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3 ,大小:52.60KB ,
资源ID:1166842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6684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重庆旅游业十三五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重庆旅游业十三五规划.docx

1、重庆旅游业十三五规划目 录第一章 准确把握旅游业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形势(5)第一节 发展基础(6)第二节 有利条件(7)第三节 面临形势(9)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11)第一节 指导思想(11)第二节 基本原则(12)第三节 发展目标(13)第三章 建设旅游目的地体系(14)第一节 建设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15)第二节 构筑四条主题精品旅游线(17)第三节 构建四级旅游目的地体系(19)第四章 建设七大国际旅游品牌(21)第一节 建设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21)第二节 建设世界美丽山水之都(24)第三节 建设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6)第四节 建设世界温泉之都(29)第五节 建设国

2、际商务会展与购物之都(30)第六节 建设国际休闲度假之都(32)第七节 建设国际乡村旅游示区(34)第五章 推进融合发展,创新旅游业态(36)第一节 大力发展自驾旅游(37)第二节 加快发展养生养老旅游(37)第三节 推进低空旅游发展(39)第四节 推进体育旅游发展(39)第五节 推进工业旅游发展(40)第六章 提升六大支撑体系(41)第一节 提升和完善旅游交通体系(42)第二节 提升和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45)第三节 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46)第四节 建设国际化旅游标准体系(48)第五节 推进智慧旅游体系建设(49)第六节 提升和优化旅游环境(51)第七章 推进旅游开放合作(53)第一节

3、 提高旅游国际开放水平(54)第二节 深化旅游区域合作(56)第三节 加强旅游宣传推广(57)第四节 大力开拓客源市场(59)第八章 规划实施保障(60)第一节 落实部门职责,强化组织保障(60)第二节 创新投融资模式,强化资金保障(61)第三节 用好用活土地政策,强化用地保障(61)第四节 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强化人才保障(62)第五节 建立和完善旅游统计,强化决策信息支撑(63)市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旅游业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战略机遇期。为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综合性战略支柱产业,把建设成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根据中国旅游业发展“十

4、三五”规划纲要、中共市委关于制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渝委发201524号)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渝府发20166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第一章 准确把握旅游业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实现快速发展,在拉动经济、带动就业、普惠民生、精准脱贫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入推进,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战略地位更加重要,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旅游发展支撑进一步增强,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提供了坚实基础。第一节 发展基础“十二五”时期,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

5、重视旅游业发展,推动行业提档升级,打造行业精品品牌,旅游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二五”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旅游收入快速增长。全市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9.7%,2015年达到2251.31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15.9%,达到14.69亿美元。旅游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4%,达到897.6亿元,占同期地区生产总值5.7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12.0%。旅游市场快速拓展。2015年接待国外游客数量达3.92亿人次,年均增长19.3%。其中,接待国游客3.89亿人次,年均增长19.4%。接待入境游客282.53万人次,年均增长15.6%。出境旅游达到182.22万人次,年均增长56.

6、9%。品牌创建成效显著。国家A级旅游景区198个,增长106%,其中,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达到75个,增长88%,国家4A级旅游景区68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由2个增加到7个。五星级标准邮轮25艘,占长江同级别邮轮总数的62%。温泉旅游景区33个,增长38%,荣获中国温泉之都和世界温泉之都称号。五星级饭店27家,增长93%。旅行社593家,增长46%,其中,进入全国百强旅行社榜单的达5家,位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七。知名度和美誉度切实提升。2013年,福布斯中国大陆旅游业最发达城市排名榜中,综合排名第四位,2014年上升为第三位。2015年,在国家旅游局对全国60个重点旅游城市游客满意度排名中,

7、位列第一。“全球旅游目的地盛典”活动评选国十大旅游目的地,位列第四。产业带动效益明显。2015年,全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40.54万人,间接从业人员202.7万人。全市旅游商品企业达到267家,旅游商品销售总额达到95.59亿元。近年来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精准脱贫方面效果显著。旅游业的发展,在推动生态保护、促进精准脱贫、提升城市形象、扩大对外交流、促进文化传承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二节 有利条件区位优势独特,为旅游业融入国际国两个市场、整合国际国两种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

8、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随着陆开放高地与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立起“三个三合一”为支撑的口岸体系,2015年外贸进出口排名全国第十、中西部第一,五大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和交易量居中西部第一,开放空间不断拓展,与全球224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经贸往来,与34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驻渝外国总领事馆达到10家。已站在全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为实现旅游功能国际化、整合国际旅游资源、拓展国际旅游市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综合交通发达,为建设区域性游客集散中心打下了坚实基础。已形成以航空枢纽、铁路枢纽和河航运枢纽为支撑的西部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十三五”时期,将进一步拓展和优

9、化国际航线布局,构建覆盖世界五主要交通枢纽城市的国际航线网络,江北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预计将超过5000万人次;新增1000公里铁路里程,完善“米”字型铁路网;新增高速公路1000公里,形成“三环十二射多连线”格局,路网密度达到国发达地区水平;强化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功能,整治干支航道500公里,构建以“一干两支四枢纽九重点”为骨架、航运集聚区为支撑的河航运体系,综合交通状况持续改善。城市禀赋独特,国际旅游功能构建与要素聚集承载力强。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国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西部创新中心和陆开放高地以与全国重要物流枢纽、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综合功能齐全,是跨国企业总部

10、布局中国中西部的首选城市之一。旅游经济腹地纵深大,鄂西、湘西、黔北、川东北、陕南是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围,也是旅游经济的腹地,这一区域是中国旅游资源的富集区,随着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步伐加快,将构筑起环的“最美中国”黄金旅游圈,为建设区域性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奠定坚实的基础。旅游资源丰富,有一大批世界知名的独占性旅游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山水都市,空间尺度大,旅游功能构建、旅游要素聚集能力强,江城山城交相辉映,被国外生态专家誉为世界少有的天然生态城市。历史文化厚重,既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又是抗战文化、红色文化的集聚地,被誉为与伦敦、莫斯科等齐名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英雄城市。旅游资源单体共4042个,涉与

11、8主类、39亚类、110个基本类型;优良级单体旅游资源230个,其中五级以上最优级旅游资源31个、四级以上104个、三级以上95个、涵盖了大都市、大乡村、峡谷大川、温泉湖泊、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多种类型;具有世界知名的独占性旅游资源达42项,为构建层次化、系列化、特色化的具有世界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节 面临形势“十三五”时期,旅游业发展将进入持续增长阶段。我市旅游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是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是,旅游业也存在经济总量小、有效供给与旅游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十三五”时期,我市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面临诸多机遇。从宏观

12、发展环境看,旅游业已确立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是我国培育发展新动能的生力军,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舞台,是实现扶贫脱贫的重要支柱,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助推器,在新旧动力转换、结构调整、拉动需、绿色示、普惠民生、精准扶贫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共建共管已达成广泛共识,旅游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将更加优化。“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有利于我市融入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新格局,开放功能更加完善,开放环境更加优化,为旅游业“请进来”“走出去”创造良好机遇。我国已进入全民旅游时期,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旅游消费成为居

13、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游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有利于创造出大量新的旅游业态和新需求,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为旅游产业发展增添新动力。从我市自身层面看,随着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各功能区域旅游业差异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联动发展的巨大潜力不断释放。旅游深化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旅游发展的瓶颈制约问题进一步破解。直辖市体制优势和国家中心城市的聚集效应进一步释放,旅游聚集和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十三五”时期,我市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旅游综合功能还不完善,与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不相适应。中高端旅游产

14、品不足,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建设滞后,旅游接待服务主体规模较小,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有待提升。高铁发展相对滞后,国际航线数量较少,旅游交通集散能力有待提升。72小时过境免签与东部城市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环境存在较大差距,通关便利化有待提升。旅游业发展还面临“大旅游”与“小管理”、本土化与区域一体化和国际化、创新不足与需求个性化,以与市民素质提升等系列挑战。谋划我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必须把握世界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发展融合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精致化、品牌化的大趋势,顺应国际国游客需求个性化与多样化、精致化与高端化的要求,增强大旅游意识,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

15、推进全要素开发,加快旅游经济由封闭向开放、由观光向复合、由粗放向集约转型升级,提升旅游国际功能与品质,增加有效供给,增强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第一节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要求,以发展大旅游、推进大融合为主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以提升服务品质、打造国际品牌为抓手,以增加有效供给、促进有效消费为目的,着力推进旅游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保障和改善民

16、生融合发展,加快旅游开发和建设管理向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与共建共管转型,着力推进“旅游+互联网”与“旅游+产业”,加快旅游产品创新、要素创新、业态创新、服务创新,形成全要素整合、全产业链打造的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把建设成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第二节 基本原则坚持规划引领。旅游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建设与保护规划衔接,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旅游人口密度因素,提升各级城市(镇)旅游功能,适当扩大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容量,留足城市休闲空间。在全域旅游示区建设与创建过程中,有条件的区县应把旅游规划作为上位规划,切实发

17、挥旅游产业对区域资源整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坚持创新驱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旅游产品、业态、开发模式、管理体制与市场监管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旅游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旅游要素向中高端产品、休闲度假产品与新业态聚集,高起点、高规格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体系,壮大旅游新供给。坚持依法治旅。全面贯彻落实旅游法律法规,扎实推进依法治旅、依法兴旅。推进联合执法、综合监管,加快建立诚信体系,建立健全旅行社、导游、游客的黑制度,在全社会营造诚信经营、文明旅游的良好风尚。第三节 发展目标到2020年,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综合性战略支柱产业,建成以“山水之都美丽”为统领,以三大国际

18、旅游目的地、四条主题精品旅游线、四级目的地体系、七大国际旅游品牌为支撑,城市魅力独特、产品业态丰富、品牌形象卓著、服务功能完善、集散舒适便捷、环境安全友好、主体充满活力的国家旅游中心城市、具有世界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旅游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旅游总收入达到4500亿元,年均增长15%;旅游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旅游客源市场进一步拓展。国际与地区航线数量达到100条,入境游客达到500万人次,年均增长12%以上,旅游总人数达到5.26亿人次。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形成以长江三峡、世界遗产、山水之都与国家A级旅游景区为支撑的多类型、多层次、组合优势明显

19、的旅游产品系列,培育形成一批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创建一批世界级、国家级旅游品牌。旅游服务品质明显提升。国家A级旅游景区设施配套完善率达到100%,成为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互联网”“旅游+产业”取得明显进展。旅游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在国际国相关权威旅游组织、机构、媒体对国旅游城市评价中,保持排位靠前。专栏1 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主要指标表指标单位2015年2020年旅游经济总量旅游业总收入亿元2251.314500旅游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5.718接待国外游客数量亿人次3.925.26其中:过夜人次数亿人次0.71入境旅游人次数万人次282.53500旅游直接就业总量万人40.5

20、470旅游吸引力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数量个75120市级以上旅游度假区数量家1030五星级标准邮轮数量艘2530建成营运温泉旅游景区个3360精品特色旅游线路数量条70120旅游服务能力星级标准饭店总量家232350其中:五星级标准饭店数量家2775国际航线数量条49100航空旅客吞吐量万人次32405000国家A级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完善率%100100导游外语普与率%5575过境免签小时72144第三章 建设旅游目的地体系按照融合化、全景化、差异化的要求,推进旅游资源依城、依景、依通道聚集,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功能,提档升级现有景区,开发建设新景区,打造类型丰富、层次分明、组合优势突出

21、的世界旅游吸引物体系。建成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四大主题精品旅游线为支撑,多类型、多层级旅游目的地体系,形成特色突出、功能互补、联动发展的旅游发展新格局。第一节 建设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要求,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特色突出、功能互补、联动发展的大都市、大三峡、大武陵三大旅游目的地。建设国际大都市旅游目的地。以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为载体,推进旅游资源和要素依城、依景、依通道聚集和整合,形成“主城集聚、近郊依城、远郊靠景、交通串点”,轴、带、圈层网络化旅游发展空间格局。都市功能核心区重点提升高端旅游要素聚集功能,突出历史文化传承和美丽山水风貌展示,发展城

22、市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购物美食、文化娱乐等都市旅游,打造国际一流的旅游集散中心,带动和辐射周边区域;都市功能拓展区重点发展以“五方十泉”温泉旅游为引领,乡村民俗与生态体验并重的短程休闲度假旅游,打造环城休闲游憩带;城市发展新区推进旅游要素依景聚集,依托世界遗产地,重点发展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旅游,与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形成联动发展格局。加强与、旅游协作,共建中国西部旅游增长极。到2020年,大都市区实现旅游总收入3000亿元,新增达到国家4A级以上标准的旅游景区21个,建成市级与以上旅游度假区16个,建成特色旅游镇45个。围绕都市观光、抗战(陪都)文化、世界遗产、休闲度假、温泉养

23、生、红色旅游等主题,培育精品特色旅游线路60条。把大都市区建设成为建设国家旅游中心城市的核心载体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平台。建设大三峡国际黄金旅游目的地。依托长江雄奇的自然山川、丰富的历史积淀、深厚的生态底蕴,突出“高峡出平湖”的建设奇迹和景观特色。按照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面上保护、点上开发”要求,围绕生态产业化,加快沿江精品景区扩容和提档升级,推进两侧腹地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构建“一干多支”旅游空间发展格局,全面提升三峡旅游品质和国际化水平。重点发展峡谷观光、文化体验、生态度假旅游。推进区域旅游协作,与共建长江三峡旅游经济带,与、共建巴山旅游区。到2020年,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实现旅游

24、总收入820亿元,新增达到国家4A级以上标准的旅游景区15个,建成市级以上旅游度假区8个,特色旅游镇35个,培育精品特色旅游线路35条,把三峡邮轮打造成为世界河邮轮旅游精品。把长江三峡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吸引力、竞争力的大三峡旅游目的地。建设大武陵生态民俗旅游目的地。落实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主体功能,按照“面上保护、点上开发”要求以与大武陵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总体目标,突出“神奇武陵风光,隽秀乌江画廊”等自然生态和“土家族苗族风情、淳朴古镇边乡”等本土民俗文化,加快大仙女山、乌江画廊、武陵仙乡、世外桃源、黄水林海、边城古镇主题旅游区开发,构建“以点带片,集聚集约”的旅游空间发展格局。重点发展山

25、地度假、民俗体验、养生养老旅游,与、共建大武陵山旅游圈。到2020年,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实现旅游总收入680亿元,新增达到国家4A级以上标准的旅游景区9个,建成市级以上旅游度假区6个,特色旅游镇20个,特色民俗文化村(寨)100个,培育精品特色旅游线路25条。把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成为自然生态与民族风情相融合的生态民俗旅游目的地。第二节 构筑四条主题精品旅游线根据旅游资源与景区的空间分布,依托综合交通网络,构筑四条主题精品旅游线。山水都市风情之旅。以“一岛两江四岸”为核心,依托枢纽机场、铁路客运枢纽、邮轮母港,以轻轨线路、公交线路为纽带串联,整合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旅游景区与要

26、素,突出山水都市、巴渝古都、天空之城、不夜之城、温泉之都等旅游特色,构筑山水都市风情主题旅游线。重点展示两江四岸、四山两脊山水大格局,充分挖掘和利用城市多元文化,大力提升“江城”、“山城”、“不夜城”和“五方十泉”品质,按照以点串线的要求,着力打造美丽山水都市之旅、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旅、山城夜景之旅、世界温泉之旅、美食购物与文化娱乐之旅等主题旅游线路产品。城市新区休闲度假之旅。依托成渝高铁、渝黔铁路、以与成渝、遂渝、渝黔、成渝复线等交通大通道,推进城市发展新区旅游资源和要素聚集,突出环主城世界遗产、亲山乐水、养生养心等旅游主题,构筑区域中心城市为支撑、山水文化休闲度假主题旅游线,形成环主城旅游

27、圈。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旅游。提升大足石刻等世界文化遗产品牌号召力,深度挖掘和整合区域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文化遗产体验旅游走廊;提升金世界自然遗产品牌号召力,整合各类景区和度假区资源,打造世界级山水休闲度假旅游廊道。渝东北环长江三峡湖光山色之旅。依托长江干流与环库区高速高等级公路通道与万州机场,突出长江三峡壮丽的“高峡出平湖”奇观,深度开发人文与生态资源,构筑以万州、巫山为支撑,长江干流东西横贯,两侧腹地环湖延伸的长江三峡湖光山色主题旅游线。推动巫山巫溪奉节旅游金三角一体化建设;构筑丰都名山、万州大瀑布、云阳龙缸、奉节天坑地缝、巫山小三峡等精品旅游区。推进长江三

28、峡邮轮大型化、精品化、滚装化发展。重点打造世界邮轮之旅、峡谷观光之旅、环湖自驾之旅、生态度假之旅等主题旅游线路产品。渝东南世外桃源民族风情之旅。依托渝湘高速、渝怀铁路、乌江百里画廊大通道与黔江机场,突出武陵仙居、世外桃源主题,推进旅游资源点向轴向聚集,形成以黔江、武隆为支撑、自然生态与民俗文化相融合的世外桃源主题旅游线。提升仙女山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品牌号召力,整合世外桃源、乌江画廊、黄水林海等景区资源,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山地旅游度假区,推动渝东南武陵山生态旅游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土家族、苗族民俗文化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提升“印象武隆”“梦幻桃花源”“天上黄水”等实景演艺

29、精品,整合濯水古镇蒲花暗河、西沱古镇、洪安边城和“十里花灯”等资源,提高体验性与参与性。重点打造山地休闲度假之旅、高山避暑纳凉之旅、民俗文化体验之旅、养生养老之旅、边城古镇古村(寨)之旅等主题旅游线路产品。第三节 构建四级旅游目的地体系构建旅游都市旅游区县特色旅游镇重点旅游景区(旅游村寨)四级旅游目的地,通过航空、高铁、高速高等级公路与风景廊道串联,形成层级分明、功能互补、特色突出、联动发展的旅游目的地体系。旅游都市。建设国际一流的旅游集散中心,增强旅游聚集和辐射功能,引领和带动区域旅游业发展。依托陆开放高地与口岸优势,融入国际国两个市场,整合两种资源,发展旅游总部经济,聚集旅游中高端要素,建设中西部旅游资源配置中心。依托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建设中西部旅游交通集散中心。依托主城强大的城市综合功能,按照国际标准加快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旅游要素服务体系,建设中西部旅游服务中心。旅游区县。重点提升旅游承接传递功能。以全域旅游示区建设为重点,以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为契机,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和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提高辖区旅游服务能力和水平,配套发展住宿、餐饮、购物、文化娱乐等服务业,完善旅游要素,承接主城旅游服务功能与旅游要素辐射,引领和带动辖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