体,是学校教育和社会现实生活联系的中介。而从根本上讲,

25、任何课程内容都来自于生活,来自于社会,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人们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抽象或转化为课程中的知识内容或某一学科的理论问题,或者说教学中的很多知识、原理、规则等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另一方面,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可以缩短学生和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近感;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引起兴趣,使其热爱学习、主动学习;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关注学习内容的意义和价值,调动学生内在心理活动,动手、动脑、动口,想办法,找资料,独立自主地去研究探讨。课程内容和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但是,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实际来看,教材内容学术性、工

26、具性强,生活性、现实性差;科学性强,人文性差,造成了内容偏深偏难,脱离师生现实生活和社会现实实际,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学生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主动发展。第九届全国青少年发展创造比赛,山东省有17件作品获奖,其中只有3名选手来自城市,其余来自科技并不发达的农村。原因何在?有关专家指出,和农村孩子相比,城市孩子书面知识丰富,但缺乏实践,这直接导致了孩子创造力的下降。在不少城市家庭,孩子在家就是“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包办所有家务,这种做法看似疼爱孩子,其实使孩子远离生活和实践,恰恰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由此可见课程内容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而我国现行课程体系在这方面

27、做得恰恰不好。据1997年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就已颁布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在北京市所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论是地方教材还是国家统一编制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教师和学生普遍反应,教材内容偏多偏难,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据报道,一项有关中学生科学素质的调查中,有一道题是给初中学生一颗花生,让学生剥开并描述果实的结构。尽管生物课上全学过,但能正确指认出各部分名称的学生只有7.8,能正确描述种皮、胚、子叶部分的人不到10。一颗花生米竟能击败90的学生。这反映出我们的教学中存在的严峻问题:重书本知识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学生是书本知识的巨人,却成了实践的矮子。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社会实践不能

28、很好地联系起来,连眼前的实际问题都解决不了,要想创新只能是痴人说梦。所以,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要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三、课程结构和学生主动发展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课程结构是单一的学科课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虽几经调整,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尤其是由于升学测试制度的制约,普遍存在着重视学科课程、忽视活动课程,重视必修课程、忽视选修课程,重视分科课程、忽视综合课程的现象。以1992年颁布、1994年调整后的课程计划来分析,主要表现在:首先,学科课程所占比例过大,活动课程所占比例太小。未调整之前,在“五四”学制课程

29、计划中,课时总量为10366课时,其中学科课程8184课时,活动课程1216课时,分别占课时总量的78.95、11.73,而在“六三”学制课程计划中,学科课程为8038课,活动课程为1420课时,分别占课时总量10162课时的79.10和13.97。课程计划调整后,在“五四”学制中,学科课程为7708课时,活动课程为1014课时,分别占课时总量9420课时的81.83、10.76。在“六三”学制中,学科课程为7600课时,活动课程为1082课时,分别占课总量9250课时的82.16、11.70,由此可以看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对比之悬殊。其次,分科课程所占比重过大,综合课程所占比重过小,在199

30、2年颁布的课程计划中,把小学阶段的历史、地理综合成社会课,可以说是我国课程改革的一个进步,但尚嫌不足的是综合课程的比重太小。课程计划未调整之前,在“五四”学制课程计划中,综合课程(即社会课)为204课时,占小学阶段课时总量5601课时的3.6;在“六三”学制课程计划中,综合课程为204课时,占小学阶段课时总量6528课时的3.1。课程计划调整后,在“五四”学制中,综合课程为170课时,占小学阶段课时总量4998课时的3.4;在“六三”学制中,综合课程为204课时,占小学阶段课时总量5950课时的3.4。第三,在我国的小学阶段,课程设置基本上都是必修课,没有选修课。所有学校都开设一样的课程,所有

31、的学生都学习同样的内容,造成了“千校一面”和“万人一书”的局面,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此从整体上看,我国小学阶段课程形态仍然是传统的学科课程为主,这种课程形态是近代以来形成的和系统的科学知识传授相适应的,它重视经典内容的学习,忽视学生学习习惯和人生态度的培养,忽视学生生活经验和实践操作,以教师、课程、书本为中心,采取灌输式、接受式、说教式,忽视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和情感交流,忽视学生的主动参和、主动探究。学生除了获得系统的知识外,素质得不到充分的主动发展。所以,新一轮课程改革要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32、,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和综合相结合,高中以分科为主。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四、课程实施和学生主动发展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课程设计出来以后,只有通过实施付诸实践,才能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要求课程实施者根据课程计划、教科书、学生实际以及时代的要求对个人习惯、行为方式、课程重点、学习时间、空间、课程安排等进行一系列的组织。在众多的课程实施者中,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任何课程设计最终都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得到实施的。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参和课程规划和设计工作,不仅会影响到课程设计的结果,而且也会影响课程实施的进程。一些研究人员还发现,学生成绩和课程实施的程度有关。有些课程计划失败的原因,可能既不在计划本身,也不在于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