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三章 教育科研的其他方法1第十三章 教育科研的其他方法本章要点:教育历史法的含义、实施步骤、操作要求;教育预测法的含义、一般程序与步骤;教育跟踪法的含义、教育跟踪法的设计;内容分析法的含义、内容分析法的实施步骤。第一节 教育历史法一、教育历史法概述(一)历史法的概念与适用范围 教育科学的历史法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采用历史法研究教育科学,可以揭示出一定时期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哲学、宗教、文化、科技等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又继承以往的教育传统而形成这一时期教育发展的独特模式和传统。教育历
2、史法,顾名思义,是以历史法来研究教育科学,主要适用于研究人类社会过去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思想理论。具体来说,历史法在教育科学中的适用范围包括:1、对各个时期教育发展情况的研究。研究者注重以历史发展的逻辑顺序完整地认识教育发展史的基本脉络。2、对历史上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理论观点的研究。历代许多有影响的教育家在其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思想成果,形成各自的学术观点和理论体系,反映出一定时代教育理论发展的轨迹和规律。3、对一个时期教育流派、教育思潮的分析研究以及对不同教育流派理论的比较研究。这一研究重在揭示各历史阶段不同思潮和流派对教育实践以及后世教育制度、教育理论发展的影响。4
3、、对一定时期教育制度,如法令、计划、政策等的评判分析,研究我国及世界各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较为完备系统的教育制度并探讨其不同的教育传统和教育模式。5、对外国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这方面侧重对国际教育的比较研究。6、研究者还可以在诸如少数民族教育史、地方教育史以及古代的科技教育、艺术教育、对外教育交流等方面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二)教育历史法的作用 1、通过历史研究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助于认识现代教育的实质; 2、通过历史研究,我们可以借鉴历史经验,预测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 3、通过历史研究,开拓新的教育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并不断提高研究人员的评判分析能力。 (三)历史法的基本特点 1
4、、历史性 在历史研究中,研究者主体与作为被研究客体的历史现象之间是一种非共存的历史性关系,研究者只能在其所处的时代环境中去认识过去所发生的事件。历史法的历史性首先表现在研究对象上,主要研究过去发生的教育事件;其次在研究过程上,历史法是按照历史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范围再现历史过程,从客观事物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研究。因而研究者对史料的解释一定要尊重其所提供的原始信息,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历史,也不能用时人的观念忖度古人,更忌讳在材料不充分的情况下主观臆断,轻率推测。 2、具体性 历史法是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对过去教育现象的探究活动,通过对某个教育事件的发展状况与过程或对某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的系统阐述,揭
5、示教育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规律,以达到鉴往知来的目的。因而历史法是在丰富具体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揭示教育现象发展过程中的一切历史形式、全部丰富内容以及各种相关因素,客观、准确地描述和解释以往的历史事件是历史研究中艰巨而又关键的工作,研究者必须把握最能说明问题的具体史料。例如要研究历史上的某种教育思潮,研究者须要搜集足以说明该思潮产生与发展的时代背景、思想特点、社会价值与历史作用等方面的具体史料及其有关学者的著述,以此来反映和揭示该思潮的本质特征。要掌握真实、丰富的史料,文献资料的搜集和鉴别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3、逻辑分析方法为主 历史法通过对历史上某一教育现象的再现和分析,进而抽象出一定规
6、律的研究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是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判断、归纳、推理、抽象等逻辑方法的运用,对教育现象的本质进行合乎逻辑的剖析,得出富有创新意义而又令人信服的结论。当然,历史法并不排斥定量研究方法。例如对于20世纪50年代各国教育投资状况的研究,则须要介绍各国在这一时期的教育投资总额,教育投资在国民生产总产值及国家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教育投资的内部分配比例,教育经费由中央与地方的分担比例,教育投资在这十年中的增长幅度,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增长比例的差别以及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等方面情况,必须用数字来说明各国教育投资的历史特点,分析其原因,探索教育投资的规律。总之,历史法在
7、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具体方法。二、教育历史法的实施步骤 (一)分析研究课题的性质、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有关的资料条件 任何研究活动都是从分析研究课题开始的。历史研究在这一阶段则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明确该研究所要达到的目的;其次,应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该研究问题的价值以及从资料情况、研究人员条件等方面分析课题的可行性;再次,确定研究问题的呈现方式。 (二)搜集和鉴别史料史料是泛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经过的记述与历史事件有关的事物或遗迹。史料可分为文字史料、事物史料和口传史料,主要包括经史书籍、档案、墓志碑刻以及地方志在内的历史文献,
8、有关故事、传说、民谣、礼俗等口传信息以及实物遗迹等等。在教育的历史研究中,研究者首先要通过博览遍寻认真发掘史料,其次要通过辑佚、校勘、训诂等方法对搜集到的史料进行鉴定。辑佚,是研究者将散见于其他书籍中的有关内容搜集起来并加编排,以反映遗失典籍的梗概。校勘,是研究者对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或同一版本的不同卷次之间存在的文字差误进行对照并判定是非。训诂,是研究者通过广证博考精确了解所研究古籍的原意。这些都是历史研究在搜集和鉴别史料时的常用方法。在教育的历史研究中,文献检索与搜集资料的程序一般是合一的,并且检索和搜集的范围更为广泛。 (三)对史料进行分析研究,形成结论 经过对教育史料的鉴别,研究者便要将
9、真实可靠、对研究问题有价值的资料进行梳理;资料汇总之后,在研究者的头脑中就会逐渐形成研究的基本思路。这是个对各种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逻辑分析、最终得出研究问题相关结论的过程。分析是指通过对史料的分解剖析来明确史料所提供信息的性质、特点以及所能说明的问题,解释是对史料所提供信息的历史性予以补充说明,使人们进一步明确史料与研究现象的本质性的联系。通过分析和解释,研究者在头脑中形成了对研究对象各局部特征的理解,而后再对各个局部特征进行综合、整理,逐渐概括出所研究的教育现象的根本属性,形成最终的研究结论。 三、教育历史法应的实施要求 (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历史法是用一定的观点去研究某种事实材
10、料,从而达到认识客观事物的目的。史观不同,研究的结果也大不一样,但要真正把科学研究变为创造性活动,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推进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必须借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继承了人类认识的一切优秀遗产,并通过观察各国历史事实概括出来的最一般的科学原则,也是唯一科学的认识方法。 (二)要有全局观念并注意抓主要事实材料 如研究一个时期的教育,既要看到经济,又要看到政治和文化;既要摆好教育在当时历史全局中的地位,又要看到全局中各部分与教育的相互作用;还要看到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要始终把教育置于经济基础
11、之上、政治背景之下考察,这样才能看清研究对象的来龙去脉和实质。全局观念还要求搜集史料,研究问题时注意搜集和研究过程各个经过阶段的材料,以期对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围绕一个问题的史料可以多得难以穷尽,我们很难将它全部收集起来。好在历史法所研究的只是对象整体的运动过程,不是它的一切部分和一切方面,因此我们不能也无须将研究对象的一切事实材料都搜集起来,只要抓住反映事实的主要材料,抓住反映事实各主要关节的材料和带有普遍意义的材料,就能把握对象的本质和必然性。 (三)要重视研究对象发展的时间顺序和空间变换如果说在研究过程中需要顺向与逆向、纵向与横向的观察方法,那么,在将研究结果写成论文时,就要尽量避免
12、倒叙的形式,否则便不好按进程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清晰地揭示出来。第二节 教育预测法 一、教育预测法概述 (一)教育预测法的含义 教育预测法是指依据已知的教育客观事实、科学理论、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揭示教育的发展规律,探索和推测未来教育将会发生的趋势的一种研究方法。预测研究方法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社会范畴的研究中也同样要用到它。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要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论断,就是科学地预测社会发展的光辉典范。(二)教育预测法的意义和作用教育预测法就是用预测法来研究教育方面的问题。它主要用于探索未来一定时期内,教育内部各种因素之间,以及教育与外部各种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
13、依存关系及变动的可能趋势。通过教育预测,可以使我们把握今后教育发展的最新动向。这无疑对我国的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进行教育预测是为了据以制订出符合教育发展情况的决策。预测是决策的前提,预测的质量关系到决策的正确性。我们知道,影响教育的内外因素很多,而且事物又在不断发展变化着,所以教育工作人员还要注意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不断修正和调节原有的决定或决策。二、几种主要的教育预测 预测法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很普通,对教育的预测范围也是十分广泛。从宏观方面看,可以预测未来的社会经济结构,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口变化趋势对教育的影响,如对未来的教育结构、教育制
14、度、教育发展规模与速度,教育投资、学校体制等进行预测;从微观方面看,又可以预测各类学校的教学体系、课程结构、教育内容以及区域性的教育发展前景,甚至还可以预测受教育者在一定教育条件下的成长方面。因此,可以说教育预测的内容几乎涉及到人类教育活动的所有方面。以下分别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教育内部的关系两个方面来阐述几种主要的教育预测。(一)教育事业发展的综合预测此类预测是对社会上各种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这些社会因素的发展前景中预测出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这些社会因素包括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人口发展,国家政策以及人民群众心理等方面。政治上的稳定、国家的安定团结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前提
15、,我国在经过十年动乱以后已进入稳定时期,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国家将不会再出现动乱的局面。今后要注意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教育综合预测。1、预测未来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发展水平对教育结构的影响未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引起社会分工和职业的一系列变化。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势必影响到教育的结构以及培养人的规格等,从而对教育结构提出新的改革要求。在我国,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逐步开展了经济体制改革,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必须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经济体制改革浪潮已滚滚而来,教育预测要充分研究这些改革的内容与趋势,要根据经济结构中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等来预测经济部
16、门对人才需求的数量、类型、标准,以此来调整教育结构,使之适应经济改革的需要。否则,多则十年,少则五年就将出现严重的学而无用、用而无材的被动局面。2、预测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对教育事业的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具体反映在国家对教育事业投资多寡上。尽管教育投资的多寡还需取决于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但归根结底是取决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国力的大小,因为教育投资完全是由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即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无论是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或是通过其他渠道筹集来的教育经费,都必须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得到充分的保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了解可能用于
17、教育事业上的投资,从而制定出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可是也应注意到教育的“超前性”。教育的发展应走到经济发展的前头,教育投资的增长速度应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否则教育事业就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这方面我们是有过历史教训的。从建国到1979年,由于教育基建投资少,教育经费不足,不仅严重影响教育质量,也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因素,致使我们今天面临着各类人才短缺的困难。因此,今后我们在国民经济调整中应将教育投资列入首要地位。3、预测未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上面说过,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从科学发现、发明到应用的周期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会加快知识的“折旧”过程,同时
18、产生一系列的新兴学科、综合学科和边缘学科,从而改变了人类的知识结构,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更是给整个社会带来深刻的影响。毫无疑问,这一切也将使传统的教育发生根本的变革。为此我们必须对未来科技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对科技发展趋势给教育事业带来的影响认真加快研究,以此为基础来绘制未来教育的蓝图。4、预测未来人口变化趋势对教育的影响人口的变化对教育的发展有明显的直接影响。教育预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根据各年龄人口总数、出生率、死亡率,各年份人口年龄构成等要素来预测学龄人口数。在校学生数以及其他有关的变量,以便确定在教育发展规划中所要采取的相应措施。5、预测其它各相关因素对教育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
19、展,未来社会对教育的办学体制、人才的培养规格、教育制度、教育体系、课程设计和教材内容等均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所有这些,都需要教育研究作出很好的预测,以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二)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专门预测仅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各种外部因素的综合预测是不够的,还必须对教育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即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作出专门的预测。1、教育发展规模与速度的预测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人口变化趋势作出预测的基础上,进而可对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作出预测。如预测出多少年内完成扫盲计划,普及教育的期限,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职工业余教育的发展规划和获得学位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规划,等等。2、
20、教育布局的规划在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在地理上有一定的差异,因而在教育的布局上也有一定的差异。如何使教育布局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布局相适宜也需要进行预测,要有全国各省区教育布局的长远设想规划。如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发展规划,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和内地教育发展规划,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规划,等等。3、师资需求的预测师资需求预测是根据未来教育人口的变化以及现有师资队伍的变化趋势,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师资在未来某一时期内的需求量作出科学的推算,同时还要对各学科、各类型的教师做出具体的需求预测。师资预测是教育预测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师范教育事业来讲,师资预测工作尤其重要。因为师范教育的发展规模和专业结构完全取决于
21、中小学师资的需求状况。从理论上讲,当预测出未来数年师资的需求状况后,也就基本上把握了师范教育今后发展的趋势。因此,搞好这项工作是师范教育能够按计划按比例培养师资的重要措施,使师范教育发展规划建立在可靠的科学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4、教育体系、课程结构、教材内容的预测应用现代教学论、课程论、心理学和其他相关教育的最新成果,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按照人类认识特点和教学规律,我们还可以对未来学校的教育体系、课程结构和教材的内容等做出预测。5、受教育者成才方面的预测受教育者的成才方向,亦即受教育者今后在哪一个领域中能最充分地发挥其才能的问题,也应是教育预测的一个方面。每一个教
22、育对象,其个性特征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何根据个人的特点,在教育的作用下,使他们朝着适合自己特长去发展,我们应对此进行分析预测。现在心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的发展,已为这类预测提供了重要依据,如当前西方流行的“能力测验”、“性格测验”以及各种“职业咨询”等都是这方面的显例。三、教育预测法的一般程序和步骤 (一)选择课题教育预测不单是为了设想事物的未来状态,重要的是依据预测结果决定当前的行动,采取相应的措施。预测学的开拓者E捷恩茨曾说:“预测仅仅是整个创造性活动的起点,它与系统规划、系统决策及一系列具体的战术行动构成创造性活动的流程”。而预测课题的确定,是预测活动的发端。在选择课题的同时,还要确定具体
23、的研究目标、手段、步骤等,并形成详细的文字。(二)搜集资料课题确定后,就要围绕课题去搜集相关的资料。在搜集的过程中,应随时进行分析。剔除那些虚假的和对预测没有意义的部分,整理出有科学价值的资料和信息。还要对它们的完备程度进行判断,以确定进一步搜集资料的需要程序。(三)选择方法用于预测的具体方法很多,但对一个具体的预测课题,不是任何一种方法都适用的。因此,需要选择一种或几种最适合预测该课题的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是:预测课题的种类和性质,对预测结果精确度的要求,现已掌握资料的质量和数量,以及用于预测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期限等。(四)分析结果预测的结果有时并不一定正确。因此,应对预测结果加以
24、分析和评价,以确定是否适用,或用一定的办法对预测结果加以修正,使之便符合实际。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对同一对象进行预测,将得到的结果加以比较,找出较符合实际的结论,提供给决策者参考。四、教育预测法及其应用 教育预测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基本可以归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建立在逻辑思维基础上的定性分析方法。另一类是建立在数量逻辑、统计学、运筹学、计量学、人口学等基础上的定量分析方法,定量预测主要是用于研究预测目标的未来发展程度。在实际预测分析中,这两大类型的方法通常是配合使用、相辅相成的。定性预测,一方面是进行定量预测分析的前提,即在定量分析之前必须明确,定的是什么样的量?另一方面又是定量预测分
25、析的归宿,即定出的量是什么性质?当找不到、很难找到或者没有必要去找数据时,定性预测往往就成为主要的预测手段。因此,也可以说,定性是定量的根据,定量是定性的具体化。在上述两大类型的预测方法范围内,在教育研究中实际应用较广,主要有以下几种预测方法。(一)前景设想法这种方法是在已有事实材料的基础上,运用主观的想象,直接分析教育未来的多种可能性,设想未来情景并提出实现它的方法或途径,对未来的发展做理论上的描述。因此,也可以称之为预见或估计。当然,它不是凭空想象、任意捏造的,而是根据大量事实材料,通过逻辑分析判断,逻辑推理创造出的具有科学性的预测。这种预测的作用在于为制定教育的远景规划提供方向性的指导,
26、使教育工作者能够用战略性的眼光来看待教育的发展趋势。因而对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重大而深远意义。(二)类推法类推法主要是根据历史和现实的情况,对处于同样条件下的未来发展情况进行预测。由于教育始终处于同样条件下发展的情况是不可能的,因此这种方法对预测教育发展似乎意义不大,但如果利用人口数量构成的数据材料,预测未来若干年内学龄人口及其分布情况,为制定近期教育发展计划提供依据,那么这种方法就显出既简单,且实用价值又高的特点。例如,以中小学现有学生数和学龄前各年龄组人口为基数,用类推法可以预测出今后一个时期内初中阶段的在校生数。(三)趋势外延法趋势外延法主要是用简单的教学方法把教育的某些
27、变量的过去或现在的变动趋势外延到未来,从而得出未来的预测数值,进而推断将来的教育发展趋势。变动趋势是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测定的。测定的变动趋势可以表现为绝对量或比率,也可以使数学方程式。如果采用数学方程式进行趋势外延,一般先把有关数据制图,然后根据图形选定曲线方程式。常用的趋势方程式是直线方程式和指数方程式,预测时根据估算的数学方程式进行外延。(四)回归模型法回归模型预测是根据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数学方程式),利用其他变量的已知数值来推断所预测变量的数值。因此,准确认识变量之间的关系、制定回归模型是采用这一方法的首要条件。制定回归模型,首先是选定与预测的变量(因变量)相关的其他变量(自变量)
28、。其次是确定回归模型的形式,即确定所预测变量与选定的变量之间函数关系。形式确定后根据各个变量的历史资料估算方程式的参数值。预测时根据估算的回归模型,用已知的自变量数值推算出预测变量的数值。(五)专家调查法专家调查法是根据所要预测的问题,先选择有关的专家,请他们凭自己的专长和经验,提出自己对有关教育问题的直观认识和分析判断,而后在专家们提供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综合报告,再交给他们修正或作进一步解释,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所要预测的问题的结果。在国外,这种方法被称为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的主要过程是:(1)成立由预测人员组成的调查组。其主要职责是联系专家,拟定问题调查提纲,分析调查结果。(2)选择有关的专家
29、。首先要确定好有关专家的范围,不要只限于本专业的有关专家而轻视非本专业的专家,这样才不至于出现片面性。其次要根据具体问题来确定适当的专家人数,一般10-50人为好。当然这个人数也不是绝对的。(3)拟定问题调查提纲。拟定问题调查提纲必须慎重细心,措词要明确清楚,问题必须选择得当,问题的数量应有所限制,对有怀疑的问题也有必要提供少量的实际资料。(4)实施调查分析。首先,发出问题调查提纲,要求专家提出看法。专家们答复后,收回调查提纲进行整理加工。其次,向专家们提供有关资料,要求专家进一步提出或修改自己的预测。调查小组再一次进一步加工并提出进一步的明确要求。再次,要求专家们根据收到的补充资料,修改自己
30、原先的预测并进一步提出要求。最后,要求专家们在前几次预测的基础上根据他所得的全部资料,提出他的最后预测以及预测的根据。(5)处理调查结果。将专家们的最后预策结果整理成表,进行统计和分析,最后得出有关的预测结果。以上介绍了五种教育预测方法,但在实际运用中远不止这五种。各种方法在运用中也不是单独使用的,往往是相互结合,参照使用。在教育科研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与之相适应的预测方法并尽可能地参照其他方法,使预测的结果更为科学、准确。第三节 教育跟踪法一、教育跟踪法的概述(一)跟踪法的含义教育跟踪法是指在一段长时期内,一般数月或数年内所做的资料搜集,或连续跟踪观察研究对象或教育现象的发展变化情形的
31、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的跟踪法主要探讨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发展情形,以及教育现象的变化情况,也可称为发展研究,因为它探索某些教育现象在一段较长时间内的发展变化情形。这种研究方法和某些研究方法的性质相似,例如在做法上,它具有历史研究法的性质,因为它常借助于过去的许多事实来了解发展的情形。它也具有调查研究法的性质,因为它为了说明各个发展阶段的状况,也要进行某些横剖性研究。它还具有实验研究法的性质,如国外有的学者常采用实验法进行跟踪研究同卵双生子的发展情形。此外,它还具有相关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的性质。这种研究方法区别于其他研究方法,主要在研究目的方面。跟踪研究的主要目的不是探索目前状况、历史背景或控
32、制环境而改变现象,而是在于探讨发展的形态。(二)教育跟踪法的适用范围 教育跟踪研究法尤其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况的研究: 1、探索发展的连续性研究因为跟踪研究法一般以相同的对象做长期连续不断的研究,每个人,或每一教育对象,其自身的发展变化可进行纵向比较,研究者就可从中了解人或教育现象发展的连续性。2、探索发展的稳定性研究主要是探索人的某方面特质,或某些教育现象,各个时期的发展的稳定性情况。例如研究智力测验分数的稳定性时,可从幼儿时期就开始测量,然后每隔一定时间再测量,直到青年时期为止,这样就可确定早年时期的智力是否和以后的智力有关。国外有的研究者采用跟踪研究法从事2岁儿童到18岁时的智力稳定性研究,结果发现过半数以上儿童,其智力测验分数变化在15或15以下,约有9的儿童,其分数的变化在30或30以上。当他们进一步研究分数上升和下降有一致倾向的受试者时,他们发现:这种变化和家庭经济有关,即智力分数显示下降一致的儿童,多数来自低经济水平家庭,反之,则多数来自高经济水平的家庭。3、探索早期经验对以后行为发展的影响,或早期某一教育现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