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1.21KB ,
资源ID:1166303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6630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1、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Hygiene) 一、 课程说明课程编码:07110021 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56(40/16)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4/3 学分:3分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口腔、麻醉、影像、法医、眼视光、护理等专业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教 学 内 容 与 学 时 安 排 表章次内 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践课时绪论220第一章人和环境330第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330第三章食物与健康963第四章生产环境与健康1183第五章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0(自学)第六章预防保健策略0(自学)第七章社区卫生服务0(自学)第八

2、章医学统计基本内容220第九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127.54第十章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743第十一章秩和检验 0.50.50第十二章直线相关与回归321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422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医学生获得卫生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牢固地树立“预防为主”和“人群健康”的观点,深刻认识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了解和掌握主要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和卫生评价的方法,通过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来预防疾病、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同时,通过卫生学中医学统计方法部分的教学,使学生具有基本的分析和处理科研资料的能力。教学基本要求 对临床医学专业的

3、学生以“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为目标,使学生掌握环境与健康关系,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掌握三级预防的策略,掌握预防疾病的技能,并能自觉地运用到临床服务中,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 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概念。掌握常见的统计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掌握医学科研中统计设计的原则,及常见的实验设计方法,并能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科研工作中一些常见的统计学问题。熟悉统计软件SPSS的使用,熟悉如何建立数据文件、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及其对结果的正确解释。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教学使

4、用计算器及电脑操作相结合。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具备的基础知识: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本课程先修课程:高等数学、计算机、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诊断学。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卫生学人卫第七版,仲来福主编参考书:卫生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配套第七版教材) 仲来福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临床预防医学主编 傅华 叶葶葶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5版)金泰廙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5版)吴坤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环境卫生学(第5版)杨克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卫生统计学主编 杨树勤 人民卫生出

5、版社.1994 医学统计学主编 孙振球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医学统计学主编 倪宗赞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SPSS 11统计分析教程主编 张文彤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 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课程成绩= 8590%期末成绩+1015%平时成绩。课程结束后,由学校教务处统一组织理论考试,实行考教分离。命题范围:在每份试卷中85%以上为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内容,大纲中要求熟悉或了解的内容不超过15%。考试内容并不局限于理论课内容。平时成绩的评定依据:实验课的作业成绩。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序号内容课时1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42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33相关与回归、实验设计34营养评价3

6、5职业中毒案例分析3二、教学内容纲要绪论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卫生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意义,健康概念,三级预防策略,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与基本内容,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特点、工作内容及实施。(二)了解:卫生学的发展简史,卫生学的内容组成,学习卫生学的目的和要求。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卫生学的概念和战略地位,卫生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意义,健康概念及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三级预防策略。(二)一般介绍或自学:卫生学的发展简史,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与基本内容,社区卫生服务的概述及实施,卫生学内容组成,学习卫生学的目的和要求。第一章 人和环境一.目的与要求:(一)

7、掌握:环境污染的概念,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和分类,常见的环境污染物;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和迁移,环境的自净作用;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环境污染对机体健康的损害;公害病的概念;影响环境污染健康损害程度的主要因素。(二)了解:环境的概念,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人类和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生态平衡的概念,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致病因素的健康效应;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公害病,职业病,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环境污染的来源;常见的环境污染物;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迁移和自净;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影响环境污染健康损害程度的主要因素。(二)一般介绍或自学:环境

8、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的概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污染的防治。第二章 生活环境与健康第一节 空气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大气污染的来源;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直接危害,间接危害);大气中几种常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光化学烟雾多环芳烃)对健康的影响;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及主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空气污染的防护措施。(二) 了解:空气的卫生学特征;空气的物理性状(太阳辐射,空气离子,气象因素和微小气候)及其卫生学意义;室内空气污染的卫生评价。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大气污染的来源;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

9、物,光化学烟雾多环芳烃);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及主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大气卫生标准。 (二)一般介绍或自学:空气的卫生学特征;空气的物理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室内空气污染的卫生评价;空气污染的防护措施。第二节 水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水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水的生物性污染与介水传染病,水体汞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危害,水的净化和消毒的意义;饮水氯化消毒法的原理和影响因素。(二)了解:水的卫生学意义;各种天然水源的卫生学特征;水体铬、氰化物、酚、多氯联苯污染对健康的危害;水源的选择和卫生防护原则;水的净化的原理和影响因素;饮水的

10、其它消毒法。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汞污染对健康的影响;饮水的氯化消毒法。(二)一般介绍或自学:水的卫生学意义;水源的种类和卫生学特征;饮水的净化及其它消毒法。第三节 地质环境和土壤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化学性地方病的概念;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地方性氟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土壤污染的特点;土壤镉污染对健康的危害。(二)了解:地质环境和疾病的关系;我国常见的化学性地方病;土壤污染的来源;土壤的卫生防护原则。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地质

11、环境与疾病的关系;碘缺乏病和地方性氟病;土壤污染的特点;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危害(重金属镉污染)。(二)一般介绍或自学:地方性砷中毒和克山病;土壤污染的来源;土壤的卫生防护原则。第三章 食物与健康第一节 营养素和热能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营养与营养素的概念,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内容及意义;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常用指标及意义;必需脂肪酸和膳食纤维的种类及生理功能;人体的能量消耗;各类矿物质(钙、铁、锌)和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缺乏或过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食物来源。(二)了解: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的分类、生理功能、主要食

12、物来源、供给量;热能供给量、来源及适宜比例;各类维生素的理化性质、机体维生素营养状况评价;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供给量。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蛋白质的营养学评价;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氨基酸模式,必需脂肪酸和膳食纤维的种类及生理功能;人体的能量消耗;各类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或过多症、食物来源及影响吸收的主要因素。(二)一般介绍或自学:蛋白质的生理功能,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脂肪及必需脂肪酸的消化;碳水化合物生理功能、分类及营养价值;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供给量。第二节 合理营养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合理营养的概念及其基本要求。膳食调查及其评价。

13、(二)了解:几类常见食物的营养价值,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合理膳食的基本要求,膳食调查及其评价。(二)一般介绍或自学:几类常见食物的营养价值,膳食调查及其评价,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目前我国人群膳食结构状况及改善措施。第四节 营养与疾病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的病因、临床表现、膳食防治原则。肥胖病、糖尿病的病因、膳食防治原则。(二)了解:心血管疾病、肿瘤的病因及膳食防治原则。二.教学内容:(二)一般介绍或自学: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的病因、临床表现、膳食防治,肥胖症的病因、肥胖的判断标准、健康危害和膳食防治。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的发病危险因素

14、、膳食防治原则。 第六节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食物中毒的的定义、特征与分类;常见的食物中毒的诊断及预防。(二)了解:食源性疾病的概念,食源性疾病的三个基本特征。食物中毒的调查与处理。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食物中毒的定义、特征、分类;常见的几种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菌属食物中毒、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肉毒毒素食物中毒)的病原体、好发食品、临床特点、处理原则与预防;非细菌性食物中毒(河豚鱼中毒、毒蕈中毒,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病因、临床表现特征及救治原则。(二)一般介绍或自学:食源性疾病的概念与基本特征,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

15、原则。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职业病的定义、特点、诊断及处理原则;工作有关疾病定义及特点;职业病预防与控制原则;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内容及常见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二)了解:职业性有害因素来源和分类;职业性损害类型。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职业病的定义、特点、诊断及处理原则;工作有关疾病定义及特点;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疾病的区别。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着重职业健康检查的常见类型和目的。(二)一般介绍或自学:职业性有害因素来源和分类,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致病条件,职业性损害类型。第二节 生产性毒物和职业中毒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常见的职业

16、性毒物(铅、汞、苯、苯的氨基和硝基类化合物,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主要的接触作业、具有卫生学意义的理化特性、毒理、中毒的临床表现、急救与治疗措施。(二)了解:生产性毒物存在形态及与接触吸收途径关系。职业接触限值概念及具体指标(MAC,PC-TWA,PC-STEL)。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生产性毒物存在形态及与接触吸收途径关系。铅、汞、苯、苯的氨基和硝基类化合物、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CO、H2S、HCN)的主要接触作业、具有卫生学意义的理化特性、毒理、中毒的临床表现、急救与治疗措施。(二)一般介绍或自学:职业接触限值概念及具体指标(MAC,PC-TWA,PC-STEL)。苯的同系物

17、(甲苯、二甲苯)的毒理特点。第三节 生产性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患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生产性粉尘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生产性粉尘对机体健康的影响,粉尘危害的防制措施;矽尘作业及影响矽肺发病因素、矽肺病理及主要的发病机制学说、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与处理;硅酸盐肺(主要是石棉肺)的特点。(二)了解:生产性粉尘来源及分类;职业性肺部疾患发病情况;煤工尘肺特点;有机粉尘所致肺部疾患。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生产性粉尘的理化性质及其卫生学意义,粉尘在呼吸道的阻留和清除,粉尘对人体的致病作用,尘肺的定义及分类,综合防尘措施。矽肺发病情况,矽尘作业及影响矽肺发病因素,矽肺病理及主要的发病机制学说,主

18、要临床表现(着重线胸片表现、并发症),尘肺病诊断依据及标准,抗矽治疗及处理原则。硅酸盐肺(主要是石棉肺)的特点。(二)一般介绍或自学:生产性粉尘的来源与分类。煤工尘肺特点;有机粉尘所致肺部疾患。第四节 物理因素及其危害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影响、中暑的类型及防暑降温措施;噪声与震动对人体的危害及影响因素。(二)了解:常见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及防护措施。二.教学内容:自学:高温作业气象条件、特点及类型,高温作业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热适应及中暑,防暑降温措施。噪声与震动基本概念、对人体的危害及影响因素,减震防噪措施。常见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及防护措施。第八章 医学统计基本内

19、容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医学统计的基本概念,统计资料的类型,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统计表与统计图制作的基本要求,常用统计图(条图、百分条图、圆图、线图、半对数线图、散点图、直方图)意义、适用的资料及绘制要点。 (二)了解:医学统计的意义; 学习统计学应注意的问题。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医学统计的基本概念:同质和变异、总体与样本、参数和统计量、抽样误差、概率;统计资料的类型。(二)一般介绍: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统计表与统计图;学习统计学应注意的问题。第九章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常用的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指标的意义、适用条件及计算;正态分布的特征及正态曲线下

20、面积分布规律,参考值范围估计。均数的抽样误差的概念,标准误的意义与计算;t分布的特征和图形;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t检验的用途、应用条件,单样本资料、配对资料和成组资料的t检验;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方差分析的用途、应用条件、基本思想,单因素方差分析法。(二)了解:频数分布表及其编制,制定参考值的基本步骤;u检验的用途、应用条件及检验统计量的计算;两因素方差分析,多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的描述;正态分布及其应用。均数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t分布与总体均数的估计。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与一般步骤,t检验,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方差分析的

21、基本思想,单因素方差分析法。(二)一般介绍:频数分布表及其编制,制定参考值的基本步骤;u检验,两因素方差分析,多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方差齐性检验。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第十章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常用相对数(率、构成比、相对比)的意义与计算,应用相对数时的注意事项;率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总体率的估计,率的u检验,X2检验。(二)了解:率的标准化法的意义与基本思想。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常用相对数,应用相对数时的注意事项;率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总体率的区间估计,率u检验。X2检验的用途,四格表资料、配对四格表资料、行列表资料的X2检验

22、检验统计量的计算及公式的应用条件。(二)一般介绍或自学:率的标准化法的意义与基本思想。率的抽样分布及正态近似的条件,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X2检验。第十一章 秩和检验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秩和检验适用范围及优缺点。(二)了解:配对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两样本比较及多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的步骤和方法。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非参数统计法的概念,秩和检验适用范围及优缺点。(二)一般介绍或自学:配对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两样本比较及多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的步骤和方法,多个样本间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第十二章 直线相关与回归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的用途、应用条件,相关系数的意

23、义、计算,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直线回归方程的一般表达式,回归系数的意义、计算,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的联系与区别。(二)了解:等级相关分析适用的资料类型,等级相关系数的意义与计算。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直线相关、直线回归的意义、用途、应用条件。直线相关分析的基本步骤,相关系数的意义、计算,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直线回归方程的建立,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直线回归图示法(回归线)。(二)一般介绍或自学:等级相关分析应用条件,回归和相关分析的应用注意事项,回归和相关分析的区别与联系。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第十三章 医学科研设计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医学

24、科研设计的类型、特点、基本原则,常见的对照形式及其特点,确定样本含量时应具备的条件,实验设计三个基本要素的确立,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完全随机设计、配对设计)。 (二)了解:实验设计的意义;常用的样本含量估计方法;常用的其他实验设计方法(配伍组设计、交叉设计、盲法设计)。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医学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均衡原则、随机原则、重复原则。实验设计的特点、分类,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和实验效应。常用的几种对照形式(空白对照,安慰对照,实验对照,标准对照,自身对照);确定样本含量的意义,确定样本含量的条件;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完全随机设计、配对设计)。(二)一般介绍或自学:实验设计的意义;常用的样本含量估计方法;常用的其他实验设计方法(配伍组设计、交叉设计、盲法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