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郑州航院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报告报告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课 程 设 计 报 告届专业班级课程名称 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 题 目基于电池续航寿命的手机通话系统 FTA分析与可靠性增长分配姓 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二一 五 年 六 月 五 日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一、设计题目基于电池续航寿命的手机通话系统FTA分析与可靠性增长分配二、设计依据1、智能手机平台总体构造图2、根底数据:除了电池的续航可靠度未知之外,其它各组件的故障率均为0.001/h;FTA分析的时间位置为;通话系统设计可靠度要求R(t)=0.95;手机各部件可靠性增长与投入本钱之间的关系为,各部件参数见下表1:表1 各部件可靠性增长与投入本
2、钱之间的关系部件名称a部件名称a电池0.94.0应用处理器0.62.0调谐&解调器0.63.0条件接收模块0.93.0存储器0.91.0蓝牙耳机0.91.0蓝牙/WIFI0.82.0LCD模块0.62.0耳机0.91.0扬声器0.92.0音频解码器0.64.0射频&基带处理器模块0.63.0传声器0.91.0摄像头模块0.92.02、电池的续航可靠度根据个人收集的电池续航时间数据进展分析和计算得到;3、可靠性数据分析步骤及要求,FTA分析步骤及要求,可靠性分配模型;4、可靠性数据及FTA分析案例,可靠性分配例如。三、设计容以智能手机通话系统为分析对象,根据实测数据,识别和检验手机电池续航寿命分
3、布;基于智能手机平台总体构造图,建立手机通话系统故障树,并根据和前述分析所得数据对故障树进展定性、定量分析;基于前述相关分析结果,根据通话系统设计可靠度要求,以及应用处理器可靠性增长、电池续航寿命可靠性增长与本钱的关系函数,基于最优本钱对通话系统的应用处理器和电池进展可靠性增长分配,并计算最优本钱值。2015年4月26日基于电池续航寿命的手机通话系统FTA分 析与可靠性增长分配学号: 120510115 : 盼云序、课程设计简介一、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较好地掌握可靠性工程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能灵活应用可靠性工程理论知识和方法,到达如下目的:1了解和掌握可靠性数据分析、FTA、可靠性分
4、配等可靠性工程理论和方法;2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3对可靠性工程理论知识和方法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有更深入的感性认识。二、课程设计的容以智能手机通话系统为分析对象,根据实测数据,识别和检验手机电池续航寿命分布;基于智能手机平台总体构造图,建立手机通话系统故障树,并根据和前述分析所得数据对故障树进展定性、定量分析;基于前述相关分析结果,根据通话系统设计可靠度要求,以及应用处理器可靠性增长、电池续航寿命可靠性增长与本钱的关系函数,基于最优本钱对通话系统的应用处理器和电池进展可靠性增长分配,并计算最优本钱值。三、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1.收集手机电池充电间隔期数据不低于50个数据;2.根据收集数
5、据识别手机电池续航寿命分布并进展假设检验;3.根据手机平台总体构造对通话故障进展故障树分析,并基于和计算数据进展故障树的定性、定量分析;4.根据系统可靠度设计要求及其它条件,对应用处理器和电池进展最优本钱的可靠性增长分配分析,计算最优分配结果。四、课程设计进度安排1、每人单独1组,单独完成。2、时间和进度安排: 时间为10-11周,共两周; 第13周周日之前交于各自指导教师,由各指导教师安排辩论和评分。一、系统简介1、智能手机系统功能的分析与介绍1人性化:可以根据个人需要扩展机器功能。根据个人需要,实时扩展机器置功能,以及软件升级,智能识别软件兼容性,实现了软件市场同步的人性化功能。2功能强大
6、:扩展性能强,第三方软件支持多。3运行速度快:随着半导体业的开展,核心处理器CPU开展迅速,使智能手机在运行方面越来越极速。4具备无线接入互联网的能力:即需要支持GSM网络下的GPRS或者CDMA网络的CDMA1X或3GWCDMA、CDMA-2000、TD-CDMA网络,甚至4GHSPA+、FDD-LTE、TDD-LTE。5具有PDA的功能:包括PIM个人信息管理、日程记事、任务安排、多媒体应用、浏览网页。6具有开放性的操作系统:拥有独立的核心处理器CPU和存,可以安装更多的应用程序,使智能手机的功能可以得到无限扩展。2、系统部件构成智能手机系统部件的构成如下列图1-1所示:图1-1 智能手机
7、平台总体构造二、手机电池续航可靠性分析1、收集电池充电间隔时间智能手机电池充电间隔时间的数据收集如下表2-1所示:表2-1电池充电间隔时间 上表中手机充电时刻有时为两个记录数据,代表在该天手机充电次数为2次,故对应的手机电池充电间隔时间也为2个。2、根据收集的数据识别电池续航寿命分布将智能手机电池充电间隔时间的数据收集好之后输入Minitab软件,得直方图如下列图2-1所示:图2-1手机电池充电间隔期数的直方图由上图手机电池充电间隔期数的直方图可知手机电池续航寿命近似服从正态分布。3、对电池续航寿命分布进展检验对电池续航寿命分布进展卡方检验,得描述性统计量:此外,由表2-1可知样本中值为:M=
8、16.28+18/2=17.41 ;由图2-1可知样本均值为18.07 ;因为正态分布识别一般准那么为:样本均值和样本中值大致一样,所以可以大致判定手机电池续航寿命服从正态分布。根据表2-1中的数据,以95%的置信水平建立时间间隔的置信区间:n=64 1-=0.05 s2=63.68 其中,查分布表得:由上可知:电池寿命服从N18.07,7.980分布,且其故障概率密度为:4、计算电池相关时刻的可靠度当=2.4292时,利用Matlab软件可得手机电池续航寿命的可靠度如下列图2-2所示:图2-2手机电池续航寿命的可靠度所以,当t=2.4292时,手机电池续航寿命的可靠度为:三、手机通话系统的故
9、障树分析1、故障树的建立 手机通话系统的故障直接由手机应用处理器故障引起,由智能手机系统部件的构成图1-1分析可知手机通话系统的故障树如下列图3-1所示:图3-1手机通话系统的故障树2、故障树定性分析 由上图3-1分析可知: T=A1+A2+A3+A4+A5+A6+A7+A8+A9+X10 =X1+B1+X3+X4+B2+B3+X7+X8+X9+X10 =X1+X2+X3+X4+X5+X6+X7+X8+X9+X10 即系统的最小割集为:X1X2X3X4X5X6X7X8X9X10。3、故障树的定量分析将最小割集进展不交化处理并简化:T=X1+X2+X3+X4+X5+X6+X7+X8+X9+X10
10、由实验指导书知其他部件不可靠度为:,由上面的分析计算可知电池的不可靠度为:F(t) =1-R(t)=0.0132,那么系统的不可靠度为:四、通话系统的可靠性增长分配1、建立系统设计可靠性与单元可靠性增长变量之间的关系函数 可靠性分配是指在产品系统的工程设计阶段,将规定的系统可靠度总体指标合理分配给各个组成单元,明确各单元的指标要求,从而使得系统总体可靠度指标得到保证的过程。可靠性分配程序: 明确系统可靠性参数指标要求:除电池的续航可靠度之外,其它各组件的故障率均为0.001/h; 分析系统特点:手机应用处理器中任何一个部件故障都会导致应用处理器故障进而导致手机通话系统故障,所以这些部件之间为串
11、联模型关系; 选取分配方法:等分配法对系统中全部单元分配以相等可靠度的方法; 进展可靠性分配:n个单元组成的串联模型 Ri=R1/n ; 验算可靠性指标要求,调整优化:FTA分析的时间位置为t=2.4292h;通话系统设计可靠度要求R(t)=0.95。由以上分析可知,对系统设计可靠性与单元可靠性采取串联模型下的等分配法,所以系统设计可靠性与单元可靠性增长变量之间的关系函数为: Ri=R1/n 其中,i=1,2,3,102、建立可靠性增长和本钱关系函数因为应用处理器可靠性增长(R1)、手机电池的续航可靠性增长(R2)与投入本钱之间xi的关系分别为,。所以应用处理器可靠性增长(R1) 与投入本钱之
12、间xi的关系为:手机电池的续航可靠性增长(R2) 与投入本钱之间xi的关系为:3、可靠性增长分配和最优本钱结果的计算因为应用处理器可靠性增长(R1)、手机电池的续航可靠性增长(R2)与投入本钱之间xi的关系分别为,,此外,通话系统设计可靠度要求R(t)=0.95,所以可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将系统可靠度分配给应用处理器和手机电池,并使系统的费用最小。这是一个在(i=1,2,3,10)约束条件下,求使为最小的问题,n=2。引入拉格朗日乘子,构造拉格朗日函数为:将代入上式,并用变量R代替X得 解方程组得将数据代入上式得将上式输入Matlab软件中如下列图4-1所示:图4-1解方程组Matlab软件输出的
13、结果为: R1=0.9796 R2=0.9698其中x代表R1,y代表R2。将其代入可靠性关系本钱将其输入Matlab软件中如下列图4-2所示:图4-2解方程组Matlab软件输出的结果为:X1=8.3247 X2=7.8222故最小总本钱为:X= X1+ X2=8.3247+7.8222=16.1469五、总结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了解和掌握了可靠性数据分析、FTA、可靠性分配等可靠性工程理论和方法;并且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此外,也对可靠性工程理论知识和方法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有更深入的感性认识。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容是:以智能手机通话系统为分析对象,根据实测数据,识别和检验手机电池续
14、航寿命分布;基于智能手机平台总体构造图,建立手机通话系统故障树,并根据和前述分析所得数据对故障树进展定性、定量分析;基于前述相关分析结果,根据通话系统设计可靠度要求,以及应用处理器可靠性增长、电池续航寿命可靠性增长与本钱的关系函数,基于最优本钱对通话系统的应用处理器和电池进展可靠性增长分配,并计算最优本钱值。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整个过程进展的并不是那么顺利,很屡次都不知道如何进展下去,但是我通过与同学之间的不断交流,最终把困难都一一克制了,这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相互交流的重要性。这不仅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而且还进一步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此外,我还学会了把Matlab和visio软件知识运用到
15、本次课程设计中,实现了知识的融会贯穿。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了解和掌握了可靠性数据分析、FTA、可靠性分配等可靠性工程理论和方法,并且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也对可靠性工程理论知识和方法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有更深入的感性认识。整个课程设计过程虽然有些磕磕绊绊,但是我感到很充实快乐。参 考文 献1公绪,静.新编质量管理学M.:高等教育,2003,82金伟娅,康达.可靠性工程.:化学工业.3新利,陆长捷.工程可靠性工程教程.:国防工业.4宋保维.系统可靠性设计与分析.:西北工业大学.5卢明银,徐人平.系统可靠性.:机械工业.6Patrick D.T.OConnor等著,莉等译.实用可靠性工程第四版.:电子工业.7宇.可靠性数据分析.:国防工业.课程设计 辩论评语成绩 辩论组长签名年月日附:辩论小组成员:姓 名职 称工 作 单 位备 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