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4.04KB ,
资源ID:1164773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6477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Brunnstrom治疗技术.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Brunnstrom治疗技术.docx

1、Brunnstrom治疗技术Brunnstrom治疗技术 一、概述 signe Brunnstrom是瑞典物理治疗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美国从事临床、教学及研究工作,一直到70年代.1970年他出版了偏瘫的运动疗法,书中详细的介绍了治疗偏瘫的方法,因此Brunnstrom技术也称为运动治疗技术二、Brunnstrom技术的基本理论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华东 为中枢性促进技术,在患者尚未恢复任何主动活动之前,利用人体发育早期本属于正常的各种皮层下反射活动即共同运动、联合反应和反射活动去引出非随意运动, 来促发恢复进程的开始,然后不断修正运动模式,使之成为更复杂的功能性活动。(一)

2、原始反射 出生后的新生儿具备了许多运动反射,这些反射是生来就有的正常反射又称为原始反射.随着婴儿神经的发育及其不断完善,大部分的原始反射在一岁以后逐渐消失.但脑部受损后这些反射又会再次出现,成为病理反射。1.同侧伸屈反射 是同侧肢体的单侧性反应。例如刺激上肢近端伸肌产生的冲动能引起同侧下肢伸肌收缩,或者刺激上肢近端屈肌可以引起同侧下肢屈曲反射。2。交叉伸屈反射 当肢体近端伸肌受刺激时,会产生该肢体伸肌和对侧肢体伸肌同时收缩;反之,刺激屈肌会引起同侧和对侧肢体的屈肌收缩。3.屈曲回缩反射 是远端屈肌的协同收缩。表现为刺激伸跖肌可以引起伸跖肌、踝背伸肌、屈膝肌,以及髋的屈肌、外展肌和外旋肌出现协同

3、收缩以逃避刺激。上肢也有这种回缩反射,例如刺激屈指、屈腕肌时不仅引起屈指肌和屈腕肌的收缩,也可以使屈肘肌和肩后伸肌反射性收缩。 4。伤害性屈曲反射 当肢体远端受到伤害性刺激时,肢体出现屈肌收缩和伸肌抑制。其反应的强度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轻微刺激只引起局部反应,例如在仰卧位下肢伸直时如果轻触足 底前部,会出现足趾屈曲和轻微的踝趾屈.随着刺激强度增大,反应逐渐向近端关节肌肉扩展,除了足趾和踝屈曲外,可以出现屈膝、屈髋,屈曲的速度也加快,甚 至会出现对侧肢体的伸展。5。紧张性颈反射(TNR): 紧张性颈反射是由于颈关节和肌肉收到牵拉所引起的一种本体反射。其产生取决于颈的运动和颈的位置.是头部位置变动

4、时,影响四肢肌张力、眼位变化的反射。颈部肌肉、关节的固有感受器的兴奋冲动。包括对称性和非对称性两种。 (1)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表现为当颈后伸时,两上肢伸展,两下肢屈曲; 颈前屈时、两上肢屈曲、两下肢伸展。它有助于发展屈曲和伸直间的平衡,用来稳定抗重力的姿势. (2)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是指当身体不动,头部左右旋转时,头部转向一侧的伸肌张力升高,肢体容易伸展,另一侧的屈肌张力升高,肢体容易屈曲,如同拉弓射箭姿势一样,故又成为拉 弓反射。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这一反射是婴儿学会翻身的必要条件,也是伸手抓物时视觉固定的基础。它是颈部旋转、视觉固定和伸手拿东西的整合预备。6.紧张性迷路反射(屈曲协同

5、) 紧张性迷路反射:是头部位置变动及其引起的重力方向改变,为迷路半规管所感知,其信号经延髓的前庭核,经前庭脊髓束下达脊髓,使四肢、躯干的肌张力紧张的 反射。俯卧位头稍前屈时;可见全身的屈曲肌张力增加,可见四肢屈曲,双下肢屈于腹下,保持臀高头低特殊姿势。 仰卧位姿势导致全身的伸展肌张力增加,四肢容易伸展。表现为颈过分伸直、脊柱僵硬的伸直、肩后缩、下肢内收和内旋,同时有脚破屈、胸部扩张、呼气困难、嘴 巴常张开,重者可呈角弓反张姿势。紧张性迷路反射又分为静态紧张性迷路反射和动态紧张性迷路反射。(1)静态紧张性迷路反射:由重力作用于内耳蜗感受器引起,能增加上肢屈肌张力,使肩外展90度并伴外旋,肘部和手

6、指屈曲,双手能上举置头部两侧。静态紧张性迷路反射通过易化下肢、腰背及颈部的伸肌而有助于保持直立位。(2)动态紧张性迷路反射:头部的角加速运动能刺激半规管的加速度运动,引起动态紧张性迷路反射,出现四肢反应,临床上称为保护性伸展反应。当 向前方摔倒时出现双手举过头顶,伸肘,颈和腰部后伸,下肢屈曲;当向后方摔倒时出现上肢、颈、腰背屈曲和下肢伸直;当向侧方摔倒时同侧上下肢伸展,对侧上 下肢屈曲。7.紧张性腰反射 紧张性腰反射是随着骨盆的变化、躯干位置的改变所引起的,躯干的旋转、侧屈、前屈、后伸对四肢肌肉的紧张性有相应的影响。腰向右侧旋转时,右上肢屈曲、右下肢伸展;腰向左侧旋转时,右上肢伸展、右下肢屈曲

7、.8。正支持反射 正支持反射(又称磁反射)是指在足趾球部(足底前部)加以适当的压力时,如果将施加压力的手缓慢收回,受刺激的下肢在伸肌反应的作用下会随着收回的手产生运动,恰如受到磁铁的吸引一样.9。负支持反射 负支持反射是指牵拉伸趾肌时能有效地引起伸趾、伸踝、屈膝以及髋的屈曲、外展、外旋。(二)共同运动(synergy movement) 是脑损伤常见的一种肢体异常活动表现。当让患者活动患侧上肢或下肢的某一个关节时,相邻的关节甚至整个肢体都可出现一种不可控制的运动,并形成特有的活 动模式,这种模式就成为共同运动。在用力时共同运动表现特别明显。共同运动在上肢和下肢均可表现为屈曲模式或伸展模式.1。

8、上肢共同运动模式(如图1) 屈肌联带运动 伸肌联带运动肩胛带 上抬、后撤 前突肩关节 屈曲、外展、外旋 伸展、内收、内旋 肘关节 屈曲 伸展前 臂 旋后 旋前腕关节 掌屈 背伸手 指 屈曲 伸展 图1 2.下肢共同运动模式 屈肌联带运动 伸肌联带运动髋关节 屈曲、外展、外旋 伸展、内收、内旋膝关节 屈曲 伸展踝关节 背屈、内翻 跖屈、内翻足 趾 伸展 屈曲3.共同运动的表现 伸肌共同运动的关节运动与屈肌共同运动方向相反,这其中不仅是屈肌和伸肌在起作用,有时还有其他要素的影响。肩关节和髋关节外展外旋伴屈肌共同运动,内 收、内旋伴伸肌共同运动.踝关节背屈是屈肌共同运动不可缺少的,趾屈是伸肌共同运动

9、不可缺少的。因此踝内翻显示有屈肌和伸肌两个共同运动。在上肢腕关节伸 展、屈曲的要素分别是伸肌、屈肌共同运动,有时也可以发生变型.4.共同运动各要素的相对强度(1)上肢屈肌共同运动肘屈曲最为常见, 屈肌共同运动是最强的要素,在脑血管病后最先出现。肩关节外展、外旋是较弱的,出现在恢复后期,有的患者停止在这一弱的阶段,它所造成的后果是上臂后伸。从神经生理学上讲,肘屈曲和前臂旋后肌关系密切,一般易同时出现。(2)上肢伸肌共同运动胸大肌是上肢伸肌共同运动最强的要素,其主要作用是上臂的内旋、内收,也是最初要素,是随意运动的基础.(3)下肢屈肌共同运动髋关节屈曲是下肢屈曲共同运动的最强要素,对患者来说仰卧位

10、屈髋非常困难。髋屈曲收缩时,进行抵抗试验可显示足背屈肌的较强作用。屈髋时髋外展、外旋则显得次要.(4)下肢伸肌共同运动膝关节显示较强的伸肌共同运动,常伴踝关节趾屈、内翻。重症患者内收肌要素非常强,患肢常交叉在健肢前,其中包含3个要素:膝伸展、髋内收、踝内翻。髋内旋和髋伸展是较次要的要素,患肢在负重位时伸肌共同运动的强要素被强化(三)联合反应与联合运动 1。联合反应(associated reaction):作健肢全力抗阻收缩,诱发患肢发生非随意运动或反射性肌张力增高,称为联合反应,有痉挛存在时更易发生。它的发生被认为是本来潜在存 在着的被上位中枢抑制的脊髓水平的运动整合,因损伤而解除了上位中枢

11、的抑制后所表现出来的现象。联合反应导致的患肢运动多与健侧运动相似,但不同于健侧, 而是原始的运动模式.根据两侧肢体运动是否相同又分为对称性和不对称性两种。上肢联合反应一般为对称性运动(如图2),下肢内收、外展为对称性的,屈曲、 伸展为非对称性的。Raimiste现象是指:在仰卧位,健侧下肢抗阻力外展或内收时,患侧髋关节可出现相同动作(如图3)。 图2 图3 Raimiste现象 2。联合运动(associated movement):不是联合反应,是正常人两侧肢体的完全相同的运动,即一侧肢体的活动加强了对侧,肢体相同的活动,是伴随随意运动的、自动的姿势调整。三、治疗的基本观点 1.认为联合反应

12、和异常的协同动作是脑疾患后,运动功能正常恢复顺序中的一部分,应予利用而不是加以抑制。 2.在偏瘫的恢复初期,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使高级中枢对动作的修正受到影响,另因肢体的原始反射重新出现,乃出现联合反应和协同动作 Brunnstrom认为这些作用和反射可用来引起肌肉反应,然后将之与主观努力相结合,产生出一种有被加强的半自主运动。因此在无随意运动时,应充分利 用本体感受和体外皮肤刺激诱发协同动作,以及利用联合反应引起患侧的肌肉收缩,当已确立了某种程度的协同动作后,则用各种方法抑制协同成分,使其分离为较 单一的动作,最后去分别训练。 3.意识和感觉在恢复中有重要作用,Brunnstrom认为

13、偏瘫不仅是运动功能障碍,更重要的是感觉上的障碍,认为运动障碍是由感觉障碍所引起的,所以 可称为是感觉运动障碍。此一观点已被Mptt,Sherrington等的研究所支持。因此在功能恢复中必须强调意识集中,充分利用感觉和视听觉的反馈, 以及主动的参与.四、Brunnstrom技术的适应范围 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出血高血压脑病、脑外伤等各种脑损伤后所致的偏瘫脑损伤的特殊表现.五、Brunnstrom偏瘫功能评定(一)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提出偏瘫恢复六阶段的理论(即六期).阶段 驰缓期弛缓期特点:(1)患者肢体失去控制能力,随意运动消失;(2)肌张力低下;(3)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因此上肢、手、下肢均

14、无任何运动,故不能维持抗重力体位,导致部分患者出现肩关节半脱位,卧位时骨盆后倾,髋关节呈屈曲、外展、外旋位,膝关节过伸,踝关节趾屈、内翻。阶段 痉挛期痉挛期特点:(1)腱反射亢进;(2)肌张力增高;(3)联合反应、共同运动出现。上肢:开始出现共同运动或其成分,不一定引起过节运动;手:无主动手指屈曲;下肢:最小限度的随意运动,并开始出现共同运动或其成分。阶段 联带运动期此后共同运动随意出现,显示有关节运动,痉挛进一步加重,达到高峰.上肢:以屈曲模式为主(见共同运动);下肢:以伸展模式为主(见共同运动);手:能全指屈曲,勾状抓握,但不能伸展,有时可由反射引起伸展。阶段 部分分离运动期痉挛开始减弱,

15、出现一些脱离共同运动模式的运动.上肢:(1)肩关节伸展肘关节屈曲,手摸脊柱(距脊柱20);(2)仰卧位,膝关节伸展,髋关节屈曲(膝关节屈曲不得20,髋关节屈曲30);(3)坐位,膝关节伸展(髋关节6090屈曲位,膝关节屈曲20)。手:能侧动方抓握及拇指带松开,手指能半随意的、小范围的伸展。阶段 分离运动期痉挛减弱,基本脱离共同运动,出现分离运动。上肢:(1)肘关节伸展,肩关节外展(肘关节屈曲60);(2)肘关节伸展,上肢上举(肘关节屈曲20,肩关节屈曲130);(3)肘关节伸展,肩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肘关节屈曲50)。下肢:(1)坐位,膝伸展,踝关节屈曲(髋关节屈曲6090,膝关节屈曲5);(

16、2)坐位,髋关节内旋(髋关节屈曲6090,膝关节屈曲9010,髋关节内旋20);(3)立位,踝关节背屈(髋关节、膝关节屈曲20,踝关节背屈5)手:(1)用手掌抓握,能握住圆柱及球形物,但不熟练(2)能随意全指伸开,但范围大小不等 。阶段 运动大致正常上肢:痉挛基本消失,协调运动正常或接近正常 。手:(1)能进行各种抓握;(2)全范围的伸指;(3)可进行单个指活动但比健侧稍差.下肢:协调运动大致正常. (1)立位髋能外展超过骨盆上提的范围。(2)立位,髋可交替地内、外旋,并伴有踝内、外翻。(二)感觉障碍的粗略评定 1。肩、肘、前臂、腕的被动运动感觉; 2。 手指的被动运动感觉; 3.指尖感觉;

17、4.下肢的被动运动感觉; 5.足底感觉.六、方法与技术(一)治疗的基本方针: 1.经常重视运动感觉; 2.早期患者在床上肢体摆放位置; 3。利用共同运动模式; 4。促进分离运动; 5。最后达到随意的完成各种运动。(二)心理方面治疗与支持 1.详细问患者病情; 2.认真地对患者进行评定; 3.对患者愈后的憧憬及不同条件的结果;3.对患者愈后的憧憬因不同的条件而定; 4.对患者不同阶段的鼓励; 5.心理治疗贯穿康复整个过程等等。(三)治疗目标 通过运动疗法,防治并发症,减少后遗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四)治疗方法1.早期: 主要是预防继发性损伤、预防压疮、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关节疼痛及心、肺、泌尿

18、系、胃肠道的合并症,为即将开始的主动功能训练作准备。方法有:床上正确姿势的摆放、翻身训练、排痰训练、患肢被动活动训练等. 2.后期: 主要是抑制异常的、原始的反射活动,改善运动模式,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加强软弱肌肉的力量。(五)Brunnstrom不同分期的治疗期治疗目的: 是利用躯干肌的活动,通过对健侧肢体的活动施加阻力引起患侧肢体的联合反应或共同运动,以及姿势反射等,提高患侧肢体的肌张力和肌力,促使肩胛带和骨盆带的功能部分恢复,并注意预防痉挛.期治疗方法 1。床上的抗痉挛位:由于仰卧位会增强背部伸肌张力,因此应采取侧卧位。又因患者往往有患侧忽略,故宜采取患侧卧位。仰卧位时,头部放在枕头上,

19、面部朝向 患侧,枕头高度要适当,胸椎不得出现屈曲。患侧臀部下方垫一枕头,使患侧骨盆向前突,防止髋关节屈曲、外旋。患侧肩关节下方垫一个枕头,使肩胛骨向前突. 上肢肘关节伸展,置于枕头上,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下肢大腿及小腿中部各放一沙袋,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患侧卧位时,患侧肩胛带向前伸、肩关节屈曲, 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健侧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下面垫一枕头,背部挤放一个枕头,躯干可依靠 其上,取放松体位。健侧卧位时,患侧上肢向前放伸出,肩关节屈曲约90,下边用枕头支持,健侧上肢可以自由摆放。患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置于枕头上。 健侧下肢

20、髋关节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背后挤放一个枕头,使躯干呈放松状态,如图4。 图4 2.床上翻身 从仰卧位转向侧卧位时,向患侧卧位较容易,而向患侧卧位较难。可先双手交叉相握,用健手带动患手,使双上肢上举,肩关节屈曲90,同时,患侧下肢屈曲,先使双上肢向健侧摆动,越过中线,再向患侧摆动,并借助建足蹬床的动作,使身体转向患侧。 3.应用联合反应 (1)当上肢无随意运动时,可使健侧上肢屈曲抗阻收缩,以引起患侧上肢屈曲的联合反应; (2)亦可使健侧上肢伸肌抗阻收缩,以引起患侧上肢伸肌的联合反应,此现象也称为镜像性联合反应. (3)另外,使健侧上肢屈肌抗阻收缩,会引起患侧下肢屈肌的联合反应; (4)使健侧上

21、肢伸肌抗阻收缩,亦会引起患侧下肢伸肌的联合反应此现象也称为同侧性联合反应。 (5)仰卧位时,对健侧下肢的内收、外展或内旋、外旋施加阻力,可以引起患侧下肢出现相同的动作。 (6)对健侧足背屈施加阻力,可诱发患侧上下肢的伸展,如使患者脸朝向患侧,通过紧张性颈反射可进一步加强其作用。 (7)对健侧足趾屈施加阻力,可诱发患侧上下肢屈曲,如使患者脸朝向健侧,通过紧张性颈反射,亦可进一步加强其作用. 4.应用共同运动 (1)用近端牵拉引起屈曲反应,轻扣上、中斜方肌、菱形肌和肱二头肌引起屈曲的共同运动。 (2)轻扣三角肌,牵拉前臂肌群以引起伸肌的共同运动。 (3)迅速牵张瘫痪的肌肉并抚摸其皮肤引起反应,先引

22、起屈肌反应或共同运动,接着引起伸肌反应或共同运动,通过被动的屈伸共同运动来维持关节的活动范围。期治疗目的 是学会随意控制屈、伸共同运动,促进伸肘和屈膝,伸腕和踝背伸,诱发手指的抓握,并将屈伸共同运动与功能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结合起来。期治疗方法 1。上肢可从随意控制屈、伸共同运动开始,先训练肩胛骨的上举,使关节尽量在无痛情况下增加活动范围,颈部向患侧侧屈可诱发肩胛骨的活动。 (1) 将患臂支掌在桌子上,屈肘、肩关节外展,要求头向患肩侧屈,对头肩施加分开阻力,可加强屈颈肌群和斜方肌、肩胛提肌的收缩. (2) 亦可在头向患肩侧屈时对健肩上举施加阻力,通过联合反应提高患肩的主动上举能力。 (3) 如患

23、肩仍不能主动上举,可将患臂上举,通过叩击或按摩斜方肌来促进肌肉收缩. 2.在交替进行屈、伸共同运动时,因伸肌共同运动常在屈肌共同运动之后出现,并在开始时需要帮助,可利用类似下肢的Raimiste现象,将患者健侧上臂外展45后,让其将臂向中线内收,在健臂内侧近端施加阻力,以诱发患侧胸大肌收缩。 3.由于伸肌张力相对较弱,可用以下方法促进上肢的伸展: (1) 利用紧张性迷路反射,在仰卧位促进伸肌群的收缩; (2) 利用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使头转向患侧,降低屈肌群的张力,增加伸肘肌群的张力; (3) 前臂旋转,旋前促进伸肘,旋后促进屈肘; (4) 利用紧张性腰反射,即躯干转向健侧,健肘屈曲,患肘伸

24、展; (5) 轻扣肱三头肌肌腹,在皮肤上刷擦,刺激肌肉收缩; (6) 治疗者与患者面对面双手交叉相握作划船动作,通过联合反应促进伸肘。 4。 对抗异常的屈腕、屈指,诱发手指的抓握.可利用近端牵引反应、抓握反射和牵引内收的肩胛肌等,还可以利用伸肌的共同运动模式,保持伸腕. 例如: (1)将手臂上举扣击腕伸肌; (2) 或将臂保持在外展90位置,对手掌近端施加压力; (3) 也可轻拍伸腕肌并令其作伸腕的动作,如患者能握拳并能维持时,可轻扣伸腕肌使握拳与伸腕同步,或者伸腕握拳时伸肘,屈腕放松时屈肘. 5。利用Raimiste现象,可促进下肢的联合反应。 (1) 仰卧位时,对健侧下肢的内收、外展或内旋

25、、外旋施加阻力,可引起患侧下肢出现相同的动作。 (2) 对健侧足背屈施加阻力,可诱发患侧上下肢的伸展,如使患者脸朝向患侧,通过紧张性颈反射可进一步加强其作用。 (3) 对健侧足趾屈施加阻力,可诱发患侧上下肢屈曲,如使患者脸朝向健侧,通过紧张性颈反射,亦可进一步加强其作用。期治疗目的 是促进上下肢共同运动的随意运动,以及手的功能性活动。 期治疗方法 1。训练患手放到后腰部. (1) 通过转动躯干,摆动手臂,抚摸手背及背后; (2) 在坐位上被动移动患手触摸骶部,或试用手背推摩同侧肋腹,并逐渐向后移动,也可用患手在患侧取一物体,经后背传递给健手. 2。训练肩前屈90。 (1)在患者前中三角肌上轻轻

26、拍打后让其前屈肩 (2)被动活动上肢到前屈90,并让患者维持住,同时在前中三角肌上拍打,如能维持住,让患者稍降低患肢后,再慢慢一点一点地前屈,直至达到充分前屈。 (3)在接近前屈90的位置上小幅度继续前屈和大幅度的下降,然后再前屈. (4)前臂举起后按摩或刷擦肱三头肌表面以帮助充分伸肘. 3.训练屈肘90时前臂的旋前和旋后。伸肘时先对前臂旋前施加阻力,再逐步屈肘;或屈肘90时翻转扑克牌,取牌时旋前,翻牌时旋后。 4.手的伸屈、抓握与放松。 (1) 患者前臂旋后,治疗者将其拇指外展并保持这一位置; (2) 被动屈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以牵拉伸指肌,并在伸指肌的皮肤上给与刺激; (3) 肩前屈90以

27、上,前臂旋前可促进伸指,反复练习直到肩前屈小于90时仍能伸指; (4) 保持肩前屈位,前臂旋前时可促进伸第4、5指,如前臂旋后可促进伸木制,如能同时刷擦尺侧缘背面则效果更好,当能反射性伸指后,可练习交替握拳和放松。 5。训练踝背伸。仰卧位,患者渠系、屈髋,治疗者在其大腿远端施加阻力,由于股四头肌抗阻作等长收缩,可使足背伸,经过多次练习后在不施加阻力的情况下,患者可出现足背伸的动作。也可用冰、毛刷在足背外侧部快速摩擦,同样可使足背伸。期治疗目的 是脱离共同运动,增强手部功能。 期治疗方法 1。通过上肢外展抗阻来抑制胸大肌和肱三头肌的联合反应. 2.被动肩前屈90180,推动肩胛骨的脊柱缘来活动肩胛带; 3。加强前锯肌的作用,当肩前屈90时,让患者抗阻向前推,并逐渐增加肩前屈的活动范围。 4。用类似期中旋前和旋后的训练方法,训练在肩前屈30-90时伸肘并选前旋后. 5。当手能随意张开,拇指和各指能对指时,开始练习手的抓握. 6.分离膝关节屈肌共同运动时,令患者坐于靠背椅上,使髋关节屈曲或呈钝角时,则屈膝困难,如使上身前弯,髋关节屈曲呈锐角,则屈膝容易.期治疗目的与方法治疗目的:是恢复肢体的独立运动。主要方法:是按照正常的活动方式来完成各种日常生活活动,加强上肢协调性、灵活性及耐力练习和手的精细动作练习。如加强坐、站平衡及起立训练,以及进行步态训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