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273.27KB ,
资源ID:11707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7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版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版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docx

1、新版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新版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注意:带是老教材的内容。第一章 水1.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天然物质,它覆盖了 70% 以上的地球表面,地球可以说是个 大水球 ,地球上的水哺育了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为人类的文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水是一种最宝贵的自然资源。2.海洋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 96.5% ;陆地水占总水量的 3.5% ;还有少量的大气水等。3.水存在于 海洋中 、 陆地上 、 空气中 以及 生物体 内。4.水一般以 固态 、 液态 、 气态 三种形态存在于大自然中。5.水的分类-不同的物质按照不同的目的进行不同的分类。(1)按物理性

2、质可分为: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2)按化学性质可分为:咸水 和淡水 。(3)按对生命的作用可分为:生物体内的水和生物体外的水。(4)按存在空间可分为: 海洋水 、大气水和陆地水 。6.海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海水是咸的,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盐类物质。平均每1kg海水中含盐类物质35g。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目前最常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是蒸馏法提取淡水。7.陆地水占了地球上所有水量的3.5%,其中大约1%是咸水,咸水主要存在于大陆内部的一些湖泊中,如我国的 青海湖 ,亚欧大陆的里海,中东地区的死海,只有剩余的2.5% 才是陆地上宝贵的淡水。8.人类较易利用的淡水只占淡水总量

3、的0.3% ,它主要包括 江河水 、 淡水湖泊水、 浅层地下水 9.大气中的水数量不多但这部分水却会 成云致雨 、形成复杂的天气现象。你根据哪些现象说明大气中有水。下雨、下雪、与雾霜露的形成。10.地球上有丰富的水,为什么我们还要提倡节约用水?(1)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是咸水,且淡水的主体是无法利用的冰川,可以用淡水只占淡水总量的0.3%。(2)淡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3)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污染十分严重。 11.淡水资源中数量最多的是冰川水。12.利用玻璃杯和冰块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大气中有水。写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 证明大气中存在水 。实验器材: 玻璃杯、冰块 。实验过程: (1

4、)把冰块放入干净的烧杯中, (2)观察和记录玻璃杯的外壁有无水珠生成 。实验结论: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玻璃杯液化成水珠,证明大气中有水 。13.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从吃西瓜时有很多西瓜汁;吃甘蔗时有甘蔗汁等体验到植物体中有水。14.在测定“种子里含有水分的”实验中,如果要比较不同种子的含水量,应控制相同的变量是不同种子的质量和烘烤时间。把种子倒进干燥清洁的试管里,在酒精灯上均匀烘烤(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不久能看到从试管里冒出的水蒸气在近试管口的管壁上凝结成小水珠,这个实验可以说明种子里含有水。15.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水生植物比陆生植物含水量高,生命活动旺盛不分比不旺盛部分含水量 高

5、,如根尖、嫩梢、幼苗的含水量可达60-90%。16.水母的含水量高达98 %,人体中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0 %,但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含水量不同,如肌肉中含水72 %,血液中含水80%,骨中含水50 %。一般成年人每天排尿约1.5L,通过呼吸和排汗散失水分约0.5-1L,我们每天至少应饮水2-2.5L。17.活动:冰的熔化过程:1、器材:铁架台、铁圈、烧杯、温度计、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2、在加热过程中,一旦发现有冰熔化成水,就不时地用玻璃棒搅拌,使烧杯中 冰和水的温度均匀 。3、冰在熔化前温度逐渐上升,当温度到0Co时冰开始熔化,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吸热,水温

6、上升。画出冰的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18.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熔化。熔化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熔点。 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物质熔化的条件:温度到达熔点,同时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凝固。凝固时的温度叫做这种液体的 凝固点 。 凝固时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物质凝固的条件: 温度到达凝固点同时放热 。 冰变成水是冰的 熔化 现象,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Co。19.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Co 。把一杯0Co的水放到有冰水混合物的的桶中,则杯中的水保持原来的状态和温度不变。用质量相同的0Co冰和0Co水冷却食品用 0Co冰的效果好,这是应为冰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冬季的早晨,气温为

7、-5Co,湖面上结了一层冰,则冰的下表面与水面交界处温度为0Co。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 化雪时发生熔化现象,雪要从周围空气吸收热量。 20.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1、 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2、 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21.已知海波的熔点是48Co,则48Co的海波是什么状态 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 。 22.物质从 液态变成气态 的现象叫汽化。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叫 蒸发 。 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 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叫沸腾。23.蒸发的快慢与 液体的温度 、液体表面积大小 、 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 有关。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的表面积 越大 ,液体上方的空气就动速度 越快 ,蒸发

8、就越快。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蒸发。 24.汽化两种方式的异同 蒸发沸腾不同点温度条件任何温度下达到沸点发生位置液体表面液体表面和内部剧烈程度缓慢剧烈温度变化制冷温度不变相同点过程都是汽化现象,物质都是由液态变为气态。需求在汽化过程中都要吸热25.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Co。水的沸点与液面上的气压有关,压强越大,沸点 越高 。盐水的沸点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 升高 。26.画出水的沸腾图像和水蒸汽的的液化图像27.水蒸发时要 吸收 热量。所以蒸发具有制冷效果。28.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液化。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增大压强。29.物质从 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的

9、现象叫升华。升华过程要 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的现象叫凝华。凝华过程要 放热 。例举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冬天结冰的衣服变干,衣柜里的樟脑丸消失(升华)霜的形成,冬天树挂的形成(各两个)。30.物质的三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过程是: 熔化、汽化、升华 , 需要放热的过程是: 凝固、液化、凝华 。31.由于水的蒸发,植物的蒸腾和 降水 ,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 、 大气之间不断的循环,这个过程叫做 水循环 。32.降水 、水汽输送、 蒸发 和沸腾、径流等是水循环过程的四个主要环节。水循环中水的 总量 保持不变,它使水成为可再生资源。水循环过程中产生复杂多变的 天气 现象,也带来了

10、风力 和 水力 的能量资源。但是水循环也会造成降水的时间、空间的不均匀,而形成 洪涝 或 干旱 。33.水循环按其发生的领域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发生在 海洋-陆地-大气之间的水体运动,通常称为海陆间水循环;二是发生在 海洋大气 之间的水体运动,通常称为海上内循环;三是发生在 陆地大气 之间的水体运动,通常称为陆上内循环。34.水循环的内因: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会以液态、固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 ,水循环的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35.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它能溶解各种固态的、液态的和气态的物质。天然水是溶液,是混合物。36.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纯净物只有 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

11、由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组成。37.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 分散 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 均一 、 稳定 的混合物叫溶液。能溶解其他物质的 物质叫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 溶质。溶液由 溶质和 溶剂 组成。 即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38.溶质和溶剂是相对而言的,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 量多的一种 叫做溶质,当溶液中有水时,习惯上把 水 看作溶剂。通常不指名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 水溶液 。39.把10克蔗糖放入80克水中,过一会儿蔗糖不见了,蔗糖分子均匀地分散到 水 分子中,形成了 蔗糖溶液 ,其中 水 是溶剂, 蔗糖 是溶质。所得的溶液质量是 90 克。40.取用固体药品一般

12、用药匙,药匙的两端分别为大匙和小匙,取用量多时用大匙,取用量少时用小匙。取用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取用。往试管里装固体粉末时,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然后使试管直立,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避免药品占在管口和管壁上 。41.溶液的基本特征是 均一性 、 稳定性 、 混合物 。42.在 一定温度 下,在 一定量的溶剂 里,把不能在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饱和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不饱和溶液 。43.怎样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加入少量该溶质,观察它是否还能继续溶解 。44.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 、升高温度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 、蒸发

13、溶剂 、降低温度45.溶液中含有较多溶质的,称为浓溶液。溶液中含有较少溶质的,称为稀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但在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一些。47.把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加该溶质 。48.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 100克 水中,达到 饱和 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叫做这种溶质的溶解度。我们用溶解度来定量的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比较两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必须在相同温度下。4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主要与 溶质 、 溶剂 的性质有关,还与 温度有关。50.30Co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为45.8g,表示在30Co时,在100g水

14、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45.8g。51.一定温度下,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 饱和 溶液。某温度下,将12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0克硝酸钾,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20 克。52.溶解度曲线:反映物质 溶解度的随温度变化 的情况。53.从溶解度曲线可知:大多数物质的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如 硝酸钾 。有的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 食盐 。及少数物质及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 熟石灰。溶解度曲线上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曲线越陡,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越大。54.把少量氢氧化钠溶于水,用手触摸试管的底部,感到试管变热,这说明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 热量

15、,溶液温度 上升 ;而把少量硝酸铵溶于水,用手触摸试管的底部,感到试管变冷,这说明硝酸铵溶解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 下降 ;氯化铵溶于水时温度几乎不变。表明在溶质溶于水的过程中都伴随着能量 的变化,有些有明显放热的现象,有些有明显吸热的现象,有些则温度变化不明显。55.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液体小液滴悬浮在另一种液体里的混合物叫乳浊 液。这两类液体统称为 浊 液,久置后一般会出现 分层 现象。56.浊液和溶液最主要的区别是悬浊液中物质颗粒 大 。分散 不均匀,久置后要 分层 ; 溶液中分散的颗粒较 小 ,分散 均匀 ,久置后 要分层 。57.常见的溶剂除了水之外,还有 酒精 、 汽油 等。油脂在水中 不易 溶解,在汽油中 易 溶解;碘在水中 不易 溶解,在酒精中 易 溶解。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同 ,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能力 不同 。58.常用洗洁精洗涤油污,因为洗洁精与油、水混合会产生 乳化 作用。洗涤剂分子,一段易溶于食物油和煤油,另一端易溶于水;亲友的一段钻进油滴,无数洗涤剂分子包围在油珠周围,使油状的小液滴破碎,变得更细小;而亲水的一端向外,这样使油与水形成一个较稳定地分散体系。59.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稀释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