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286.82KB ,
资源ID:1172118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7211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化学复习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docx.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化学复习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docx.docx

1、高考化学复习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docx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上海市十三校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考试时间 120分钟 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答题要求;所有答案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I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A 65%的酒精用于消毒 B Al(OH)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 明矾用于水的杀菌消毒 D 从海水中提取可燃冰1.B命题立意:考查化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联系。解析:75%的酒精用于消毒,故A错;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可与Al(OH)3缓慢作用起到治疗作用,B正确;明矾用于净水不能消毒,故C错;在低温和高压下才可形成可燃冰,故D错;选B。2化学学科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CO2分子比例模型: B NH4I的电子式:C 乙醇的结构简式:C2H5OH D K+最外层电子排布式:4S24P62.C命题立意:考查化学用语。解析:氧原子比碳原子小,故A错;I-为阴离子

3、,电子式应写出其最外层电子,故B错;K+最外层为第三层,故D错;选C。3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石油分馏可获得石油气、汽油、苯及其同系物等B 石油催化裂化主要得到乙烯、乙炔等C 煤含有苯和甲苯,可干馏后获得苯和甲苯D 煤的液化、气化属于均属于化学变化3.D命题立意:考查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的利用。解析:石油中主要为链烃,没有苯及其同系物,故A错;乙烯、乙炔等小分子是裂解得到,故B错;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苯和甲苯为其干馏产物,煤中并不直接含有苯和甲苯,故C错;根据定义可知煤的两种处理方式均为化学变化,故D正确。选D。4捕碳技术是指从空气中捕获CO2的技术。目前NH3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

4、剂。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捕碳剂的是( )A B H2NCH2CH2NH2 C (NH4)2CO3 D Na2CO34.A命题立意:考查CO2的性质。解析:A中物质存在稳定的酰胺键,不能再与CO2反应,故A不行;B中存在NH2,显碱性,可与CO2作用,正确;C、D均为碳酸盐,可继续吸收CO2变成碳酸氢盐,故C、D均可作为捕碳剂。选A。5. 化学家借助太阳能产生的电能和热能,用空气和水作原料成功地合成了氨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合成中所有的电能和热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B 该合成氨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C 空气、水、太阳能均为可再生资源 D 断裂N2中的NN键会释放出能量5.C命题立意:考查能

5、量转化及氮的固定。解析:该合成中能量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故A错;该合成利用的是空气中游离的氮气进行合成,因此属于氮的固定,B错;C为常识;断裂化学键会吸收能量,故D错;选C。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6氮化钠(Na3N)晶体熔融时能导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构成晶体的两种微粒电子层结构相同 B 构成晶体的两种微粒半径相等C 构成晶体的两种微粒的核外电子能量相同 D 构成晶体的两种微粒的电子层数不同6.A命题立意:考查构成物质的微粒解析:Na+和N3-的核外都有10个电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所以A正确,D不正确。7描述硅原子核外电子运动说法错误的是( )

6、 A 有4种不同的伸展方向 B 有14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C 有5种不同能量的电子 D有5种不同的运动范围7.D命题立意:考查原子核外电子运动解析:硅原子核外电子有3个电子层,所以有3种不同的运动范围。8工业上制备下列金属,采用的化学反应原理正确的是( )A 镁:2MgO (熔融)Mg+O2 B 钙:CaO+CCa+COC 锰:3MnO2+4Al3Mn+2Al2O3 D 汞:HgSHg+S8.C命题立意:考查金属的冶炼解析:镁和钙电解它们熔融的氯化物来制备,汞加热分解它的氧化物来制备。9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7、 r(W) r(Z) r(Y) B Y 、Z的氢化物有可能含非极性键C Z、W形成的化合物W显负价D 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全部都是非极性分子9.B命题立意: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率解析:C2H6和H2O2含有非极性键。10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钠的还原性很强,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钛、锆、铌等B 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C 钠极易和水反应而被还原D 钠、氧化钠、氢氧化钠的焰色反应均显黄色10.C命题立意:考查钠的性质解析:钠和水反应时,钠做还原剂,被氧化。11依据原电池原理,设计番茄电池并检测电流的产生,其中合理的是( )ABCD 11.C命题立意

8、:考查原电池解析:A、B、D都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合理。1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HS溶液:Cu22HSCuSH2SB Fe3O4溶解在过量的稀硝酸中:Fe3O48HFe22Fe34H2OC 碳酸氢铵溶液与苛性钾溶液混和共热:NH4OHNH3H2OD 将少量SO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SO22ClOH2OSO322HClO12.A命题立意: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解析:硝酸将Fe2氧化成Fe3,B不正确;C漏掉HCO3-和OH-反应的离子反应,C不正确;HClO将SO32氧化成SO42,D不正确。13交警对驾驶员是否饮酒进行检测用酒精分析器,其原理是

9、酒精与CrO3反应生成蓝绿色的Cr3。根据颜色变化能判断是否饮过酒及饮酒量的多少。下列对乙醇性质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无关的是 ( )A 沸点低 B 密度比水小 C 溶于水 D 具有还原性13.B命题立意:考查乙醇的性质解析:饮过酒的人呼出的气体在含有酒精,说明酒精溶于水且沸点低,酒精与CrO3反应时,酒精做还原剂,具有还原性。14物质X的结构式如图所示,常被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关于物质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X分子式为C6H6O7B 1 mol物质X可以和3 mol氢气发生加成C X分子不可以发生消除反应D 足量的X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NaHCO3、Na2CO3反应得到的气体物质的

10、量相同14.D命题立意:考查有机物的性质解析:等物质的量的NaHCO3、Na2CO3中含有相等的C元素,所以反应得到的CO2气体物质的量相同15工业上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碳酸钠、氧气、和硫酸为原料生产重铬酸钠(Na2Cr2O72H2O),其主要反应为:(1)4FeOCr2O3 + 8Na2CO3 + 7O28Na2CrO4 + 2Fe2O3 + 8CO2(2)2Na2CrO4 + H2SO4Na2SO4 + Na2Cr2O7 +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1)和(2)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 反应(1)的氧化剂是O2,还原剂是FeOCr2O3C 高温下,O2的氧化性强

11、于Fe2O3,弱于Na2CrO4D 反应(1)中每生成1molNa2CrO4时电子转移3mol15.B命题立意: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解析:反应(1)中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O2是氧化剂, FeOCr2O3是还原剂。1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电解氯化铜溶液,将阳极气体产物通入碘化钾淀粉溶液中,溶液变蓝B 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了棕黄色的雾C 碘水中加入少量裂化汽油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为紫红色D 向含有苯酚的苯溶液中滴入少量浓溴水,产生了白色沉淀16.A命题立意:考查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解析: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了棕黄色的雾,B不正确;

12、碘水中加入少量裂化汽油振荡,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C不正确;向含有苯酚的苯溶液中滴入少量浓溴水,生成的三溴苯酚溶于苯中,不会产生了白色沉淀,D不正确。17足量铜溶于一定量浓硝酸,产生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若与1.12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气体被水完全吸收。若向原所得溶液中加入5 molL1H2SO4溶液100 mL,则继续溶解的Cu的质量为( )A 6.4g B 9.6g C 19.2g D 24g17.C命题立意: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解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n(Cu)2=n(O2) 4,n(Cu)=n(O2) 2=1.12/22.4 2=0.1mol,则n(N

13、O3-) = n(Cu)2=0.1mol 2=0.2mol,还能溶解的Cu的物质的量=3/20.2mol=0.3mol,所以继续溶解的Cu的质量=0.3mol64g/mol=19.2g。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18为了除去FeSO4溶液中的Fe3,可用加入纯铁屑,但此法很费时;现有一种方法是在蒸馏水沸腾时加入粉未状的绿矾(少量多次),搅拌,直到观察到有褐色沉淀产生即可停止加入药品,煮沸12分钟,趁热过滤,密封保存所得的FeSO4溶液,此法的原理是( )A Fe3

14、易水解,它的水解产物之一能抑制的Fe2 水解B Fe2 有较强的还原性,它能还原Fe3C Fe3有较强的氧化性,它能氧化Fe2D Fe3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升温能促进它的水解18.AD命题立意:考查离子水解的平衡移动解析:Fe3水解的产物之一是H+,H+能抑制Fe2 的水解,另外Fe3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升温能促进它的水解。19常温下向盛水烧杯中加2g生石灰(如下图)。搅拌后再恢复到原温,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的电离常数不变 B Ca(OH)2 的电离程度先大后变小然最后不变 C 水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最后不变 D 水的电离度将会先变小然后变大最后不变19.C命题立意:考查

15、水的电离解析: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Ca(OH)2,Ca(OH)2电离出OH-,OH-能抑制水的电离,所以水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当Ca(OH)2饱和后,水的电离平衡不再移动。20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42-、H2SO3、NH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加入数滴氯水时,溶液无色,再加入BaCl2溶液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A Br- B SO42- C H2SO3 D NH4+20.AB命题立意:考查物质的鉴别解析:加热时放出的气

16、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说明含有H2SO3; 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含有NH4+; 加入数滴氯水时,Cl2+H2SO3+H2O=2HCl+H2SO4,所以不能说明含有SO42-。21将0.5 molL-1的Na2CO3溶液与amolL-1的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粒子浓度间的关系及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c(Na+)2c(CO32-)+c(HCO3-)+c(OH-) B c(Na+)c(CO32-)+c(HCO3-)+c(H2CO3) C 若c(Na+)c(HCO3-)c(CO32-)c(OH-)c(H+),则可确定a0.5 D 若

17、c(CO32-)+2c(OH-) = 2c(H+)+c(HCO3-)+3c (H2CO3), 则可确定a=0.521.BD命题立意:考查溶液中粒子浓度间的关系解析:根据电荷守恒,c(Na+)+ c(H+)=2c(CO32-)+c(HCO3-)+c(OH-), 则c(Na+)2c(CO32-)+c(HCO3-)+c(OH-),A不正确;在Na2CO3中Na原子数是C原子数的两倍,在NaHCO3中Na原子数和C原子数相等,则在Na2CO3和NaHCO3的混合溶液中,Na原子数多于C原子数,即c(Na+)c(CO32-)+c(HCO3-)+c(H2CO3),B正确;由于HCO3-的水解大于电离,所以

18、当a=0.5时,c(Na+)c(HCO3-)c(CO32-)c(OH-)c(H+)也成立,C不正确;当Na2CO3和NaHCO3等物质的量混合时,Na原子数:C原子数=3:2,物料守恒为2 c(Na+)=3 c(CO32-)+3c(HCO3-)+3c(H2CO3),再结合电荷守恒:c(Na+)+ c(H+)=2c(CO32-)+c(HCO3-)+c(OH-),可得c(CO32-)+2c(OH-) = 2c(H+)+c(HCO3-)+3c (H2CO3),D正确。22下列各项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 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 CH3CH3(g) +Q ,0Q;

19、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 图表示25 时,用0.01 molL1盐酸滴定一定体积的0.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C 图表示CH4(g)H2O(g) CO(g)3H2(g) +Q ,反应CH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且p1p2、0Q D 图 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O2(g) 2SO3(g) +Q ,0Q;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22.D命题立意:考查溶液中粒子浓度间的关系解析:CH2=CH2(g)H2(g) CH3CH3(g) +Q ,0Q;是放热反应,所以CH2=CH2(g)和H2(g)的总能量应大于CH3CH3(g)的

20、能量,与图像不符,A不正确;0.01 molL1 NaOH溶液的pH为12,与图像不符,B不正确;CH4(g)H2O(g) CO(g)3H2(g)是等体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CH4的转化率不变,与图像不符,C不正确。II 卷四、(本题共12分)肼(N2H4)又称联氨,其液体可燃,燃烧热较大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可以用作火箭燃料。肼溶于水是一种二元碱。完成下列填空:23写出肼的电子式。 肼的晶体类型。 命题立意:考查了电子式的书写晶体的判断方法解析:一个N与两个氢原子共用,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其电子式为:其晶体类型是分子晶体。24工业上可用次氯酸钠和氨反应制肼,若只有一种氧化产物。写出该

21、方法制备肼的化学方程式。 命题立意: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解析:肼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与NH3相比是升高的,就是氧化产物。另外NaClO必是氧化剂,其还原产物是NaCl,结合质量守恒。其方程式如下 :NaClO + 2NH3 =N2H4 + NaCl + H2O250.2mol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128.3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命题立意: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解析:由题意可知,1mol液态肼反应后放出热量为641.5kJ,生成N2和H2O。所以该反应如下:N2H4(l)2H2O2(l) = N2(g)4H2O(g);H=-641.5k

22、J/mol26室温下,N2H5Cl的水溶液显 (填酸、碱、中)性。其原因是。 已知:H2O H + + OH- Kw = 110-14N2H4 + H2O N2H5+ + OH- K1 = 8.510-7 N2H5+ + H2O N2H62+ OH- K2 = 8.410-15命题立意:考查了水的电离平衡解析:因为N2H5+结合水解电离出OH- (K2 = 8.410-15)程度小于N2H5+ 结合水解电离出H+程度(K =KwK1 = 1.210-8),所以溶液显酸性。27肼可以和氧气反应N2H4O2N22H2O。为除去高压锅炉用水中溶解的O2,常用N2H4或Na2SO3。除去等物质的量的O

23、2,所消耗的N2H4和Na2SO3的质量之比为 。与N2H4相比较,使用Na2SO3会对锅炉造成不良的影响,其原因是。 命题立意:考查了电子守恒解析:由N元素的化合价从价升高到0价,可知1molN2H4可以失去4mol电子,而1molNa2SO3失去电子为2mol电子,所以N2H4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其质量之比为:8:63. 因为N2H4的氧化产物为N2,而亚硫酸钠的氧化产物是硫酸钠是电解质,易在锅炉中形成电化腐蚀四、答案:(本题共12分)23 (1分) 分子晶体(1分)24NaClO + 2NH3 N2H4 + NaCl + H2O (2分)25N2H4(l)2H2O2(l

24、) N2(g)4H2O(g)641.5kJ (2分)26酸 (1分) N2H5+结合水解电离出OH- (K2 = 8.410-15)程度小于N2H5+ 结合水解电离出H+程度(K =KwK1 = 1.210-8)(2分)27863 (1分) N2H4的氧化产物为N2,而亚硫酸钠的氧化产物是硫酸钠是电解质,易在锅炉中形成电化腐蚀(2分)五、(本题共12分)烟气的脱硫(除SO2)和脱硝(除NOx)都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或酸碱反应进行脱硫和脱硝。完成下列填空:28烟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氮氧化物(NOx),可以利用甲烷与NOx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物为空气中含有的无害成分,从而消除污染。

25、写出CH4与NO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命题立意: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解析:由题目的信息可以得出:空气中含有的无害成分是H2O、CO2和N2。所以方程式如下:4NOx+xCH4=2N2+xCO2+2xH2O29用催化剂可以使NO、CO污染同时降低,2NO(g)+2CO(g) N2(g)+2CO2(g),根据传感器记录某温度下NO、CO的反应进程,测量所得数据绘制出右图。前1S内平均反应速率v(N2)。 第2S时的X值范围。 命题立意: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可逆反应的不彻底性解析:前1S内平均反应速率v(NO)=(mol/L.S).所以v(N2)= 2.710-4mol/(Ls)结合可逆反应

26、的不彻底性,若1010-4的NO全部转化,则剩下的CO为(36-10) 10-4=2610-4,所以X的范围是26X30.6。30为了除去烟气有害气体SO2并变废为宝,常用熟石灰的悬浊液洗涤废气,反应最终产物为石膏。而不采用澄清石灰水或熟石灰固体替代熟石灰悬浊液来吸收废气。说明理由: 命题立意:考查了酸碱反应的原理解析:因为熟石灰悬浊液吸收SO2速度快且脱硫率高。澄清石灰水中Ca(OH)2浓度较小,吸收SO2的量少。另外熟石灰固体与气体接触面小吸收速度慢且脱硫率低。31用标准浓度的酸性KMnO4溶液可以测定空气中SO2含量。写出此测定方法的离子方程式。 命题立意: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解析:酸性K

27、MnO4有强氧化性,被还原到+2价的锰离子,而SO2有强的还原性,被氧化到+6价的SO42-,所以反应如下:5SO22MnO42H2O=5SO42-2Mn2+4H+32双碱法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脱硫方法。先用第一碱作为吸收剂,与含SO2的烟气在吸收塔中接触发生反应,烟气中的SO2被吸收掉,然后脱硫废液在另一反应器中再与第二碱反应,使溶液得到再生,再生后的吸收液循环利用。可用作第一碱 。可用作第二碱 。(选填编号)a NaOH b Mg(OH)2 c 石灰石 d 石灰命题立意:考查了酸碱反应的原理解析:Mg(OH)2是难溶性的碱,所以第一碱只能是a,反应后生成NaHSO3溶液,再与第二碱反应可以

28、是石灰石或者是石灰,理由是NaHSO3溶液是石灰石反应生成了CaSO3的沉淀和Na2CO3溶液,而Na2CO3溶液再与SO2反应生成NaHSO3溶液;而NaHSO3溶液与石灰反应后生成CaSO3的沉淀和NaOH溶液。五、答案:(本题共12分)284NOx+xCH42N2+xCO2+2xH2O(2分)292.710-4mol/(Ls)(1分) (1分)26X30.6(2分)30熟石灰悬浊液吸收SO2速度快且脱硫率高。澄清石灰水中Ca(OH)2浓度较小,吸收SO2的量少。(1分)熟石灰固体与气体接触面小吸收速度慢且脱硫率低(1分)315SO22MnO42H2O5SO422Mn2+4H+(2分)32

29、a (1分) c d (2分)六、(本题共12分)工业烧碱成分NaOH、Na2CO3和可溶于水但不与酸反应的杂质,工业纯碱成分Na2CO3、NaHCO3和可溶于水但不与酸碱反应的杂质。为测定碱中各成分的百分含量可采用滴定法、气体法等。完成下列填空:33滴定法测定工业烧碱样品:配制250mL待测液,所用的主要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 。命题立意:考查了实验基本操作解析:配制溶液时需要的仪器除了上述的以外,还差250mL容量瓶、电子天平(药匙)。34测定工业烧碱的总碱量n Na2O(或总耗酸量):进行滴定时,先向盛待测液的锥形瓶中加 作为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命题立意:考查了

30、酸碱中和滴定解析:由工业烧碱成分可知,待测液显碱性,所以选用一个在酸性里变色的指示剂,可以是甲基橙,其滴定终点的现象是由黄色变成橙色。35气体法测定工业烧碱的Na2CO3含量(如右图):装置中B部分盛放的试液。 装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与烧瓶之间连接的导管所起的作用是。 命题立意:考查了实验的基本操作解析:A中生成的气体是CO2,把B中的溶液压出到后面的量筒,所以B部分盛放的溶液不能与CO2反应,正常的是饱和NaHCO3溶液。而分液漏斗与烧瓶之间连接的导管是使烧瓶和分液漏斗中的压强一致,便于酸液流下。36用中和滴定的氯化钡法测定工业烧碱中NaOH的含量时,可先在混合液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再以酚酞作指示剂,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 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目的。 向混有碳酸钡沉淀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盐酸,为什么不会使碳酸钡溶解而能测定氢氧化钠的含量。 命题立意: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原理滴定的实验操作解析:由工业烧碱成分可知,待测液中有Na2CO3也可以与盐酸反应,所以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