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2.97KB ,
资源ID:1166120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6612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1.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1.docx

1、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1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概述1、和等提出的“大五人格理论认为,由于人类所面临的生活环境具有相似性,因此人类的人格结构也具有共同性。人格特质可以分为五个维度来进行评价。这五个维度分别是:神经质:指个体的情绪稳定性和调节状况,得分高的人经常有忧伤、焦虑、愤怒等负性情绪,得分低的人那么能够保持情绪平静,不会大喜大悲,并且自我适应良好。开放性:指个体能否接受新思想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等方面开放,得分高的人不循规蹈矩,喜欢独立思考,得分低的人那么喜欢熟悉事物,并且比拟传统。外向性:指个体如何对待与他人的交往等,得分高的人乐于交际,精力充分,得分低的人那么比拟含蓄稳健。愉悦性:个体对待他人的

2、态度,得分高的人有同情心,古道热肠,并且注重与他人的合作,得分低的人喜欢竞争,会为信念或利益与他人斗争。公正严谨性:指个体对做事的态度。得分高的人做事有方案,有恒心,善于自律,得分低的人容易转移兴趣和注意力,做事不拘小节。2、王登峰和崔红提出的“大七人格理论:认为个体的人格结构是环境因素和个体特点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确认了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这七个因素分别为:外向性:指个体的活泼、合群和乐观。善良:指个体诚信、利他、重感情。行事风格:指个体严谨,自制和沉稳。才干:指个体的决断、坚韧和机敏。情绪性:指个体耐性、直爽。人际关系:指对人热情、宽和。处世态度:指个体自信、淡泊名利。3

3、、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如何对别人做出反响,别人如何对自己做出反响,以及人们怎样受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等问题,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与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各种行为。4、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团体过程。个体过程主要涉及与个体有关的心理与行为研究,主要包括:成就行为和个体的工作绩效,态度以及态度的改变,归因问题,认知过程和认知失调,个人知觉和自我意识,个体的人格和社会的开展,应激和情绪问题。人际过程涵盖了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主要包括:侵犯与助人行为,人际吸引与爱情,从众和服从,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非言语的交流

4、,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团体过程从宏观环境与团体的角度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问题。主要包括:跨文化的比拟研究,拥挤与环境心理学,团体过程与组织行为,种族偏见与伦理问题,健康心理学。5、行为主义是最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类行为影响的学派。创始人华生。6、在所有的人本主义理论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是影响最广泛的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平安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相关研究:是指被动的观察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相关研究的优点是有些问题无法控制实验条件,所

5、以只能够用相关研究的方法加以研究,另外相关研究可以收集到比实验研究更多的资料。缺点是:不能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主要是因果关系的方向没有方法确定,并且有的时候,两个变量之间有中介因素的存在。实验研究:是认为安排两种或多种在某一维度上的不同情境,并且把被试随机分配到这些情境中,然后测量其行为,并探寻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实验研究最大的优点是它对变量有严格的控制,防止了因果关系的混淆。2、收集研究数据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档案研究法,元分析方法。档案研究法:档案研究法通过对现存的档案资料进行分析而获取信息的一种方法。这些记录包括新闻评论,病历,日记,运动统计数据,个人广告,

6、法律文件,犯罪记录,自杀遗言或万维网上的犯罪事件报道等。3、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样本的代表性,实验者的偏差,被试偏差,伦理问题。4、社会心理学的根本理论: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学习主要有三种机制:联结,强化和模仿。联结:又称经典条件作用。最早有巴甫洛夫提出来。强化:这是学习论的核心。它是指人们学会一种特别的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经常伴随着愉快的结果、能满足某种需要,或者可以防止某种不愉快的后果。模仿:人们也可仅通过观察他人的态度及行为便学习到社会态度与行为。5、一些重要的认知理论:归因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归因理论:这种理论主要是想说明人们如何解释事件的原因。认知失调理论:主要解释当人们的态度与行为

7、不一致的时候,人们如何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为,使二者协调一致。第三章 社会认知1、个人知觉:当人们刚刚认识一个人的时候,总是要根据有限的信息对这个人形成印象,这个过程被称为个人知觉。2、印象形成: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也叫做印象形成,指人们把他们假设干有意义的人格特征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3、第一印象: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叫做第一印象。4、被试评定人或事物的三个根本维度:评价,指对他人或事物从好与坏方面加以评定;力量,指对他人或事物从力量的强弱方面加以评定;活动性,指对他人或事物从主动与被动方面加以评定。5、整体印象形成的内容:第一印象尽管

8、很重要,但是随着人们对他人认识的深入,逐渐会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人们在知觉他人的时候往往会获得许多信息,人们通过信息加工处理模型,把信息整合在一起。这些模型主要有:平均模型,累加模型,加权平均模型。平均模型: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人们以简单平均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累加模型: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式是累加的而非平均的。加权平均模型:该模型认为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6、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7、正性偏差:也称慈悲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

9、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8、个人知觉的线索:情绪和非言语线索。情绪:情绪是我们知觉他人的首要线索。情绪是了解他疼的最主要的线索。人类的七种不同的情绪主要有:快乐、快乐,惊奇、迷惑,害怕、恐惧,悲伤,生气、愤怒,厌恶、受辱,好奇、恳切。非言语线索一般包括:人际距离,身体姿势,目光接触。心理学家发现,与语言线索相比,非言语线索常常会泄露一个人的真正企图。9、个体自我概念的构建与以下几个方面的过程有关:从自己的行为推断自己,从他人的行为反响推断自己,通过社会比拟推断自我,通过自我意识来推断自我。10、自我觉知:是指个体把自己当做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把这种状态分为被宰自我觉知和公众自我觉知

10、。11、自尊:是人的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的内容,它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12、自我提升:也叫做自我美化,它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13、自我确认:是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境,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14、自我障碍策略: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使用这种策略,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得他人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于我们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就更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15、分类:在认知他人的时候,人们并不是把某个人当成独立的个体,而总是立即并自动地将之归到某一类当中,这个过程就是分类,它是自发的,立即的。16、图式:它

11、是指一套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17、团体图式:是指人们对某个特殊团体的认知结构,有时候也叫团体刻板印象。18、角色图式:指人们对特殊角色者所具有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19、归因: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之原因的过程。只有在两种情况下人们才会归因:一是发生出乎意料的事情,比方飞机失事,游行抗议等,二是有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如身体患病,被别人责备等。20、归因中的偏误主要有两种:根本归因错误和归因中的自利偏差。根本归因错误:根本归因错误有时表现为行动者与观察者之间的偏差。当人们作为一个评价者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往

12、往倾向于稳定的内部的归因,而当人们作为自我评价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却倾向于外部的归因,即观察者高估个人特质的因素,行动者高估情境因素的作用。自利偏差:是一种动机性的偏差,它是指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就归因于内部因素,而把自己的失败倾向于归于外部因素。印象管理理论可以较好的解释归因中的自利偏差。第四章 社会行为1、环境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主要有家庭环境和文化环境。家庭环境:家庭是人们接受环境影响的主要场所,个体的人格成长与社会技能的掌握主要是在家庭之中完成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分为共同性和非共同性的影响。前者指在家庭内部所有儿童共同面对的环境,如社会阶层,教育水平,儿童养育哲学等;后者指家庭内

13、部父母对不同孩子的区别对待方式。2、侵犯行为:是指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它是心理学家最为关注的人类社会行为之一。3、对侵犯行为的界定要考虑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强调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尽管这种行为伴随有意图。二是从效果上看,侵犯行为可能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大多的侵犯行为不为社会所认可。三是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性的情绪,比方愤怒。4、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温度与侵犯行为,兴奋转移与侵犯行为,侵犯性线索与侵犯行为,去个体化行为与侵犯,饮酒与侵犯行为。5、去个体化:群体中的个体有时候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使自身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甚至丧失,从而做出平时不敢做的

14、反社会行为。6、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利用惩罚减少侵犯行为,降低挫折与学习抑制自己的侵犯行为,替代性攻击与宣泄,示范非侵犯行为,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7、人类的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自发性的帮助他人或者有意图地帮助他人的行为,人类的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其中助人行为的涵盖范围要大于理他行为。8、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而助人行为指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9、影响利他与助人行为的因素:情境因素,助人者的特点,求助者的特点。情境因素:他人的存在责任扩散,情境的不明确性,评价恐惧,环境条件因,时间压力因素。助人者特点:助人者的人格

15、因素,助人者的心情,助人者的内疚感,个人困扰与同情性关心,宗教信仰。求助者特点:是否受他人喜爱,是否值得他人帮助,性别的影响。第五章 态度问题1、态度的定义: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定义最多的一个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以下三位学者的观点具有代表性:受行为主义影响,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响。他的定义强调经验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那么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他的定义忽略了过去经验,强调现在的主观经验,把人当成会思考并主动将食物加以构建的个体,反映了认知派的理论主张。: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

16、特定事物、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它的定义强调了态度的组成及特性,是目前公认的较好的对态度的解释。2、态度的心理成分及关系:对态度的定义包括三个成分:认知成分:它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括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局部的根底。情感成分:它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认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行为倾向成分:它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响,具有准备性质。行为倾向成分会营销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响,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3、态度的心理功能:效用功能,知识功能,自我保

17、护功能,价值表达功能。4、态度形成与学习:态度形成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学习理论来说明。态度的学习有三种机制:一是联结,即把特定的态度与某些事物联系在一起,二是强化,指受到奖励有助于形成对某些事物的态度,三是模仿,通过模仿典范人物的态度而形成。5、曝光效应:是指人们对其他人或事物的态度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而变得积极的一种现象。6、平衡系统:与自己喜欢的人的态度一致,或者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的态度不一致,人们的生活关系就是一个平衡的系统。7、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改变态度,增加认知,改变认知的重要性,减少选择感,改变行为。8、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说服者的因素专家资格,可信度,受欢送程度,说服信息的因素说

18、服信息所倡导的态度与被说服者原有态度之间的差距,信息唤起的恐惧感,信息的呈现方式,被说服者的因素被说服者的人格特性,说服者的心情,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被说服者自身的免疫情况,个体差异,综合作用,情境因素。9、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10、消除偏见的方法:社会化,受教育,直接接触,自我检控。第六章 人际关系1、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他表现在人们对他人的影响与依赖。2、人际吸引的根本原那么:强化原那么,社会交换和联结原那么。3、相似性:人们倾向于喜欢在态度,价值观,兴趣,背景以及人格等方面与自己相

19、似的人。4、亲密关系的特点:一是两人有长时间频繁互动,二是在这种关系中包含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活动或事件,共享很多共同的活动及兴趣,三是两个人相互影响力很大。5、亲密关系中的依恋:一是平安型,二是逃避型,三是焦虑矛盾型。6、自我展露: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给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7、社会支持: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可能是物质上的。8、中国人人际关系的特点:自我中心,讲人情,强调人际信任。9、权威取向: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大多数的家庭实行父权家长制。在这种制度下,父亲是家庭的权威和领导者,不管是在经济上,思想上,家庭法规方面还

20、是尊卑等级上,父权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当这种思想推广到社火生活中去的时候,就表达在人们对权威的崇拜上,这种崇拜的具体表现有:权威敏感,权威崇拜,权威依赖。第七章 社会交换和社会影响1、交换结果评价方式:交换的总体结果=获得的酬赏付出的本钱2、公平理论强调人际关系的公平性。3、社会交换理论指出人们使用以下规那么来决定人际关系是否公平:均等原那么,各取所需原那么,平等原那么。4、社会影响: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之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5、社会影响的表现:社会促进,社会懈怠,去个体化。6、社会懈怠现象的产生与责任分担有关。7、去个体化:认为在某些情境中,个体的自我认同被团体认同所取代,

21、个体越来越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而是集中注意力于团体情境之上。去个体化包括个体责任感的丧失,以及对团体行为的敏感度增加。8、从众:是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9、影响从众的因素:情境因素团体的规模,团体的凝聚力,团体的社会支持个人因素自我,个体保持自身独特性的需求,个人的控制愿望10、顺从: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要求做的倾向,在做出顺从行为的时候,人们可能私下同意他人的请求,也可能私下不同意他人的请求,或者没有自己的主意。11、增加顺从的技巧:脚在门槛内技巧,门前技巧,折扣技巧,滚雪球。12、服从:是指再他人的直接命令之下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很多时候人们

22、会服从地位高的他人或权威的命令。第八章 团体心理与行为1、团体的定义:在心理学中,团体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合,团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2、团体的心理功能:归属感,认同感,社会支持。3、团体凝聚力:是指能使团体团结一致的力量,它往往用团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来衡量。4、团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需要的满足,团体目标,团体活动和领导者。5、团体沟通的特性:成员发言的不平等性,领导的主导作用。6、团体极化的定义:是指通过团体讨论使得成员的决策倾向更趋极端的现象。7、团体思维的定义:也叫小团体意识,是指在一个高凝聚力的团体内部,人们在决策及思考问题时由

23、于过分追求团体的一致,而导致团体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不能做出客观及实际的评价的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经常导致灾难性的事件发生。8、团体思维产生的条件:决策团体是高凝聚力的团体,团体与外界的影响隔离,团体的领导是指指导式的,没有一个有效的程序保证团体对所有选择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考虑,外界压力太大,要找出一个比领导者所偏好的选择更好的解决方式的时机很小。9、团体决策方法:头脑风暴,德尔菲法,具名群体技术,阶梯技术。第九章 健康心理学1、生活事件:是指对个体生活可能产生影响的变化性事件,这些事件说明了生活变化对个体健康的价值。2、自我效能:是指个人认为自己有能力执行特定行为以达成期望目标的信念。3、习

24、得性无助:个体将负性事件的起因归于稳定的,内在的与全面性的因素时所带来的悲观状态。4、积极的应对方式: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积极地情绪和调整控制;敞开心胸,倾吐心事;寻求社会支持。第十章 文化心理学1、个人主义:是一种以个体自己为最终目的,认识到自我和自己的决断以及不能容忍社会压力之下的从众的信念。2、集体主义:一种强调内团体为核心的信念,它关注内团体的目标与需要胜于个体自己,强调团体的标准与责任,而不是个体自身的快乐,并且乐于接受他人。3、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影响:从文化背景的角度来讲,它影响了人们的服从性。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它的影响也表现在人格中的自我上。最后,它对人的社会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4、依赖型自我:看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强调集体的目标和团结,认为关系和责任是社火中最主要的东西,反对人的自私自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