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教案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教案汪 凯课文分析本文是一篇精彩的人物传记。文章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中心,选取了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个典型事件,成功塑造了蔺相如机智勇敢和不畏强暴的英雄形象,赞扬了他顾全大局“先国家之急”的高尚品质。阅读时要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件表现人物,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本文文字浅显,但文言常用词不少,要继续积累。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2.认识并学习廉颇、蔺相如思想性格的可贵之处。3.继续积累文言常用词。学习词类活用:使动、意动,掌握虚词用法。
2、教学重点、难点1.继续积累文言常用词,在翻译文句中体会上下文意,准确辨识其语法特征,并翻译准确活用的词。2.在学习小说技巧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其特征,借鉴写法。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方法:诵读、提问、讲解、质疑。预习要求1.弄懂课文大意,准备复述三个故事。2.找出本文中的特殊句式,说说他们的特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3.思考:本文是怎样表现蔺相如的思想性格的,由此可以看出史记在刻画人物方面有哪些特点?4.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本文所写事件的背景。学习导航第一课时一、导入语我们学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曾为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所折服。但我们也许还不知道,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人和范仲淹具有同样
3、的胆识,他就是在国家利益和个人恩怨发生冲突时选择“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蔺相如。(板书课题)“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刎颈之交、怒发冲冠”等成语也出自这一课。二、背景介绍:故事发生时的战国形势、历史条件1.合纵连横战国时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战国后期,秦最强大。合纵指齐、楚、燕、赵、魏、韩等国联合抗秦;连衡是指这些国家中的某些国跟着秦国进攻其他国家。又一说,六国地连南北,故六国联合抗关中之秦为合纵;秦居关中,六国居山东,六国服秦曰合纵。本文是说合纵之势中的。2.有关背景据课文内容,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距秦灭六国前220年差63年。此时,秦经百余年变法
4、强国,已相当强大。于前312年败楚军百万之众于重丘。又于前299年拘囚楚怀王。于战国期间,秦已成为最强的诸侯国。战国期间有纵横家士,进行“合纵连横”,秦以“连衡”攻山东六国,六国以合纵对付西方的秦国。当时,“合纵”之策已破,秦方得势于“连衡”(合纵连横以公孙衍、张仪、苏秦、庞涓等纵横家始谋,成为两种敌对战略)。战国时的士,是各种人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他们活动于各诸侯国,以游说、荐举的方式,得到各诸侯国的作用、发挥着重要作用,廉蔺都是当时的士。秦孝公于前356和前350年(迁都咸阳)两次任用商鞅变法“内修法度务耕织,外连衡而斗诸侯”。秦国变法以后,使得国家制度改进,士、民都有了发挥
5、自身才能的机会,又向外扩张领土,国力日益强大,前283年,秦军伐魏,兵至大梁,燕赵救之,秦军撤去,秦人怨赵,由于当时尚有齐、楚、燕、魏、赵等大国首尾相救,所以不能以主力对付赵国。仅以蚕食瓦解,本文写秦赵的政治、外交军事方面的斗争过程,赵国挫败秦国,只因有此背景。当时的赵国尚有相当大的实力,兼以廉蔺以国为重,文武相济,秦国也不敢轻举妄动大举攻赵。三、简介作者: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卒于公元前90年,55岁终。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汉武帝时任郎中、太史令、中书令,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籍贯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生于龙
6、门(今山西河津)。现司马迁墓祠,在韩城市城南10公里芝川镇南门外,位于黄河西岸的梁山东麓。少年时代,“耕牧河山之阳”。十岁随父司马谈至京师长安,师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这时,正当汉王朝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候,张骞奉使通西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汉武帝设立乐府;也是司马迁在京城里丰富见闻,热情迸发的时候。大约二十岁,司马迁开始外出游历“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回到长安以后,做了皇帝的近侍郎中,随汉武帝到过平凉、崆峒,又奉使巴蜀,最南到了昆明。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
7、举行大规模的巡行封禅,步骑十八万,旌旗千余里,浩浩荡荡。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史官,本应从行,但病死在洛阳。司马迁接受了父亲的遗志,赶到泰山,参加封禅,随后沿着东海,绕道长城塞外回到长安。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马迁三十八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宫廷藏书、档案及各种史料,边整理史料,边参加改历。等到太初元年(前104年),中国第一部历书太初历完成,他就动手编写史记。 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出塞攻打匈奴战败被俘,司马迁替李陵说了几句解释的话,触怒了汉武帝,把他投下监狱,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以宫刑。司马迁在狱中备受凌辱,“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
8、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报任安书)几乎断送了性命。但他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希图出现转机。太始元年(前96年)汉武帝改元大赦天下。这时司马迁五十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尊宠任职”,但是,他还是专心致志写他的书。直到征和二年(前91年)全书完成。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帝王),三十“世家”(记诸侯王),七十“列传”(记将军臣相少数民族君长),十“表”(大事记),八 “书”(个别事件始末,即专门科学史),共五个部分,130篇,约五十二万六千多宇。著此书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记述
9、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上下三千年的历史。它同时也是一部文学名著,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开创性著作。它的主体部分是本纪、世家和列传,其中列传是全书的精华。 四、整体初读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理清结构。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2节):简介身份既是对两个人物出身情况作必要交待。这是史传文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对后文作了铺垫,介绍廉颇,突出他的武功,突出他的“以勇气闻于诸侯”。秦求赵璧,秦赵渑(min)池(ch)会,秦国虽无礼,终不敢对赵用强,其原因之一就有忌惮廉颇之勇。同时又为廉颇居功自傲作了铺垫。介绍蔺相如,则显出他出身低贱,为他的大智大勇的精神,他的扶危爱国的品质作了反衬:出身低贱,但品
10、格崇高,才能出众。第二部分(321节):是主干,写三个故事。以蔺相如为主,以廉颇为宾,三件事都是突出蔺相如的性格。1.完璧归赵(313节)。2.渑(min)池(ch)相会(1416节)。3.负荆请罪(1721节)。4.学生复述三个故事。四、疏通并分析课文集中学习113节(一)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将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二)师生共同疏通,明确重点词语。(三)落实文句翻译。(四)品读“完璧归赵”的故事,分析蔺相如如何“使不辱于诸侯”。1.蔺相如出使前初显胆识:“宁许以负秦曲”。2.蔺相如从哪些地方看出秦王“无意偿城”?明确:秦国不合礼数有三:章台不是接见外臣的场所;美人不是礼待外臣
11、的人员;“左右皆呼万岁”,左右侍从的狂喜不是尊重外臣的礼节。3.蔺相如发现秦王“无意偿城”后怎么办?明确:设计智取:璧有瑕,请指示王。说理斗争:布衣之交尚不相欺。誓死捍卫:持其璧睨(n)柱,欲以击柱。4.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策?明确:首先,使出缓兵之计,要秦王斋戒,设九宾礼;其次,私下派人把璧送回赵国。5.归璧于赵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秦王交代的?义责秦王朝历来言而无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干脆说明璧已经归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以“秦强而赵弱”的事实,说明只要“坚明约束”“赵立奉璧来”。表示自己知道有罪:“臣知欺大王之罪
12、当诛,臣请就汤(tng)镬(hu)。”提出希望:“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暗示秦王杀使者不是好办法。6.出使结果如何?“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两国僵持,进入对立状态。7.概括:写“完璧归赵”,着重表现蔺相如的大智大勇。表现方法:直接描写(如写蔺相如的语言、动作、神态等);间接描写(以秦王的声威、秦廷环境气氛来反衬蔺相如的镇定自如,智勇双全及非凡的外交斗争艺术)。第二课时一、导语设计司马迁不愧是司马迁,仅写了“完璧归赵”这一故事,智勇双全的蔺相如形象就跃然纸上了。蔺相如的大智大勇令人佩服,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国家利益和个人私怨发生冲突时,他顾全大局,以国家前途和命运为重,这节课就让
13、我们一起来品析作者是如何刻画蔺相如的这一品格的。二、疏通并分析课文(一)集中学习“渑池会”(1416节)1.学生对照注释,试翻译。2.师生共同疏通,落实文句翻译。3.研读、讨论“渑池会”。(会前计议:相如主行并从,廉颇至境与诀;会上斗争:迫使秦王击盆缶(fu),反请咸阳为寿;斗争结果:会上终不胜赵,会后秦不敢动)秦军在打胜仗的情况下为什么主动与赵求和?在军事上取得胜利的情况下,试图在外交上以势压倒对方,逼迫对方投降,免去或减少动用武力的代价。秦王怎样侮辱赵王?从哪些字可以看出来?蔺相如是怎样针锋相对的?“秦王饮酒酣”中的一个“酣”字写出秦王的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神态;“令赵王鼓瑟”中的“令”写
14、出秦王自命高赵王一等,且要写进史册。蔺相如:首先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其次“前进缶,因跪请秦王”“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再次“张目叱之,左右皆靡(m)”。秦王一计未成,又提出“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的无理要求,蔺相如如何对策?蔺相如针锋相对,以攻为守,提出同样要求:“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咸阳是秦的都城,其价值在赵十五城之上。“渑池之会”的结果如何?一是“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二是“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二)集中学习“负荆请罪”(1721节)1.学生朗读,翻译。2.品读讨论:廉颇蔺相如之间的矛盾起因是什么?廉颇的心理状态有何变化
15、?是由哪些语言体现出来的?蔺相如是怎样处理这一矛盾的?从而显示出蔺相如怎样的性格特征?他们和好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什么?作者写蔺相如舍人的谏言用意是什么?怎样看待廉颇的形象?你喜欢他吗?3.诵读,增强语感,接受古文化的熏陶。三、课文悟读从小说鉴赏的角度分析写作技巧。从历史著作的特色看,本文突出表现了士阶层的两个杰出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时代所起的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显示出作为个体的士,怎样在时代中把握机遇,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作为文学作品的传记文学,它又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可供写作借鉴:1.选取典型事件刻画人物形象。(三个故事,集中、凝练、鲜明)本文以三件典型的事,把个人和国家双重的矛盾、利益纠结在一起,突
16、出了廉蔺的崇高品质和性格特征,且恰当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主旨。同时,全文也显得十分集中。2.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如完璧归赵,秦求赵璧又不予之城,秦强而赵弱,矛盾陡起,蔺相如分析了形势,并入秦请完璧归赵,情节已趋缓和。秦廷受欺,相如睨柱,又紧张,秦王答应相如的要求,又趋缓和,相如欺秦王,几被处死,情节紧张,秦王终于毕礼而归之,不再索璧,又趋缓和,相如因功拜上大夫。秦因璧事攻赵,又紧张,为和好,引出渑池会,归国拜上卿,廉颇与之争位的矛盾。3.以富有代表性的细节刻画人物。4.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5.悬念、虚实映衬等技巧在本文体现突出。四、拓展探究1.王世贞“对这种称道”提出质疑,他的疑点何在?疑
17、点:奈之何既畏而复挑真怒也!秦强赵弱,赵畏秦合理,挑其怒不合理。2.何以见得是故意挑其怒?秦王设九宾,斋戒而待相如上璧,相如欺秦王,这就使秦有了理,有借口攻赵索璧。这就是挑其怒,对强权不能搞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3.质疑启示:这个疑点并不能否定此传,还需史实旁证,但这里提出的矛盾性细节足以构成了疑点,疑点可成立。质疑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像本文的质疑,就有澄清史实的价值。石钟山记也是质疑,就有研究命名逻辑的价值,惜之,苏轼没能,也不可能把这一逻辑方法问题彻底解决。但是引发人们探究的欲念,还是有价值的。提出疑问,就要有辩驳,要驳倒不合理的,要找不合理之处,进行反驳,反驳的理由要充分,这也要
18、合乎逻辑和事实,最后再提出自己合理的看法。学习卡片归纳整理本文的语言现象,进一步进行考点知识梳理。1、通假字 可与不:不,通“否”。 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 拜书送于庭:庭,通“廷”,接受朝拜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如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义之:孰,通“熟”,仔细。 2、一词多义 负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使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
19、使) 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引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掉转) 徒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的)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幸而君幸赦臣(幸好,侥幸) 而君幸于赵
20、王(宠幸) 以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么仇也因为 3、古今异义 拜为上卿拜,授予官职 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患,忧虑,担心 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离开;亲戚,近亲及姻亲 请指示王指示,指给看 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上前进献 宣言曰:事见相职必辱之宣言,扬言,到处说 布衣之交布衣,平民 4、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 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乃使从者衣褐衣,穿 名词作状语 而相如庭斥之廷,在朝廷上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从小路
21、 使动用法 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 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 意动用法 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5、文言句式 判断句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我为赵将 被动句 而君幸于赵王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
22、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倒装句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宾语前置:何以知之 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 介宾短语后置:拜送书于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