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复习要点与习题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复习要点一、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经过深邃的思考,创造性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首先,为了推动全党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其次,认真领会社
2、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邓小平强调: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其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最后,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其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
3、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主要强调关于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特征,进一步深入到理解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目标。其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与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二、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
4、兴国的第一要务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中,能否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自己,能否体现出其优越性,最根本的是生产力能否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好。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从根本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的时间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得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能切
5、实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决不能长期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贫穷的基础上。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这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维护和平和稳定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
6、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是人民得到最多实惠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这些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马克思曾经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生产力中包含
7、科学的论断,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1953年,毛泽东就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等重要论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其丰富的内涵。首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必须注重发展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必须依靠科
8、技和教育。第二,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参考习题1、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后,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B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C开展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决战D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2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后,
9、毛泽东认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对我们最重要的教益是( ) A要实行一边倒政策,全面向苏联学习 B要坚定地维护斯大林的历史地位和形象 C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D要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探索自己的道路3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文献是( )A共同纲领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4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 )A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B中共八大召开C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中
10、共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5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山之作,其基本方针是( )A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服务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C加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团结D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6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的指导思想是( )A把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B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C照着马克思所说的去做D以苏联为鉴戒,建设社会主义7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改革过于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初步构想,其主要内容是( ) A要逐步走上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道路 B要逐步走上市场化的道路 C要求中央向地方分权和扩大企
11、业自主权 D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重要思想8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阐述的首要的经济关系是( )A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B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D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9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方针是( )A大干快上,赶美超英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C力争高速度,快压倒一切D慢一点,稳一点101958年制定“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一次会议B中共八届五中全会C中共八大二次会议D中共八届六中全会1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B不断解决仍然存在的
12、敌我矛盾,同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D集中力量解决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12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 )A基本不适应B完全适应C部分适应,部分不适应D基本适应,部分不适应13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著作是( )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矛盾论D论人民民主专政14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的建立、建成和发展阶段问题上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是( ) A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B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
13、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 C社会主义“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下一步是为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奠定基础15毛泽东首次明确地把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者的关系提到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考查的报告是( )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而斗争D1961年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6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的文章是( )A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B论十大关系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我们党的一些历史唯物主义经验17最早提出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的是(
14、)A周恩来B毛泽东C刘少奇D陈云18“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最初是由哪位领导人提出的?( )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19周恩来提出“向科学进军”的任务是在( )A1951年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的报告中B1956年中共中央专门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的报告中C1956年党的八大上的报告中D1962年广州的科技工作会议和文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2060年代提出实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主张的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21在中共“八大”上,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应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重要思想的是( )A陈云B周恩来C刘少奇D毛泽东22在195
15、6年后社会主义的探索中,提出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经济的领导人是( )A周恩来B刘少奇C朱德D邓小平23毛泽东提倡的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制度“鞍钢宪法”是( )A兼顾国家、生产单位、生产个人的利益B“三个主体,三个补充”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D“两参一改三结合”24在中共八大前后,提出“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思想的是( )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邓小平25与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相比较,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最突出的特点体现在(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 C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6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上的重大发展体现在提出了( )
16、A建立创新型国家 B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的本质属性 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D科学发展观27邓小平多次指出,在经济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 )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28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是( )A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不同B社会基本矛盾不同C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不同D意识形态的不同29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是( )A教育与科技创新B教育与经济发展C教育与民主建设D教育与人才培养30科教兴国战略主要是指(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
17、动者素质上来C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先进技术D加快实现高技术产业化31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远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根本体现是( )A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推进先进生产力发展B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构建先进文化的价值理念C代表人民根本利益,使人民获得切实利益D代表先进社会制度,推动社会主义不断自我完善与发展2、多项选择题1毛泽东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背景和条件是( ) A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B需要总结“一五”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C“波匈事件”的发生,使我国需要认真思考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D苏共二十大的召开,暴露了苏联的问题和矛盾,我们应该“以苏为鉴”
18、2毛泽东提出的关于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关系问题的思想有( )A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B多发展重工业,少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C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方针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总方针3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根据宪法的原则,提出了在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条标准,并指出其中最重要的是( )A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B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C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制度D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4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
19、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有(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B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C发达的社会主义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高级阶段51954年,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宣布的“四个现代化”目标是( )A现代化的工业B现代化的农业C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现代化的国防D现代化的科学技术660年代初,对我国农业生产责任制表示支持和赞成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 )A毛泽东B刘少奇、邓小平C陈云、李富春D邓子恢7邓小平在中共八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提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接受监督,这种监督主要来自( )A人民群众的监督B舆论监督C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D共产党内部的监督8陈云在中共
20、“八大”上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重要思想是指( )A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B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C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D在分配方面,以按劳分配为主补充一定的其他分配形式9毛泽东比较系统地阐述“双百方针”的著作和讲话有( )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论人民民主专政D不要四面出击10在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的理论中( )A苏联属于第一世界B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C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一世界D亚洲(除日本)、非洲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11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仍然提出了一些
21、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主要有( ) A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B党际关系不应影响国家关系 C“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构想 D中国永远不称霸12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是(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摆脱单一的苏联模式B开始寻找独立自主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探索中正确的、有价值的思想观点和创造性的思考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财富D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起了指导作用13毛泽东社会主义探索的历史局限在于( )A艰辛探索但总体上没有摆脱苏联模式B探索的一些正确成果没有在实践上坚持下去甚至出现了某些严重的背离C探索中另一种“左”的倾向逐步发展,最
22、终导致“文化大革命”D最根本的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14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 )A肯定了社会主义制度对促进生产力的巨大作用B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据C说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D指明了消除两极分化和消灭剥削的根本途径15根据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共同富裕是( )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B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C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D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16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重要意义在于( )A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B是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和重要组成部分C是20世纪国内外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D反
23、映了时代要求和人民的愿望17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 )A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B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教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C增强国家科技实力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D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富强答案及解析一、单选1D【解析】社会的主要任务是由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认清了社会的主要矛盾就可以得出此题的正确答案是D项。2D3A4A5A6B【解析】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实际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坚持从本国的情况出发,走自己的路”这样的一个根本指导思想。C项明显不正确,A、D项说法正确但不是根本思想。7C
24、8D9B10C11C【解析】这是毛泽东在1957年3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12D【解析】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基本适应、部分不适应的特点,所以是非对抗性,可以通过社会主义本身得到解决。13B14B15B16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毛泽东一些重要文章中的重要论断的掌握。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17A【解析】这是周恩来在1956年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提出的。18B【解析】本题要求考生掌握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一些重大方针政策提出的
25、时间、背景及领导人。这一方针是1956年5月的中央会议上,最初由周恩来、李富春等人提出,同年9月,中共八大上正式确立为今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19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识分子问题和党的科学文化政策。1956年1月中共中央专门召开了知识分子问题会议,这是周恩来在会上所作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提出的任务。20C【解析】这个问题是刘少奇在1964年提出的。21A【解析】“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是陈云的经济思想。22C【解析】当时朱德提出了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经济。23D24C25A26B【解析】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
26、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所以选B项。27D【解析】一个公有制为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在改革中一再强调的两条“根本原则”,所谓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主要指这两条。28C【解析】社会形态划分的标准是生产关系。“两个不同”是江泽民的权威提法。29D【解析】经济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与人的全面发展更直接相关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人才培养”。30B【解析】科教兴国战略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具体内容是坚持教育为立国之本,科技是强国之路。31A【解析】四项都不错,但是先进生产力是最根本前提和基本条件,是B、C、D项的最终决定因素。二、多选1ABD2ACD3BD4AB5ABC【解析】最早提出“四个现代化”是A、B、C项,后来才以“科教现代化”取代交通运输现代化成为“四化”之一。6BCD7ACD【解析】当年邓小平的报告只提出A、C、D三项,所以B项不能选。8ABC9AB10ABD11BCD12ABCD13ABCD14ABCD15ABCD16ABCD【解析】除A、B、C、D四项外,还有一个意义,即现实意义: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指导。17ABCD【解析】科教兴国的科学内涵。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