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0 ,大小:57.22KB ,
资源ID:1174689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7468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历史陆王心学.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历史陆王心学.docx

1、高中历史陆王心学高中历史陆王心学(考试总分:260 分 考试时长: 120 分钟)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40 小题,共计 160 分)1、(4分)“提出心即理也,主张发明本心”的理学家是A二程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2、(4分)王阳明认为:“良知致人于平等,亦即使之得自由。盖人求得心,则一切外在之标准悉丧失其威权,而言语行为皆纯由个人自决”。材料表明A将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B继承了程朱理学的纲常礼教C追求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 D为进步思潮产生奠定了基础3、(4分)在修养理论上,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发明本心”思想,以“本心”认识“圣贤之心”,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王阳明的这一

2、主张A体现出一定的平等与叛逆萌芽 B有效提升了普罗大众的个人修养C解放了宋明理学对人们的束缚 D被明清三大思想家所继承和发扬4、(4分)中国古代某思想家:“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材料体现下列哪一思想A格物致知 B本心体悟 C知行合一 D日积月累5、(4分)“他竭力鼓吹去人欲,存天理,只要人们体识到心中固有的良知,扫灭私欲,哪怕愚夫愚妇也可以成为圣人。”文中的“他”是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6、(4分)“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下列表述最接近这一思想内涵的是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一生未悟诚明了,百行须知孝悌先C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

3、万有基 D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7、(4分)嘉靖皇帝曾指责王阳明“放言自恣,诋毁先儒,号召门徒虚声附和,用诈任情,坏人心术”。这说明王阳明心学A具有思想启蒙的意义 B背离了传统儒学C没有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D致良知不合君主愿望8、(4分)浙江历史上名人辈出,王守仁、黄宗羲、鲁迅就是浙江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家、文学家之一。一学生收集了他们的相关言论,下列有关他们的言论分析不正确的是甲:“发窍之最深处,是人心一点灵明”,“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丙:“翻开历史一查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

4、写着两个字“吃人”。A甲为王守仁,“灵明”是人的心,主张人心是万事万物的本源B乙为黄宗羲,其主张反映商品经济发展、君主专制强化的时代特点C丙为鲁迅,“吃人的礼教”对封建礼教罪恶的揭露出自其短篇小说祝福D上述言论反映儒学经历了宋明的改造融合、明末清初的批判启蒙、民国初期的彻底否定9、(4分)嘉靖八年,在大学士桂萼的鼓动下,明世宗(嘉靖)指责王阳明(当时已逝世)说守仁放言自肆,诋毁先儒,号召门徒,声附虚和,用诈任情,坏人心术。近年士子传习邪说,皆其倡导。这说明王阳明心学A具有否定先秦儒学的倾向 B没有维护封建统治秩序C有利于提升人的主体地位 D致良知不符合君主愿望10、(4分)王守仁认为“吾心之良

5、知,即所谓天理也”。“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在此他强调了A认知天理的渐进性和深刻性 B三纲五常的合理性和永恒性C伦理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D信仰儒学的正当性和必然性11、(4分)王阳明说:“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哉!”王阳明旨在A强调正心诚意 B倡导知行合一 C论证心外无理 D宣扬格物致知12、(4分)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

6、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13、(4分)王阳明认为,“良知”包括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有别等伦理,亦包括人们的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等道德观念,据此可知,王阳明的“良知”论A已经成为官方哲学 B有助于提升人伦道德C融合了佛道等理论 D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14、(4分)有一次,街上有两个人吵架,甲骂乙:“尔无天理!”乙骂甲:“尔欺心!”王守仁听后对弟子们说:你们好好听听,这是在讲学呢!弟子不明白,认为不过是相骂而已。王守仁解释说:他们讲“天理”“欺心”这不是讲学是什么呢?这一故事形象地说明了心学A追求理论的大众化 B整治人心,挽救统治危机C提倡“知行合一” D赞成天人感应15、(4分)南宋思想家陆九渊认为

7、“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他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准则是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经世致用”16、(4分)“始信心非明镜台,须知明镜亦尘埃;人人有个圆圈在,莫向蒲团坐死灰。”与此诗观念一致的是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王夫之17、(4分)中国哲学史上有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下列思想家中最可能提出这一思想的是A程颐 B王守仁 C朱熹 D陆九渊18、(4分)古代某学者说:“我今说个,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

8、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该学者和填入材料中“”里的文字最有可能是A董仲舒:天人感应 B朱熹:格物致知C王阳明:知行合一 D顾炎武:经世致用19、(4分)理学家王阳明强调“善念存时,即是天理”,“物无善恶”因而无需“为善去恶”。据此可知王阳明A主张静心无为 B教人明辨善恶 C反对穷理格物 D主张天人合一20、(4分)王守仁认为士大夫凭借修养治理天下,农民凭借农具来养家糊口,工匠和商人则“以其尽心于利器通货者,而修治具养,犹其工与商也。故曰:四民异业而同道。”他的观点A体现近代民主思想的萌生 B受商品经济发展影响C彻底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D为明清思想家所继承21、(4分)主张把自己的“心”作为衡量

9、是非的标准,拒绝拜倒在圣贤的脚下,认为要想得到“良知”,不必去读圣贤经书。这句话反映的是A孟子的“仁政” B朱熹的“理学”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22、(4分)“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该主张A阐述格物致知的理念 B表明重建儒学信仰的完成C奠定理学形成的基础 D成为明朝官方正统哲学23、(4分)王阳明提出“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的工夫论,强调道德实践不再是迫于外在天理的合目的性行为,而成为真正意志自由的主体行为。王阳明的主张A彻底否定程朱理学 B启迪了明清之际进步思潮C维护封建道德伦理 D逐渐成为官方的统

10、治思想24、(4分)明代有理学家提出“致良知“说,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这里的“良知是指A人心中的善恶标准 B政府的道德标准C学习得来的科学知识 D社会通行的法律25、(4分)“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病,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王阳明的“良知”内涵是A要有是非之心,关心民众疾苦 B加强道德修养,恢复良知本性C努力去掉人欲,做到知行合一 D进学则在致知,明白道德之善26、(4分)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

11、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四民”秩序 B注重改善百姓生计C关注人的道德修养 D主张整合社会阶层27、(4分)中国传统少儿蒙学读物教儿经中有如下训诫:“不会读书把田种,种田也要用番心无田无地做买卖,开店铺面要寻人买卖不成仁义在,一团和气福自生百样手艺百样好,只怕玩耍不认真”上述引文A据表达方式判断应属于明清时期 B体现了陆王心学的道德价值观念C强调了传统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 D打破了传统中国对“四民”的划分28、(4分)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

12、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29、(4分)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A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 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30、(4分)有学者称王阳明为“中国的马丁路德”,他认为,王阳明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与西方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同等的价值与地位。这主要是因为两人A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 B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13、C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 D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31、(4分)“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这一主张来自于A道家学派 B陆九渊心学C朱熹理学 D佛理禅宗32、(4分)王阳明认为,“五经亦只是史,史以明善恶,示训诫”“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这表明了王阳明A弘扬托古改制的精神 B意识到良知的普遍性C否定儒家经典的价值 D敢于挑战儒家的权威33、(4分)明朝王守仁在答罗整庵少宰书中指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该言论A认为人心存在善良的本性 B强调学习贵在能够致良知C认为学习贵在能格物致知 D主张学习贵在能经世致

14、用34、(4分)广东第一大儒陈白沙说“专求用力之方,亦卒未有得。于是舍繁求约,静坐久之,然后见吾心之体隐然呈露。”据此分析,陈白沙的学习方法是A独尊儒术 B格物致知 C温故知新 D反省内心35、(4分)王阳明一反程朱理学家提出的大学首句改本的“在新民”之说,而坚持大学古本的“在亲民”之说,其基本思想是保民、爱民与富民,以民之好恶为好恶。这反映出王阳明A思想保守的复古特性 B“知行合一”的实践论要义C外求“良知”的道德自觉 D良知学说的“民本”特质36、(4分)“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这一主张来自于A道家学派 B佛教禅宗 C朱熹理学 D陆九渊心学3

15、7、(4分)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C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D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38、(4分)王阳明在回答弟子问题时曾曰:“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此话喻指A心即理也 B格物致知 C知行合一 D致良知39、(4分)某思想家强调伦理认知的关键深植在道德本性之中,之所以有时会违背道德本性,是因为“物欲牵蔽”,该思想家是A孔子 B董仲舒 C王阳明 D李贽40、(4分)人们往往引用“程门立雪”这句成语来形容尊敬老师,虔诚求教的行为,成语典故中的“程”是指程颐 B朱熹 C陆九渊

16、 D王阳明二、 非选择题 (本题共计 10 小题,共计 100 分)41、(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仁者爱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材料二 “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材料三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材料四 他一生著述甚多,多年研究先秦儒家经典,编著成四书章句集注。这部书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材料五 和一位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问:山岩中的花树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你认为呢?他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在他看来,花树

17、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1)材料一的思想核心是什么?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2)材料二的思想核心是什么?它与材料一有何关系?(3)材料三的提出在当时具有怎样的意义?其结果如何?对儒学产生怎样的影响?(4)材料四中他是谁?他在儒学发展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5)材料五中他是谁?请从哲学角度评价他的观点。(6)综上所述,简要总结一下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42、(10分)材料 王艮(1483-1541),江苏泰州人,他出身灶户,做过小商贩,布衣终身,曾师从王阳明。到晚年形成了自己的比较完整的理论。提出了“身与天下国家一物也”的命题,认为一物有本有末,而吾身

18、是本,天下国家是末,格物就是要认识和处理好本与末的关系。因此他主张“修身立本”,以此完善自我;强调“尊身”爱身和保身,方能人己平等和爱人。他认为“圣人经世,只是家常事”,“百姓日用即是道”,人们的吃饭、穿衣等日常物质生活需要是人的自然本能和生命价值。因此“愚夫愚妇,与知能行便是道”。他所开创的泰州学派,在明中叶以后得到广泛的传播,“上自师保公卿,中及疆吏司道牧令,下逮士庶樵陶农吏,几无辈无之”,是我国学术史上第一个具有早期启蒙色彩的学派。王艮也因“非名教之所能羁络”而被李贽称之为“真英雄”。摘编自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指出王艮对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发展。(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19、分析王艮思想及泰州学派产生的背景和影响。4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熹材料二 南宋陆九渊说:“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朱熹思想的核心是什么?这一思想的本质目的是什么?说出你的理由。(2)与朱熹相比,陆九渊的思想有何特点?(3)简述朱熹和陆九渊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4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王阳明(14721529)和马丁路德MartinLuthe

20、r(14831546)两位大哲是同时代人。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人们都喜欢拿王阳明和马丁路德作比较。有的西方学者更直接称王阳明为“中国的路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涕,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盖人心之本体即是明德。私欲障碍则本体丧失。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王阳明传习录材料二 王守仁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与程朱理学形成分庭抗礼之势。王守仁继承了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主张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以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

21、,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体现出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萌芽。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三 当时(1517年)还是维滕堡大学的牧师的路德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到了教堂门口。他的大多数主张并不具有革命性,但他的确表明,“上帝之语”并不在教会的说教里,而在圣经里,这就大大地削弱了教会的权威。1520年末,路德和教会彻底决裂,将教皇的驱逐训令烧毁;次年,他被召唤出席在沃尔姆斯召开的皇家议会。路德拒绝改变其主张,他说:“除非你们能用圣经或令人信服的理由说服我。”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1)据材料一、二,概括王阳明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其主张是如何传承和发展儒学思想的?(2)据材料

22、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路德的哪些观点“削弱了教会的权威”?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阳明和路德思想的相似之处。45、(10分)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 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

23、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务行。(1)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是如何继承并发展孔子学说的?(2)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3)依据材料二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4)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

24、面的具体表现。46、(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孔子坚信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即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在孔子那里,“政”之语义源头是“正”,显然含有浓厚的道德寓意。他甚至直接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又说:“为国以礼”。孔子并不愿意像法家一样,为执政者提供一整套的机构组织及法律设计,他始终相信道德的力量,以及道德表现形式礼的力量。宋石男礼子的历史和历史的孔子材料二 传统“德治”理论的核心,是把国家治理寄托在统治者的道德修养的个人品质上,主张“德者治天下”。孔子强调要“施仁政于民”,“修己以安百姓”。这套学说经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改造,成为中国传

25、统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治国理论。材料三 王阳明认为一切事物都产生于人心,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同时他也提出人人皆有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他还提出“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不必以孔子和朱熹的语录为真理。程朱理学主张天理的他律性,天理成为外在的道德律令。王阳明良知自律思想架起了道德内化与道德外化的桥梁,高扬了个体的自主性和自律性,从而把人从外在天理的奴性中解放出来。摘编自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等(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治国理念及坚持此种理念的理由。(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是如何发展了先秦儒学的相关观点?这种发展变化反映了怎样的时代背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

26、明王阳明的心学是如何继承并发展儒家学说的。47、(10分)家庭与国家高度同构是中国传统家国共同体的一个根本特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明浦江郑氏家规(部分)摘编自尹超凡郑氏家规的伦理价值探析材料二 王阳明平南赣乱之后,举乡约告谕乡民,以“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乡约中,王阳明要求乡民做“一念而善”的善人,注重修身,内察自省,防止“一念而恶”成为“恶人”。针对民众过恶,王阳明的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而在于使乡约之民“兴其善念”。阳明镇守南赣三年,“赣俗丕变,赣人多为良善”。摘编自王雅克等王阳明(南赣乡约)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研究材料三 州县贤,则民安。贤者视民为子,

27、不忍伤也。约之使人人守法。太守,约州县者也;司道,约府州县者也;抚按无所不约,则天下治矣。臣谨条画州县所当持行者,如课农桑须中心诚恳,欲开民衣食之源,使民兴起。令自抚按而下,以递相约,庶几皇上之仁恩,得实究之民也。摘编自高攀龙申严宪约责成州县疏(1)据材料一,归纳郑氏家规对族人的伦理教化要求,分析这些要求对郑氏家族的积极影响。(2)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制订和推行乡约的社会价值。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乡约所体现的王阳明的思想主张。(3)州县官吏是将家庭与国家连接为一体的枢纽与关键。据材料三,概括明代大儒高攀龙就加强州县官员管理所提出的建议。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传统家国共同体建构的当代价值。48、(1

28、0分)经济、政治发展影响、决定着文化的发展;反之文化也影响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其性其形,虽不外乎一身,然其道器之间,分际甚明,不可乱也。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八答黄道夫(一)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理学思想的核心内容。49、(10分)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人们都喜欢拿王阳明和马丁路德作比较。有的西方学者更直接称王阳明为“中国的路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

29、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王阳明传习录材料二 王守仁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与程朱理学形成分庭抗礼之势。王守仁继承了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主张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以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体现出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萌芽。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三 当时(1517年)还是维登堡大教堂的牧师的路德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到了教堂门口。他的大多数主张并不具有革命性,但他的确表明,“上帝之语”并不在教会的说教里,而在圣经里,这就大大地削弱了教会的权威。1520年末,路德和教会彻底决裂将教皇的驱逐训令烧毁;次年,他被召唤出席在沃尔姆斯召开的皇家议会。路德拒绝改

30、变其主张,他说:“除非你们能用圣经或令人信服的理由说服我。”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概括王守仁(王阳明)的基本主张,马丁路德的哪些观点“削弱了教会的权威”。(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王守仁和马丁路德思想的相似之处。50、(10分)人格修养,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请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格物致知,大学之端,始学之事也。一物格则一知至,其功有渐,积久贯通,然后胸中判然不疑所行,而意诚心正矣朱子文集七十二材料二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