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转化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转化的研究 研究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关于教师课堂行为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标准:瑞安斯得出了“教师有效无效行为分辨表”,既为当时学者对教学过程的研究起到了拓展思路的作用,又为后来的“过程成果法”(Process-Product Approach)作了铺垫;罗森珊和佛斯特在对用“过程成果法”研究的教师特性的文献分析基础上,发现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成果密切相关,并且找出了11种与学生成果相关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2)教师角色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将教师角色行为置于角色规范
2、、角色期望、角色背景、角色一致和角色冲突等常用的角色观念下进行的,并且这些研究几乎都是与教学效能的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国外学者对师生互动行为的研究,虽然着眼点各不相同,但都是基于全班学生的特性这种内在教学情境而进行的。 (二)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关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主要以“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课堂教学程序与方法”或者“课堂教学模式”等形式出现。施良方、崔允漷主编的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中,根据教师在课堂教学情景中的行为方式及其发挥的功能,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划分为三类: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和课堂管理行为,进而从5个部分详细阐述课堂教学策略:课堂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教学行为
3、策略(呈现行为策略、教学对话策略,指导行为策略),辅助教学行为策略,课堂管理行为策略和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结构模式对我国教育教学专家和教师的影响十分深远。在此基础之上,我国的学者也探索了许多有益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就以“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转化的研究”为研究专题,教师积极参与,聚焦于本校课堂教学,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研究自身的教学行为变革进行反思,在国内外还不多见,这就是我们研究的价值所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师讲生听,教师是权威,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完全没有主体地位,他们更多的处于被督促,纠正、甚至是被呵斥的客体地位,
4、这使得学生的自我意识、自主能力及创新的欲望一再被压抑,学生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去思考,而只能向书本和老师的标准去迎合,由此形成了课堂气氛的沉闷与“一言堂”的局面,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很难谈健康、快乐、全面发展,因此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和能力的需求,这种教学模式从时间上看由来以久,从空间上看近乎覆盖绝大部分的课堂,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依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需要与之相应的新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的研究。准确把握和反思当前中小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与实践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最为困惑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强化研究者教学行为研究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达到教师专业与新课程共同发展,唤起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改进传统
5、的教学行为的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改变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变成新型的知识传授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教育科学的研究者。与以前相比教学行为应发生巨大变化:重教授重发展;重结果重过程;重教师“教”重学生“学”;统一规格教育差异性教育;单项信息交流综合信息交流等。教师的角色不再主要是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其主要职能已从传授者成为促进者,从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目前,结合我校的语文教学情况看
6、,课堂教学质量需要大幅度提高,而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至关重要。它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手段的直观体现。目前,我校语文组教师共有四人,由于人数少且趋于年轻化,所以组内教师普遍教学经验不足。虽然在课堂教学上能够认真备课,对工作兢兢业业,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重视度不够。另外,我校处在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迅速,学生的接触面越来越广,一些新事物不断涌出,学生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使我们更加意识到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性。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如:课堂导入缺乏技巧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师课上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提问,切入教学
7、重点;课堂提问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个性,师生间缺乏思维火花的碰撞,教学方式呆板;课堂效率不高等。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程体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发展,对传统教育中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行改革,树立新的驾驭思想、教育理念,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及迫切要求。为此,我们语文组申报了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想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与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目的是不断改变行为者的行为,并使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反思的素材,自觉调整、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
8、与行为,达到转变与更新教育理念,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目的。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后现代课程观课程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探究,一起探索未知世界,从而实现认知领域的拓展和延伸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师所知的过程。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的主动建构。3、合作学习理念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
9、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让每个学生在任务中积极承担责任,学生在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协商解决,对个人承担问题进行加工,对活动成效功用进行评估,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4、探究式教育思想的核心学生有权选择自己想学的东西,教师应把一切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教学生自己做,一切学生不会做的事,教会学生学会自己做,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欲望和热情,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解决本校课程改革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质量。2、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有效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3、试图为当代初
10、中教师,提供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变革的某些成功的方法和经验,从而从课堂教学方面积极推进课堂改革。4、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发现,成为学生的亲身实践活动,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使课堂鲜活起来,更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5、通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分工安排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受制于教师的教育理念,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但更是教师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手段的直观体现,由于初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涉及方方面面,我们对这
11、一课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四个方面:1、课堂教学导入策略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用形式多样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饱满的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主动性。2、有效组织课堂教学讨论的研究:主要从问题的设置,提问的方式、小组活动指导、有效组织教学等方面进行研究,真正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提升语文教师的课堂监控能力。3、优化课堂教学情境策略的研究:主要研究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创设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增强学生主观情感与客体对象之间的结合上,以及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性。4、课堂教学中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合的研究:主要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善于发现并利用资源,能综合
12、利用多种资源,使教材上平实的文字变成生动的教学素材,使课堂教学结构实现最优化的组合,教学效果达到最理想的境界,发展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等,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良好的发展。(二)分工安排:子课题名称研究人员研究对象及范围课堂教学导入策略的研究杨静华北七家中学初一、初二、初三学生有效组织课堂教学讨论的研究尹晨优化课堂教学情境策略的研究刘银英课堂教学中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合的研究王静五、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相关理论、模式、指导方法等学习。观察法:依据相关理论,有目的、有策略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的观察。行动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行动研究,在行为跟进中进行比较和提高。个案研究法:课题
13、组成员结合自己教学中的典型课例进行细致分析,大家相互交流、学习、反思。以便今后不断改进,提升自己。具体做法:课题组教师针对自己的子课题进行研究,在学习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深入探讨。要求课题组成员每周向课题组提供一个本人在教学行为中遇到的值得探讨的真实问题;每月写一篇教学行为个案研究;每人每学期至少上两节组内探讨课,在研究中进行交流、学习、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六、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的实施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0692007.3)主要工作:1、(200692006.11)课题负责人建立研究方案,学习相关理论,提高理论修养,明确课题组人员,完成课题研究的
14、各项物质标准。2、(2006112007.3)课题组成员共同完成课题开题工作。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07.3-2008.2)主要工作:1、(2007.3-2007.9)(1)课题组成员根据研究方案,启动子课题研究(计划、实施、观察、评析、反思)(2)成员针对研究内容学习相关理论,在课堂上进行实施,课后写反思。(3)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反馈修正并继续实施。(4)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2、(2007.92008.2)(1)完成课堂案例的整理工作。(2)组内成员每人上一堂研究成果展示课。组内交流心得,并写出反思。(3)组内成员对研究的内容进行小结,完成子课题的
15、研究报告,撰写论文。第三阶段:总结评估阶段(2008.2-2008.8)主要工作:1、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总结经验,撰写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成果。2、邀请专家对课题的研究进行鉴定,申请结题。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一)制定有效的课题实施方案。课题研究首先制定了方案,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要求课题组成员需热情高,干劲足,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有利于经验的总结,有利于教研成果的推广。每月定期召开课题例会,了解实验进展情况,交流情况,讨论解决课题中遇到的问题,明确下一步研究工作。制定课题常规管理制度,及时收集和整理课题研究计划、总结;研究原始数据、记录;过程性资料等
16、。(二)学习有指导性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是进行课题实验的前提。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等书籍,组织开展为期二个月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撰写心得体会。采取了“课内与课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每次教研活动时间由指定的教师进行讲解,主要讲述课题研究学习的体会和感受。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的学习,老师们对课题研究达成了共识,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立足课堂,行动研究。 立足课堂,结合学生实际,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具体教学环节等,开展深入的课堂教学研究是我们课题实验研究的重点。做到以实验示范课为亮点
17、,以实验研究课为起点,以常规实验课为基点的三点式实验教学。通过狠抓上好研究课的研讨教研活动,营造了全员奋进的教改实验的教研氛围,推动了课题组的研究,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育教学质量。课题组坚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解决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或遇到的问题进行课例行动研究,开展课程改革新理念下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科学有效地组织和评价课堂教学,利用并开发学科课程资源的实验研究工作,切实反思和转变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1、二次课例研究。我们的课题研究立足课堂,以“二次课例”研究为龙头,带动常规课的研究。二次课例研究集大家智慧攻关重点问题,常规课鼓励个人探索彰显个性特色。课题组成员
18、借助“二次课例”研讨,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研究。通过二年的实践和探索,“依托课例研究,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二次课例研究已成为课题研究的一大亮点和特色,如今已形成科学的操作模式:“个性化文本集体备课课例实践课后反思互助交流再度课例研讨,形成二次课例”。在研究过程中。每位成员结合自己研究的子课题,分别上了不同形式的研究课。杨静华老师:甜甜的泥土 谈生命王静老师:珠联珍句对联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刘银英老师:安塞腰鼓斑羚飞渡尹晨老师:芦花荡到民间采风去下面是组内教师上课时的情景:杨静华老师的研究课此外,为了便于教师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使研讨更深入、具体、有针对性,我们把教师的研究课进行录象。课后结合录
19、象课进行分析、交流、讨论。在研究过程中,共收集了6节课题研究录象课。每次上完研究课后要求教师上交教学设计、课件、课后的反思,以便课题组成员互相交流学习。 2、课例评析研究。开展理论学习与课例研究相结合的课例评析研究,实验教师在确定研究内容和目标后准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一个教学实例。研讨时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然后进行听课,接着以理论和课例为载体进行评析,研讨过程中结合理念进行备、听、思、评,使课例研究目标更加明确,也更加深入,促进组内成员课堂教学实践和反思的能力。大家全员参与,听上课,说评课,学理论,谈体会,找亮点,明起点,深研讨,挖缺点,反复实验,反复挫课,反复评课,反复研讨,积极地参与做
20、、听、评、思的过程,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共同经历课例研究过程,共同成长。(四)交流反思,提炼总结。 两年来,课题组成员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进行课题研究,酸甜苦辣,味在其中。在课题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有很多的想法和做法,也有很多的感受,同时遇到过许多新的问题或困惑,大家及时进行反思并交流实验中的点点滴滴,认真总结并撰写实验中的心得体会和得失收获。每学期,总课题、子课题坚持学期初制定实验工作计划,期末撰写实验阶段性小结。每一次课题培训、课例研究或专题自学,相关的实验教师都会根据主题内容写出自己的心得与体会、感受与建议、收获与问题,或进行相关的课例实践研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组内成员总是把
21、自己所实践的、所发现的、所思考的、所验证的、所积累的等等进行总结,撰写了大量的教案、反思、既记录了我们课题实验研究工作一路走过的历程,又反映了我们课题实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同时提高了组内教师的理论工作水平、写作水平以及综合素质。八、研究的成果通过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的学习、课堂实践、课后反思等行动研究,课题组成员的课堂教学行为有了全面的、深刻的转变。今天教师们的课堂成为师生真正的“共同学习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适时引导、参与、合作,师生使用教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和发展。(一)对课题研究内容的认识1、在课题研究中大家得出的共识:教师一定要参加课题研究,做个研究者。自从真正走进了课题研究的教
22、师们,开始填写课题申请表时,就不得不迫使自己进入有关课题实验的学习和研究,在繁忙中挤出时间学习理论,不断的思考和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不断地分析整理、实践反思、总结提升如今我们已经完整的经历了一个课题实验研究的过程,辛苦的付出换取了今日的收获。课题组成员觉得自己在课题研究中快速的成长和成熟,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导向,遇到问题会自觉的去查找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人的积极主动性被有效的调动起来,真正体会“经历课题研究过程也是我们课题追求的一个目标”。2、教师由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转变为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学生由过去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的客体地位,变为主动学习
23、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 (二)教师的变化1、新课堂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1)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传统教学中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2)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要让学生全面发展,不是让每个学生都按统一的规格平均发展。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要求,这是现行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是要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
24、一种模式化的人。这就需要我们来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 (3)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传统教学中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新课程提倡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的讲解要起到启发、引导、点拨的作用。教学评价标准也应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这正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教是为了不教”,“无需教师教,学生自能学”的理想境界。 (4)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
25、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过程是不可省略的。压缩或省略学生的思维过程,直接让他们得出结论或背前人提供的答案,对学生的学习是十分有害的。 (5)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传统教学“我教你学” “我讲你听”,学生完全任教师灌输。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很少让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之间关系显然是不平等的。新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才能达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2、课题组教师在观念和行动上有意识地去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一方面
26、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价值和深层价值,教师引导学生用教材学习,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一方面努力把握生成的课堂教学资源,教学中把学生的差异、学生的错误、学生中的偶发事件等当成有效的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在课题实验中,教师在熟读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地域、学校、学生等特点,合理的开发语文课程资源。3、以“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生学习方式初见雏形。教师通过典型课例等行动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形成和积累点滴经验:(1)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知识的动机和欲望;(2)让学生经历操作和实践的过程,获
27、得经验形成知识;(3)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感悟和探索知识;(4)指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在互动中学习。(5)通过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合,使课堂教学结构实现最优化的组合,教学效果达到最理想的境界;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良好的发展。4、研究课题的开展,使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水平得到大大提高。通过本次课题的研究,促使我们课题组成员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课题研究经验,我们的科研能力逐步提高,逐渐由实践型向科研型转变。同时我们的个人素养、教学水平等等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在本课题研究期间,刘银英老师所撰写的论文让学生的心理处处是阳光、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分别获昌平区第
28、十六届教育科研成果评审一等奖和二等奖。论文让学生的心理处处是阳光还荣获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2007优秀论文三等奖。杨静华老师所撰写的论文运用多媒体技术架起语文阅读的情感桥梁获昌平区第十六届教育科研成果评审三等奖。王静老师的论文在“语文报杯”教师论文评审中荣获一等奖。在2007年昌平区优秀课堂教学设计评比活动中,王静老师的教学设计珠联珍句对联荣获二等奖。刘银英老师的教学设计安塞腰鼓和杨静华老师的教学设计甜甜的泥土分别荣获三等奖。在昌平区第八届师生电脑作品评选中,刘银英、杨静华两位老师共同制作的课件背影获得二等奖,杨静华老师制作的课件沁园春 雪获得三等奖。此外,组内教师还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各种
29、作文竞赛。在第八、九届全国青少年“春蕾杯”征文比赛中,多数学生获奖,老师也获得了优秀指导奖。(三)学生的变化1、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第一,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式学习;第二,学习体现多样化、个性化。由单纯听讲、练习变为脑想、口讲、动手操作、心灵体验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第三,从书本中走出来,以书本为基础,向外延伸,贴近实际,走进生活;第四,由机械记忆式转向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学习。 2、学生的发展变化(1)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创设有利的教学情境、开设相关的学习活动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学、乐学。如:初一年级开展了主题为放飞心灵点燃学生思维,激活语文
30、课堂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目的是想通过活动让大家全员参与,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敢说、会说、愿说,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事先我们把年级三个班的72名学生分成12个组,每班4个组,每组选出组长,按组坐好。活动的形式是看图说话。教师先把选好的12幅图片编号,以PPT形式向学生一一展示。各组组长抽签决定组内所说内容。大屏幕呈现看图说话要求。学生观察屏幕上的循环放映图片,根据所说图片内容进行组内交流,也可以用笔写下来,限时8分钟。然后各组进行展示,互相倾听。学生的表现让我们叹为观止,真可称得上是异彩纷呈。活动中学生的思维火花得到了碰撞,大家针对不同图
31、片,展开想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轻松快乐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每个学生都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对学生的心灵也是一次洗礼。(2)变“我要学”为“我能学”让学生学会学习,变“我要学”为“我能学”。主要从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入手,以学生的学习实践为切入点,针对学生的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如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学习文章时,只是在通读全文后解决生字生词而已,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做的是教他们按要求以局部分析,进行赏析。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教会学生遇到问题时可通过问老师、同学、查资料等各种手段解决,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不断地提高,相应地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32、语言素养也会越来越高。如:刘银英老师在教学安塞腰鼓时,课前让学生上网大量搜集安塞腰鼓的资料,加深学生对这种陕北民间舞蹈艺术的了解。(3)变“我积累”为“我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支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发展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王静老师在教学珠联珍句“对联”时,在学生了解对联的特点后,让学生模仿以上介绍的对联,为学校、班级和自己写一副对联,并讲明缘由。这大大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奇思妙想,写出了许多好的对子,这是我们所想不到的,真为我们的学生而喝彩。(4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